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兰溪道隆
释义

兰溪道隆,1213年(南宋嘉定元年)生于四川涪江郡兰溪邑,俗姓冉,名莒章。十三岁时,前往成都大慈寺出家,师从于住持良范潼关禅师,法名道隆,因籍贯而号兰溪。先后参谒了杭州径山无准师范、南京蒋山痴绝道冲及杭州净慈寺北硐居简,无明慧性禅师等名僧。于1246年东渡日本,弘扬禅学,并传播了中国文化科技。

中文名:兰溪道隆

别名:冉莒章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涪江郡兰溪邑

出生日期:1213年

逝世日期:1278年

职业:僧人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东渡日本传播佛法,文化

人物生平

兰溪道隆(1213~1278年),1213年(南宋嘉定元年)生于四川涪江郡兰溪邑,俗姓冉,名莒章。他的父亲冉王琐是当地官员,母亲霍玲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由于父亲在抗金斗争中牺牲,1226年(南宋宝庆二年)莒章十三岁时,前往成都大慈寺出家,师从于住持良范潼关禅师,法名道隆,因籍贯而号兰溪。20岁左右时,道隆离开成都,游历江浙一带求法,先后参谒了杭州径山无准师范、南京蒋山痴绝道冲及杭州净慈寺北硐居简等名僧,虽然尽力参究,仍无所获。最后当他从学于阳山虎丘派松源崇岳的弟子——无明慧性禅师时,闻慧性禅师于室中举东山牛过窗棂话,立时得悟,遂嗣慧性禅师法。得悟之后,他应聘前往明州天童山协助痴绝道冲禅师接引学人,一直到1246年(南宋淳祜六年,日本宽元四年)赴日为止。道隆于1246年(日本宽元四年)秋携弟子义翁绍仁、龙江德宣等数人乘日本商船到达日本,在日文传播佛学,传播文化,直至1278年卒,享年六十六岁,化后有舍利出现。后宇多天皇赐谥“大觉禅师”之号,这是日本“禅师”谥号之始。

兰溪东渡

缘由

日本史籍中有这样的记载: (道隆)尝闻人谓此方(日本)教说盛禅宗乏,常志游化。淳釉六年,日本商舶在来远亭,隆往见之于浮桥头。忽有伟人,谓隆曰:“师缘在东方。时已至矣。”言讫不见。

此外,日本方面还传说,道隆在宋时曾梦见祠山大帝,这位居于庐山、主管皈宗的土地神多次暗示他与日本有缘,使他早有赴日之志。这些传说都是后世的附会之说。道隆赴日的直接动机,应来源于其对赴日传禅的兴趣,他在闩本因诽谤被流放时称“我为弘法来于日国”,回是对此的充分说明。同时,日僧月翁智镜(明观智镜)在宋地求法时,与道隆颇有交情,不仅向其介绍了日本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发展状况,并且多次劝导他赴日传法。

智镜的言行深深打动了道隆,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他东渡的决心。道隆“闻人谓此方教说盛禅宗乏”,说明他对日本禅宗状况有一定了解,了解的途径包括月翁道镜等日本友僧,也包括他所从师过的无准师范、痴绝道冲和北硐居简诸大德。这三位高僧与镰仓时期的日本禅林深有关系,不仅常有同本僧人前来求法,如圆尔辨圆曾请法于无准、痴绝二师,一翁院豪曾向无准求法;同时他们也培养出众多赴日传法的弟子,如兀庵普宁先后师事无准与痴绝,无学祖元曾师事北硐与无准,西硐子昙也是痴绝再传弟子等等。在日本僧人大量游学的江浙禅林中,道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最终致使其产生东渡弘法之念。

东渡日本

道隆于1246年(日本宽元四年)秋携弟子义翁绍仁、龙江德宣等数人乘日本商船到达日本博多,时年三十三岁。首抵太宰府,受到太宰府学堂音博士藤原道信一家的皈依,后寓于道信捐赠修建的筑前圆觉寺,著《坐禅仪》教诲僧众。第二年入京都,住泉涌寺之来迎院,留有《泉涌寺行事次第》,教授僧众上堂下座种种禅林规式。来迎院院主即为月翁智镜,是道隆在宋之旧交,因此对他待遇十分周到。1248年(日本宝治二年),道隆在智镜的介绍下,从属于律宗的泉涌寺转向属于禅宗的镰仓龟谷山寿福寺,此寺由退耕行勇的弟子大歇了心住持。幕府执权北条时赖知此消息,“府(捬)之大喜,迎居常乐寺”,回并于次年在常乐寺(原属天台宗)中建立僧堂,开创日本佛教史上最初的镰仓禅宗道场,后人评为“关东纯粹南宋风禅寺之首”。在常乐寺,他以新鲜活泼的禅风吸引了众多镰仓武士和庶民百姓前往参禅问道,规模较小的常乐寺便时常显得拥挤。1249年(日本建长元年),已皈依道隆的时赖,发愿创建了日本第一所具有南宋风格的纯粹禅宗道场一一建长寺,迎请道隆开山住持。建长寺完工时,道隆作建长寺钟铭,署名曰:“建长禅寺住持宋沙门道隆”,日本禅寺之名由此而始,而镰仓武士欲建一大伽蓝以压倒公家的夙志也终于得偿。后深草天皇还御敕此寺“大建长兴国禅寺”的匾额,标志着日本禅宗史上首次获得朝廷公认的临济禅寺的产生。道隆在建长寺开堂说法时,“东关学徒,奔凑伫听”。他在镰仓传禅13年,受到幕府的优厚待遇。

随后道隆应天皇之召赴京都建仁寺任第十一世住持,他在建仁寺开山荣西忌辰时上堂说法有偈:“蜀地云高,扶桑水快,前身后身,一彩两赛。昔年今日,死而不亡今日斯晨,在而不在。”表明其欲承荣西之志,盛唱I临济禅风的决心。道隆在建仁寺内创建西来院,推动建仁寺的兼修禅向纯粹禅发展。在京期间还曾应请入宫为后嵯峨上皂说法,使其对祥宗兴趣益增。

三年后他应幕府之召回到镰仓。时赖已于不久前去世,北条长时、北条政村相继任执权之职,1268年时赖之子时宗继任执权。他曾为道隆开禅兴寺,后又使之迁居寿福、建长等寺。由于来自旧宗的重重阻力,使道隆在日本传禅的过程并不顺利。他初到镰仓时,曾一度产生过在日本传法一段时期后就回国的念头,后由于北条时赖的极力挽留而打消,但时赖去世后,由于其子时宗尚年幼,必须借助他人力量执政,这又加重了道隆弘禅的困难,结果两度遭谗言中伤被流放甲州。在流放期间,反对势力的干扰相对薄弱,加上他又得到当地官民的欢迎,“甲之官民幸其左迁,拜礼归仰若睹佛日”,因此,道隆也就安然处之,定下心来继续传教。他还说:“我为弘法来于日国,仅得周旋皇畿,未遑遐陬。今罹谗至此,龙天岂有意于斯乎?”于是在流放地大力弘布禅法,于甲州、信州及松奥等地先后创建20余寺,为临济禅的地方发展作出了相当贡献。流罪被赦后,时宗将他迎回镰仓,并执弟子礼,淆他先后出任寿福寺、建长等寺住持。为了表明自己对禅宗的皈依,时宗还想以他为开山另建一座大寺:“ 一日相偕出于郊外,隆指一处曰:“此地宜建梵刹。”将镤锄地三下,平帅亦随锄三下,插茎帅而归。”

道隆选定了圆觉寺的寺址,但未及开工便因病圆寂,“(1278年)七月初示微疾。至二十四日沐浴更衣,书偈曰:‘用翳睛术,三十余年。打翻筋斗,地转天旋。’辞众而寂。” 享年六十六岁,化后有舍利出现。后宇多天皇赐谥“大觉禅师”之号,这是日本“禅师”谥号之始。

兰溪东渡的影响

兰溪道隆的赴日,更全面深入地促进了南宋文化与日本文化之间的交流。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将纯粹的南宋临济禅传入日本。此外,他还将包括宋学在内的其它富有宋地特色的文化因素介绍到日本,对宋日文化的交流以及日本文化的发展均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日本禅宗的影响

道隆出生于禅风浓厚的西蜀,初受度于成都大慈寺,后游历江浙名僧宝刹,先后得教于无准师范、北硐居简、痴绝道冲等大德,最后至无明慧性门下,虽然年轻,却深通禅理,曾出任明州朝阳寺住持,三十三岁渡日时,随行弟子多达十数人,足见其为南宋禅林中之才俊。抵达日本后,他对日本禅宗现状深有不满,立志弘布南宋风格的“纯粹禅”,从此开始了数十年如一Et的孜孜弘法,对日本禅宗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宋学的兼传

道隆生活和修习的西蜀、江浙地区,南宋时均是宋学气氛浓厚之地:他后来游学所师事的无准师范、北硐居简与痴绝道冲等,也是南宋禅林中第一流的宋学家。在深厚的宋学氛围中受到众多善长宋学的师友影响,道隆打下了坚实的宋学基础,也形成禅儒一致的思想,养成有意识地利用宋学概念范畴讲授禅法和利用禅宗道场阐发宋学的习惯。道隆于日本传播宋学,主要通过讲授禅法时采用宋学的相关概念和表述方式的形式。从其平日上堂说法的语句看,道隆讲学,常以儒僧口吻,尤其善长阐发周敦颐之“濂学”及四书之理。

其他影响

除了传播禅宗文化及宋学之外,由于道隆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广博的见以,他在书法、戏曲艺术、文学及 建筑艺术等领域也对日本文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道隆将南宋文化传入日本并与日本文化融合,这是他对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同时,他还通过实际行动,促进了宋日禅僧更频繁的往来,从而推动十三世纪两国间的人物交流。

学术评价

日本镰仓时期禅宗正式登上舞台,尤其临济宗进入全盛期,形成荣西及建仁寺法系传承的“千光流”、圆尔辨圆及东福寺为核心的“圣一流”、兰溪道隆及建长寺为核心的“大觉流”等14个流派,到室町时代最后形成所谓“二十四流日本禅”的主体。道隆赴日传法终生,开创大觉流,其直接影响是向日本首次展现纯粹、系统的南宋临济禅法,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两国在文化、人物等多方面的互通往来,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占有引人注目的位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