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卡氏肺孢子虫病
释义

卡氏肺孢子菌病(pneumocystosis)是由卡氏肺孢子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机会感染。卡氏肺孢子菌长期以来被认为属原虫孢子菌纲,但新近基于种系发生学的研究发现,已明确将其归为真菌,故将肺孢子菌病由原菌性疾病划出,归为真菌性疾病。

疾病名称

卡氏肺孢子菌病

疾病概述

卡氏肺孢子菌体寄生在肺泡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干咳、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和发绀等,症状呈进行性加剧,病死率高。

疾病分类

感染性疾病/真菌性疾病

病原

卡氏肺孢子菌为真核微生物,主要有两种形态,即包囊与滋养体,包囊前期为两者之间的中间形,其形态学特征欠清,包囊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6μm,囊壁厚100~160nm,银染色时呈棕黑色,甲苯胺蓝染成紫蓝色,成熟后,囊内胞质被吸收,内含8个囊内小体,直径1~1.5μm,多形性,膜薄,单核。包囊破裂后,囊内小体释出,发育为滋养体,滋养体不着色,以二分裂法繁殖。在严重感染者肺内常有大量滋养体,而包囊较少。包囊是重要的确诊依据。

由于其滋养体具有类似原虫的伪足结构,在真菌培养基中不能生长,而且对抗原虫药物敏感,因而长期以来认为属原虫、孢子虫纲。然近年来发现其超微结构与真菌类似,其16s核糖体RNA以及线粒体DNA的分子学分析显示其种系发生学上与酵母子囊菌紧密相关,线粒体的NADH脱氢酶亚基以及细胞色素氧酶DNA碱基序列与真菌的同源性(60%)超过与原虫的同源性(仅20%),故目前认为应归属于真菌。虽传统的抗真菌药特如两性霉素与吡咯类对其无效,但已有抗真菌新药,如echinocandins与papulocandins能在体外感染模型中抑制其包囊壁β-葡聚糖的合成,同时对其滋养体亦有活性,而传统的抗真菌药物只能对滋养体有抑制作用。将卡氏肺孢子虫重新进行病原归类并且研发新的能对生活史2个阶段均有作用的抗真菌药物可以提高治疗应答率。

流行病学

卡氏肺孢子菌广泛存在于人和某些哺乳类动物(如鼠、兔、犬、猫等)肺组织内。隐性、亚临床或潜在性感染相当多见。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多数健康儿童幼年曾与病原菌接触,2/3以上可以检得IgG抗体。与病人接触的医务人员中7%~15%抗体效价升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本病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健康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感染者无性别、年龄、种族、地区等差别。

疾病描述

卡氏肺孢子虫简称肺孢子虫,由于carinii(1910)首次对寄生于大白鼠组织中的虫体作了基本表述而定名。该虫寄生于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肺组织内,可引起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或称肺孢子虫病,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机会致病原虫。其分类地位尚未明确,因其有孢子增殖阶段,暂定为孢子虫纲的原虫。1952年捷克学者从患间质浆细胞性肺炎死亡的16例小儿的肺渗出液中都找到该虫,因而确认它是引起这种肺炎的病原体。1981年一例,PCP成为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并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其次,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术成功后,恶性营养不良、大量的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应用以及放射线照射等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诱发本病,故越来越受到国外重视。

形态:卡氏肺孢子虫生活史中主要有两种型体,即滋养体和包囊。在姬氏染色标本中,滋养体呈多态形,大小为2—5μm,胞质为浅蓝色,胞核1个,呈深紫色。电镜下,滋养体表面有许多微细的管形突起。包囊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4—6μm,囊壁较厚,姬氏染色的标本中,囊壁不着色,透明似晕圈状或环状,成熟包囊内含有8个囊内小体,每个小体都呈香蕉形,横直径1.0—1.5μm,个有一个核。囊内小体的胞质为浅蓝色,核为紫红色。

生活史:卡氏肺孢子虫在人和动物肺组织内的发育过程已基本清除,但在宿主体体外的发育阶段尚未完全明了。感染期为成熟包囊,包囊经空气传播而进入肺内。动物实验证实,其在肺泡内发育的阶段有滋养体、囊前期和包囊期三个时期。滋养体从包囊逸出经二分裂、内出新芽和接合生殖等方式进行繁殖。滋养体细胞膜逐渐增厚形成囊壁,进入囊前期;随后囊内核进行分裂,每个核围以一团胞质,开始形成囊内小体。发育成熟的包囊含8个囊内小体,以后脱囊而出形成滋养体。

症状体征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种类型: (1)流行型(间质性浆细胞性肺炎)多发生于早产儿及营养不良的虚弱婴儿,年龄在2—6个月之间,通常患儿突然高烧、拒食、干咳、呼吸和脉搏增快,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和紫绀。X线胸检可见双肺弥漫性浸润灶。病死率达50%。 (2)散发型 发病多与艾滋病、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术后,长期饥饿、恶性营养不良及免疫缺陷等有关。患者包括成人和儿童,大量的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应用以及放射线照射等易诱发本病。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有的患者可出现腹泻或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多数患者起病急骤、高烧、偶可闻及少量散在干、湿性罗音。X线显示两肺弥漫性阴影或斑点状阴影,急性期时,血沉快原发病加重。体征与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不符少数病人可有淋巴结、肝脾肿大、病程短促、可于发病后4—8天内死亡。

疾病病因

卡氏肺孢子虫为机会性致病原虫,该虫可长期潜伏于宿主体内。健康人感染本虫多数为隐性感染,无症状,当宿主免疫力低下时,处于潜伏状态的卡氏肺孢子虫即进行大量繁殖,并在肺组织内扩散导致间质性浆细胞性肺炎。肺泡腔内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是肺泡间隔的细胞浸润。婴幼儿以浆细胞浸润为主,儿童或成人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可见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除非合并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甚少见。肺泡间隔上皮增生,部分脱落,肺泡腔扩大,其内充满泡沫状物质,内含卡氏肺孢子虫的滋养体和包囊等。病程后期,肺泡间质增厚造成肺泡—毛系血管阻滞,血气交换功能尤其是氧的弥散功能严重障碍,肺组织广泛受累。肺孢子虫一般只局限于肺组织内,向肺外扩散较罕见。

病理生理

卡氏肺孢子虫为机会性致病原虫,该虫可长期潜伏于宿主体内。健康人感染本虫多数为隐性感染,无症状,当宿主免疫力低下时,处于潜伏状态的卡氏肺孢子虫即进行大量繁殖,并在肺组织内扩散导致间质性浆细胞性肺炎。肺泡腔内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是肺泡间隔的细胞浸润。婴幼儿以浆细胞浸润为主,儿童或成人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可见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除非合并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甚少见。肺泡间隔上皮增生,部分脱落,肺泡腔扩大,其内充满泡沫状物质,内含卡氏肺孢子虫的滋养体和包囊等。病程后期,肺泡间质增厚造成肺泡—毛系血管阻滞,血气交换功能尤其是氧的弥散功能严重障碍,肺组织广泛受累。肺孢子虫一般只局限于肺组织内,向肺外扩散较罕见。

诊断检查

1、病原学诊断查获包囊为确诊依据。收集痰液或支气管分泌物涂片染色后镜检,取材方便但检出率很低,可反复多次检查,若应用支气管冲洗术可提高检出率。经皮穿刺肺活检、支气管镜肺活检开胸肺或检,虽检出率高,但损伤大,因而不常用。常用染色方法有姬姆萨、甲苯胺蓝和四胺银染色法等。近来报道一种快速染色法仅需10余分钟,适用于临床标本快速确定有无肺孢子虫病原的检查。

2、免疫学诊断 由于大多数正常人都曾有过肺孢子虫隐性感染,血清中都有特异性抗体存在,故检测血清抗体的方法一般不用于肺孢子虫病的诊断。IFA、ELISA或CFT(补体结合试验)可试用。

3、X线检查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典型病例的X线表现为两肺先出现混合性肺泡及间质性改变,以网状结节状浸润为主,从肺门向外周扩展,当病情进展时,可见肺野斑片状实变影,其间常杂有广泛性或局灶性肺气肿和小段肺不张,以肺的外围最为明显。有的斑片状实变影很快融合成大片状均匀致密的浸润影响,病变广泛而呈向心性分布,与肺水肿相似,这一X线表现具有诊断特异性。

近年来,DNA探针、rDNA探针和PCR技术等已试用于肺孢子虫病诊断,显示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治疗方案

本病如得不到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如及早治疗可有60%—80%生存。戊烷脒是最早用于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药物,它能抑制核苷酸合成DNA和RNA,同时抑制氧化磷酸化过程,作用迅速,疗效较好,副作用主要是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以及注射局部硬结和脓肿。近年来采用戊烷脒气雾剂吸入治疗效果较好,副作用减少。复方新诺明(TMP—SMZ)是目前首选药物,临床应用最广泛,甲氧胩氨嘧啶和磺胺甲基异恶唑分别作用于虫体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和合成酶,双重阻断叶酸合成,感染虫体蛋白质合成而杀虫。不能用TMP—SMZ的患者可用氨苯砜替代。克林霉素和伯氨喹啉联合应用也有较好的疗效。

疾病预防

本病在婴幼儿集中场所易发生流行。散在病理多见于儿童或成人,本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清楚,但根据人—人接触传播的事实,且包囊具有一定的抗干燥能力,推测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与飞沫呼吸道传播。有3例通过子宫内传播的报告,虫体可能经血液从母体传给胎儿。关于动物宿主在传播卡氏肺孢子中的作用研究不多。虽然卡氏肺孢子广泛存在于家畜和野生动物中,但显示高度宿主特异性。

安全提示

1、对本病患者应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加强血制品的检验,不滥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3、对可疑病人,应早期治疗,复方新诺明,有一定的防性效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