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动物电子标识 |
释义 | 动物电子标识(Animal 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是用来标识动物属性的一种具有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的射频标识(RFID),标识内置集成电路(IC芯片),用于动物信息存贮、识读和数据通信、交换。 根据不同用途,动物电子标识可封装成注射植入型、耳挂型、留胃型和脚环型等多种形式。这样,动物也有了电子“身份证”,猪的“身份证”挂在耳朵上,牛的“身份证”留在胃里,而鸡鸭等禽类的电子标签则是脚环型的……。 以动物电子标识为核心,可以建立“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随着科技的进步,发达国家开始陆续采用电子信息手段对动物原产地及养殖、防疫、检疫、监督等环节进行记录和追踪,并进而把有无建立动物产品追溯手段作为限制动物产品进口的贸易壁垒措施。同时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认可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并加大了研究和推广力度。 80年代,我国对流通领域的动物及其产品实施检疫证明,可以根据检疫证明中注明的起运地点,到达地点追溯到动物及产品的原产地和流通轨迹。2000年以后,国家对猪、牛、羊实施免疫耳标,根据免疫耳标的编码可以追溯到动物原产地和防疫信2007年农业部又开始在全国推广二维码动物耳标。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数据信息,识别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目标对象,操作快捷方便。与现在广泛应用的二维码技术相比,电子标识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数据可加密、读取距离远、多目标识别和可识别移动物体等优势。 天津远望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畜牧追溯行业自主研发电子耳标(RFID)及配套的自动识别产品。通过加装远望谷电子耳标(RFID),一方面可满足农业部对个体动物的唯一标识和疫病追溯要求;另一方面远望谷电子耳标(RFID)可携带个体动物从出生到屠宰整个生命周期所有关键信息,满足农场信息化管理需求,实现精细化饲养的目的。 在食品安全追溯领域,借助于远望谷电子标签(RFID)对物品的唯一标识能力和数据记录能力,对食品供应链全过程中的产品及其属性信息、参与方信息等进行有效的标识和记录,实现从农田到餐桌食品的全过程追溯,有效的监控和解决食品质量安全追溯问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