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喇叭箭竹
释义

喇叭箭竹,为禾本科竹类植物。竿柄在母竿基上通常为2枚,稀3或4枚,作交互对生状,长10-20厘米,粗1-2厘米。竿近散生,高4-6.5米,粗1-2.8厘米,先端直立或微弯。节间圆筒形,但在分枝之一侧的节间基部微扁平,一般长约20厘米,最长可达32厘米,基部最短节间长约10厘米,幼时微被白粉,无毛,平滑,竿壁厚3-6毫米,髓在起初为丝状连结,以后变为锯屑状。笋紫绿色。该属几乎所有竹种都对山地水土保持、减缓地表径流、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环境、促进农业稳产丰产等都起着不同程度的有利作用。

中文学名:喇叭箭竹

拉丁学名:Fargesia exteusa Yi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亚目:须叶藤亚目

科:禾本科

亚科:竹亚科

族:北美箭竹族

属:箭竹属

超族:北美箭竹超族

组:箭竹组

系:长圆鞘系

形态特征

箨环隆起;竿环微隆起,光滑;节内长3-6毫米。竿芽卵形,边缘密生灰色纤毛。枝条在竿每节为(3)5(7)枝,直径1-2毫米,与竿作35-60度夹角。笋紫绿色,无毛,其箨鞘的上部不互相紧贴而呈喇叭状外展;箨鞘长方形,短于其节间,中部以下为革质,上部为纸质而在干后能作波状皱折,鞘口及两肩呈“山”字形耸起,顶端宽8-12毫米,背面无毛,纵向脉纹极明显;箨耳及鞘口缝毛俱缺;箨舌呈“山”字形,无毛,高约1毫米;箨片三角状锥形,直立,基部远较箨鞘顶端为窄,无毛,纵脉纹不明显,与箨鞘顶端不具关节,故不易自其上断落。小枝具3-4(8)叶;叶鞘长2.5-4厘米;无毛;叶耳及鞘口缝毛均缺;叶舌弧形突出,无毛,高约2毫米;叶柄长约2毫米,无毛;叶片狭披针形,长5.5-16.5厘米,宽7-14毫米,基部楔形,无毛,次脉(2)3(4)对,小横脉清晰,叶缘具小锯齿。花枝未见。笋期8月。

生境分布

生于海拔2200-2500米的亚热带季雨林带的针阔叶混交林下。产于西藏东南部。

该系概述

箨鞘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先端圆形、近圆形、稀呈“山”字形,鞘的上下两端等宽或近等宽,背面无毛或被极稀疏的小刺毛;箨耳无。竿的节间有中空。模式种:神农箭竹(Fargesia murielae (Gamble) Yi)该系已知我国产12种。

该组概述

灌木状或乔木状。竿芽单一,长卵形,扁平,其内含有不明显的少数芽,紧贴竿面:髓呈锯屑状或数量少而呈海绵状;竿环平坦或微隆起,通常低于箨环;枝环平坦。箨鞘宿存或迟落,稀早落;箨耳存在或花序下托以由叶鞘扩大而成或大或小的佛焰苞。模式种:箭竹(Fargesia spathacea Franch.) 该组所含种类经近年来的发掘,已知近70种。

亚族概述

地下茎为合轴型,惟某些属的种类之竿柄能延K成假鞭。竿直立:或稀可顶端垂悬;节间圆筒形或在有枝条一侧之下部稍扁平或具纵沟槽;竿每节起初生出彼此近同粗的3分枝,惟以后则可增生为多枝,各枝均较竿甚细;叶片小,小横脉存在,明显或不甚明显。花序顶生,亦兼有侧生者,呈圆锥状(疏松乃至紧密均有)或总状,常在花序下方具正常叶片或托以1片佛焰苞或一组逐渐增大的苞片,后者最上方的1片亦可呈佛焰苞状,花序分枝的腋间常无忱瘤,但在枝基部则生有极小的或不显著的小型苞片;雄蕊3。模式属:筱竹属(Thamnocalamus Munro)该亚族约7属,分布多在欧亚大陆高海拔山区。我国有4属140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