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可汗
释义

可汗,又称大汗,或简称为可汗,原意王朝、神灵和上天,阿尔泰语系民族对首领的尊称,最早出现于3世纪鲜卑部落,记载于《宋书》,类似于汉字的天子;古代北亚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鲜卑、回纥、柔然、高车、突厥、吐谷浑、铁勒、女真等建立的汗国,其君主或政治首领皆称可汗。最初,这个称呼是部落里部众对首领的尊称。

词语解释

【名称】:可汗

【拼音】:Kè hán

【注音】:ㄎㄜˋ ㄏㄢˊ

基本解释

可汗 Kèhán

[khan] 中国古代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的君长的称号。

详细解释

亦作“可罕”。古代 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民族中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出处】;《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梁鼓角横吹曲》:“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新唐书·突厥传上》:“至 吐门 ,遂强大,更号可汗,犹单于也。”

【示例】:明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一折:“被那杨大郎假装,瞒过俺北番,将南朝可罕救的去了。”

称号

Kèhán

可汗,又称大汗,亦可简称为汗,古代北亚游牧民族柔然、突厥、吐谷浑、铁勒回纥、高昌回鹘、铁勒、契丹、蒙古等建立的汗国,其最高统治者皆称可汗。最初,这个称呼是部落里一般部众对首领的尊称,鲜卑语称“可寒”,原意是“神灵”、“上天”。可汗作为一国之主的称号最早始于402年柔然首领社崘统一漠北自称丘豆伐可汗。唐杜佑谓:其“犹言皇帝”。蒙古语又作“合罕”,窝阔台汗称合罕,文献中常以“合罕皇帝”专指窝阔台。 唐朝贞观四年,击败东突厥后,西域各国君主在长安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3: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