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军屯乡 |
释义 | 军屯乡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东北部,乡驻地距县城25千米,东部与宁阳县接壤,北部与肥城市、东平县隔大汶河相望,西临杨店乡,南与白石乡接壤,面积为51.7平方千米,辖20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人口2.76万人。有少数民族回族,其余均为汉族。同名乡镇有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县军屯乡。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军屯乡历史沿革乡政府驻军屯村。民国初年属汶泉乡,后属五区,1956年1月改属沟头区。1958年属上游人民公社(同年改称沟头人民公社)。1962年自沟头人民公社析出,始成现境。1984年改为军屯区。1985年12月改称军屯乡。军屯乡军屯村位于汶上县城北11公里,由军屯、徐山庄、赵桥、李庄四个自然村组成,现有耕地193公顷,748户,3160人。 军屯山位于村东部。北宋时,从梁山泊到军屯山全是芦苇荡。远望军屯山,好像一座湖心岛在飘荡。时军屯山又称波荡山。梁山义士被朝廷招安后,108名好汉大部惨死。有72名好汉的尸体被运到波荡山埋葬。后明代官府在此地屯军。后山、村、镇的名字由此而来,延用至今。 特色村屯南陶村。军屯乡南陶村位于汶上县城北22公里,北靠大汶河,西临松山,东望大柏山,耕地面积2400亩,550户,2200口人。 南陶村,春秋侯国曰桃乡国。《汉书?郡国志》载:“桃乡城,在兖州府汶上县北五十里泗汶口(今泗汶)之东北,汉县,属泰山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汶水自桃乡四分,当其派别之处谓之泗汶口。”可见,桃乡城,位今南陶一带。 《汉书?王子侯表》〉载:汉哀帝建平二年(前五年),置桃乡侯国,治桃乡城。东汉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年)桃乡划属任城国。南朝刘宋元嘉十五年(438年,置东平县,治桃乡城。据传,南陶村是《左传》作者左丘明的故乡,范蠡携西施曾定居此地。桃花夫人的家乡也在此地。 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灭吴国后,有功之臣范蠡激流勇退,偷偷地携西施逃到北方,后隐居在桃花盛开之地(今南陶村)。在这里畜牧、经商,最后富甲天下。他们的财富曾七聚七散。后人为了念他,尊他为“陶朱公”,这里也被称为“陶城”。 经济资源军屯乡境内河道纵横交错,东部、南部山脉绵延起伏,西部属平原,全乡耕地面积3.5万亩。主要生产粮、棉、花生、苹果、大枣、桃、梨、核桃、柿子。近年来,山药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正在努力打造山药之乡。 该乡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石灰石,重晶石、河沙木材为主的资源非常丰富,石灰石纯度高,储量在2000万方以上,是建筑行业的首选材料。军屯风光秀丽,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著名的大汶河溢流坝、戴村坝就在该乡境内,绵延14公里的大汶河长堤绿色葱翠,风景秀美,是休闲避暑的胜地,东部山区万亩核桃园、南部山区万亩大枣基地已初具规模,戚姬的高皇庙、任庄的将军墓、琵琶山的唐代石刻更是历史悠久。近年来,军屯乡正依托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联合多家单位,全力开发旅游休闲项目。以林果业为主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历史突破。按照发展"效益农业、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的标准,围绕建设林果之乡的发展路子,2000年以来全乡共开发荒山荒滩近3万余亩,新发展的经济林1.6万亩,各类用材林8700亩,先后建起了万亩柿子、核桃基地、千亩金花梨园、千亩雪枣园、千亩石榴园、千亩"戚姬仙桃"园,形成了大汶河沿岸一条线,东南山区两大片,六线纵横在平原的林果发展格局。 依托资源开发,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到2002底,全乡各类大小民营企业达到60家,个体工商户580个;初步形成了集河沙开采、石料加工、水池生产、木(石)制品深加工、果品冷藏及加工等项目生产为主的一批龙头企业。目前,全乡民营企业资产总量达到6100万元,年经济效益达到8000万元。 展望加大资源综合开发,广招天下客商来军屯兴业,促进经济共同发展。军屯乡有着丰富的资源,其中大汶河内丰富的河沙,是优质的建筑用材,可供国家大型建设项目使用,南部山区储量丰富的重晶石,品位高,易加工,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油井钻探;全乡丰富的用材林,每年木材蓄积量可达1.392万立方米;随着经济林的大面积种植,每年将生产各类水果近400万千克。我们将进一步围绕着沙、石、木材资源的开发、建设大型水果批发、储藏及加工等方面积极努力。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县军屯乡行政区划新都县军屯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郊,地处川西平原腹地,全乡幅员面积16.2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人口近2万人。 经济建设军屯乡乡政府所在地军屯场是新都县老县城所在地,是古巴蜀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公元前490年开明王朝营建的第一个城名,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军屯乡与广汉、彭州、青白江等市、县交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集市贸易繁荣,商贾云集,辐射面广,颇具发展前景。军屯乡是四川省乡镇企业率先改革试点乡镇之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