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客家还花炮 |
释义 | 抢花炮活动起源于明代,其发祥地可能是粤东客家,也可能是粤西客家。根据客家第五次大迁徙由粤东向粤西移民这一事实,“抢花炮”的始作俑者为粤东客家比较可靠。 简介客家“烧花炮”即流行于桂、湘、鄂、渝、黔等省侗族、壮族、仫佬族等民族中的“抢花炮”活动。上述地区的“抢花炮”活动源自广东东江流域、西江流域,尤以广西三江梅林侗族“二月二”抢花炮、广西武鸣壮族“三月三”抢花炮最为著名。《广西通志·体育志》载曰:“抢花炮流行壮、侗、仫佬、汉等民族中,以每年二月二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镇和古宜镇举行的最为热烈。”“抢花炮起源于广东。明嘉靖年间由商人带到黔湘桂毗邻的侗族聚居区,它一经和侗族同胞的生活结合,便植根于这块土地上,世代相传,历久不衰。” 发源地广东鹤山市共和镇泮坑村是粤西南地区为数不多的纯客家聚落之一,每年正月十六,泮坑村都要举行“烧花炮”、“还花炮”的民俗活动。泮坑邻近的十六个自然村都属于客家聚落,年年一起组织、参加“烧花炮”活动。“烧花炮”共设十六个花炮,按头炮、二炮、三炮……等固定顺序依次放炮、抢跑。抢到头炮的人即“炮主”,是最幸运之人,全村人都要锣鼓欢送。炮主会得到一个“花炮头”和一幅绘有关帝像的镜画,上面注明第几炮,由各村接回村中供奉,一年后再送回去,俗称“还花炮”。烧花炮、还花炮活动是鹤山客家人一项全民参与的盛会。 所谓“花炮”,实际上是铁制圆环,把直径约五厘米的铁环用红布或红绸缠绕,置于送炮器(即铁铳)上,内装火药,燃放后,花炮就被轰上空,待落下时参加者奋力夺取,广西南宁、百色两地传统的送炮器的形状最为美观,外形为六角柱形,六边饰有图案花纹,共分三层:底层是稍大的六角柱,柱角镶有桂花边;中层腰较细,镌有各类形态的小人像;上层为喇叭状开口。三江梅林侗族的抢花炮允许抢花炮者互相挤、抢、护、拦、传,但不能有伤人动作,能将“花炮”送上主席台者为胜。花炮一般一场三炮,也有五炮或更多的。侗族认为一炮为“福禄寿喜”,二炮为“升官发财”,三炮为“人丁兴旺”。 目前客家岁时节庆仍保留有“抢花炮”、“还花炮”活动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惠州、香港以及鹤山等地,并且一般与“天后诞”、“北帝诞”、“侯王诞”、“关帝诞”等民间赛会相结合,成为大型系列活动中最为精彩的环节。 历史文化以香港“天后诞”花炮会为例,可以了解原本在客家地区十分盛行的“抢花炮”活动是怎样演变或消失的。据统计,目前香港客家人有170万至200万左右,主要分布香港新界、西贡、大埔、沙头角、沙田、荃湾、离岛各地,此外元朗、屯门也有分布。客家方言进入香港是在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颁行“迁海复界”令之后,来源地是粤中惠州和粤东梅州一带。 在香港新界西北部的元朗平原,有一条叫“崇正新村”的村庄,它是客家人在香港的最大村落。村内的建筑既有客家人的传统民居,更多是本地形式的低矮石屋。在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村庄内,居住着将近三千多位包括梅县、大埔、蕉岭、平远、丰顺及惠阳、宝安客家人。崇正新村的公共活动组织是不问政治和宗教信仰的“三喜堂花炮会”,他们在每年农历的三月二十三日,组织村中近百名会员,穿上不同服饰及各种打扮,敲锣打鼓,舞龙舞狮,参加在元朗市区举行的十八乡“天后诞”巡游。清晨,长长的队伍抵达理民府,理民府派出官员为舞龙舞狮点睛后,一村接一村的表演队便在市区扭龙舞狮,鼓乐喧天,尽情表演,场面壮观热闹,沿途引来很多市民围观。能舞出四五十米巨龙的则最为荣耀,亦表明该村较有经济实力。龙狮队伍最后抵达大树下的“天后庙”,各支表演队伍再使出浑身解数,举行抢花炮活动。崇正新村在1968年抢得“丁、贵、财”三炮最吉利的花炮,全村客家欣喜若狂,并从此命名为“三喜堂花炮会”。 客家正月还花炮 (2007-3-30) 泮坑村在小官田烧花炮活动中连续两年抢到头炮,今年还炮更是热闹非常。还炮当天上午,村中就龙腾狮舞、鞭炮齐鸣,客家山村成了欢乐的海洋。中午12时还炮仪式开始,村民排列着整齐的队伍,在村中祖祠出发,步行到鹤城镇小官田,由泮坑村步行到小官田,需要50多分钟时间。还炮队伍由一面大铜锣开路,名为“鸣锣开路”,村民扛着各式彩旗随后,彩旗之后是摆着供品的桌子,抬桌子的村民必须是未结婚的小伙子。两辆小推车各载着一只大红烧猪和一只大生猪,这是客家习俗,有生有熟,意为什么都有。紧接着是供奉着头炮花牌和炮头的神龛。最具特色的是27名村妇头戴统一的草帽、腰系统一的围裙,各挑着当地村民称之为“箩箧”的盒箩,箩箧内装有桔子、甘蔗、鸡、肉、年糕、慈菇等年货食品,每个箩箧外面还要摆上一棵生蒜,意为好合算、有打算。村民说,客家人探亲、回娘家、结婚送礼,有一个习俗便是担箩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