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阑尾残株炎 |
释义 | 阑尾残株炎系指已行阑尾切除之患者,由于阑尾根部留得过长,术后再次发炎。此症与手术处理失误有明显关系,临床虽不多见,但由于该类患者曾作过阑尾切除术,因此常常被临床医师所忽略,以致误诊,甚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导致严重后果。 发病原因本症主要是施术者未看清阑尾根部即贸然施行阑尾切除,常见原因有: 1.多次反复发作之慢性阑尾炎,由于炎症粘连,纤维组织增生,使阑尾根部粘附于盲肠壁上;或因反复的炎症刺激,使阑尾根部与盲肠壁间形成一纤维膜将根部覆盖,致使手术时不能辨明阑尾根部与盲肠相接处。 2.患者过度肥胖,阑尾根部被脂肪垂所遮盖; 3.回盲皱襞的解剖异常,使部分阑尾根部被其遮盖。 4.局部炎症、水肿严重,解剖关系不易辨别; 5.手术野显露不清,有时右侧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偶可见阑尾坠入疝囊,因内环口嵌顿,阑尾常有轻度充血、水肿,术者便“顺手牵羊”切除阑尾;因其根部与盲肠相接处看不清而失误。此种情况也可发生于上腹部手术而兼行阑尾切除者。 处理阑尾残株炎的处理易于诊断,凡有阑尾切除之病史,术后再发“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就应考虑本症之可能,视其病情轻重而作相应处理。如病情较轻,可用抗炎治疗待其缓解后,于静止期行钡剂灌肠检查获得确诊后,方可施行手术治疗。其处理原则同单纯性阑尾炎。如病情较重,伴有腹膜炎体征者,应即早剖腹探查,视其局部病变程度(如坏疽、穿孔、炎症波及盲肠等)而作相应处理(如前述)。 预防1.阑尾切除术时务必辨明根部位置后,方可切除阑尾;残端不宜超过0.5厘米,然后行荷包埋藏; 2.遇阑尾根部与盲肠有严重粘连或为回盲皱襞所遮盖时,应小心分离至根部时再行切除; 3.遇过度肥胖之患者,阑尾系膜及脂肪垂均过于肥厚,有时仅能见到一段阑尾之肌性管壁,根部为脂肪垂所遮盖。此时,应从尖端细心地分离至根部方可切除; 4.术野应显露良好,对右侧腹股沟疝行修补术时,切勿贸然切除阑尾。一则因切口类别不同,容易污染创口;二则因盲肠不易拉出,难以辨明根部位置。如阑尾炎症显著非切除不可时,亦应妥善保护创口并看清楚根部位置后,方可切除。 综上所述,辨明阑尾根部的正确位置,是避免残端留得过长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辨明其正确位置呢?一般说来,尽管阑尾的解剖位置变化多端,但其根部和盲肠连接的部位颇为恒定,通常均在盲肠的后内侧,位于三条纵形结肠带的汇合处。只要找到此汇合处,就能辨明根部的正确位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