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看见
释义
1 词语释义

看见 kànjiàn[see;sight] 用眼看到;通过看而了解

例句:他睁开双眼看见阳光从窗户射进来

五笔打法:rhmq

2 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午间专栏

2010年12月6日起,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推出全新午间专题栏目《看见》。作为一档记录现实题材的专题节目,《看见》观察变化中的时代生活,用影像记录事件中的人,努力刻画这个飞速转型的时代中,人的冷暖、感知、思想与渴望,期待和观众一起,了解陌生,认识彼此;端详相似,审视自我。2011年8月7日柴静 邱启明搭档主持周末版《看见》,第一期采访“微博女王”姚晨。

节目名称 《看见》又称:中国版《60分钟》

首播频道 中央电视台一套(CCTV1)

播出时间 星期天:22:36

主持人 星期天:柴静、邱启明、高潮东

主编 王开岭

首播日期 日播版:2010年12月6日
周末版:2011年8月7日

首播内容 日播版:堕落的亲情
周末版:微博女王 最美妈妈

主播介绍 高潮东:电视节目主持人和曾经的广播主持人,幽默风趣善于调侃
柴静: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主持人,曾出现在非典调查第一线。
邱启明: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4小时》栏目主持人

柴静邱启明搭档《看见》

这次央视改版最先推出的新节目《看见》周末版被视为“中国版《60分钟》”。8月7日晚,《看见》周末版正式亮相,两位主持人一刚一柔,柴静主要负责人物专访,邱启明则主要采访新闻事件。“微博女王”姚晨作为首期嘉宾亮相。为何选择姚晨作为首期嘉宾,柴静表示,姚晨不仅是人气超高的微博女王,还有着强烈的公民意识,这一点难能可贵。

在《新闻调查》栏目时,柴静冷静、犀利的采访风格赢得观众认可。为何柴静会加盟《看见》,网上曾有多种传言,《看见》制片人李伦回应道:“这是正常的工作调动,新栏目需要柴静这样的记者,领导就把她调过来了。”新节目观众一片期待省中,柴静撰写博客:《道路不易 小步徐行》,对于新节目未来的客观思考和对困难的充分考虑,凸显柴静的冷静低调。

播出过的节目

播出日期 柴静 邱启明

2011年08月07日 “微博女王”姚晨(一个温暖的卤蛋) “最美妈妈”吴菊萍

2011年08月14日 药家鑫案中的父母 邓小岚和她的马兰童谣

2011年08月21日 
 为了顺治(患胆道闭锁症的男孩小顺治)

3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诗集

《看见》 我看见自己在打一场比赛

来回奔跑

一次次接发自己的球

也一次次愉快地失手

没有人替我助攻

也没有谁站到我的对面

就像许多回不假思索地转身

看见我把自己拎在手中

那总是些情绪激扬的梦

我穿着中性的衣服

羞于确认自己还是女人

我不会再被谁带走

也不会再被谁丢弃

我无法停下来

我发现幸福就是一只球

我要独个儿把它玩转

荣荣简介

荣荣,著名作家,原名褚佩荣。祖籍余姚,1964年出生于宁波。1984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化学系。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文学港》杂志副主编。先后做过教师、公务员。现任《文学港》杂志社供职。中国作家协会员,参加过诗刊社第十届青春诗会。

曾获首届徐志摩诗歌节“青年诗人奖”、第五届华人青年诗人奖、“新世纪全国十佳女诗人”称号,诗集 《像我的亲人》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

凭诗集《看见》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在此届鲁迅文学奖评选中,全国各地推荐了140余部诗集,荣荣的诗集《看见》最终脱颖而出,成为最终获奖的五部作品之一。评委吕进认为, “荣荣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诗意。她的诗落脚在小的生活入口处,通过对现象的穿越,写出了 ‘上升的蔚蓝’。”

4 阿来散文集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22日)

平装: 29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ISBN: 9787540449889, 7540449888

条形码: 9787540449889

商品尺寸: 23.4 x 16.2 x 2 cm

商品重量: 440 g

ASIN: B0055BK3WE

内容简介

《看见》精选了阿来近年来创作的散文作品40篇,反映了其行走的经历和读写心得。其中,有对熟悉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风光的新观察,有对在病床上经历的点点滴滴的感悟,有对文学新的理解和自己作品新的反思,全书再次真实地记录了作家成名后新的生活体验和思想轨迹。文字清新、朴素,充满了抒情的气质。读阿来的小说,就像在听他讲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和传奇;读阿来的随笔,则像走进他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编辑推荐

用心和脚丈量文明之间的距离,用口和笔雕刻灵魂深处的碑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继诗集《棱磨河》,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长篇散文《大地的阶梯》后,沉寂了两年,首度结集出版随笔精粹,全国各地同步盛大上市。

在这个混沌的世界中,你我如尘埃般的生命,究竟该循着怎样的轨迹,才能找到灵魂的栖居之地?他是自然之子,从生死边缘活过来,面对这丰富多变的世界,他告诉我们要想看见世界,就请先看见自己。

这是当代中国最美的散文,同您一起品位文学之真,感悟生活之善,游历自然之美;这是当代中国的《瓦尔登湖》,为您展示一个清新明净、诗意盎然的人生之境,带您体会更简单的生活、更纯净的心灵,更崇高的精神。

专业书评

阿来的散文,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种多维度交织的散文,一种有声音的散文,也是一种重的散文。它的重,就在于他那干净的文字后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世界、人生和存在的追问。——文艺批评家 谢有顺

阿来的随笔充满了对工业文明深层次的思考,对不同文化之间进行对比、梳理,有纵与横的比较,有内与外的比较,有中与西的比较。可谓是一曲生活交响曲,更是时代的进行曲,但它是多声部的。——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 胡平

作者简介

阿来,藏族,著名作家。1959年出生于四川西北部的马尔康县,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校。曾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现任四川省作协主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长篇散文《大地的阶梯》,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诗文集《就这样日益丰盈》。其中,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同时还有多部作品在国外翻译出版。

目录

大地深处的咏叹

游思集

拜血中的因子所赐,我还是一个自然之子,更愿意自己旅行的目的地,是宽广而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观:土地、群山、大海、高原、岛屿,一片树、一丛草、一簇花。更愿意像一个初民面对自然最原初的启示,领受自然的美感。

3/德格:湖山之间,故事流传

20/青藏线,不是新经验,也不是新话题

——青藏笔记一

26/火车穿越的身与心

——青藏笔记二

30/政经之外的文化

——青藏笔记三

34/远望玉树

39/成功,在高旷荒原上突然闯入的词

44/大地的语言

56/非主流的青铜

67/草,草根,及其他

73/香茅的茅,高台的台

77/哈尔滨访雪记

81/走向海洋

生死之间的遐想

病中集

庆幸是活过来了,又在地上行走了。茫然是怎么活过来的呢?医生知道,病人不知道。上帝知道,凡人自己不知道。但终究是回来了。重新迈开人生的步伐了。

87/被机器所审视

94/以为麻醉剂能让我飞起来

99/错过了蜡梅的花期

103/我只看到一个矛盾的孔子

——病中读书记一

107/善的简单与恶的复杂

——病中读书记二

121/不是解构,不是背离,是新可能

——病中读书记三

129/道德的还是理想的

——关于故乡,而且不只是关于故乡

134/三思《阿凡达》

世界:不止一副面孔

演讲集

民族、社会、文化,甚至国家,不是概念,更不是想象。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一个人的集合,才构成那些宏大的概念。要使宏大的概念不至于空洞,不至于被人盗用或篡改,我们还得回到一个一个人的命运,看看他们的经历与遭遇,生活与命运,努力或挣扎。

147/随风远走

——茅盾文学奖颁奖礼上的答词

151/穿行于异质文化之间

——在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上的演讲

156/不同的现实,共同的将来

——《空山·达瑟与达戈》获《芳草》“女评委”大奖答谢词

160/人是出发点,也是目的地

——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获奖词

167/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民族文化

——在法兰克福书展上的演讲

174/我只感到世界扑面而来

——在渤海大学的演讲

187/文学表达的民间资源

——在中央民大等高校的演讲

199/民间传统帮助我们复活想象

——在深圳市民/大讲堂等的演讲

209/汉语:多元文化共建的公共语言

——在中韩作家对话会上的演讲

文学:我的人生信仰

序跋集

我已经崇奉了文学的教义,这部教义流传至今,早已经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我从其中看见的是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美,一个是真实。美是语言与生活之美,真实是一种半实在半抽象的人性与存在的真实。

221/落不定的尘埃

——《尘埃落定》后记

227/在诗歌与小说之间

——散文集《就这样日益丰盈》后记

231/嘉绒大地给我的精神洗礼

——《大地的阶梯》后记

238/文学延展的生命空间

——《阿来文集·中短篇小说卷》后记

242/音乐与诗歌,我的早年

——《阿来文集·诗集》后记

248/《空山》三记

——有关《空山》的三个问题

260/华文,还是汉语

——香港版小说集《遥远的温泉》序

264/为什么要写作小说

——《格拉长大》后记

266/小说,或小说家的使命

——《格拉长大》韩文版序

270/流水账

——小说集《宝刀》后记

274/《格萨尔王传》:一部活着的史诗

——小说《格萨尔王》再版后记

序言

把这两三年来值得一收的文章集中起来,集一本书,是做编辑的朋友马小兵的主意。书名也是他起的。我把这些文章打了包电邮给他,以为就算完事了,但他坚持要我写一篇叫做“序”的文字。第一次,我没有回他的短信,后来一起吃饭,他又当面说过一次。我大约是含糊地点过头的。但还是一直拖下来,直到今天,又来了短信。

只好放下手里别的工作——很烦恼人的电影剧本,来作这篇序言。

想了半天,也只好把这篇序叫做“看见”。

同时一直想:什么是“看见”?又如何“看见”?

这个问题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这个时代。

这个一切事物都有多种媒体争先呈现的时代,对个体来讲永远信息过量的时代。个体的人在这样一种境况下,所有的“看见”,都可能是被动的,匆忙的,看见过后又迅速遗忘的。走动到四面八方,看到那么多人用卡片机,用手机不断拍照时,我总是想,人们试图用留下图像的方式抵抗遗忘。某一天,他们打开电子文档,会说:瞧,我去过这个地方;瞧,我和这个人干过些什么。这也相当于说,瞧啊,我也看见过这个世界!

我也喜欢玩照相机,喜欢通过不同功能的镜头去“看见”。但不是为了保存记忆,而是试图看见与肉眼所见不太相同的事物如何呈现。

我希望自己的“看见”是经过自己主动选择的。而所有经历过,打量过,思虑过的生活与事物,要很老派地在自己的记忆库中储藏,在自己的情感中发酵。一切经历,打量和思虑的所有意味,要像一头反刍动物一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从记忆库中打捞出来细细咀嚼。

电视里正在播一部纪录片《太阳系的奇迹》。我想,人所具有的主动看见并思量的能力,正是太阳系最大的奇迹。所以,有理由坚持不把“看见”变成消费时代的一种被动行为。

风景不是由旅行指南所指定。

书的意义不是由出版商所推销。

美,不是由时尚发布会所推荐。

大千世界,要自己发现。

更进一步说,消费时代的被“看见”还有一个巨大的缺失,那就是缺乏内省。内容提供商提供的“看见”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他们提供材料的同时,也指出意义之所在。于是,个人和个人的思虑被无情淹没。所以,我的“看见”,更多的时候是要看见自己。所谓“反求诸已”,不止具有道德意义,更是观察这个世界与个体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

看得见自己的人,才有可能看见世界。

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正是近年来,我自己努力看见世界和看见自己的一个记录。

我愿意乐此不疲地继续这种关于“看见”的记录。

文摘

香茅的茅,高台的台

如果是白天,应该是一只水晶玻璃的杯子,在明亮的光线下,有点滑腻的酒浆倾倒进去,浅浅的带点颜色,在杯中微微漾动,就从透明的杯壁里面,透露出那特别的质感。是圆润的,冥想一般,比所有的白都多含蓄了一点折射了一点世界的颜色,又比白色之外的所有颜色都空灵,都若有若无。

这就是中国的好酒,叫做茅台。

当然,最好是黄昏,或者渐深的夜,那就换一只薄胎的象牙白瓷杯,开瓶,续壶,且让暗香盈座,再将酒浆从容倾入杯中,有些朦胧的光线下,酒的颜色与杯子的颜色浑然一体了,像一颗温润的玉。要生烟了,要在人的身体里面发生些奇妙的转化了。是相关肉体的转化,也是相关精神的转化——是灵肉共舞的转化。

举杯吧,茅台。

茅台的名字本身可能不是这个意思。但举杯之时,就会想,香茅的茅,高台的台。香茅的香是浮动的,高台的高是越来越高,越来越往上的。两个字,暗含了酒应有的品质与境界——或者说是应该给人的催发。

不是所有酒都能有这样的品质与境界。

所以,三个满杯之后,除非真有酒量,就不要再劝干杯,不要再说劝酒的套话,应该开始浅斟低饮。记得一次去外地,几个朋友们聚集起来为我接风。知道我好这种酒的都带了这酒来。以至于最后桌上的茅台竟有十余瓶之多。幸好作家莫怀戚教授也在座。他对这种现象进行了严厉批评。他说,老总们成功人士们,茅台不可以这么喝。爱喝也不能这么喝,有钱也不能这么暴殄天物。于是,大家听他的,一桌人,两瓶,而且一律换最小的杯子。终席之时,大部分人都恰到好处,于是都真心夸奖莫教授是真正的风雅之人。

几年以前,我请一个叫兰迪斯的美国人喝中国酒,不是茅台,但也得是名酒,另一种名酒。一杯下肚后,他感到了燃烧。此人是一个幻想小说作家,同时也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专家,某年上火星的叫做“漫游者”的小探测车的某一部分就出自他的设计。兰迪斯在感到“液体在胃中和血管中翻卷着燃烧”,以为“这么强烈的东西可以用于发射火箭”,于是他要火柴,关灯,把一杯酒点燃。酒当然就轰一声着了,升腾起一团幽蓝的火苗。这位实证主义的科学家得到了预想的实验结果,却不肯再喝了,怕一肚子酒时被点着了的火箭一样被发射到天上。从纯技术的角度讲,人成为火箭当然能体会到腾云驾雾的效果,如何降落却是一个麻烦的问题。明代的时候,一个叫万户的中国人曾经把自己发射到天上去,在空中他体验到了什么我们不知道,但降落时把自己摔成了一个肉饼却是不争的事实。兰迪斯作为一个航天科学家知道这个故事,所以捂着杯子不肯再喝了。

这个故事的意思大致是说,大部分人喝酒,最后都是被酒精燃烧。这个故事也是说,大部分的酒,就是把人交给酒精去燃烧。燃烧中的那种状态某些时候自然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需要——让人短暂地超越一下现实与自我。但燃烧多了,人们也发现一个事实,就是短暂超越后,一觉醒来,忍着脑袋和胃的难受发现自己又回到了真正的现实与自我之中了。沮丧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宿醉后的难受总是双重的,从肉体到精神。或者说,受创的不仅是身体,精神有时反而会承受比肉体更甚的重创。

我这样的人,在席间大约很难只喝一些果汁与矿泉。如果是中餐,也很难接受啤酒和红酒,所以才要寻找一种不是一味只在胃和脑子里燃烧的酒。以后能否找到更好的不好说,但到今天为止,只要这只中国胃贪的还是这杯中国白酒,那首选自然就是茅台了。迄今为止,所以没到每喝必茅的程度,经济原因当在其次,端的还是因为好多场合的茅台都不能让人放心。前些时候去茅台酒厂参观,看红砂岩的岸边青碧的赤水河流过,酿酒的味道将山中的镇子淹没。酒厂的人带着在厂区了解工艺流程,不说那一二三四五六七道酒的互相勾兑,又如何大罐封藏,单只是端午制粬重阳窖酿,那古典的程序也已经令人回味悠长。

于是明白那酒入口过舌,在喉咙里珠圆玉润地滑下,不曾小火球一样张开许多小毛刺扎人是什么道理了。于是也明白那酒到了胃里不轻易翻江倒海,小醉醒来,脑袋也不那么沉重是什么道理了。总之,这酒,喝得时候不会让人一下子燃烧,酣饮过后,也不会因为身心俱疲而让人起戒酒之想。不急不躁,是酒的酿造,也是这酒的品性。于是,进入不温不火的中年,自然就慢慢爱上了茅台。

那酒的能量通过肠胃与血管走遍身体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赤水河如何在曲折深致的峡谷中穿越。高处是风在推动,风中轻舞的是高梁的精灵,是麦子的精灵,是的,风中轻舞的正是谷物们的精灵。在那些错落的台地上,所有谷物往土中深深扎下根子了,饱吸了高原红土的精华。就这样,上升的上升,沉淀的沉淀。好酒就能这样:让人轻盈,饱满而又沉静,有充足的能量等待转化,如此这般站在顺河谷流动的风中,站在赤水河岸的晚霞下,感觉到自己正在变成一株高梁,一株等待着能量转化奇迹的高梁。

我想,真正的醉酒就应该是这样,能够敞开紧锁的身体与感官,麦地一样在风中随意起伏,水一样恣意流淌,随物赋形,就像自由这个词还没有发明出来以前,就感觉到了这种状态一样。

我想,醉去就应该是这样的吧,仿佛在五谷杂粮丰盛成长的土地中奔跑,比风还高还灵敏。或者,双脚被水与红土所粘滞,呆立在那里,成为一棵庄稼,任何一种将来可以入窖发酵的庄稼,从土中把水,把养份,把地精抽起来,往上输送。上面,正在灌浆的穗子,日益沉重,众多的子房正在把地精与日华混合,把最沉重与最轻盈的东西混合在一起。最轻的是光,最重的是矿物质,奇妙的化学反应把这一切混合起来,把一个个子房鼓涨得像初孕女子的胸腹。

喜欢喝酒,又常常期望一种不被肉腻死,不被酒烧死,不被废话淹死的喝法,这个想法要得以实现,除了喝法与喝酒的人,真还得有一种够格有品的酒,我想有了茅台,这想法就庶几近之了。

小醉之后,还可以念念叨叨:香茅的——茅,高台的——台。

走向海洋

当站在一面尺幅巨大的地图前,就发觉自己的目光已经改变。过去,关注点总是在高山与大河。那种蜿蜒与逶迤,给人已经上路,地平线上景色不停变幻的感觉。自从在中国渔政南海总队302船上,有了一次南海之行。当我再次面对地图,眼光就不由自主地投注于那片宽阔的蓝色海疆。感到脚下坚实的土地开始起伏,开始晃荡。于是,仿佛又与我放牧牛羊的同胞一样肤色明亮黝黑的船员兄弟们来到了海上!

海洋,天空一样展开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她是多么陌生啊!

当她平静的时候,我们难于忍受她的单调,当她迎风起舞,我们又无法面对她野性的动荡。我们在黄土中的根,扎得实在太深太深了,我们在陆地上的安居,也实在是太久太久了。直到近代,才有一群群中国人来到海边,向遥远的彼岸了望,才有一些勇敢的中国人去到了海上,不是为了收获庄稼一样用网打捞一点鱼虾,而是为了远方,为了一个强国富民的梦想。遥远的古代,中国人就一直认为自己的国度是中央之国,是大地的中央。天空出现在头顶,是为了完成穹庐般罩子的使命;大海呢?那是大地床帷一样漂亮的镶边。大海在中国人的主流观念中,从来不是出发之地,而是边缘与尽头。

但是,又有那个民族不认为自己是上天的选民?哪个民族不认为自己是在世界的中央?古代阿拉伯人古地理著作《黄金草原》中,中国就不在中央。著作者写道:“……测量了有人居住的地段,即从福琼群岛,一直到中国有人栖身的边缘。”这段话至少包含了两个信息。当我们认为居住于天地中央时,也有别的文明同样认为自己置身于优越的中央,而“中国”却只是“有人栖身”的边缘。同时,有经商传统的阿拉伯人,身居沙漠却早把海洋纳入了视野。

对一个生命意识与文化传统都深深扎根于黄土之中的民族来说,海洋或者是遥远传说,或者就是外敌侵入的风险。所以,明代有出身于穆斯林家庭的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但他督造的七宝楼船,也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孤独的辉煌。郑和的故事,只有在今天中国人充分意识到海洋重要的时候,才被重新发掘出来,这个另类的英雄才被真正地记忆。更能让我们刻骨铭心的史实是,同样是在明代,就在郑和七下西洋的当时世界上最为浩大船队消失于海上之后不久,并不是正规国家军队的倭寇,从海疆上不断的袭扰,居然成为明帝国的心腹大患。中国在海洋上领受屈辱,并不是直到近代才有的事实,而是当中央之国尚称强大的时候就已经发生。明代,郑和们的船队至少到达了非洲。但在同一个明代,面对倭寇的袭扰,来自农耕文明的军队只是在陆地上筑起城墙,而不是到广阔的大海上摆开抵御外侮的战场。

就在来自海上的倭寇之患平息不久,一个叫利玛窦的传教士经过漫长的充满风险的海上航行登陆中国。他在书信中向自己远方的国人报告对这个新到国家的印象:“我们依然很难相信,一个疆域如此广阔的庞大帝国,拥有的军队不计其数,却始终生活在持续不断的恐惧之中。”利玛窦还有些费解地指出:“他们害怕那些小国家。”

“中国人的火绳枪不多,没有使用多少火药,石炮和火炮极其短缺,炸药使用量也极其有限。但是要说到每年春节燃放的烟花爆竹,其设计之精妙,无不让我们为之感到惊叹。……有一年在南京,我估算了一下,在这个把月长的新春佳节里,他们所用掉的硝石与火药,竟比我们持续一场持续二、三个月的战争耗费还要多。”

明代早已成为编年史的一个段落,但这种文化习性还带着巨大的惯性在持续着。中国人刚刚有一部分人小康了十年八年,但举目所见,耽于逸乐歌舞升平的景象却像是已经国泰民安三五百年的样子了。

对于灾难与风险,更多国人的选择是视而不见,或者遗忘。

面对来自海洋的危险,封建帝王的选择是海禁。

这让我想起一个二战时的故事。诺曼底登陆战前夕,盟军秘密集中了大量的舰船在英国海岸。舰船实在是太多了。为了不走漏风声,艾森豪威尔为首的盟军司令部,决定让英国沿海居民后撤一段距离。但这个决定引得邱吉尔首相愤怒咆哮:英国人的习惯从来就是逼近,而不是离开海岸!不行,任何理由都不能让我们作出这样的决定!结果盟军不得不采取别的措施来保证计划的施行。但是,中国传统对付海上威胁的方式之一,就是在海岸一带坚壁清野,让已经去到近海的渔民,烧船毁网,远退到内陆。以相对狭小的陆地的自我封闭来对付开阔狂荡海洋上的危险!

而在我们漫长的历史上,海洋只是海边草民收获一点鱼虾的水上牧场,至多,也是在故乡无以为生的人们流浪异国求生的危险丛生的通道。而不是一个民族豪迈的情怀,不是安身立命的坚实国土,不是富国利民的资源宝库,当然,更不是不可侵犯的神圣主权。使国人海洋意识苏醒,切肤感受到海洋主权之痛苦的是一部血腥的近代史,一个帝国的幻梦破灭,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所以,这次有幸随中国渔政南海总队9天8夜的南海之行,绝对不是一次轻松的观光之旅,其意义也绝不止于一个写作者对渔政行业的一次贴身观察与体验。因为南海总队巡航守礁,这些作为本身,就蕴含了更为丰富的意义。一个后发的国家,开始意识到海洋的重要,并且行动起来,开始维护自己天然的权利的时候,却因为曾经的被殖民,因为后发,因为文化基因中海洋意识的缺乏,使一个国家维护主权的行为,也那么航道曲折,波谲云诡,那么需要智慧与坚定。好在,我们已经在海上了。海图上的航线虽然有些曲折,但终归是指向遥远海疆,是前方,就像我站在302船的驾驶舱里,看到南中海上,台风过后,终于迎来壮美的日出一样!

那时,我感到不是一艘船在劈波斩浪,而是整个中国,正在走向海洋!中国要走向世界,没有办法不通过海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6 0: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