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郡斋独酌
释义

作品名称:郡斋独酌

创作年代:唐

作者:杜牧

诗词《郡斋独酌》

郡斋独酌

杜牧

前年鬓生雪,今年须带霜。

时节序麟次,古今同雁行。

甘英穷西海,四万到洛阳。

东南我所见,北可计幽荒。

中画一万国,角角棋布方。

地顽压不穴,天迥老不僵。

屈指百万世,过如霹雳忙。

人生落其内,何者为彭殇?

促束自系缚,儒衣宽且长。

旗亭雪中过,敢问当垆娘。

我爱李侍中,摽摽七尺强。

白羽八札弓,髀压绿檀枪。

风前略横阵,紫髯分两旁。

淮西万虎士,怒目不敢当。

功成赐宴麟德殿,猿超鹘掠广球场。

三千宫女侧头看,相排踏碎双明珰。

旌竿幖幖旗*嚯嚯,意气横鞭归故乡。

我爱朱处士,三吴当中央。

罢亚百顷稻,西风吹半黄。

尚可活乡里,岂唯满囷仓?

后岭翠扑扑,前溪碧泱泱。

雾晓起凫雁,日晚下牛羊。

叔舅欲饮我,社瓮尔来尝。

伯姊子欲归,彼亦有壶浆。

西阡下柳坞,东陌绕荷塘。

姻亲骨肉舍,烟火遥相望。

太守政如水,长官贪似狼。

征输一云毕,任尔自存亡。

我昔造其室,羽仪鸾鹤翔。

交横碧流上,竹映琴书床。

出语无近俗,尧舜禹武汤。

问今天子少,谁人为栋梁?

我曰天子圣,晋公提纪纲。

联兵数十万,附海正诛沧。

谓言大义小不义,取易卷席如探囊。

犀甲吴兵斗弓驽,蛇矛燕戟驰锋芒。

岂知三载几百战,钩车不得望其墙。

答云此山外,有事同胡羌。

谁将国伐叛?话与钓鱼郎。

溪南重回首,一径出修篁。

尔来十三岁,斯人未曾忘。

往往自抚己,泪下神苍茫。

御史诏分洛,举趾何猖狂。

阙下谏官业,拜疏无文章。

寻僧解忧梦,乞酒缓愁肠。

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

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

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

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

孤吟志在此,自亦笑荒唐。

江郡雨初霁,刀好截秋光。

池边成独酌,拥鼻菊枝香。

醺酣更唱太平曲,仁圣天子寿无疆。

作者

杜牧

原文

前年鬓生雪,今年须带霜。时节序麟次,古今同雁行2。甘英穷西海,四万到洛阳3。

东南我所见,北可计幽荒4。中画一万国,角角棋布方5。地顽压不穴,天迥老不僵6。

屈指百万世,过如霹雳忙。人生落其内,何者为彭殇?促束自系缚,儒衣宽且长7。

旗亭雪中过,敢问当垆娘8。

我爱李侍中,摽摽七尺强9。白羽八札弓,髀压绿檀枪。风前略横阵,紫髯分两旁。

淮西万虎士10,怒目不敢当。功成赐宴麟德殿,猿超鹘掠广球场11。

三千宫女侧头看,相排踏碎双明珰12。旌竿幖幖旗*嚯嚯(火霍)13,意气横鞭归故乡。

我爱朱处士,三吴当中央14。罢亚百顷稻,西风吹半黄。尚可活乡里,岂唯满囷仓⒂?

后岭翠扑扑,前溪碧泱泱。雾晓起凫雁,日晚下牛羊16。叔舅欲饮我,社瓮尔来尝。

伯姊子欲归,彼亦有壶浆。西阡下柳坞,东陌绕荷塘。姻亲骨肉舍,烟火遥相望17。

太守政如水18,长官贪似狼。征输一云毕,任尔自存亡19。我昔造其室,羽仪鸾鹤翔。

交横碧流上,竹映琴书床20。出语无近俗,尧舜禹武汤。问今天子少,谁人为栋梁?

我曰天子圣,晋公提纪纲。联兵数十万,附海正诛沧21。

谓言大义小不义,取易卷席如探囊22。犀甲吴兵斗弓驽,蛇矛燕戟驰锋芒。

岂知三载几百战,钩车不得望其墙23。

答云此山外,有事同胡羌。谁将国伐叛?话与钓鱼郎24。溪南重回首,一径出修篁。

尔来十三岁,斯人未曾忘。往往自抚己,泪下神苍茫25。御史诏分洛,举趾何猖狂26。

阙下谏官业,拜疏无文章37。寻僧解忧梦,乞酒缓愁肠。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28。

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29。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

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30。孤吟志在此,自亦笑荒唐。江郡雨初霁,刀好截秋光。

池边成独酌,拥鼻菊枝香。醺酣更唱太平曲,仁圣天子寿无疆31。

全部注释

1.原注:黄州作。黄州:杜牧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出为黄州刺史,时年四十。因有感于自己大半生仕宦飘泊,功业无成而作此诗,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2.一至四句言年龄渐老,岁月如流。

3.五至二十句中国地域广大,历史悠久,个人在其中显得短暂而且微不足道。甘英句:《后汉书·西域传》:"永元六年,班超击破焉耆,于是条支、安息诸国,至于海滨,四万里外,皆重译贡献。九年,班超遣掾(副官)甘英穷临西海而还。"这两句说汉朝疆域西至海滨,距京城洛阳四万里。海:或指伊塞克湖或巴尔喀什湖。

4.东南两句说:东南地区我到过,北边大约更遥远。

5.中画句:《汉书·地理志》?quot;黄帝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这两说中国划分成许多地区,就像一个巨大的棋盘。

6.地顽四句:中国地久天长,百万世历史犹如匆匆雷电一闪而过。

7.人生六句:言个人在这漫长而又勿促的历史中,争短争长有什么意义呢?彭:相传彭祖长寿,活到八百多岁。殇:夭折的幼儿。《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彭祖事又见《神仙传》、《列仙传》、《楚辞·天问》。自系缚:比喻追逐名利。

8.敢问:不敢问,怎敢问。当垆娘:《晋书·阮籍传》:"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

9.以下二十一至三十四句,写对李侍中武功的敬慕。李侍中:李光颜。《旧唐书·李光颜传》?quot;迁忠武军节度使。会朝廷讨吴元济,诏光颜以本军独当一面。贼众压光颜之垒而阵。光颜乃自毁其栅之左右,出骑以突之。光颜将数骑冒坚而冲之,出入者数四,贼乃大溃。光颜败元济之众。贼平,命中官宴光颜于居地,又御麟德殿召对,赐金带锦彩,已而进阶开府仪同三司,仍于正衙受册司徒兼侍中。"此指宪宗元和十年至十二年(815--817)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之事。摽摽:高大。

10.淮西万虎士:指吴元济叛军。

11.广球场:《长安志》:"西内有求场亭子。"

12.双明珰:宫女佩饰之物。

13.旌竿幖幖旗*嚯嚯(火霍):旌旗飘扬之状。

14.以下三十五至八十句,写对朱处士德才识见的敬慕。朱处士事不详,当是吴地隐逸之士。三吴:《水经注》以吴郡、吴兴、会稽为三吴。

15.罢亚:一种稻名。以下四句称颂朱处士乐善好施,救民济困的美德。

16.后岭四句:写朱处士居住之地环境清幽。

17.叔舅以下八句:写朱处士家族和睦,热情好客。社瓮:瓮中的社酒。

18.太守:此自谓。《旧唐书·百官志》:"武德元年,改太守曰刺史。天宝元年,改刺史曰太守。政如水:为政清廉。

19长官三句:斥贪官污吏如狼似虎,只管收税,不管人民死活。

20.我昔八句:写朱处士高雅有学问,关心国事,有治国安民的雄才大略。造其室:拜访朱处士的居处。

21.我曰以下十句是作者回答朱处士的话。晋公:《旧唐书·敬宗纪》:"宝历二年二月,以山南西道节度使晋国公裴度守司空,同平章事,复知政事。"《旧唐书·裴度传》:"沧、景节度使李全略死,其子同捷窃弄兵柄,以求继袭。度请行诛伐,逾年而同捷诛。"大义小不义:裴度行大义,叛者不义。小:此谓藐视。

22.取易句:言裴度治理天下很有能力。

23.犀甲四句:言裴度战功赫赫,平叛安邦。三载凡百战:敬宗宝历二年四月李同捷反,文宗大和三年四月李同捷降,历四年而整三载。钩车:《诗皇矣传》:钩,钩梯也,所以钩引上城者。不得望其墙:不能攻破它(叛军据守之城)的城墙。

24.答云四句:应是朱处士的话,大意是主张文治教化,不赞成只靠武力治国。《春秋繁露》:"鲁君问于柳下惠曰:'我欲攻齐,如何?'柳旧惠对曰:'不可!'退而有忧色曰:'吾闻之也,谋伐国者,不问仁人,此何为至于我?'"

25.溪南以下六句:写告别朱处士已经十三年了,不能忘怀。反思自己的经历,有许多感伤。

26.诏分洛:指自己大和九年(835)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猖狂:大约是说当时自己年轻好宴饮游玩,不拘小节。

27.阙下谏官业:指开成二年(837)在朝廷任左补阙等职。拜疏无文章:即没有疏奏文章,意谓没什么建树。

28.寻僧四句:言身为闲官无施展才能的机会,且说明自己不辞官归隐并不是为了养活家人,而是有更远大的理想。

29.平生句以下,坦言心志。愿补舜衣裳:即杜甫所谓致君尧舜之意。

30.弦歌六句:言推行文治教化,安边化民。“燕赵"指安史乱后抗拒不朝的河北藩镇,河湟指被吐蕃奴隶主强占的黄河上游及湟水流域地区

31.江郡:指黄州。刀好截秋光:意谓趁高秋时光赏菊饮酒,不必忧国忧民。此无奈之语。

评析

杜牧不仅长于七绝,他的五言古体也作得很好。这首诗抒情言志,才情横溢。诗中陈述了自己素仰文才武略之士,深怀报国安民之心,但并未遇上李光颜、裴度那样的机遇,只好寄情诗酒,自我解嘲。这首诗作于不惑之年,是对自己大半生经历的总结,其中感慨深沉,然而却以明快旷达之语出之,颇见其俊爽本色。

相关

《韵语阳秋》云:"非心地明了,贯穿道释者,不能道也。及观其自撰墓志,又忍死作别裴相之章,则知《独酌》之咏,岂空言哉!"《石园诗话》:"史称杜牧之自负才略,喜论兵事,拟致位公辅,以时无右援者,怏怏不平而终。为人疏隽不拘细行。其诗情致豪迈。"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时考中进士,任弘文馆校书郎。不久,任江西、宣歙、淮南等节度使幕僚,以后历任监察御史、司勋员外郎及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终中书舍人。杜牧对政治、军事都有颇为卓著的见识,曾联系时事研经读史,注《孙子兵法》,可惜不为统治者所用。杜牧擅长诗文,力倡“文以意为主”之论。诗风豪爽清丽,尤工绝句。后人为了区别于杜甫,称其为小杜,又为了区别于李白、杜甫,称杜牧与李商隐为小李杜,足见杜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后世影响

晚唐诗歌对词体的定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杜牧的诗歌,尤其是七言绝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词体发生着影响:杜牧诗歌的隐约深细为词体主流意境的形成导夫先路;杜牧诗歌将伤眷伤别的题材演绎得细腻多情,朦胧要缈,为词体所继承;杜牧诗酒风流的生活为后世词人提供了写作素材和写作的心境。前两个方面又都和晚唐文人与两宋文人更偏重隐约精微的审美心态有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1: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