词条 | 琅琊榆 |
释义 | 琅琊榆是一种落叶乔木,高15—20米,叶阔倒卵形至椭圆形;树皮淡褐灰裂成薄片脱落。琅琊榆为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安徽琅笽山和江苏宝华山等,生于海拔100—250m处的石灰岩丘陵山地落叶阔叶林中。琅琊榆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能生于岩石裸露、土层浅薄的立地条件,但在土层深厚、肥沃之处生长较快。琅琊榆目前处于濒危状态,已经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濒危种,分布面积日益窄小,数量甚小。 简介琅琊榆是一种落叶乔木,高15—20米,叶阔倒卵形至椭圆形;树皮淡褐灰裂成薄片脱落。琅琊榆为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安徽琅笽山和江苏宝华山等,生于海拔100—250m处的石灰岩丘陵山地落叶阔叶林中。琅琊榆十分高大雄伟。比起一般榆树,它的叶片要大好多,榆钱也大好多。琅琊榆目前处于濒危状态,已经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濒危种,分布面积日益窄小,数量甚小。 植物特征落叶乔木,高15--20米;树皮淡褐灰色,裂成薄片脱落;小枝幼时密被柔毛,后变无毛,灰色或暗灰色,无木栓翅。冬芽卵圆形,芽鳞被毛。叶互生,宽倒卵形、长圆状倒卵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6--18厘米,宽3--10厘米,先端短尾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偏斜,楔形至心形,边缘具重锯齿,上面密被短硬毛,粗糙,下面密被柔毛,侧脉15--21对;叶柄长1--1.5厘米,密被长柔毛。春季先叶开花。在去年生枝叶腋排成簇状聚伞花序。翅果窄倒卵形、长圆状倒卵形或宽倒卵形,长1.5--2.5厘米,宽1--1.7厘米,两面及边缘疏被或密被柔毛,果核位于翅果的中上部,上端接近缺口,果梗长1--2毫米,被短毛。 生活习性分布区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冬季受大陆性气流的袭击,气候较寒冷干燥。年平均温15℃,1月平均温1.8℃,7月平均温28℃;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集中在6、7、8三个月;相对湿度夏秋季在70%以上,冬春偏低。土壤为石灰岩发育的中性粘土或钙质土,Ph值6.5--7.5。琅琊榆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能生于岩石裸露、土层浅薄的立地条件,但在土层深厚、肥沃之处生长较快。为喜光树种,林内被压树生长不良。 通常与地锦槭 Acer mono Maxim.、黄连木 Pistacia chinensis Bunge、铜钱树 Paliurus hemsleyana Rehd.、青檀 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朴树 Celtis tetrandra subsp.sinensis (Pers.) Y.C.Tang、榉树 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Mazz.等组成落叶阔叶林。 琅琊榆3月中旬开花,随后长出新叶,4月下旬到5月上旬果实成熟,随风飘落,在林缘及阳光充足的地方,天然更新良好。 根系发达,耐干旱,能生于岩石裸露、土层薄的地方,但在土层深厚、肥沃之处生长更快,喜爱阳光。通常与地锦、黄连木、铜钱树、青檀、朴树、榉树等组成落叶阔叶林。琅琊榆3月中旬开花,5月上旬果实成熟,随风飘落。 分布范围仅分布于安徽滁县琅琊山和江苏句容宝华山。生于海拔100--250米石灰岩丘陵山地的落叶阔叶林中。分布面积窄小,数量甚少,如在安徽琅琊山,约有大、小树30余株,胸径30厘米以上的母树仅5株,林下幼树处于被压状态,急需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繁殖培育繁殖与栽培: 播种繁殖。种子失水后寿命较短,采后宜即播种,或在低温上加以少贮,次年再播种,造林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的山麓坡地。 科属简介简介榆科 Ulmaceae 双子叶植物纲金缕梅亚纲的一科。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稀对生,常二列,羽状脉或基部3出脉,稀基部5出脉或掌状3出脉,有柄;托叶常呈膜质,侧生或柄内生,早落。单被花两性、单性或杂性,雌雄异株或同株,少数或多数排成聚伞花序,或因序轴短缩而呈簇生状,或单生,生叶腋或近新枝下部或近基部的苞腋;花被裂片4~8,雄蕊常与花被裂片同数而对生,雌蕊由2心皮连合而成,子房上位,通常1室,具1枚倒生胚珠。果为核果或小坚果,有时小坚果具翅。约16属230余种,主要产于北半球,分布于热带至寒温带。其中种较多的为朴属、山黄麻属、榆属和白颜树属;有4个单种属,即青檀、刺榆、水榆及Mirandaceltis monoica。中国有8属约50种,分布几遍全国,其中榆属占将近一半,青檀属为特有属。 化学分析D.E.詹纳西对榆科80多种的叶子样品作了黄酮化合物的色层分析,表明这种黄酮类化合物可分为两大类,即黄酮醇苷元(如山奈黄素、皮黄素和杨梅黄素)和卜基黄酮(如芹菜苷元、黄色黄素和金圣草黄素-C-苷)。榆科含黄酮醇的属有榆属、Chaetoptelea、Holoptelea、水榆属(Planera)、Phyllostylon、刺榆属、榉属、糙叶树属、Mirandaceltis、Ampelocera和Barbeya等11属。含卜基黄酮的有朴属、青檀属、山黄麻属、Parasponia、Lozanella、Chaetachme和Plagioceltis。 榆科种子油脂肪酸成分可明显地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癸酸10:0(脂肪酸组成的百分比)为主要成分的饱和酸占绝对优势,包括榆属和榉属;另一类是以亚油酸18:2为主要成分的不饱和酸占绝对优势,包括朴属、青檀属、糙叶树属、山黄麻属、白颜树属、水榆属、Chaetachma和Holoptelea。 相关信息南京教授为它起名 琅琊榆,顾名思义就是琅笽山上的榆树,这个名字还是南京的教授给起的。据考查,琅笽山有树木三百多种,其中琅琊榆和醉翁榆为琅笽山所特有。过去,人们看到这种秀直的大树,赞赏之余却叫不出它的名字。1955年,南京林学院(今南京林业大学)教授、我国著名树木分类学家郑万钧,到琅笽山游览,他一看到这两种树木,便惊喜地说:“这在全国大小森林和名山古寺中还未见到过。”郑老当即以山、亭命名。这样,琅琊榆和醉翁榆才有了自己独特的名字。 与其他树种组成阔叶林 琅琊榆根系发达,耐干旱,能生于岩石裸露、土层薄的地方,但在土层深厚、肥沃之处生长更快,喜爱阳光。通常与地锦、黄连木、铜钱树、青檀、朴树、榉树等组成落叶阔叶林。琅琊榆3月中旬开花,5月上旬果实成熟,随风飘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