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库尼亚
释义

巴西作家。生于里约热内卢一小庄园主家庭,幼年成为孤儿,靠姨母养大。1886年入学军事工程学校,受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影响,投身共和运动。1888年任《圣保罗州报》记者。他的代表作是报告文学《腹地》。写内地小城卡努杜斯的地理环境、人民生活、农民起义经过、镇压起义战役始末,揭露政府军队的腐败,抨击对农民运动的镇压,赞扬起义农民视死如归的反抗精神。全书45万字,分《土地》、《人民》、《斗争》3部分。作品把科学论述、纪实报道和思想分析熔为一炉。被誉为“巴西民族主义的圣经”。

简介

欧克里德斯·达·库尼亚Euclides da Cunha (1866~1909) 巴西作家。巴西文学院院士。历史著作《腹地》(1902)的作着,此书代表巴西边境被人遗忘的居民提出的第一份书面抗议。他反对十九世纪普遍认为的混血种低能的假科学观点,以激烈的言辞要求国家把落后的同胞纳入社会生活的主流。他后来在一次争斗中不幸被杀,每年8月巴西都要举行欧克里德斯节来纪念他。

生平

他于1866年1月20日诞生在旧里约热内卢省圣塔里塔·马里多·里约·内格罗。他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童年是在姨母的扶养之下长大的;十一岁进了寄宿学校。他在首都受了中等教育,决定作工程师。1894年考入高等技术学校,1886年又考进了军事学校。这和他父亲贫困的经济情况有关系。军事学校是免费的,毕业以后保证可以找到职业。 巴西联合阿根廷和巴拉圭战争以后,许多军官是在战役中从士兵里选拔的,因此形成部队的民主核心。离乡背井的生活和出生入死的战斗,也使得战士之间产生了珍贵的友谊。当时废除奴隶制度、建立共和国和争取民主自由的思想,也在军队中传播开来。

早在阿塞诺学校,欧克里德斯·达·库尼亚就受了民主思想的影响,确定了他一生努力的方向。给他的影响最大的是他的老师本杰明·贡斯当。本杰明·贡斯当受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政治上主张“自由、平等、博爱”,孔德的实证主义是他的思想基础。他反对天主教的统治教育,反对封建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科学研究。欧克里德斯到了军事学校里,就更加以火样的热情投身于废除奴隶制度的运动中,并且坚定地宣布自己是个共和主义者。1888年一个英勇的反抗事件使他闻名于全国。这年冬季,巴西著名的共和主义者特洛文从欧洲回来,受到人民极其盛大的欢迎,以至影响到军事学校的学生们激动得安静不下来。陆军大臣库埃略了解了这个不妙的情况,为削弱共和主义思想的影响和预防学生的意外行动,决定举行一次检阅。一部分检阅的士官生过去了,忽然有一个士官生离开队伍,跑到陆军大臣面前,他想折断自己的军刀来抗议军事当局禁止士官生公开拥护共和的信念。可是刀没有折断,他只好把军刀扔到陆军大臣的脚下。这一惊人的举动震动了全场,大家的眼光注视着这个人,他就是欧克里德斯。那时他只有二十二岁。统治者为了缩小这次英雄行径的影响,掩盖事实的真象,硬说他是精神病患者,要送他到医院去诊断,这样便可以让他继续在军事学校里学习。他坚决拒绝了这种可耻的安排。因此,他被开除了,到圣保罗去寻找新的职业。

圣保罗的共和思想影响更大。欧克里德斯在那儿给报纸写出了第一篇文章,接着用蒲鲁东笔名发表两组散文:“社会问题”和“言语及行动”,吸引了广大读者的注意。1889年陆军将领德奥多罗·达·丰塞卡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佩德罗二世皇帝,巴西帝国崩溃了。共和国成立后一年,当年抗议的欧克里德斯又被军事学校的领导人吸收进去,同年提升为中尉,他一直到1896年都在部队里。在共和国最初动荡的年月中,保卫里约,抵抗海军的叛变,是他军事生活中最艰苦的日子。1897年,他以记者身份随着军队远征巴伊亚腹地卡奴杜斯。这次远征生活,成为他的杰作“腹地”的主题。在1909年8月他与世长辞了。他死的时候才四十三岁,正当生命力旺盛,才华横溢,刚刚安定下来准备写他的巨著时,就不幸离开了人间。

著作

欧克里德斯是作家,记者,政论作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军事工程师和和社会主义者。他研究过马克思的著作,对无产阶级未来的胜利抱有极大的信心。他一生写了许多政论、杂文、散文和其他文艺作品。在“相对与相持”一书的“俄罗斯的使命”一文中,欧克里德斯说俄罗斯将成为“巨大的不可征服的国家,是全欧洲文化的哨兵”。在“历史的边缘”的一些杂文中,他揭露亚马逊河流域种植园主对橡胶收集者的残酷剥削。在“秘鲁对抗玻利维亚”一书中,他表明了秘鲁和玻利维亚关于边界问题争论的意见。在“卡斯特罗·阿尔维斯和他的时代”讲稿中,他分析了巴西这位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和时代的关系。他还写过关于逻辑学的论文:“真理和谬误”和“存在的理念”。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腹地”。这部作品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享有全国和国际的声誉。这是巴西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列入世界文学之林。“腹地”是反映1896年至1897年共和政府派出六千军队去镇压卡努杜斯农民战争的悲剧。卡努杜斯是巴伊亚州腹地的一个小城,是一片有周期性干旱的荒芜不毛之地。居住在这个地区的牧民过着十分贫困的原始生活,经常遭受天灾、饥饿和寒冷的袭击,但每年还得向牧场主缴纳一定数额的牲口。他们大半是混血种人,在艰苦的环境里养成了刻苦、顽强和坚韧的性格。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这地区来了一位教士,名字叫做安东尼奥·贡塞叶洛,宣传基督教义,反对教皇专制,预言一个英明的帝王将要诞生在人间。居民们受不住牧场主的压迫,听信他的传说,以卡努杜斯为中心,聚众起义,建立了原始公社式的政府机构;但是没有严格的组织和纪律,而且要求恢复君主政治。这次农民起义主要是因为建立共和政府之后,没有彻底摧毁奴隶制度,农民并不因为共和政府成立生活有所改善,相反的,由于大牧场主的剥削和压迫,由于周期性的旱灾,生活更加艰难和痛苦。政府三次出兵去镇压都失败了,统治阶级因此大惊失色。

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欧克里德斯对这一次起义的认识有他的过程。最初,他认为是保王党企图复辟,新生的共和国发生了危机。他当时在圣保罗州报发表了一篇题名“论我们的万代”,把巴西农民反抗大地主和大地主掌握的军人独裁政府,和法国地主、富农和贵族在旺代省组织农民武装反抗法国大革命相提并论,这就暴露了他对巴西现实情况和卡奴杜斯起义的真象完全不了解。但他是一个追求真理的人。当他了解了一件事情的真象,他就会修正他的不正确的意见。他渴望了解卡奴杜斯起义的真象。正好圣保罗报聘请他作记者,随着政府军队出发,报道战争新闻。他很高兴接受了这个邀请,他去的时候,政府军已经是第四次远征了。他一进入这个经常遭受周期性旱灾和遍生丛林的地带,就目睹了真实的情况:一边是三千多勤劳勇敢的甲贡索人,他们的武器不过是牛叉和火枪,为了保卫一家老小的生命,站在自己家的门口,抵抗六千名带着大炮的政府正规军。这一场大规模的斗争和屠杀在他脑海里留下了不可泯灭的极其深刻的印象。甲贡索人顽强而又勇敢,连妇女和儿童也表现出了他们坚强不屈的性格。三千甲贡索人抵抗政府军都牺牲了,只留下四个人——两个男子,一个小孩和一个老头。他们并不因此屈服,仍旧坚持在炮火摧毁了的残破房屋里面,对六千正规军的围攻,坚决抵抗到底。一直到子弹打光了,受了伤,停止了呼吸,也不屈服。这是多么伟大的英雄行为!这是多么高尚的风格!这是巴西人民反抗统治者、压迫者的革命精神的表现!这是巴西人民顽强、坚韧性格的典型代表!欧克里德斯从这一次血腥的屠杀里,他看到巴西的现实和卡奴杜斯起义的真象。这儿没有保王党,这儿有的是残酷的奴隶制度的剥削和迫害。这儿有的是三千甲贡索人遭到自然的灾害,过着贫困和饥饿的生活。他们为了生存,举起了反抗的旗帜。他认识到这是“共和政府的疯狂行为”,是“莫大的罪恶”,是“巴西历史上一大污点”!

“腹地”全书共分三部:土地、人民和斗争。第一部分研究这一地域的地质、地理、地形学、水文学、植物志和动物志。第二部分比较、研究当地的居民。作家驳斥了许许多多认为内地居民低劣,不如旁人的论调。他描述他们作为人类的尊严,他们的传统,他们的气质和他们永不屈服的性格。第三部分描写甲贡索人反对有组织的军队的斗争。欧克里德斯以他充满了感情的笔调,愤慨地揭露政府军队的惨无人道的暴行,热情地歌颂卡奴杜斯农民起义的勇敢和顽强,谴责非正义的战争和屠杀。“腹地”是一本很难归类的书,它有激动人心的叙述和优美的细致的描写,它有科学分析和研究,它有理论,它有作者的想像,但不是虚构的故事,是卡奴杜斯起义的真象,是一场大屠杀的控诉,用作者的话来说,是一本“复仇的书”。书中没有主角,可以说人物只有两个:腹地的农民和政府的军队。这部篇幅巨大反映巴西社会现实本质的巨著一出版,立刻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轰动了全国,发生很大的影响,在读者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品在论述环境及民族形成方面受实证主义哲学影响较深,而对腹地现状的描写则促使人们正视现实,认识到民族力量及民族发展的巨大潜力,对以后的现实主义文学起了推动作用。这部作品已被视为经典作品及“巴西民族主义的圣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0: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