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孔孟老庄
释义

孔孟老庄是中国古代儒家和道家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孔(孔子《论语》)、孟(孟轲《孟子》)、老(老聃《老子》)、庄(庄周《庄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源泉,孔孟是儒家的创始人,老庄是道家的创始人。孔孟之学以“仁”为根本,“成仁”乃其理想;老庄之言以“道”为宗尚,“体道”是其归宿。 儒家是教人们的自我实现,道家是教人们的自我超越,它们一个是以人定胜天入世,一个是主张无为而治。孔孟老庄的思想就是中国古代儒家和道家的理论精髓。

基本简介

有诗作以颂孔孟老庄:

——孔孟老庄言,万代学典范!

孔孟老庄言,中华精髓传。

日月同光辉,人类共震撼。

儒理弘扬难,老庄思深繁。

人天共仰慕,万代学典范。

孔子简介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孟子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又字子车、子居(待证实)。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其道被称为“孔孟之道”。

老子简介

李耳(约前571~前471),字伯阳,又称老聃(dān),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河南鹿邑,一说安徽涡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庄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楚庄王之后。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民权县,也有说是安徽亳州蒙城人)人。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鲁迅先生对庄子文章的评价极高,说庄子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庄子被唐明皇封为南华真人,代表作《庄子》受封为《南华经》,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说孔孟与老庄

略说孔孟与老庄

老庄多言“日损”,为“志道”之阶;孔孟多言“日益”,为“据德”之地。

天下之人,能志道者寡,能据德者众,故老庄虽高而以孔孟为主。

未知德,无以损德而达道;不知道,仅日益其德成繁琐。

孔孟罕言“道”,非不知不言;老庄罕言“德”,非弃德不顾。

孔孟老庄兼顾道德,不必以老庄之道代之,但可以老庄为佐,而老庄必以孔孟为基。

《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无不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庄子·大宗师》:“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谓也?’:‘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华东理工大学把孔孟老庄看作大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将《中国文化导论》列为公共必修课,与外语、计算机、体育、政治理论并列,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并通过考试。

从华理了解到,所有华理的本科生在4年的学习中必须选修《中国文化导论》这门课程,接触到孔孟、老庄的学说。该校教务处处长陈国豪教授对此的解释是:“大学生不仅要‘懂物理’,更要‘明事理’,学校提出了‘立人教育’的宗旨。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努力成为有自己的情感和人格、有创造力的人,当然也要有知识和能力。”

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极其认同和接受,化学工程003班张娴玲同学告诉记者:“我性格比较直率、好强,喜欢硬碰硬,与他人相处常常互不相让,一拍两散。学了老子以退为进、以迂为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我开始重新思考处世之道。上了这门课,再贴近自己的现实生活思索、总结,现在我在人际关系方面成熟多了。”

教授这门课的周教授说:“我们的课其实也只不过是引导学生进入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接下来就要他们自己去探索。”据悉,华理还将开设《儒家经典选读》、《老庄选读》、《佛教文化研究》等选修课课程。

真实的孔孟老庄

在人性缺失,集体浮躁的年代,如何保持内心的安静和快乐?原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著名哲普大师傅佩荣教授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关键是揭开被后人层层篡改而变得”面目可憎“的儒家、道家思想,重新发现豁达、可爱充满人性的孔孟老庄,向这四位古代的先贤寻求智慧。

孔孟 傅教授首先从甄别著名的“人之初,性本善”开始,人性本善曾经被认为是儒家思想非常重要的基石,因而被列为三字经之首。“无论是孔子和孟子本人都没有说过人性本善,这其实是朱熹篡改了孔孟的思想。”傅教授强调。傅教授举例,孔子曾经说过,一个人想要做君子,要有三戒,少年不好色,中年不好斗,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他说一个人一生都必须小心这三件事情。再说孟子,孟子也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吃饱了,穿暖了,生活很悠哉而没有受到教育就离禽兽不远了。可见无论是孔子和孟子,都对人性里面恶的一面是有所注意的,因而不可能说人性本善。

傅教授强调,其实孔孟真实的理念应该是人性向善,向往、并往善的方向努力。那么什么是善呢,傅教授认为,儒家所谓的善,是自己和别人适当关系的实现。

西方哲学曾经一度把个体抬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是个性膨胀的结果就是自我和他人巨大的矛盾冲突,因而才有“他人即地狱”的感慨。

相反,儒家哲学非常强调自我和他人之间的互动,这就是双方的适当关系。傅教授同时指出,适当关系也并不是简单的有好心做好事,而是根据自己的智慧去判断。譬如有朋友向你借枪,承诺后发现朋友有抑郁症,从履行诺言的角度来说,必须要借枪,但是从理性判断的角度来说,肯定不能出借。因此理性把握在建立双方适当关系的角度上是非常重要的。

傅教授引用自己和父母多年来交流交往的故事,认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需要注意三点:内心要真诚,不斤斤计较;对方有期许,超越自身能力,需要通过沟通让对方期许和自己能力趋于一致;社会规范要遵守。他特别强调了沟通方式方法的重要性。

傅教授还强调了双方关系适当性的重要性。“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人的感情会越来越好,好到一定程度之后,要找到一个模式让两个人稳定下来。”因此儒家说人和人之间交往,要把情感的真诚和理性的调节配合起来。

另外,处理自己和他人关系时,根据亲疏远近不同差别化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需要做这么多,做一个遵从儒家思想的人快乐吗?傅教授认为,做儒家的人,并不是如外人所想象的因为要遵守那么多的清规戒律,所以并不快乐。傅教授引用孔子、颜回、子路和自己的人生体悟,认为,儒家的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自己的人生使命是什么,所以很快乐。

除了良心、人性外,儒家的另一个精神支柱----宗教信仰也很重要。孔子就非常重视斋戒,非常相信自己的天赋使命。因此他说,人性向善(虽然人类社会从来没有达到过),不能因为这个能不能实现去考虑,而是说自我要求非做不可,为什么非做不可,因为有天命。这也许是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来源。

因此,从良心规范到宗教信仰,孔孟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老庄 在下半场的讲座中,傅教授又从西方哲学的视角解剖了孔孟思想中“舍身取义”的精神根源,从而引出对道家老庄思想的重新解读。

傅教授说,我们绝大部分人遵纪守法,但是如果我们可以隐身,让别人再也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还是那个遵纪守法的好人吗?柏拉图《理想国》中有一个故事,一个牧羊人拣到了一个可以隐身的戒指,后来在国王身边谋到一个职务,并同王后合谋,杀掉国王,夺取了王位。而美国的一个调查也显示,如果可以隐形的话,80%的民众说要去抢银行。也就是说,我们绝大多数人是因为被别人监控着而守规矩。但是,这不是尊严,而是被压制和管制。

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强调自我选择的重要性,选择成为自己期望的自己,将被动(被规范、被监控)的人生,变成主动的选择的人生,因而影响至今。但是傅教授强调,中国儒家哲学中也非常强调这一点,所以才有了舍生取义,才有了不吃嗟来之食。“儒家知道人生会面临不同的选择,你在选择的一刹那做了正确的选择,那一刻就是永恒,其他的都是浪费。”正因如此,儒家是非常快乐的,因为内心非常地真诚,非常地坦荡。

很多人重视外在不重视内在,重视别人怎么讲我。道家从道的境界来看,物无贵贱,你今天无论是什么遭遇,你都不能选择时代和社会,你不能改变,你就安心接受。“我不能改变我的命运,但是我可以改变我对命运的态度。”傅教授强调说。

傅教授说,道家否定比较,因为有美就有丑,有名利就有得失,有比较就有痛苦。而且这些用于衡量美丑、得失的标准也是人为设定的,经不起推敲。正如前面所述的概念错误。所以道家强调不要把人、人的标准看得太重要。老子最喜欢讲两个,一个是慈,要像母亲一样慈爱,只要任何东西我都不浪费、不糟蹋,因为他也是生命。因为慈爱,所以要以柔克刚,不要在乎一时,要注重生命长久的发展。第二个是化,要和别人同化,别人有什么期待,你就按照他的期待来。但是非常重要的是,外化而不内化,无论外在表现如何变化,内心不受干扰。而要做到内心不受干扰,贵在自知,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在介绍完孔孟思想的基本内涵后,傅教授又强调了将哲学理解和人生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他说,任何学说都要真的理解,并且在自己的生命中加以实践才可以成为有力量、有活力的学说,才可以成为生命的学问。生命存在着无限可能性,千万不要限制住自己,要将学到的哲学思想用于自己的生活。

消除对孔孟老庄的误解

在提问阶段,许多中欧校友同学纷纷向傅教授发问,傅教授重点谈了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现在所接触的孔孟老庄思想是被曲解的,尤其是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和朱熹的篡改,成为为封建帝王服务的思想工具,已经离孔子和孟子本人真实的想法非常遥远。他举例说,我们经常听到儒家思想中“大义灭亲”的说法,而且被当成一种正统的观念加以推崇。但是真正的儒家,孔子和孟子绝对不能随便说灭亲,出卖父母更是不可能考虑的。

他说真正的孔孟思想并没有传下来,传下来的是董仲舒、朱熹篡改后,最后吃人的礼教的那个儒家。

另外,道家和道教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先有道教,后来才把老庄的思想引入道教。

另一个问题是西方哲学家,尤其是黑格尔著名的“中国无哲学”的说法。傅教授认为,西方的哲学家接触中国哲学都是经过翻译的,而在黑格尔时代,这些翻译材料大部分来自传教士,并没有很好地传达中国哲学的本来面目。此外,也和黑格尔本人的哲学理念有关,黑格尔本人的哲学等于他的宗教,而他的宗教又是基督教的新教。站在基督教新教的立场,观察没有基督教中的上帝的中国哲学,自然是有误解的。

在讲座结束之后,还有许多中欧的校友同学热情地将傅教授团团围住,探讨中国哲学问题。在国学热的今天,傅教授的讲座为中欧的校友同学拨云见雾,从种种伪国学中探究真正的中国智慧,从而用于自己的生活和企业经营中。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大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著作有《儒家哲学新论》、《中西十大哲学家》、《西方心灵的品味》、《不同季节的读书方法》、《为自己解惑》、《人生问卷》、《四书小品》、《文化的视野》(立绪文化)等数十部,并重新解读《论语》、《庄子》(立绪文化)等。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

儒道之学重在人生,本无意论美,其美学思想皆出自审美化的人生哲学。故,论儒道美学即论其哲学也,亦即论其人生境界观也。

一、孔孟之学以“仁”为根本,“成仁”乃其理想;老庄之言以“道”为宗尚,“体道”是其归宿。两家本旨多有不同,前贤有治世治身之说,时彦有入世超世之判,皆以法度、自然明两家轸域。审美精神之歧异亦无外乎此,盖先有人生境界观而后有艺术审美论也。

1、美善相乐与自然真美

孔子论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缘《韶》主尧舜禅让以德,而《武》主武王征伐以力。此美善相乐之论,源于其仁学思想。仁为内在情性与外在伦理之融汇,此内外交洽之仁心乃“礼”、“乐”之根本。“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仁学精神贯注于艺事中,非特悦人耳目、娱人情性而已,更当于潜移默化中激发善德良知也。

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乐”即音乐艺术,兼愉悦性情之形式美与感发意志之仁德美。“成于乐”为精神沉醉、纯粹超越而至自由境界1.孔子闻《韶》于齐,三月不知肉味,整个人生由音乐而艺术化、道德化,沉浸于美善统一之境。斯乐陶染性灵、感发仁心,使人人本具之良知充满身心,一念自觉便可成仁。子云:“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又云:“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诚哉斯言!

孟子曰:“理义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在中国美学史上首次赋予仁德以审美价值。以善为美,美善统一。此善笃实光辉、高明壮美;此美充溢仁德、超拔完善。美善相乐,臻于极致。后世儒家美学绵延传承,皆无悖此根本者。

老庄哲学以“道”为宗。《道德经》中“道”凡七十三见,以宇宙本体为本。《庄子》一书“道”凡三百二十见,以自由境界为尚。老庄之道一脉相承,其殊异亦判然乃现。老子重思重知,偏于思议无限永恒之大道;庄子重行重修,偏于得道之人精神自在超遥。徐复观谓老聃之道以思辨展开宇宙之哲理系统,形上意义至为显著;庄周之道以工夫体认人生之超然境界,艺术精神更足彰明2.“道”在老子为形而上之宇宙根源,为众妙之门、万物之母,故老子偏于察识思议此大本大源。“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十六章》)静观往复、去蔽归根,方能知常合道、没身不殆。“道”在庄子为超遥自在之人生体验,故庄子偏于体认实修此人生境界。由外天下而外物、外生、朝彻、见独,而无古今,以“入于不死不生”之境(《庄子。大宗师》),自在逍遥、无往不适。

异乎孔孟所成就之道德境界,老庄所成就者,乃形上境界与艺术自由境界也。老聃弃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老子。十二章》),音、色皆为感官享乐、矫饰失真之伪美,沉迷其中,徒乱本心。“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章》),实可与庄周至乐无乐之论相发明。

庄周以无为虚淡为合天德,标举“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诋世俗违道背真之美,直欲“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庄子。胠箧》)庄周疾伪,乃疾世俗之伪以存本真,弃感官之美而求大美,廓然任真、荡然无执,祈向逍遥空灵之自由境界。

庄周以真论美,打通心物、融贯主客,以艺术心灵观照万物,成就人生之完满自由。其人生论与艺术论打成一片,艺术之人生化即人生之艺术化。

2、人格充实美与生命自由美

儒家论美主善,特重道德人格之充实光辉,道家论美主真,尤尚自由生命之逍遥超脱。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文为教养风度;质为道德品质。君子以仁为本、文质和谐,举止中节合度,品行纯美高尚。夫子视富贵有如浮云,颜回处陋巷不改其乐,其进退作息、出处去就,无不体现人格充实之美。

孟子善养“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充溢身心、周遍乾坤,浩乎沛然而莫之能御。此境至高至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尚不足以形容之。孟子论修养工夫次第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朱子释充实之美曰:“力行其善,至于充满而积实,则美在其中,而无待于外也。”3,此美涵摄善德,而又超拔升华,充于内而形于外,化为勇猛刚健之精神与崇高庄严之气象。

老庄所重者,生命自然之美也。老子倾慕婴儿自然天性,力求保任赤子之心。其言曰:“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老子。二十章》)又:“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二十八章》)又:“常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五十五章》)。五千言中赞婴儿之辞比比皆是。然老聃之赞婴儿,非真以其混沌一团、无知无欲之精神状态为最高,实因天地境界不可道不可名,不得已而强说之,乃以婴儿为喻也。

庄子论人生、论艺术,皆以自然为本,斥世俗之矫饰,保生命之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庄子。骈拇》)因任本然,消解执绊,高举飘摇,合于大道。故雉不祈畜乎樊篱而马不求立于义台,“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同上)。自由活泼、生机充满之生命,焉能以人工束缚拘碍哉?是故,庖丁解牛,因其固然,“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庄子。养生主》);画史作图,解衣磅礴,“儃儃然不趋”,受揖而不立(《庄子。田子方》);痀偻承蜩,处身若椿,“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梓庆削木,忘其肢体,“齐以静心”,“以天合天”(同上)。斯四者,皆身心都遗、物我俱忘,造乎自由合道之境。

要之,以自由生命化入宇宙真宰,即为无上真实之大美也。

3、中和之美与天和之美

儒道两家言美,内涵、倾向、旨趣均有不同,品鉴标准亦有差异。孔子论礼,以“和”为本。“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须统纳对立差别而至于和谐均衡,方具平正典则、无过无不及之美。《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朱子释曰:“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4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而以德性言之,则曰中庸。中庸乃伦理根本原则,中和为美学最高标准。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之人格即中庸至德之圆满成就,而《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之艺术,则属中和大美之完美体现。“中和”、“中庸”,均以无过无不及为准的,秉执厥中、和谐统一。

儒家美学以道德准则规范情感活动,于节制中消解矛盾冲突。道家美学以解脱强制性规范为宗旨,追求自然无为、逍遥天放,使天然本性得以自由实现,故标举“与天地和”(《庄子。天道》),纵性任真而与天地万物游,“以和为贵,浮游乎万物之祖”(《庄子。山木》)。此天和之美既超越又内在,周溥万有、遍在一切,诚天地之大美。由此大美,后世分化两脉,一主平淡冲和,一主天放奔纵。前者淡而后者真,前者内敛而后者外张。

儒道美学差异甚多,其他如审美意识重内在规律与外部制约之别,审美态度重教化功用与越超功利之别,美之形态风格阴阳、刚柔、虚实、动静之别,诸如此类,此不详述。

二、儒道互补,两家美学亦可会通。华夏美学两大主流同而异、异而同,未可论轻重判高下而妄执彼此也。是故执着名相,虚妄便生;穷究底蕴,儒道何殊哉。

1.审美实质:精神观照

人本美学观,为先秦儒道美学所共有。观物即为观我,取境即可会心。于神与物游、乘物游心之际,心灵与物象往复容与、共感相生,“情往似赠,兴来如答”(《文心雕龙。物色》)。传统审美观之特质,正是对人格精神与生命情怀之欣赏观照。此在儒道美学,并无不同。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赞松柏傲霜坚贞,不啻夫子自道。朱子释“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曰:“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6知者智慧圆转,如水流莹澈、腾跃不息;仁者仁德宽厚,似山岳巍峨、绵延无边。故夫子以山水喻其性之相感也。孟子亦取流水日夜不休、有本不竭喻君子德行高远、学问精深(《孟子。离娄下》)。孔孟“比德”,皆倾注人格精神于物象,物我交融、往复无穷,于蒙养感发中打通德性精神与艺术境界。

与儒家“德法自然”相通,道家专论“道法自然”,此乃主体精神观照下之自然,已深浸主体之意愿与理想。故知,老子论天地不仁(《老子。五章》),庄子言天地大美四时明法(《庄子。知北游》),皆以其理想人格赋予天地万物,天道自然皆著其主观之色彩,欲以规范人道、矫正伪饰,使人法之则之,奉之而不违。其理与孔孟并无二致。体现于美学思想上,均为对自身所追求之理想人格之审美观照,外在形式则表现为对天地万象之欣赏感悟与涵泳沉潜。

钱钟书曰:“流连光景,即物见我,如我寓物,体异性通。物我之相未泯,而物我之情已契。相未泯,故物仍在我身外,可对而赏观;情已契,故物如同我衷怀,可与之融会。”寥寥数语,道出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之底蕴。形虽殊而趣实同,相未泯而意已契,儒道美学融通之关键,由此揭橥而出。

2.审美方式:直观感悟审美过程中,主体厕身万象之间,仰观俯察、涵容吐纳,其审美方式非直观感悟不可。孟子以眸子为喻,道及精神与形体之关系,“存乎人者,莫良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孟子。离娄上》)存于中而形于外,美丑邪正,一望而知,此舍直觉把握断不能为。艺术欣赏之“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道德修养之尽心知性知天,其方法亦为直观体悟。

至如庄子论天籁(《庄子。齐物论》),老子论大音大象(《老子。四十一章》),亦莫不是直觉感悟、内心体验所得。老子云“涤除玄鉴”(《老子。十章》),有论者释为“洗清杂念,摒除妄见,而返自观照内心的本明” 老子言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老子。十七章》),亦是重内在直观自省之明证。庄子“心斋”,更是如此,“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徐复观以为,“忘掉分解性的、概念性的知识活动,剩下的便是虚而待物的,亦即是徇耳目而内通的纯知觉活动,即是美地观照”此直觉把握之境界,恰如明镜照影、不将不迎,孤心自现而历历空明。庄子曰:“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庄子。天道》)。须心如明镜,以虚灵静观万物,方能冥契世间万有,洞彻宇宙根源。

庄子还藉孔子以阐述其观点,“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庄子。田子方》),直观体悟其人精神气度与人生境界,无须凭藉语言工具、理性思辨,直觉把握可径得真意。《庄子》一书中,此等例子俯拾皆是,难以胪列。庄周观鱼,得鱼之乐;庖丁解牛,技近乎道。其他如梓庆削木,轮扁斫轮,莫不如此,皆超脱世俗、功利,超越逻辑、认知,身与物化而心与道通,卒归于忘怀一切、超乎万有之自由境界。

3.审美境界:天人合一。儒道两家之审美体验,内涵不同、工夫有别。儒家重道德人格,道家重生命精神;儒家体悟未发之中,克己复礼归仁成义;道家致虚极、守静笃,忘物丧我而与大化同流。然两家旨归无二,皆造乎天人合一之境,是谓“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易。系辞下传》)。

孔子自述其修养境界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论者释知天命为认知万物本体之知真境界,耳顺为直观把握宇宙大全之审美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知真求美而达到之圆满至善境界。夫子由真而美而善,顺宇宙大化流行,赞乾坤载育厚德,其气象浑然,有如天地;孟子胸次浩然,如泰山北斗,其“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乾。文言》),此知难而进、自强不息之伟大品格,于人伦日用中不离人生又超乎现实之人文精神,实为儒学之最高境界。

老子“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老子。二十三章》),虽言其哲理觉悟,亦为其审美观照之至境。庄子于此论述尤多,体悟亦深。表述最全、阐发最明者为《逍遥游》一章。合道之人,恶乎待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此“逍遥游”,即天人合一之人生境界。船山释此段为:“天高地下,高者不忧其亢,下者不忧其汗,含弘万有而不相悖害,……为蜩、学鸠,则眇乎小而自有余,不见为小也。为鲲、鹏,则謷乎大而适如其小,不见为大也。是乃无游而不逍遥也。”阐论精详,真乃知言。庄周之梦蝶也,栩栩然化而为蝴蝶,不知周之为蝶,抑或蝶之为周,非周非蝶,亦周亦蝶,是非有无,莫可执着。庄周游于濠梁之上,观鱼出游从容而知鱼之乐。庄子何由知之?缘其忘我而物化,摒弃知识而当下体悟合道者相忘于道之妙。庄周于形相俱泯、主客交融之直觉观照中,由己心体合天心,息息相通、直契本真,终至乎“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之最高境界。

孔孟巍然崇高之道德境界与老庄超然逍遥之自由境界,皆本之其精神哲学,于赞化天地、笃行实修之人生境界上相通互融。孔颜穷巷乐处,所乐者何?道乎?非也。程颐曰:“使颜子以道为可乐而乐乎?则非颜子矣。”(《河南程氏粹言》卷二)以道为乐,乐与道犹断为两截;乐处即道,乐与道方打成一片。顺理而行,触处皆乐,达其至境则至乐非乐矣。此与庄周之论可相与发明。徐复观谓庄周与物为春之境,乃发自其整个人格之大仁,实为最高艺术精神与最高道德精神之自然融贯、相互涵摄,可谓探本之论。两家之道,容有不同,然皆须于人生实践中加以体认,而成就艺术化之人生境界,此则为两家之所同也。

究其实,孔孟与老庄、儒学与道家,皆可与华夏五千年文化融会贯通,皆可化入人生实证与心灵体悟中。徐复观谓孔孟老庄着眼于人生,实无心于艺术,其艺术精神皆由其伟大自由之人格所流出。

儒道美学思想由其人生哲学生发而出,终落实于人生践履之中,穷根究底之哲理诘问与安身立命之人生证会,皆为生命的艺术精神所统摄包含而打成一片。天命与人生、觉知与笃行、心灵与物相,均蕴含其中,浑涵万状而莫可指名。熊十力谓中国哲学“惟务体察于宇宙之浑全,合神质,彻始终,通全分,合内外,遗彼是,上达于圆融无碍之境”。方东美更认为儒释道三家志趋无二,皆一心要在整个生命体验中,充分领略全宇宙之丰富内蕴。立诚敬之仁心,发无量之悲愿,尽自由之真性,是本来无异的;艺术化之人生与人生化之艺术,也是本来不二的。浑茫、圆融,便是中国美学、精神哲学乃至人生体悟的至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9: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