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柯成
释义

柯成,精密合金材料专家,我国精密合金学科带头人之一。领导与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精密合金研究室,带动与指导了我国主要精密合金科研与生产基地的创建和发展。率先开展硅钢、稀土永磁体及非晶态合金的研究与开发。在研制国防尖端和国民经济所需的精密合金和推进精密合金国产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简介

柯成,高级工程师。湖南临澧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曾任晋冀鲁豫边区军工部铁厂技师。建国后,历任重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工程师、钢铁设计院设计副总工程师,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精密合金室主任、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曾指导研制成功含氧软磁合金,1983年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撰有《中国金属磁性材料的发展和展望》、《精密合金工艺技术的进展和建议》等论文。

人物生平

柯成,原名史克诚,1919年8月27日出生于湖南省临澧县一个封建家庭。他少年时在私塾就读,1934年后曾在临澧中学、常德沅澧中学、长沙高级中学等校学习。抗日战争爆发,他于1938年回原籍临澧县农村进行抗日宣传活动。1941 年柯成怀着“工业救国”报负,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机械系;1945年毕业后,先后在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公路总局和塘沽新港工程局任工务员。由于受到平津学生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等进步思潮影响,他于1947年投奔晋冀鲁豫解放区。在北方大学短期学习后,被分配到军工部第四兵工厂任技师,先后参加故县铁厂和枣臻焦化厂的建设及炼钢厂的筹建工作。1949年4月太原解放,他参加军事接管太原钢铁厂工作,先后担任该厂轧钢车间军事联络员、车间主任及厂生产技术科长。在此期间,他曾进行多项技术革新,如改进小型轧钢机轧辊的孔型设计,使作业率提高了36%;将加热炉由单面加热改为双面加热,既缩短钢锭加热时间,又改善钢锭加热的均匀性。同时,制订车间技术操作规程,使技术操作纳入较为科学的轨道。1951年他担任太钢首次热轧硅钢片的试制组组长,使该项试制工作收到预期效果。1952~1958 年他先后在重工业部钢铁局和北京钢铁设计院工作。其间,他参加了包钢和武钢的厂址选择及设计前期的准备;积极参与氧气转炉炼钢,连续铸锭和钢水真空处理等项新技术的宣传工作。1957年他担任全国转炉炼钢委员会的委员。同年,柯成带领考察小组赴前苏联,考察其氧气转炉炼钢情况;回国后编制了《氧气转炉炼钢和平炉炼钢的经济技术对比》资料,阐明了发展氧气转炉炼钢的优越性。

1958年他调到钢铁研究院,先后担任精密合金研究室副主任、主任、院副总工程师等职,领导与参加了精密合金研究室的组织建设。他以高度热情倡导发展新技术、新材料并重视应用基础研究。该室在柯成的长期领导与主持下,研制成功一大批软磁、永磁、膨胀、弹性等合金材料。这些材料广泛用于国防尖端技术、武器装备和电子工业中的导航、控制、雷达、通讯、测试、计算、记录等各种元器件和精密仪器仪表。自1958~1983年即在他担任室领导期间,该室共获得国家发明奖2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4项;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工业新产品奖7项;部委及省市级科技成果奖38项。他本人除了参加课题研究外,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组织协调工作。

在冶金部授权下,他参与领导了全国精密合金生产厂的创建和制订发展规划、技术改造方案及重大联合技术攻关等工作。他还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和《冶金军工史》的编写。1990年离休后仍不遗余力地主持并编写《金属功能材料词典》。1991年获中国金属学会荣誉会员称号。

技术成就

50年代初,我国精密合金材料没有专门的研究单位和专业生产厂。1957年,冶金部刘彬副部长赴苏联参加中苏科技合作谈判,与苏方达成协议由苏联派遣专家,提供技术资料和代培中国技术人员,以帮助中国发展精密合金事业。1958 年,钢铁研究院按照苏联精密合金研究所建制的模式,逐步建立了硅钢、软磁合金、永磁合金、弹性合金、膨胀合金、电阻合金以及热双金属等专业研究组,柯成认为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还要依赖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因此,在他的倡议下,又组建了冶炼、加工和热处理等工艺实验室,并将当时研究室内一半的技术力量配备到上述3个工艺实验室,明确规定工艺实验室除了配合专题组进行工艺研究外,应对精密合金工艺技术进行独立的研究与开发。实践表明,这一措施对材料的研究开发,乃至与工厂联合生产试制,均起到良好作用。在筹建研究室、实验室的同时,他大力抓了中间实验工厂的建设。使实验工厂同时能生产批量小、技术难度大的产品,因而其技术装备力求先进、规模要“短小精悍”。该实验工厂的生产流程及装备选型等均为生产精密合金的其他研究所或工厂所借鉴。

柯成深感搞好研究室关键在于有学术带头人,同时配备适当比例的不同水平的技术人员。为此,他与杜毓铣一道在本研究室内实行导师制,选拔一批学术水平较高的人,授予导师的尊称,并鼓励拜师纳徒。在全室内组织了以韩愈的《师说》为中心内容的学习,柯成本人带头拜王崇愚为师,向他学习X射线衍射技术。同时对有真才实学的人,加以重用,甚至破格提升,为此,他一度受到了“走专家路线”的非议。由于他为全室造成人才成长的宽松环境,因而有不少人,如王崇愚、何忠治、何开元、孙天铎、罗阳等都成长为各自专业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为了提高整体的学术水平,除组织本室有关人员开设专题系统讲座外,还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传授知识,交流最新学术动态,如请来了稀土永磁体的开创人斯坦纳(Strnat)、非晶物理及材料专家江上毅、陈鹤寿、鲁波斯基(Luborsky)等知名人士,前来开办专题讲座。并派遣多批技术人员出国进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以拓宽眼界。

柯成十分重视基础研究,曾向院领导提出在研究室内要以适当比例的人力与物力进行基础研究的建议。与此同时,在研究室内由他决定成立物理研究组,以期进行有关精密合金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在当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支持了何开元开展晶体结构和原子有序的研究、罗阳的相图研究、王崇愚的微量氧对磁性合金的作用机制及合金成分设计等。为此,他蒙受了“脱离实际”的非议。然而,他非但没有停止支持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并且自己也投身到“微量氧对磁性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去。该项研究成果于1983年获得了国家发明奖和冶金部理论成果奖。

在1962年贯彻“科研工作14条”时,柯成提出“专题组是科研单位的基本活动单位,应赋予专题组长充分权力”的建议,被陆达院长采纳,并责成他草拟专题组长工作条例。他在条例起草中,明确专题组长有技术决定权与选择成员权。该条例与其他两个有关条例“出台”后,对当时研究院内兴起的“打倒专家,实行贫雇农路线”的逆流是一种抵制,更重要的是保护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保证了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柯成领导精密合金研究室的25年期间,培养了一批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的技术队伍,完成了一批科研成果,其中包括5项国家发明奖和57项国家级及部级成果奖。该研究室不仅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精密合金研究室,也是全国精密合金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单位之一。

柯成早在1960年就立题进行稀土合金磁性的探索研究,但因种种原因而中断。当1:5型第一代稀土永磁合金在国外于1968年问世后,该室唐与谌便建议并开始了稀土永磁合金的研制。柯成1972年恢复工作后立即支持并参与该项课题的研制。该室李学东采用粉末法研制Ce Co Cu Fe永磁合金,而国际上当时则采用铸造法制取该种合金。有人以粉末法技术方案前景未卜欲砍掉这一课题。柯成认为粉末法既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又可成批生产,为此,他支持李学东继续研究下去。经过几年努力,粉末法获得成功,并生产了批量的廉价的Ce Co Cu Fe永磁体,广泛用于磁性选矿机,产生了可观经济效益和一定社会效益。

挠性陀螺仪急需用的辐射取向环,该室于1976年开始为其研制环状SmCo5永磁体时,出现了严重开裂现象。如何解决?有两种方案争执不下。一种认为是由工艺因素引起的,应从改善工艺操作来解决,使用单位141厂也派专人前来协助解决工艺技术有关问题。而另一种方案则是孙天铎提出的,他认为是由材料的本质引起的,应研究开裂的机制,寻找新材料。柯成认为两种方案可同时进行,但重点支持孙天铎方案。孙天铎在研究中揭示出SmCo5的热膨胀各向异性是导致开裂的本质原因,并试制出热膨胀近似各向同性的2:17型Sm (Co、Cu、Fe)7永磁合金。从根本上解决了辐射取向环状永磁体的开裂,并连续供应此种材料。该成果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1983年日本开发出第三代稀土永磁Nd-Fe-B合金,因其性能优异,且所含的稀土——钕(Nd)远比钐(Sm)资源丰富、价廉,并以铁(Fe)取代了稀缺的钴(Co),一经问世便引人瞩目。柯成获得该合金的技术资料后,立即分发给同行有关单位。同时在研究室内即刻组成生产性试制、高磁能攻关和改善温度稳定性等三个专题组投入工作,同时也开展了快淬Nd-Fe-B和稀土化合物四方相的探索研究。柯成本人也具体参与该项课题的探索。由于各专题组主攻方向明确、分工合理并及时解决如原材料和各工艺环节中技术问题,因而,生产试制组很快探索出生产稳定的磁能积为200~240kJ/M3(千焦尔/立方米)的工艺规律,并可小批量生产;高性能组获得磁能积接近国际水平的390kJ/M3的成果;在温度稳定性方面,经添加钴、镝、铝等元素而显著地得到改善。

非晶态合金是60年代诞生的一种新型材料。它的制备方法与传统的冶金工艺不同。它将熔融的金属通过喷嘴,喷射在高速旋转的冷却辊的辊面上,以每秒百万度左右的冷却速度将金属凝固成薄带。由于冷却速度高,金属的结晶过程被抑制而形成非晶态。由于结构的特殊性而呈现出优异的软磁性能、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因此,当非晶态一经问世就备受重视。

柯成于70年代初获得非晶态方面的信息后旋即向同行们传递信息,并与唐与谌合作在1975年冶金部召开的精密合金规划会上作了“非晶态合金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的报告,并展示了样品。在与会者热烈支持下,将开展非晶态合金的研制列入了规划。会后,柯成率先组织力量,开展了研制非晶态的工作。首先面临的问题是选用何种喷带方式。为了取得经验和缩短试制时间,曾设计制造一台多用式喷带机,经过实验比较,认为单辊法较好,沿用至今。为了向工业生产过渡,然而使用的石英管制作坩埚和喷嘴却不适应,室内张传历与马鸿良最先采用石墨材料制作喷嘴,并于1980年喷出200毫米宽的非晶带材。老专家李文采提出“甩掉石英坩埚,分开冶炼”的建议,尽管当时这个建议只是一种设想,其技术难度很大,而柯成认为这是个方向,应设专题进行研究。于是在1981年冶金部召开的新材料会议上,提出了研制大容量非晶带设备的具体建议,并纳入冶金部的规划。1982年又向国家科委提出“建立50公斤炉容量非晶中试线”的建议,得到当时身为冶金部总工程师陆达的大力支持。1982年经国家科委与国家经委批准,在钢铁研究总院建立了非晶中试线,并于1983年召开了非晶中试线的技术论证会。会上,柯成提出了包括“恒压喷带”、“在位同步卷取”在内的11个攻关课题。随后围绕这11个技术难题展开了联合攻关,相继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非晶态合金的铁芯损耗低,用以取代硅钢制造变压器,将产生巨大的节能效益。因此,柯成在考虑非晶态合金应用研究时,始终瞄准变压器的应用开发。为此,他曾考察美国有关非晶应用的状况,并邀请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鲁波斯基前来作有关非晶态合金在变压器应用的学术报告,他本人还撰写了《非晶态合金在变压器应用的前景》的论文。同时在降低非晶态合金的成本和提高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在瞄准非晶态合金应用到变压器的同时,柯成还提出了非晶态合金应用在电子器件上的建议,曾为此邀请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徐泽伟等,座谈有关应用问题,并大力支持张传历等人在漏电保护开关上应用非晶合金的开发项目。经过多年努力,非晶态合金已形成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上,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柯成与物理学界人士共同发起成立了非晶专业学会。

简历

1919年8月27日 出生于湖南省临澧县。

1945年 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机械系,获工程学士学位。

1945~1947年 任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公路总局和塘沽新港工程局工务员。

1947~1949年 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故县铁厂技师。

1949~1952年 先后任太原钢铁厂车间军事联络员、车间主任、生产技术科长。

1952~1955年 任重工业部钢铁工业局工程师。

1955~1958年 任冶金部北京钢铁设计院设计副工程师。

1958~1990年 先后任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精密合金研究室副主任、主任、院副总工程师。

主要论著

1 柯成,董少绩译.资本主义国家的黑色冶金.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59年.

2 柯成.我国磁性材料的进展.全国磁学和磁性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1975年.

3 柯成.非晶态合金在变压器中应用的前景.国外金属材料,1987(4):34~38.

4 柯成,唐与谌,罗阳等译.非晶态合金.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4: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