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蓝军 |
释义 | 1 假想敌部队蓝军主要是指在部队模拟对抗演习中,专门扮演假想敌的部队,它可以模仿世界上任何一只军队的作战特征与红军(代表我方正面部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蓝军的第二个意思是作为人名,指的是中共吉林省松原市委书记;第三个意思,指英超球队切尔西。 ◎ 以色列世界上第一支正规的假想敌部队,是1966年以色列组建的“外国空军模拟大队”。当时,一名叫穆尼尔的伊拉克飞行员驾驶战机叛逃到以色列。以军遂迅速调集一批优秀飞行员,由穆尼尔按苏军训练方式进行训练,模仿敌军的空战动作。经过与该模拟大队进行对抗训练,以色列空军作战能力大幅度提升,在其后与伊拉克的空战中,以1∶20的战损比率重创对方。 ◎ 美国美国陆军的专职假想敌部队“第32近卫摩步团”创立于1981年,该部队由美第31机步团和第73装甲团的精锐组成。他们穿苏联军服、用苏军武器、开苏军车辆、照苏军条令作息、按苏军大纲训练和作战;成立几年内,在与一般美军的对抗中胜率超过90%——也难怪真正的苏联军官评价说:“他们看上去比苏军更像苏军。” 无独有偶,俄罗斯目前的假想敌部队也被称为“第32近卫团”。这支部队曾是苏联红军的王牌,后来才转型唱起“换装戏”。苏联解体后,该团的地位并没有下降,俄陆军每年都要由它出面组织数次师、旅团规模的演习。随着针对车臣分裂势力和境内外恐怖势力作战任务的增多,俄国防部今后还有扩编该部队的设想,打算让它扮演“恐怖组织”的角色。 ◎ 日韩身为“后进生”的日本与韩国近几年来也重视假想敌部队的建设。日本的假想敌部队又称“离岛特战部队”,成立于2002年3月,主要负责岛屿特种作战,驻地为佐世保。而韩国潜心打造的“影子”部队则号称“除了效忠对象不是朝鲜,一切都是朝鲜的”,成员由从韩国陆军各个单位抽调的基层士官组成,完全按照朝鲜人民军的最高标准进行配备和训练,以方便韩军其他部队熟悉朝鲜作战的样式。 ◎ 中国上世纪70年代初时,两位解放军将领在访美期间亲眼目睹了美军假想敌部队假扮苏军作战的情景,回国后便萌发了引进这一制度的设想。经过周恩来总理的批准,一个代号“741”的绝密项目在总参谋部的指导下,进入实际筹备阶段,可惜后来因为政治因素干扰而取消。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解放军现代化改革的启动,成立有中国特色的“假想敌部队”的议题重新被提上日程。大约在1985年,南京军区率先建造了首个以美军欧文堡基地为蓝本的“合成战术训练中心”,第一支遵循“少数精锐”原则的“蓝军”,也相应地在某集团军的编制内成型。与此同时,解放军还设立了一系列专门分析各国军队技战术特点的研究机构,直接为前者提供支持。 与所有外国同行一样,解放军“蓝军”部队运用同敌方尽可能一致的战术准则、组织结构和武器装备,力求给对手制造出最逼真的实战氛围。“蓝军”士兵总是身着外军制服,一些人甚至以刀叉代替筷子用餐,以此表示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和“敌人”看齐。 《今日中国防务》文章分析称,虽然中国军方从未正式公布“蓝军”的具体情况,但其最初的模仿对象无疑是曾经对华威胁最大的苏军。冷战结束后,中国“蓝军”的关注重点也相应地逐步向西方(特别是采用西式建军思想的台军)转移。据信,解放军目前在南京、北京和济南军区各自设有一支独立的“蓝军”部队,且三者的战术侧重点有所不同。“蓝军”官兵的实战经验与文化素质都在平均水准以上,对于信息化装备的掌握程度也更出色。 2 吉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男,汉族,1953年10月生,吉林梨树人,1970年2月参加工作,197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 历任吉林市干部学校马列主义教研室教员,吉林市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干事、办公室副主任,共青团吉林市委书记,吉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吉林市龙潭区委书记; 1989.8-1992.6吉林电视台台长,吉林省广播电视厅副总编辑、党组成员; 1992.6-1998.1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1998.1-2003.4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 2003.4-2006.3松原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6.3-2011.5中共松原市委书记。 2011.5中共吉林省委决定:蓝军同志不再担任中共松原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现任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吉林省人民政府2011年6月3日决定,任命蓝军为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