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口岸中学 |
释义 | 口岸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学校。学校创办于1926年。1996年被确认为江苏省重点高级中学,1996年底成为泰州市教育局直管学校,2001年4月,学校成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2003年11月成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是教育部人文科学重点实验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实验学校。 校园风貌(1.九方苑 2.一石(dàn)苑 3.科技楼 4.蟾宫折桂 5.三槐 6.拴马槐 7.清源亭 8.五大夫 9.侍坐 10.世纪松 11.葡萄廊 12.柴墟亭 13.忘年交 14.鹏举园 15.大鹏楼 16.桃柳廊 17.蘑菇亭 18.临江桥、临江河 19.枫林 20.将军柏 21.知音园 22.涌报池 23.二酉山 24.立雪亭 26.圣俞屋 27.千里莼(chún) 28.推浪 29.竹林兴 30.琴高 31.纪念石 32.姊妹情 33.十步苑 34.惠车苑 35.华胥苑 36.清风苑) 简介口岸中学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学校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遵循“从教育创新到创新教育”的办学思路,铸就“自主式”的办学特色,着力构建依托高校科研优势,面向全球教育发展的素质教育实践体系,培养具有未来意识和创新素养的新型人才。 学校拥有幽雅的人文环境 学校占地面积约170亩。现有高中教学班51个,在校学生2800多人,生均绿化面积12.15m2,是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泰州市绿化先进单位。近3年来,学校共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现代化教学环境和设施的建设,建有主、辅教学楼三幢,拥有图书馆、科技楼、天文台、多媒体电教室、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和400米标准田径场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教师办公室、教室都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每个教室都装有空调,校园内建起了“清源亭”,塑起了岳飞像,共拥有36个历史文化景点,高楼大厦与小桥流水交相辉映,红花碧草与亭台楼阁俯仰生姿,古老的传统气息与现代化的文明新风融合成一道道迷人的风景线。 师资力量学校拥有优质的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在职教师近200人,中高级教师的比例达61.5%,学校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1人,全国农村优秀体育教师1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1人,泰州市名教师1人,泰州市中学学科带头人2人,泰州市“311工程”学术带头人6人,研究生1人,在读研究生1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32人。精干优质的教师队伍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硬件设施学校拥有优裕的生活条件 学校建有高规格的男生公寓楼两幢,女生宿舍楼1幢,建筑面积达17930m2,住宿生生均面积9.29m2,学校还建有标准化的学生餐厅和学生浴室,配备了生活指导老师和专职保安,实施了完善的后勤保障管理,做到服务到位,关心到位,管理到位,使学校真正成为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理想家园。 学校坚持“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宗旨,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全校师生员工将以勇立潮头唱大风的气概,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为建成“有特色、高质量、现代化”的知名学校而奋斗! 校园风貌1.九方苑位于综合楼南侧东部,源于九方皋(gāo)相马的典故。九方皋,相传是春秋时人,善于相马。伯乐推荐九方皋为秦穆公物色好马。找了三个月,说已经找到一匹。问是什么颜色的马。九方皋回答说,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叫人去年,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责怪九方皋。伯乐说,九方皋看马只注意本质方面,外表他是不注意的。秦穆公一试,果然是一匹千里马。后以“九方皋”比喻善于发现人才的人。宋黄庭坚《过平与与怀李学先时在并州》诗:“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而我们口中的老师都是“九方皋”,我们口中的学生都为千里马。 2.一石(dàn)苑位于综合楼南侧西南部。这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的典故。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dàn),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儿比喻天下高才都集中到我们这儿来了,既是对口中师生的褒奖,更是一种鼓励。 3.科技楼科技的外观造型远望酷似一艘乘风破浪的帆船。“乘风破浪”是一成语,有一典故。说南朝宗悫年轻时,叔父向他的志向是什么。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时。勉励我们学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克服重重困难,去干一番大事业,报效祖国。另这科技楼的造型还寓示着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甚至是一种发展,体现了“天、人、地”合一的哲思。科技楼顶有天文台,这就意味着这艘巨轮正载着我们在科技的海洋里遨游,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得天、人、地和谐发展。 4.蟾宫折桂唐以来称科举及第为蟾宫折桂。宋·张齐贤诗云:“好去蟾宫是归路,明年应折桂枝香。”旧喻金榜题名,现喻为敢于攀登科技高峰。正所谓“无心赏月中丹桂,有志攀科苑珠峰”,“欲折桂枝须向吾门求巨斧,要登云路还从此处借天梯”,比喻要实现攀登科苑珠峰的理想,必须在学校学得知识,学得本领。 附: (1)南:蟾宫折桂简介 古代神话传说月亮中有蟾蜍(嫦娥奔入月中的化身,故称月亮为蟾宫折桂)和丹桂,桂树下有一仙人,名吴刚,常斫之,树创随合。唐以来称科学举及第为蟾宫折桂。宋张齐贤有诗云:“好去蟾宫是归路,明年应折桂枝香。”现喻为敢于攀登科技高峰。 (2)东:欲折桂枝须向吾门求巨斧,要登云路还从此处借天梯。 ——《对联修辞》 (3)北:无心赏月中丹桂,有志攀科苑珠峰 ——《对联大全》 (4)西: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 花团夜雪明,叶剪春云绿。 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 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 ——唐·白居易《有木诗》 5.三槐位于“蟾宫折桂”景点西南方,源于北宋初王祜的典故。当初王祜在赵匡胤手下做兵部侍郎,读了很多书,精通历史。他了解到自西周开始,在宫廷门口栽三棵槐树,三公大臣朝见时都要在三槐下立正,否则就违“周礼”。后来王祜就在自家门口栽了三棵槐树,把他的后人招来,对他们说:“我栽下三棵槐树,后来你们中必然有身居要职的人。”果然他的儿子王旦做了赵光义的枢密正使(相当于现在总理),位列三槐。 现比喻我们的同学一代一代的必然干出在事业。 6.拴马槐这位于“蟾宫折桂”景点南边。与岳飞有关。相传南迁都临安(现杭州),皇上派岳飞渡过长江,扼制金兀术(wù zhú)向南推进,封他为通泰镇抚使。岳飞通过察看,发现金人驻于盐城淮阴一带,他就驻扎在柴墟(现学生食堂基址),他的战马就拴在此处。(后人建岳王庙以示纪念,我们的学校正是在这块胜地上孕育壮大腾飞的。) 7.清源亭景名源自三处。一是为了纪念两位烈士。一位是吴正清,一位是赵鑫源,取两个名字后一字,提醒后来人,我们要饮水思源,不忘革命先烈,顽强拼搏地学习,报效祖国和人民。 二是成语“正本清源”,勉励师生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激浊扬清,以德育人或以德成人。 三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语),我们的办学、学习要从实际出发,当然我们文学写作更要从生活从现实中寻找素材灵感。这些也是校刊这样命名的由来。 附: 楹联:清源涤浊培桃李 正气驱邪树栋梁 ——邹宝森撰 半亭前两排龙柏庄严肃穆,表示对先烈的敬仰与怀念。 8.五大夫位于清源亭北侧。当年秦始皇封泰山,突然遇大风大雨,就在一处树荫下躲雨,他抬头发现这儿是五棵松树,就封为五大夫。 9.侍坐位于五大夫与葡萄廊之间,有五个树桩。其文化渊源取自孔子与四北子谈志趣的《公西华侍坐章》,这寓示着教学的一种高境界:寓教于乐。 10.世纪松位于“侍坐”的北侧。2001年元旦,该校在此栽下两棵松树,象征我们的事来和人生蓬勃向上,永远常青。 11.葡萄廊读书、休息、娱乐场所。 12.柴墟亭葡萄廊北侧,我们口岸中学历史上曾叫柴墟中学,建此亭以示纪念,上有两副对联,顶有龙凤呈祥图和山水画。 附: (1)正面楹联 七十五春秋寻幽选胜给柴墟添景 二十一世纪索玉求珠为华夏增光 (借喻联:寻幽选胜,选拔培养优秀人才;索玉求珠,挖掘培养优秀人才。) (2)背面联 亭前风静书香霭 树间(jiàn)气清雨露多 以上两联均为栾虎成撰。 13.忘年交位于柴墟亭西侧,一张石桌和四张石凳组成。讲了建安时期孔融和祢衡的故事。 当时祢衡15岁年少有才,拜孔融为师。孔时已近40,和他相处融洽,结交为友。现喻师生和谐、平等、民主,共建文明校园。 14.鹏举园鹏举园位于新教学大楼前方,荷花池衬托出岳飞英武的形象。 这时的岳飞18-20岁,从牛头山上下来,他手握猎犬枪,脚踩牛头山,雄姿英发,情有“精忠报国”的大志。底座前有关于岳飞的介绍,后有“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东西两侧是岳飞的两首满江红。内栏杆上刻有岳家军人马形象,外栏杆上刻有荷花的各种姿态和有关春夏秋冬四时景色的诗句74则,其中大部分由栾虎成老师所书,两句由高二(8)班学生周娴所写。 设计为荷花池,一是当年河南发大水,岳母将岳飞放在荷花缸中才得以逃生,二是因为佛教以荷花为本,岳王庙和尚根在禅宗,是佛教的一支。 附一:岳飞像四周书法 (1)南:岳飞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世力农,飞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少时立志精中报国。宣和四年(1122)束发(二十岁)从军,旋隶宗泽,与金人战有功,为留守统制。绍兴五年授镇宁崇信军节度使,十年,授少保兼河南路招讨使,复大败金兵,进军朱仙镇。时赵构(高宗)、秦桧力主投降,欲尽弃淮北之地以求和,恐慌诸将不服,乃设谋尽收诸将兵权。诸将中飞反对和议、主战最力,屡上表请收复两河、燕云等地。桧知飞志锐不可回,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飞还,后又诬飞反,绍兴十一年十二月被杀害,年三十九。孝宗时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宋史有传。 (2)北:精忠报国(集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字体) (3)西:岳飞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三十:岳飞这时三十多岁。 八千里路:指自己转战地域的广阔。 靖康耻:指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和中原地区为金人所占,徽宗钦宗二帝被掳的国家耻辱。 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这里借指金人占领地区。 胡虏、匈奴:均借指金人。 天阙:皇帝住的宫殿。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本词:"千载后读之,凛凛有生气焉。" (4)东:满江红(登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本词约作于绍兴四年(1134)作者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今湖北武汉)时。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矶头。《寰宇记》载:"昔费登仙,每北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历代屡毁屡建,为一方名胜。 凤楼龙阁:泛指帝王之居。 万岁山:一名艮,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始筑,山周十余里,常馆池亭极多,聚集四方花木奇石,供皇帝游玩。 蓬壶殿:万岁山中堂名。蓬壶原为古代传说中活上仙山。 畿(ji):京城管辖地区。 锋:兵器的尖端。锷:剑刃。 请缨:请求出征。《汉书·终军传》:"(终)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缨,绳子。 清河洛:在今武汉市西部,黄鹤楼上可以望见。唐崔颢《黄鹤楼》诗有"晴川历历汉阳树"句。 骑黄鹤:用仙人乘鹤故事。 附二:荷花池四周石刻:[74幅,单数为正面,双数为背面。(桥例外)] 从春桥(东)向南行: (1)上桥右:桃红又见一年春 --宋·谢枋得《桃花》 (2)上桥右: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韩愈句 上桥右中: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3)下桥右:诗家清景在新春 --唐·杨巨源句 (4)下桥右:阳春白日风花香 --晋·乐府古辞 (5)上桥左:水上桃花红欲然 --唐·王维句 (6)上桥左:桃花斜带一溪烟 --清·吴伟业句 上桥左中: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唐·王涯《春游曲》 (7)下桥左:东风莫漫尽桃李 --《对联大全》 春: (1)桃李弄春色 --宋·苏轼《许州西湖》 (2)桃花依旧笑春风 --《对联大全》 (3)李华春发彩 --南朝梁·王筠句 (4)桃花历乱李花香 --唐·贾至《春思》 (5)柳丝弄碧和风细雨 --《书法》杂志 (6)桃李无言花自红 --宋·欧阳修《舞春风》 (7)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句 (9)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10)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李白句 (11)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元·白朴《天净河·春》 (12)好雨和风二三月 --沙曼翁句 (13)东园桃与李,莫使著花疏 --宋·戴复古句 春夏交际: 雨洗杏花红欲尽 日烘杨柳绿初深 --宋·陆游《春晚》 夏: (1)芙蓉国里尽朝晖 --毛泽东诗句 (2)荷叶似云香不断 --宋·姜夔诗句 (3)接一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诗句 (4)雨过荷花满院香 --宋·李重元《忆王孙》 (5)水静鱼自跃,风定荷更香 --《书法》杂志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水池》 (7)行到闹荷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 --宋·范成大《泛舟越来溪》 (8)荷风送香气 --唐·孟浩然诗句 (9)泛水新荷 舞风轻燕 --宋·刘泾《夏景》 (10)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唐·李商隐《增荷花》 (11)雨邑红蕖幅冉冉香 --唐·杜甫《狂夫》 (12)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唐·李颀《初荷》 (13)萍根微著水,荷叶欲穿桥 --宋·杨万里《秋热追凉池上》 秋桥(西): (1)上桥右:满池荷叶动秋风 --唐·窦巩《秋夕》 (2)上桥右:清池夜雨浇红莲 --明·文征明《新秋》 上桥右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诗句 (3)下桥右:行穿野菊布黄金 --宋·孙觌句 (4)下桥右:秋风有意染黄花 --宋·吕渭老句 (5)上桥左:明月清溪映玉桥 --清·周亮工句 (6)上桥左:金盆露洗秋光淡 --宋·欧阳修句 上桥左中:秀色秋来重,寒声雨后新 --宋·曾巩句 (7)天淡云闲清昼永 --宋·李之仪句 (8)下桥左:桂花成实向秋荣 --唐·刘禹锡 秋: (1)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宋之问句 (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立秋日胜春朝 --唐刘禹锡诗句 (3)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杜甫《月》 (4)喷清香桂花初绽 --清·洪句 (5)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桂花》 (6)何处桂花发,秋风昨夜香 --宋·戴复古《长沙道上》 (7)落雾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句 (8)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句 (9)清霜醉枫叶 --元·许有壬句 (10)秋水游鱼乐自知 --沙曼翁句 (11)天外明河翻玉浪,楼西凉月涌金盆 --宋·花蕊夫子《宫词》 (12)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句 (13)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句 秋冬交际: 枫叶欲残看愈好 梅花未动意先香 --宋·陆游《初冬》 冬: (1)人间奇绝,只有梅花枝上雪 --宋·张孝祥 (2)常爱凌雪竹,坚贞可喻人 --唐·李程诗句 (3)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梅花》 (4)冰生玉水去如絮 --宋·欧阳修《渔家傲·十二月词》 (5)清香传得天心在 --明·方孝孺《画梅》 (6)故作水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宋·苏轼《红梅》 (7)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山国小梅》 (8)檐冰垂玉塔,山月涌金盆 --宋·陆游《村居冬日》 (9)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元·黄庚《雪》 (10)月明满地看梅影,露下隔溪闻鹤声 --宋·陆游《冬晚山房书事》 (1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梅花得意占群芳 --明·陈道复句 (13)梅花欢喜漫天雪 --毛泽东诗句 15.大鹏楼在鹏楼的命名归源于岳飞。75年前,在岳王庙的基础上诞生了临江私塾,她就是口岸中学的前身,此楼的形象设计一是为了纪念岳飞,二是蕴含了朴素的宇宙观哲理。 大鹏楼展现给我们三维空间的生动形象:钟楼是她炯炯有神的双眼,门厅是它刚健有力的双爪和胡须,两边的玻璃幕墙则是它垂天之云般的双翼。同时钟楼上四面大钟给人以时间观。时空的交融孕育了宇宙的苍茫与浑厚。四维空间形成了我们的宇宙观,即世界观:热爱祖国。钟楼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正昭示我们:祖国至上,人民至上。 16.桃柳廊临江河两侧桃红柳绿,正是学习、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17.蘑菇亭读书、休闲的地方 18.临江桥、临江河因口中历史上的第一个校名即临江私塾,以此纪念。 19.枫林大鹏楼后侧东部,由十六株红枫组成一景,红枫象征一群年少有为的青年,身着红衫,昂扬向上。 20.将军柏这组景点反映了汉武帝刘彻“金口玉言”,虽错而不能改的封建皇权思想,用下面的传统造景,倒也生动有趣,妙不可言。有一年,汉武帝一行去崇山进香,当他走进第一个院落,见到一株巨大的古柏,“大可三人围”,便开金口,此树古朴粗大,实为人间少有。可谓大将军矣!史官立印记下,封此柏为“大将军”;可是当他走进第二个院落时,迎面一株更大的柏树伫立于前,“大可五人围”,因大将军柏封在前,故此柏虽大,也只能委屈它为“二将军”。此二名,分别刻于湖石立于树立旁,以启示人们去回顾思索而妙趣无穷,对任何事物都要调查研究,不可轻下结论。 21.知音园位于四层教学楼后侧。绿地上四棵雪松,两棵银杏,还有松寿兰(吉祥草)组合成景。它们共处一园,故称知音,正像当年钟子期和俞伯牙。伯牙弹琴,朋友钟子期能从琴声里知伯牙心里想的是高山或流水。 另此园处于综合楼前方,喻示来的客又都是我们的知音。 22.涌报池位于三层教学楼后。取意于“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勉励我们学生不忘母校,不忘师恩,好好学习,报效国家。 23.二酉山肖南沅陵二酉山有二酉洞,洞口书“古藏书处”。是说秦始皇焚收坑儒,咸阳二书生各抱一大堆书藏于此洞 ,后两人产针产上千册竹简献给刘邦,使故典籍得以流传,后人把“二酉山”喻成藏书多的地方,把读书多喻为“书通二酉”。 24.立雪亭北宋学者扬时,曾从程颐求学。有一天下雪,他去见程,程正在打盹。他不去惊动他,站在旁边等待。等到程醒来的时候,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厚了。现喻为好学尊师。 附: (1)就学师门典故:程门雪 《宋史·杨时传》记载,杨时,游酢两人大雪日往程颐家就学,他们到达程家门口时,碰上程颐正闭目而坐。杨时,游酢站在门外一动不动,等候程颐睡醒过来。等到程颐睡醒,门外积雪一尺多深,杨游仍立门外。后人以此称“程门雪”或“程门立雪”,形容尊师重道之恳诚。 (2)亭内顶诗句:元·谢应芳《杨龟山祠》 卓彼文靖公,早立程门雪,载道归东南,统绪赖不绝。 文靖:杨时谥。 (3)程颐简介 程颐(1033-1107),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少与兄颢俱学与周敦颐,同为北宋理学创立者。讲学三十年,门人甚众。宋史有传。 以上三景有这三个含义: (1)尊师重道,学必有问 (2)有恩必报 (3)师生都好学,都读书甚多,书通“二酉”。 26.圣俞屋它位于大片银杏林中,银杏又名鸭脚子。宋梅尧《鸭甲子》诗云:高林似吴鸭,满树铺铺。很形象。“宣城此物常充贡”,梅尧臣宣城人,与欧阳修相交三十年,感情很深,他采了一些银杏寄给远在京师为官的欧阳修,欧阳修作诗以谢:“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银杏)虽百个,得之诚可珍。”为体现两位诗人“君子之交谈如水”的历史情景,特在园中建小木屋一座,名曰:圣俞屋(正面:梅尧臣诗人像,东侧:欧阳修像,西侧:梅尧臣《东溪》诗一首,南侧:两幅山水画)。作为园中闪光点,功能上可为学生提供休息、读书之用,室内陈列欧阳修赠诗以及梅尧臣的有关资料,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附: (1)典故:千里送鹅毛 典出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唐朝时候,有个地方官得到一只天鹅,他派了手下一个叫缅伯高的人赶赴京城,将天鹅进贡给皇帝。 缅伯高在去京城的路途上,精心照料着那只天鹅。一日,他来到沔阳湖。经过连日赶路,人和天鹅都很困乏。见到碧波荡漾的湖水,缅伯高精神为之一振,天鹅更是扑着翅膀想冲入水中。缅伯高心想,何不在此休息一下,让天鹅在湖里洗洗澡,让它快活快活。 于是,他将天鹅放进湖水里,用手紧紧捉住,让它在水里洗澡。谁知天鹅见了水,高兴极了,使劲地扇着双翅。缅伯高一不小心松了手,让天鹅挣脱开出,他急急地去追赶,天鹅却展开美丽的翅膀飞到了高中。缅伯高追了一阵,什么也没捞到,只拾到了天鹅身上掉下来的一根雪白的羽毛。 失掉了天鹅,吓坏了缅伯高。他不敢回去见他的上司,只好硬着头皮来到京城,向皇帝献上一根鹅毛。皇帝和满朝文武见他送上一根鹅毛,都感到很奇怪。缅伯高讲述了这事的经过,还顺口念了几句诗道:“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皇帝听了,觉得其情可恕,诚心可嘉,就没有责备缅伯高。 含义及用法:后人用“千里送鹅毛”的典故形容礼物也许很轻微,送礼的人却怀着一片真诚,其中的情意是很值得珍重的。 (2)梅尧臣简介(正面梅尧臣像上部):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县)人。以荫为河南主部。历知德与县,召试,赐进士出身,擢国子直讲,累选尚书都官员外郎。有《宛陵集》。因与苏舜钦齐名,时称苏梅。陆游在《梅圣俞别集序》中,曾举欧阳修文、蔡襄书、梅尧臣诗“三者鼎立,各自名家。” (3)屋西侧梅尧臣诗: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宋·梅尧臣《东溪》诗一首出处《宋诗三百首》 (4)对联: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27.千里莼(chún)位于女生浴室东侧。典故西晋的陆机到王武子家,王给他喝羊奶,并且问他:“你的家乡有什么东西能和羊奶比美?”陆机说:“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后来比喻家乡风味。唐杜甫《增别贺兰》诗:“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 这儿的含义:(1)家乡的山水,饭食好(它面向食堂) (2)怀念家乡,不忘故土。 28.推浪取自“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喻我们的学生“青出于蓝”,将“胜于蓝”。 29.竹林兴位于浴室之后。取处竹林七贤的典故。 魏晋时,嵇康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籍的侄儿阮咸、王戎共七人,常在竹林游乐,人称“竹林七贤”。 含义:此是人才荟萃之地,这儿的人才向往自由、民主的生活,创造自由、民主的生活。 30.琴高位于新锅炉房东侧。 琴高是乘着鲤鱼的修道成仙的水仙。 含义:(1)我们的生活像仙人 (2)我们的茶不是仙茶 (3)激发我们同学向往高层次的生活(精神、物质) 附: (1)琴高简介 传说战国赵人,能鼓琴,为宋康王舍人,学修炼长生之术,游于冀州涿城之间,后入涿水取龙子,与弟子期某日返。至时,高果赤鲤而出,留一月余,复入水去。抱朴子对俗“萧史偕翔凤以凌霄,琴高乘朱鲤于深渊。” (2)借指鲤鱼:宋黄庭坚诗曰: “霜林收鸭脚,春网荐琴高。”(此为石刻对联) 31.纪念石位于女生宿舍后。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曾在此处枪杀活埋我无辜同胞,立此石以纪念。 附:纪念石碑文 沉痛悼念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在此被日本帝国主义枪杀活埋的同胞们 口岸中学全体师生员立石纪念 二OO一年清明节 这一景以红叶树为基调树种,杜鹃花为主调,配以规则式的布局,整形式的蜀桧,球形树,以表达后人对无辜死于敌人刀下冤魂的纪念。 传统中杜鹃花是蜀中望帝为拯救人民劳碌而死,并变成杜鹃鸟,不停地呼叫,直到口中滴血,染红了树上的花,即为杜鹃花。宋诗云:“鲜红滴滴映霞明,尽是冤禽血染成,羁客有家归不得,对花无语两含情”。景名由此而得,“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这是借用杜鹃鸟与杜鹃花同名的典古造景,含蓄地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是敌人屠杀百姓的地方,人民用鲜血灌了这块土地,染红了这里的花木。 32.姊妹情浴室左前方的二棵大白果树已有六十多年,相依相靠,和校风中的“团结”暗合,要求全校师生同心同德,齐心协办建设好我们的校园。 33.十步苑女生宿舍大门东侧。 西汉刘向,曾写一文说自己的感受“孝于父母,诚于交友,十步洼泽,必有芳草”。 喻:我们口中地方虽小,却到处是人才。 34.惠车苑位于图书馆的西北角。景点造形象一本翻开来的书。语本《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学富五车” 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35.华胥苑女生宿舍门西侧。 古代神话:黄帝午睡,梦见自己到"华胥氏之国"去游玩。这个国距离黄帝的住地不知道有几千里,步得或乘车船都不能到,认为这是"神游"。 含义:每一位同学都要有高远的目标志向,展开想象和创新的翅膀。 36.清风苑位于综合楼西,厕所对面。 用大小不等的棕榈树组成三个树丛,用芭蕉与栀枝组成一个树丛,再配一组慈孝竹,若干耐阴灌木,一块如画的绿地路然眼前。丛丛棕榈树“散叶如蒲扇”,见到扇子,就想到清风徐来。一丛芭蕉,“扇影摇摇上竹窗”。“六月炎蒸唤清凉”,芭蕉与栀枝相伴而生。芭蕉叶大栀枝肥,配合默契,相得益彰,一个展叶绕身无数青罗扇,风不来时也自凉。 一个开化“疑是霜裹叶,复类雪封枝”。都给人以消署解热的艺术感染。 喻指口中的老师两袖清风,以才育人,以德育人。 学 校 荣 誉 江苏省先进团委 江苏省文明单位 江苏省园林式单位 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 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 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 江苏省普通高中会考优秀考点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江苏省OEH多媒体网络实验学校 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 国家级课题学习管理课题实验先进学校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实验学校 江苏省贯彻学校体育卫生两个《条例》优秀学校 地理位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