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军家话 |
释义 | 军家话,或称军话、军声,散布于粤、琼、桂、闽等地区的具有方言岛性质的方言,现在大约有几十万人使用。一般认为是南方方言区包围下的北方方言岛。他们与明代卫所里的军户关系密切而得名。军话是濒危的方言。海南约有10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三亚、昌江、儋州、东方市、临高等县市的部分地区。广东惠州市平海镇也在使用这种方言。 特点军声以赣语音为基本音(军家话的后人以赣东为主,特别是抚州金溪县),融合了粤语、闽南语、客家话等多种方言,因此只要会普通话或其它三种方言之一,听懂这种方言是十分容易的。过去有人戏称“会讲军声话,走遍通天下”。一般,懂得军声的人也都能听懂其它三种方言。这种混合了多种方言的特点,使得军声的保护也十分因难。它比较容易跟随附近城市所普遍使用的方言的音而发生变化。如广东平海,每一代人说的军声都不太相似,现在年青大部分外出学习工作,接触到更多的是普通话或粤语,因此他们的军声会包含更多的普通话或粤语。 争议关于军家话的形成学界有争议 据《武平县志》(民国版),从洪武至嘉靖约二百年间,先后调驻武所的军籍即有抚州临川的王、程二姓,金溪县的丘、艾、李、周、许、舒、邬、董、刘、洪、车等十一姓,有来自吉州永丰县的危氏,九江德化的张氏,来自安徽的有徐氏、郑氏、贾氏,来自浙江的有何氏、黄氏,还有来自山东充州的陈氏,有来自潼川州射洪县的向氏,来自通州的祝氏,来自广东潮州的彭氏,也有来自临县上杭的翁氏。总之,以上姓氏均在洪武至嘉靖年间来到武平,总共二十五姓。此外尚有一些军籍如连,夏等姓源流或年代不太清楚。 有研究军家话的学者认为,抚州人在军家人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较有可能形成强大的阵容。因为,军士们都是携带家眷,以每一姓氏的军士每户五人来算,抚州人当有六七十人,其中金溪县人当有五十五人。因此,抚州人特别是金溪县人最有可能将祖籍地的方言保留下来。为了将祖籍地的方言代代相传,他们规定,凡是娶来的客家等非军籍媳妇,一律要在家中说“军家话”。这种办法确实很成功地保留了祖籍地的方言。由于军家人的强大的凝聚力和排外性,使得他们祖籍地的方言能够流传下来。当然,今天的军家话和当年的金溪话或抚州话肯定有了许多差别。这位研究者认为,今天的“军家话”的发展大概可以分为祖籍地的方言、赣方言和客家话重叠的部分,以及客家话三个层次。 此外,在军家话中也可能“收容”了其他成分,例如“亮子(窗户)”,在其他方言中比较少见。 由于军家话远离赣方言,不再直接受到它的影响,所以,历经了四百多年顽强地保留下来,应该是很纯净的当年的祖籍地的方言。 也有研究者认为,清顺治初年,因武平所抗拒清兵,先后被屠城三次,几乎成了一座空城。清政府移驻武平所的600名乡勇解甲归田。这些落籍安家的军士,来自江西、浙江、安徽、山东、四川、福建各地,语言复杂,交往中往往发生语言障碍。为了长期相处,发展生产,安排生活,也为了不受当地人欺侮,他们感到需要一种能充分交流思想的共同语言。于是,以较容易被大家掌握的部分赣方言为基础,吸收各地较熟悉的方言,掺入一部分当地的客家话,形成一种“大杂烩”的方言。再经过长期孕育,不断取舍、充实,最后约定俗成,成了一种独特的方言。因为他们的祖先都是军籍,故称之为军家话。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军家话实是北京、南京、四川、安徽凤阳、江西抚州、金溪九江、临川、浙江、新城等地的十多种方言和武所客家话的杂糅并长期孕育而来的独特语言。 有人说,“军家话属当时南京音序为标准正音的“官话”,即江淮官话。据说曾有人为它“寻根”,并说在南京郊区某村庄找到了“祖地”,也有认为它是当时的“中原话”。不过这位研究者认为,当年五千军士,是从江苏、安徽、河南十多个省调来,兵源来自五湖四海,而不是某一地方部队。他们在长期共处中,语言混杂,从而形成了一种除他们自己之外连本地人也很难听懂的南腔北调新方言。 相关有人认为深圳市大鹏半岛及香港东平洲的原住民使用的大鹏话属此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