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孔村镇
释义

沿革镇机关设在孔村,以驻地命名孔村镇。据传春秋时孔子曾在村西山上教书堂讲学,后人为其修庙纪念。该山定名为孔子山。村位于孔子山下,故名孔子村,简称孔村。

中文名称:孔村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平阴县

政府驻地:孔村

电话区号:0531

邮政区码:250400

面积:5028.4公顷

人口:26482 (2000年)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车牌代码:鲁A

概况

沿革 镇机关设在孔村,以驻地命名孔村镇。据传春秋时孔子曾在村西山上教书堂讲学,后人为其修庙纪念。该山定名为孔子山。村位于孔子山下,故名孔子村,简称孔村。

日伪时期,属日伪三区,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区。1948年解放,成立联防片。 1950年建立孔村乡政府,下设4个小乡,23个自然村。1956年撤区并乡,合并为孔村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本镇归孝直人民公社管辖。1962年由孝直公社分出,名为孔村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设立孔村区,辖孔村镇、陈屯乡、李沟乡、前大峪乡,共46个行政村。1985年9月,撤区并镇,设立孔村镇,辖原孔村镇、陈屯乡共25个行政村。2006年李沟乡并入孔村镇,现全镇面积126平方公里,耕地3947公顷,辖46个行政村。14297户,40622人,人口出生率10.67‰,人口自然增长率3.03‰。

地理位置

孔村镇位于平阴县东南部,距县政府17公里。东与肥城市石横镇相接,北与平阴镇交界,西与李沟乡接壤,南与孝直镇相连。

该镇位于东经116°15′--116°37′,北纬36°00′--36°25′之间,地势西高东低,土壤为沙壤土,土地深厚肥沃,全年平均气温13.6℃,无霜期200天,年平均降水量630毫米,一般地下水在40米左右,地下水PH值属中性,比较适应人畜及浇灌农田,生物种类丰富,农、林、果、菜生产良好,经济林木有葡萄、苹果、梨、核桃等十几种,林木有杨、槐、桐、柳等几十种,饲养牲畜有牛、羊、鸡、猪等野生资源丰富。

自然状况

该镇地处丘陵、 平原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东西最大距离9.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9公里, 全镇占地面积5028.4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235公顷。主要山脉有孔子山、 黑山、 龙王山、王庄山、张山头、后套山等,其中张山头最高,海拔为462米, 主要河流有汇河,境内流长3公里,流域面积为5平方公里。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红薯,经济作物主要有红提葡萄、玫瑰花、苹果等。全镇姓氏有张、王、李、赵、廉、孔、邱、刘、孙等58个姓氏。其中王姓最多。

农产品丰富

主要生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蔬菜,其中大白菜为特产,2004年小麦种植面积18600亩,玉米24354亩,油料作物9900亩,粮食总产21604吨,蔬菜面积7665亩,总产3.8万吨,畜牧业收入4079万元,林果药材收入384万元,农业总收入7117万元,农业企业有昌盛葡萄酒厂、长凯面粉厂、大地药材公司、六顺食用菌协会。红提葡萄、大白菜被省厅评为绿色无公害品牌。

碳素产业迅速发展

党委、政府把壮大碳素产业作为强镇富民的突破口,规模不断扩大,利税连年增长,现有平阴龙山焙烧公司、济南万方碳素有限公司、济南丰源碳素有限公司、济南澳海碳素公司四家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1600多人,年产15万吨,销售收入4.8亿元,利税4800万元。

基础设施功能齐全

以国道105、县道220为骨干,村村实现了道路水泥化,总里程达110公里,户户吃上了卫生、安全的自来水,程控电话、有线电视、无绳电话传输网络齐全,镇中心中学教学楼、实验楼、电教楼设施先进,镇卫生院、平阴县精神康复中心、技术设备先进。工商、法庭、公安、税务、交通等行政部门设置齐全。

主要经济状况

2000年总收入1.1309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农村经济总收入之比为36∶41∶23。 2000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65.7万元。该镇工、农业均有显著特色。农业自1996年开始引种美国优质葡萄品种--红提,现已发展到15000亩的规模,被中国优质农产品示范园区建设办公室授以“中国红提第一镇”的称号。该镇工业发达,发展速度快,自1958年境内先后兴建投产了1个省属工业企业,即平阴铝厂;1个县属企业, 即孔村玛钢厂;6个乡镇企业,即碳块厂、碳素厂、氟化盐厂、铸钢厂、装卸运输公司、红提公司。2001年,孔村镇党委、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在平阴铝厂以东规划了占地1000亩的碳素工业园。上述企业促进了孔村镇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项经济的发展。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收入8.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65元。

强镇由来

该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名列全县乡镇第3名, 历史上先圣孔子曾在孔村镇孔子山设馆讲学。因此,孔子山遗有“杏坛遗响”和“孔子山孔子庙”等历史遗迹、文物,在国外颇有影响。全镇获得的荣誉称号主要有:中国红提第一镇、中国果菜国外种苗引进推广示范基地、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单位、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山东省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济南市乡镇企业明星乡镇、济南市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山东省计生协会先进乡镇等。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建国初期全镇粮食平均亩产40公斤,总产80万公斤;1978年平均亩产3 00公斤,总产700万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提倡科学种田,对境内山区、丘陵、荒滩进行复垦,开挖河塘。并对汇河进行了多次疏浚及综合治理,使水害变为利。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的稳产高产田,占可耕地面积的96%,特别是近年来实行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和山区开发精品园建设。孔村镇按照平原综合开发“四高八化”的建设标准,造就了一批优质工程。整个工程涉及孔村镇5个行政村, 完成改造中低产田600公顷。发展低压管道面积600公顷,铺设PV C塑料管道3.2万米,新打机井3眼,配套机井7眼,建设桥涵建筑物166座,修建道路77公里,疏控排水沟97.76公里,建设林网面积600公顷,植树6万株,秸杆还田333.3公顷。红提产业结构调整333.3公顷。共完成石方70.97万方,山区开发种植了红荷包杏、日本甜柿、金太阳杏、冬枣等优质果木近10万株,建设精品园66.67公顷。20 00年,被评为济南市农田综合开发先进集体。 粮食亩产突破1000公斤大关,总产达到22021吨。

1990年以来,大力发展高产田,开发低产田,现耕地面积2235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960公顷,粮食总播种面积3592公顷。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567公顷,秋粮播种面积2025公顷。 其中油料作物135公顷,棉花播种面积107公顷,蔬菜459公顷,总产达34623吨。两年来实有果园面积(含菜果、葡萄等) 746公顷,果品产量达270吨,桑园面积达48公顷, 香椿芽产量达200吨。同时,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2000年肉猪出栏2.81万头, 羊当年存栏2.48万只,家禽当年存养21.05万只,肉类总产量3589吨,禽蛋总产量2569吨。

1997年,孔村镇经多方考察,引进红提、青提、黑提葡萄并栽培成功。为确保红提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孔村镇注册成立了“济南红提开发公司”,按照“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动作机制,制定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完善了服务网络,成立了红提协会,现已发展会员2000多个。经过5年的发展,面积达15000亩。1999年,省市专家对孔村镇的红提葡萄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孔村红提在全国占三个第一:连片规模最大,管理最好,效益最高。孔村镇也因此被中国优质农产品示范园区建设办公室命名为“中国红提第一镇”,被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果菜国外种苗引进推广示范基地” 。2001年1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百姓最喜爱的果王大赛中,红提葡萄被评为“中国果王”;8月,孔村牌红提葡萄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

为进一步拓宽国内外市场,孔村镇制定了“东进西扩,北上南下”的发展战略,在新疆等西北省区建立了5万亩优质红提生产基地, 与全国各大中城市果品市场建立了业务关系, 市场占有量逐年扩大, 同时,为打造国产名牌,孔村镇红提正式注册“孔村”商标,并获得国家“绿办”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

2000年底, 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4145万元,其中种植业8320万元,林业1219万元,畜牧业4565万元,渔业41万元。

第二产业

建国前,仅有少数红炉、白铁、砖瓦窑、白灰窑等零星私营手工业。建国初,手工业作坊全部停办。1962年开始发展社队工业,先后建起了农具修配厂、打井队、 石料站、榨油厂、砖厂等小型企业,全镇从业人员超过300人,固定资产50万元,1978年后又办起了面粉厂、印刷厂、建材厂、塑料厂、粮油加工厂、运输队,蒋沟村、太平村建起了砖厂,全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00多人,实现产值300万元,利税25万元。1985年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形成镇村、联户和个体户等多种形式办企业。1988年碳素厂投产,随后一批为铝厂配套服务的企业脱颖而出,有水箱厂、铸钢厂、铝带材公司、炭块厂、焙烧公司、氟化盐厂、装卸队。部分村也先后办了铆焊厂、铸造厂、石子厂、家具厂、水泥制品厂、木材加工厂等。其中尹庄村建20多户白灰窑。近年来,全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效益为目的,走碳素强镇的路子,优化产业结构,深入企业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了以碳素制品为龙头,以铸钢、化工建筑、安装、运输装卸等骨干协调发展的企业格局, 碳素厂已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新上的万吨阴极炭块生产线正在筹建施工阶段,炭块厂1998年研制开发的予焙阳极填补省内空白, 该厂的ISO9000质量认证已在进行内审。2000年全镇共有工业企业15个,从业人员1600人,产品主要有碳素、铸钢、氟化盐、木制家具等8大种类200个品种,年实现产值38000万元, 利税3500万元,现已基本形成了镇党委、政府提出的红提富民、碳素强镇的经济建设的新格局。

第三产业

孔村位于南北交通要道,商业、饮食业、服务业较多,建国以前就形成集市,建国后政府发动群众入股办起孔村供销合作社,集体商业日益壮大。1978年之后,个体私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日趋繁荣,从业人员55人,年创产值2.3万元,利税0.3万元。 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第三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先后建起铝厂市场、 孔村市场,镇驻地改建商业街4条,肉类食品批发市场1处,建4个专业村和1处经济园区。 2000年, 全镇共有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各类服务网点326个,从业人员1600人,年创产值173万元,利税15.7万元。

特色产业 孔村镇境内有国有企业2家。 其中平阴铝厂为省属大型企业,10家镇属企业大都围绕平阴铝厂而兴建。镇属企业主要产品有阳极糊、予焙阳极、阴极炭块、冰晶石等。

农业上, 有提子系列萄葡,种植面积1.5万亩,主要品种有红提、青提、黑提、里扎马特等。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

1913年孔村镇前转村成立廉氏小学。这是全县第一所私立初级小学。此后开始兴办学堂,建初等小学,到1949年共设小学11处。建国后,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幼儿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展开。1964年有公办小学32个班,民办小学3 7个班, 其中高小11个班。有教师83人,学生2385名,农中1个班,教师2名。1984~1985年,全镇20所小学进行了学校改貌,六配套设施达到省定标准。1985年宣布实施五年制义务教育,1989年宣布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90年代,中学建两栋高标准教学楼, 1栋实验楼和1幢教师公寓。设立镇成教中心1所,并被命名为省级成人教育示范学校。 到2000年,全镇共有完全小学4处,教学点7处,初级中学1处。小学在校生16 33人, 初中在校生2223人。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中学先后配置微机60台。两处完全小学配置了50台微机。各中小学校舍、实验仪器、音乐器材、体育器材、美术器材均达到省Ⅱ类标准。图书报刊、卫生器材、劳动器材配备齐全。自1990年来,先后有两名学生获全县高考状元,为国家输送大批人才。

建国前, 境内医疗条件很差,只孔村有3家药铺,1家西医诊所,尹庄村有2家中药铺。从业人员10余名,均为坐堂形式。1951年成立联合诊所,在孔村村老街里租赁房屋10余间,有从业卫生技术人员近20名,1958年成立卫生院。60年代末,各村成立卫生室, 配赤脚医生,实行合作医疗制度。1966年,在孔村村南征地0.3公顷建房30余间。 1980年因原址无法发展,又在孔村村北105国道西侧征地0.66公顷,新建房屋51间(1253平方米),后又相继建食堂6间(158平方米),职工宿舍31间(428.5平方米)。1986年与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建立医疗联合体,对外称“山东省精神病院平阴康复院”。1991年报平阴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康复医院更名为“平阴县精神病防治院”。一个机构同时挂两块牌子,隶属关系及集体所有制卫生事业性质不变。从此,除担负着全镇的预防、保健、医疗和社区服务外,还担负着全县的精神卫生工作。为尽快改变卫生院落后面貌, 1996年又扩征土地0.1公顷,新建1600平方米门诊楼一栋,1997年11月交付使用。 近几年先后购置医疗设备有200毫安X光机1台,推车式B超机1台,超声波洁牙机1台, 救护车1部,721分光光度计2台,分析天平1台以及其他医疗设备和器械等。目前共有在编职工60人,设临床医技科室17个,精神科病床80张,综合病床15张。 孔村卫生院在1998年7月被济南市人事局、济南市卫生局评为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1998年12月经评估被卫生部授予爱婴卫生院,1999年4月被济南市卫生局评为济南市农村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合格乡镇。 该镇现有卫生院1处,卫生院门诊部1处,平阴县精神病防治门诊部1处,村级卫生院6处,乡村医生44名。

人民生活

建国前,广大群众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建国后,随着经济恢复发展,1957年人均粮食380.8斤, 人均分配43.1元。六七十年代,农村收入增长缓慢,以粗粮为主。进入80年代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快速发展,以吃细粮为主,并且逐步向营养型发展。穿着由六七十年代的色调单一向多样化发展,向高档发展。居住条件大幅度改善,多数农户盖起了新房,现在95%以上的农户建设砖石结构的新居。不少户建起了高标准的居民楼。80年代普及自行车,90年代摩托、机动三轮、各种汽车已逐步成为主要交通工具。现全镇实现村村通电话,通闭路电视。

镇村建设

建国前人均住房面积8~9平方米, 1978年人均住房面积13平方米,200 0年人均住房面积28.87平方米。

自1985年以来, 镇驻地建设按照镇驻地总体规划改建、拓宽街道4条,铺设柏油路面2600平方米。1993年新建半封闭农贸市场两处 (财源街农贸市场、龙山路农贸市场),面积1800平方米,固定货台长达380米,投资98万元。随着镇驻地建设的迅速发展, 1994年8月,镇政府委托上级规划设计部门完善调整镇驻地总体规划,并制订了龙山路建设详细规划,新建经商楼房150多幢,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总投资1980万元。 近年来铺装龙山路2万平方米。2000年镇驻地新拓中心街一条,改建拓宽老街一条,并将原集贸市场的财源街、振兴路全部铺为水泥路面,总投资150万元,面积1.8万平方米、以镇驻地总体规划六路十街为基本框架,以国有企业平阴铝厂为依托,规划小区,铺开了以龙山路商业街为主的建设。镇驻地主要街道实行一天一清扫,三季见花,四季常绿,孔村镇被省政府命名为“村镇建设新型乡镇”。

集体福利

1950年后,社会提倡对烈军属帮助(帮粮食、帮工),1953年后,提倡“五保”制度,以互助组帮工为主。1958年《人民公社管理条例》规定:以生产队为基础定五保户,全镇约30户。1962年,《中央农村工作60条》颁布后,五保代养走上正规化。1979年9月,镇投资5万元建敬老院1处,供养老人9名。1982年又扩征地0.37公顷, 建房13间,建筑面积达到400平方米。随着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1996年又投资30多万元, 建二层宿舍楼,建筑面积760平方米。现在总住房面积1082平方米,累计总投资132万元, 累计供养五保老人217名。1992年建社会福利工厂1处,累计安排残疾人197名。 从1991年起全镇实行对无劳动能力残疾人减免两工制度。1992年全镇农村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 现有6000多人参加保险,总数额162万元。孔村镇敬老院1986年被省政府授予文明敬老院,又多次被市政府评为模范敬老院,连年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38年6月, 在共产党员尹惠青的积极工作下,陈屯村成立了中共第一届支部委员会。自此之后,孔村镇党组织在艰苦的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1 938年冬天, 在吴铁民的帮助下,东天宫党支部也正式成立。1938年全镇共有党员15人,到1940年共有党员51人。1945年初,合楼村建立了党组织。1946年初前套村党组织正式成立, 到年底共有党员63人。截至到1949年初,孔村镇共有党员109人,有党支部4个。近几年来,调整充实了5个村的党支部。2000年底,全镇共有党支部56个,党员人数1087人。

基层政权建设 在抗日战争时期, 孔村称平阴抗日民主政府第七区。1954年4月乡级选举工作结束后,建立健全了基层政权。1968年7月,孔村革委会成立,1985年9月设立了孔村镇至今。

特色农产品

白菜,林木,葡萄,苹果,梨,核桃,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蔬菜,麦种,药材,食用菌

下辖村

下辖村

孔村村 夥居楼村 南尹庄村 北孙庄村 北孔庄村 王小屯村 东天宫村 前转湾村 后转湾村 王家庄村 张山头村 前套村 后套村 陈屯村 郭柳沟村 范皮村 刘小庄村 东臧庄村 太平庄村 蒋沟村 南官庄村 前岭村 孔子山村 金家沟村 柿子园村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6482

男 13224

女 13258

家庭户户数 7768

家庭户总人口(总) 26273

家庭户男 13079

家庭户女 13194

0-14岁(总) 5953

0-14岁男 3077

0-14岁女 2876

15-64岁(总) 18178

15-64岁男 9078

15-64岁女 9100

65岁及以上(总) 2351

65岁及以上男 1069

65岁及以上女 128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5301

所属学校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孔村镇东臧庄村小学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孔村镇南官庄学校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孔村镇王家庄小学

平阴县孔村镇中心中学

平阴县孔村镇中心小学

平阴县孔村镇刘小庄村委员会

平阴县孔村镇前转湾村小学

平阴县孔村镇南官庄小学

平阴县孔村镇南尹庄村小学

平阴县孔村镇天宫小学

平阴县孔村镇孔村小学

平阴县孔村镇金沟村小学

平阴县孔村镇陈屯联小

大事记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春,平阴、茌平、高唐、长清、肥城等县义和团、大刀会5000余人攻打后套教堂。

1913年,前转村成立廉氏小学。这是全县第一所私立初级小学。

1931年,孔村架通县内电话线路。

1938年6月,陈屯村成立中共第一届支部委员会。

1957年7月,孔村乡遭受汇河涝灾。

1958年,孔村卫生院建成。

1966年,省冶金工业总公司在孔村兴建山东平阴铝厂。

1970年,建立初级中学,原名孔村中学。

10月, 成立施工指挥部,兴建引水渠。至1973年建成引水暗渠450米。建张山头三级扬水站。

1978年,由孔村公社文化站干部李庆余创作的戏剧《让新房》参加了山东省地方戏剧公演,获三等奖,同时在《山东文艺》上全文发表。

1979年,孔村敬老院建成。

是年,经县政府批准,原孔村中学改名为平阴县第七中学。

1980年7月底,孔村公社两次遭受冰雹和8级以上大风袭击。

1986年,山东省精神病院平阴康复院在孔村成立。

1987年8月26日, 孔村遭受龙卷风袭击。27日,济南市委书记贺国强,副书记孟云到孔村视察灾情。

1988年,乡镇企业碳素厂投产,年生产能力6000吨。

1994年,镇办企业炭块厂投产,年生产炭块3000吨。

1996年,孔村镇引种美国红提葡萄试种成功,面积迅速扩大,并注册成立了济南红提开发公司。

1998年,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雷建国到孔村视察红提产业。

1999年9月,孔村镇被中国农产品示范园区建设办公室命名为“中国红提第一镇”。

是年,中共济南市委书记孙淑义到红提示范园内视察。

2000年1月,孔村红提葡萄在北京举办的果王大赛中被评为“中国果王”。8月,在全国名优特果品展销会上由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孔村牌红提葡萄“中华名果”称号。

6月,济南市市长谢玉堂到孔村视察红提产业。

8月18日, 召开红提葡萄洽谈暨新闻发布会。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会长刘洪路到会祝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