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刻木山
释义

临澧县官亭刻木山位于临澧县西北部,主峰海拔 503 米的刻木山,山形奇特,身卧西天,脸向东方,每当雾沉山麓,云移峰飞之时,犹如西天如来佛。前山岭脊迭降,后山体魄陡峻,左右两边的梅古山,牛角。坯山峦似风翅伸展的两翼,茂密的苍林如覆盖的羽毛;陡峭的后山之中,一尖突岩石形似风嘴,横空凌立,跃然如飞。山脚下左右两溪清泉如滴,盘山长流不竭,如白练缠绕,婉蜒曲折,是为众水朝属的风水宝地。

自然景观

刻木山以坚硬挺拔的花岗岩山体为骨架,集峰、石、松、云之奇,纳涧、溪、泉、池之魂,构成奇妙多姿的自然景观。以形态丰满,轮廓柔和为肌肤,以脉络繁茂的植被为服饰,远观如翠云上 涌,层层叠起,登高俯瞰、山水尽览。山腰中的天然奇石仿佛一座莲花观音,瑞降人间。所勾勒出的似仙非仙的“观音约迹”景观,被誉为安福(今临澧)古八景之一,有古诗咏赞:“怪石能变幻,观音像宛然。如坐妙高台,花飞九朵莲”。明司奉使、御史、副都御史、中州督学胡懈就是刻木山人,胡懈公在《登刻木山》一诗中写道:“孤影平分花蕊宫,石梁苔茎路初通。染人山色千堆翠,极目天光四壁空。雾尽溪明涵晓壑,雨余林秀看春垄。我来长啸群峰应,流览烟霞一镜中。”短短的五十六个字,勾画出山林自然之美,抒发了自己与群峰遥相呼应的感情。

人文景观

刻木山不仅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而且还积淀着厚重的人文景观。渊源的佛教文化使壮丽的刻本山更加灿烂。主峰山顶有一寺,建筑宏伟,为“刻木娘娘庙”。《临澧地名录》记载:相传是“丁兰刻木处,上有寺,供刻木娘娘,祭祀者甚多。”以“孝报父母”为千古美德之垂范的刻木娘娘庙,取材木石,格局简练,色彩素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反映了楚文化的高雅、洒脱、自然、质朴之风格,慕名前来朝山拜佛者络驿不绝,香火旺盛。故自建以来,历代名流学者,文人墨客,纷纷登山览胜拜佛,留下许多诗章墨迹。明张士宦有诗《望刻木山》赞:“危峰势如削,壁立耸空虚。寺影人烟末,钟声乌路余。不应与天接,偏复有僧居。会欲登高顶,抗怀观古初。”

古人云:仁者乐山。刻木山纳自然之美和人类之智所产生的极为壮丽的景观,难以言传,只有亲临其境,才能领略其苍翠雄健的意境。

来历背景

临澧县官亭刻木山屹立于澧北西北,国道线207公路纵贯其间,地处常德的要冲。

临澧县西北角的刻木山。很久很久以前,是一座无名高山,山下东头有一户姓丁的人家,丈夫被征戍边,战死疆场。留下一个三十多岁的妻子和一个名叫丁兰的遗腹子。这寡妇誓不改嫁,每天起早贪黑,亲操井臼,纺纱织布,抚养孩子,望他好好读书,光宗耀祖。谁知由于过份溺爱,儿子渐渐娇惯,不爱读书,好惹是非。先生没法,只好让他停学。回到家里,他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数年,几亩薄田就被他卖光。家里一困难,他的脾气就更加暴躁,对母亲也张口就骂,举手就打。方圆几里的老百姓都有点怕他。

强作瘟

暗地里给他送了个绰号:“强作瘟”。“强作瘟”长到三十多岁,还没有讨到“堂客”。这时母亲已经六十多岁了,田里的重事做不起,只能在家浆衣洗裳,煮饭做菜和做一点轻微的农事。眼见坐吃山崩,借贷无门,母亲就轻言细语地劝他:“儿呀,为娘的实在劳不动了,这田里的功夫,你也要学着去做呵!”“强作瘟”想了一会,翻着白眼说:“田里的功夫我做,中饭要你帮我送去。”

顿时感悟

母亲见儿子愿意下田,也就答应给他送饭,有时送迟了,往往就要受到儿的打骂。由于没能给儿子娶媳妇,母亲感到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只好忍气吞声,偷偷在一边自叹命苦。一天,“强作瘟”犁田的时候,看到一头母羊在坡上吃草,小羊在后面咩咩地叫。母亲回头望瞭望,也叫了一声,那小羊真乖,跑拢去把两支前蹄跪下,嘴巴凑到乳头上吸吮着。“强作瘟”看了又想:小羊跪着吃奶,对母亲是多么的尊敬呵!我是一个人,为什么对母亲那么忤逆呢?难道我连一条畜牲也不如吗?母亲抚养我吃尽了千辛万苦,如今老了,我应该好好侍候她老人家才是,想到这里,他浑身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不断地挥舞牛鞭,一块大螃田转眼就快要耕完了。

故事悲剧

正在这时,母亲给他送来热腾腾的饭菜,儿子一见,忘了放下牛鞭,飞步跨上田塍,去接饭篮,就在这一瞬间,惨剧发生了:母亲见儿子高举牛鞭,飞奔而来,以为饭送迟了又要挨打,自己年近古稀,怎受得住这一顿牛鞭?与其受儿子的打骂,倒不如一死了事,她心—横,牙一咬,猛地向路边一棵大樟树撞去,顿时鲜血四溅,倒在树下。儿子救之不及,跪上去抱着母亲嚎啕大哭,这时他才省悟:不该拿着这根牛鞭!如今母亲惨死,她老人家再也享受不到儿子对她的一片孝心了呵!他折断牛鞭,整整哭了三天三夜,泪水浸透了树下的泥土,在好心的邻居们帮助下,他安葬了母亲,仍然回到母亲碰死的大樟村下,悲痛不已,他哭呀,哭呀,仿佛看到那树干上那块紫黑色的血迹在慢慢扩大,扩大……从中现出了母亲那慈祥的面容,也骇异了,连忙拭泪仔细再看,却仍然是那块紫黑色的血迹。

故事结局

他想:何不砍下这根大樟树,雕成母亲的真容,和我朝夕相伴,聊表一点孝心呢?他主意已定,立即请来一位高手匠人,哭诉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打算,老雕匠听了也很感动,锯倒大樟树,精心雕成他母亲的遗像。从此,“强作瘟”每天起早贪黑,勤耕苦做,做好饭菜,先请“母亲”吃了,然后自己才吃;晚上睡觉,先给“母亲”盖好被窝,然后自己才睡,白天下田,把“母亲”背到田头的树荫下乘凉;秋收季节,把“母亲”背到禾场上给他看谷。说也奇怪:有”母亲”在晒场里,麻雀都不飞来吃谷;暴雨来的时候,邻家晒场上大雨如注,他的晒场里却滴水未降。不到三年,他的家里逐渐富裕起来,而且讨了“堂客”,添了一个胖乎乎的儿子,乡亲们三五成群地议论:“这是丁兰的母亲在显灵呵!我们何不合伙给她修座庙宇,四时祭祀,好让她大发慈悲,保佑我们这一方呢?”大伙一呼百应,出工的出工,献料的献料,不出半月,就在山顶上修起一座大庙,大家恭恭敬敬地把这位“菩萨”供进神龛。因为这尊菩萨是用木刻成的,这尊称她为“刻木娘娘”,这庙也叫“刻木娘娘庙”,山也跟着叫“刻木山”。

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丁兰刻木》在当地甚至是整个澧水流域流传相当广泛,湘北大鼓《木犁寻母》就是根据《丁兰刻木》的传说改编,后逐渐取代为故人之后孝鼓的祭祀仪式,告诫后人一定要在自己的父母有生之年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很讲究的。在历史上,在民间传说中,有许多关于孝敬父母的动人事迹和民间故事,孝敬父母乃一切道德之根本。《丁兰刻木》的传说在整个澧水流域流传甚广,深入民心。也对当地民风纯朴起到积极的因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