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觉囊派 |
释义 | 觉囊派,藏传佛教中一个历史悠久的派别。觉囊是地名,全名觉摩囊,位于拉孜县彭措林寺东,雅鲁藏布江南岸。因其驻锡地为觉摩囊后遂称为觉囊派。 基本概况觉囊派主张以“他空见”解释时轮。觉囊寺是公元13世纪时建立的,创建人衮邦·吐吉尊追是藏传佛教伟大人物八思巴的弟子。后来他独成一派,因为他的传教中心在觉囊,所以被称为觉囊派。 觉囊派在藏传佛教中是很独特的教派。该派的教义与藏传佛教其他派别如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等的一些主张很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觉囊派与被视为正统的格鲁派的主张完全对立,因此被视为异端而受到排挤。觉囊派自称它的教义是直接来自印度的,它的其它教理和教法大多来源于萨迦派,所以觉囊与萨迦在观点上较为接近。在实修方面,觉囊派属于显密兼修,除了在见解上的解释外,与藏传佛教其他派别如萨迦、噶举、格鲁、宁玛都无大差别。 历史背景觉囊派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流派之一,始于宋代,形成于元初。在元代,该派寺院遍布卫藏,盛极一时。明初,其宗见中观他空学说受到其它教派的非议,加之缺乏地方世俗政治势力的支持,一度衰落。明万历年间,西藏觉囊寺主多罗那他得到后藏藏巴汗地方政权的支持,一度中兴觉囊派,建达丹丹曲林寺,并将该派发展到今四川省人阿坝、甘孜和青海省的果洛等地。后因后藏噶玛政权失位,又势渐衰微。 清初,格鲁派在藏区跃居统治地位,第五世达赖喇嘛将达丹丹曲林寺为格鲁派寺院,易名噶丹彭措林寺,卫藏其它觉囊派寺院亦相继改宗鲁派,该派遂在今西藏地区基本衰编绝,但要相对闭塞、偏僻的四川阿坝州的壤塘、马尔康、阿坝三县和青海果洛州的班玛、久治、甘德三县保存下来,今仍存觉囊派寺院34座,有僧约4053人(号称7000人),仍在沿袭本派的教法传承,有其独特的修习广泛和活动方式。 该派创始人是玉摩弥觉多杰。因其五传弟子衮邦·吐吉尊追(1243─1313年)在觉摩囊建寺(西藏日喀则专区的拉孜县境彭措林寺东的一个山沟内)而称为觉囊派。教义以“他空见”为核心。后来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年)将达丹当却林寺改为格鲁派寺庙,更名为格丹彭措林寺。没收寺庙财产属民,经籍印版大多封禁。其余却隆江孜等处之觉囊寺庙亦均令改宗,从此卫藏地区觉囊一派几乎绝迹。现在只有边远地区如四川阿坝自治州壤塘寺、色更寺与嘉绒地区的马尔康县赛贡巴寺、卓格寺,青海果洛自治州之贾贡巴寺、格果寺等寺庙继续传持觉囊派教法,或杂以其它派法。目前的祖寺为四川阿坝壤塘藏哇寺,目前觉囊派的法脉传承为47代法王——阿旺吉美多吉仁波切。 教法渊源觉囊派觉囊派的称号是公元十三世纪才形成的,但其教法之成就却远远早于此。释迦如来所传显密传承有二。显者从大悲师传七代付法藏师。以圆满萨乐哈依次传龙树、无著、世亲、恒河弥底,阿哇德巴钦波,在以下依次传卡且哇·炯尼西维佳、大圆满瑜伽之扎木吉萨扎那、大译师思·高伟多吉,再至大德智迈喜饶、拉多巴·达玛尊珠、多哇·宁依西炯尼,香久佳、雍那香久、觉东巴·曼朗楚臣、吉东巴、热贝饶哲,再传到更钦笃布巴·喜尧坚赞、多罗那他,直至目前传承不断。其间不但纯为一种传承,更存在着多种形式、多种方面对般若乘甚深胜义谛教理的探究深入过程。 二者,密乘。 《时轮根本续》 说:“非常清净殊胜法,从初解脱如来佛。一切贤良诸大德,文殊菩萨我成就。”依经谈,佛在般若乘中多次提到了了义如来藏的圆满论述等很多典藉。我们更是认为无上瑜伽部的无二时轮金刚秘密法是犹如天降花雨般的法缘。《时轮根本续》讲“佛于灵鹫山,宣讲般若法;佛于迦札迦,讲说秘密法。”于同化机,佛陀讲小乘法,于不同化机讲说般若法,于殊胜化机佛说秘密灌顶。觉囊派所修一切密法,以时轮六支瑜伽为主,这里,我们谈谈时轮法传承。 时轮教讲,佛陀在世间讲一切续后,委香巴拉月贤王掌管,其法使香巴拉国无数人、非人获得了所希望之成就。是时,其他地方则无时轮法传播。在世外桃园香巴拉,月贤将一切教法记以文字成卷,并注释《时轮根本续》广弘密法。从此,七法王、二十五具种王、十一转轮王传播密法。以上《时轮经》所授记的四十三代法王在位时都于密法的殊胜福田中广弘佛教,领悟了了义大中观密义,一切圆满。 历代时轮教法传承上师从大时轮足直至当代,喇嘛都夏巴钦波(大时轮足)传说他曾亲见文殊菩萨化身,按本尊授记赴北印度,途具种王变化之身,传其灌顶。度夏巴钦波修习甚深瑜伽行六个月,以神通往香巴拉国闻习《时轮经》等一切续部以及三菩萨释等教法,于佛法一部分心记一部分撰写成卷迎回印度。他一般以修定为主,曾用眼观法降伏外道,显示了多种神通,离世时化为虹身。 以后依次师承都夏巴穷哇(小时轮足)、绛曲桑波。迦湿弥罗班智达月护、卓弥译师喜饶札,喇嘛杰宫巴贡却松、周顿·南木敦、域摩·弥觉多吉(“他空见”理论由释迦如来秘传至域摩·弥觉多吉,并由他依本尊预言开始广为弘扬,在此以前,他空见地是一代代上师间秘密口传)、曲杰旺秋,南喀俄色、觉奔木、赛莫且哇·南喀将木村、江木色哇·喜饶俄色、却古俄色、更邦巴突杰尊追直至大觉囊巴更钦·笃布巴·喜饶坚赞。历代大德之间,密乘和了义大中观教法传承犹如流水般绵绵不断,并且于显教佛学上有了更深入的发殿和研究。这基本上是觉囊派传承的历史概况。 宗教教义觉囊派在藏传佛教中可算是异军突起,独树一帜。觉囊派持他空见:承认有真如本体,与藏中宁玛派的大圆满,噶举派的大手印,萨迦派的轮涅无别均承认有明空本性,颇为相似,不过各派又各有说法不同,但均属于“胜义有”类。觉囊派与藏中持应成派中观见的格鲁派主张一切皆空的“毕竟空”类,则全完对立。因此被视为异端而受到排挤。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觉囊的见地仍来源于印度的中观派见。本来印度的中观派,在派内就有各种争论,后裂为若干小派。但各自都承认自己是佛语旨意的正确解释者,觉囊派也说他们的见地是遵循佛教释迦牟尼在印三转法轮中的末转法轮的意旨,是究竟了义中观之教。 觉囊派不同意末转法轮仅为唯识教,而且主要是大乘中观了义教。 《觉囊派教法源流》说:“导师释迦牟尼佛为顺应众生根机,转了三次法轮:初为小乘转四谛法轮,其经典有《缘起经》等等,此为因时因势而说之教,后成为争论之由,属不了义教;中转远离戏论无相法轮,有《广、中、略般若经》等等,亦是因时因势所说,后成为争论之由,属半了义教,末转分辩胜义法轮,有《如来藏经》等等。这不是因时因势而说,而是宣说究竟真理,真如法性,光明如来藏,众生本具之佛智等,为完全是不可退转之了义教,所以全无所诤之处。觉囊派不承认只是唯识,认为无着世亲是解释佛的末次法轮,提出如来藏和自觉智,属于大中观的了义教。他们就是随行无着所倡导的胜义有即他空见的中观学说。西藏的学者们对无着产生误解,主要是他们没有把唯识和唯觉明(不二智)分开的原因。因此他们独尊龙树认为是中观正宗,贬低无着认为只是唯识而 不是中观派。(《知识总汇》。觉囊派的看法认为这些学者对中观的理解还不全面。多罗那他把中观分为四个层次:一、共通中观;二、大中观;三、中观不共义;四、秘密义。(一)共通中观只承认缘起性空,胜义世俗皆无自性空,佛护、清辩、解脱军、静命皆属这一观点,他们说中转法轮后宣说之《般若经》等为了义经。龙树为解释经义著《中观理聚》等论成为中观派的最大权威。末转法轮各经都是不了义经。共通中观唯主“空”义,后来发展成为应成派则主张诸法自性皆空,唯名言安立而有,胜义世俗一切皆空的“毕竟空”论。 觉囊派总的教义,即其因、道、果三者之建立。一、关于因,认为众生欲求佛果,众生因地本具光明如来藏之佛果,佛与众生所具无二无别,此则所谓因地果地无别之见。肯定众生因位本具有佛性,但众生由于忽尔垢障虚妄分别,障复真性而不显了。故需离戏无分别智,破除分别实执,分别实执犹如垢衣,光明如来藏本觉妙智犹如宝珠,除去垢衣则珠光之自然本有智慧觉性显露闪耀。二、关于道即除障之法,总有两种对治法门,一依显教道:破人法二种无我,清除烦恼及所知二障,通过加行道等五道十地修行,至九、十地时始能初证离戏光明法性,悟清净如来藏。但此须历劫修行,不能园证佛果。第二则依密乘道之殊胜方便和上师密决,束气归脉,彻底清净障复如来藏上无始以来所积业及烦恼和无明种子习气,故制心而外还须制气,本性犹如虚空,分别实执犹如云雾,云雾去后虚空仍旧,悟此本元心性,一切现成但须保任,无修无治任运自然,密乘即入无有分别离戏大智大手印三摩地、即所谓空色大手印之双运三摩地。三、关于果,若此内界中因地果地无别之本有妙色光明智慧获得现证,则法身本具一切身智德相尽皆显露,本具身智无增无减,此胜义自然智,果因无别,果因一体。笃补巴说:众生因位之如来藏与佛毫无差异。此则果因无别之见也。 宗教特点觉囊派承认“胜义”有,即承认有真常本性,这一点与宁玛、噶举、萨迦相同,但宁玛、噶举承认是真本性,无相寂灭非空非有,则既不可说空,也不可说有,非断非常,不断亦不常之意,更无有自空他空的词语,但觉派则认为胜义有,说得太实,可能就有问题。他们与格鲁应成派主张胜义、世俗皆是缘起性空,“毕竟空”成为针锋相对之教敌。这是空有之争在藏传佛教中的继续。宁玛、噶举,萨迦承认真常本性其体但有空明,至于本性德能,则属体的相用之事,相用就是佛的智慧德相,妄用则为三有轮涅,用可随缘,但体即是一而不动。相用所化虽有,如幻,非实有。觉囊派认为佛的智慧德相属本具,亦是胜义实有(《他空精义》,乃至推到密乘的本尊,坛城,印契,种子字等皆属本具实有,那胜义有成为有形有实物,有定处的了。这点颇引起各派争议。宁玛、噶举均认为除空明外均为幻化,非究竟真实。笃补巴说: “法身功德是本具,非缘生法,是无为”。格鲁派不承认如来藏,更不承认什么本具功德,应成派认为从色法乃至一切种智(佛)均是假名安立。佛的一切智德均是由培积资粮缘起所生,他们认为本体就是绝对的空,承认胜义有就是涅 实有论。觉囊派批判这种空是把一切有为无为皆空,空无所有的顽空,是无遮断空,世俗空,是真性绝灭论。法身本具一切功德,属智慧观照之境,非凡情可以测度。 二谛是一法的两面,他们的世俗自空论,是把胜义和世俗完全分开,二谛应当是同源,宁玛派认为是真妄是体用元成的关系,噶举认为妄念为法身波是俱生的关系,都是真妄同源论,觉囊派虽说如来藏是万有依托之根,但世俗自空,使真妄隔绝了,这就是他们与他宗不同之处。还有,觉囊派是从唯识发展起来成为一派自称为大中观派。他们和唯识不同之处是唯识承认外境是无,内心实有。觉囊认为否认外境可以破小乘微尘无分的实有论,立识有作为万法所依之根,可以破中观的一切皆空论。但“识”亦是世俗心,世俗假有无实,是自空,执世俗有实属常见。又说一般中观立缘起假名,无自性是毕竟空则全无所依之根,执胜义空,属断见。他们认为世俗空后必有所依之总根,此根则最初法界,本元光明之如来藏为胜义有,此根不可能断。“世俗空可以除常见,胜义有可以除断见”故无论中观唯识皆未能离断常二边,本派才是远离二边之了义大中观,作为本派的不共之特点。 《土观宗派源流》代表应成派批判觉囊派“如来藏遍一切情器,恒常坚固”说这同外道梵声论的梵我相似。其实觉囊所说如来藏光明觉性,重在证悟自心本性,并非求证外道之神我。如来藏虽为万法所依托处,但它是无为法,并不安排主宰世间一切万有,不同于梵神。该书又说觉囊说解脱世俗自空唯余胜义,为神我独存,类似外道数论派。详细研究起来数论所说之神我系一种未离业识之世俗我相,这样的精神实体,如何能与解脱了的无我的真如本性相比。而且觉囊派说的解脱是“断去业烦恼不令新生,旧有者皆令其从速现行,如此三界轮回之苦尽后觉性无垢清净,此则名为解脱”。似乎与土观所说神我独存并不相同。 觉囊派在建立宗见理论上,似有偏颇之处,故引起非议,但他们说胜义有也非全属理论,而是通过实践证验的。宇宙内包罗有色心二法(精神和物质),二法必有一个最高的依托处,色心万法,生灭变化无常,此依托处必是真常不变的。说依托处是什么?觉囊派属心宗,必然认定是心,此心指真心。他们的《时轮》内、外、密三世界,都包含在密世界的心中,这心就是清净的如来藏。因此如来藏成为了万有的本体了。认为有个本体即等同于梵论的外道,觉囊派对世俗一切法承认是缘起,不承认有什么创世主,如来藏的提法或者与梵论派相似,相似不等于即是。不能就某一部份相似就指为是什么,那么小乘同于胜论,唯识与密宗同于数论,中观应成派同于遍入天派,中观自续派同于自在天派。 主要寺庙在十七世纪时,格鲁派政权首领五世达赖喇嘛没收了觉囊派部分寺庙的财产属民,经籍印版大多封禁,从此卫藏地区觉囊一派几乎绝迹。现存觉囊派的主寺为四川省壤塘县藏哇寺,阿坝、马尔康以及青海省的班玛、久治、甘德等七县,共三十多座。僧人约五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拉孜县的觉囊寺被毁后,本世纪八十年代觉囊寺已由喇嘛益喜重建,现已完成“十万佛塔”一座。寺庙正在进一步修建之中。 藏哇寺:位于南木达区中壤塘乡,北纬32度东经101度1分。建于十八世纪初,共八个康村,经院六班,禅院四班。印经院一座,经板(木制)一万五千块,铜像六百尊,药泥塑像一百二十尊,经轮四百二十个,银塔四十座,铜塔十座。当代上师是云丹桑波。却尔基寺:修于公元一四二五年,有仲哇、却尔基两大活佛系统。 泽布基寺:亦称“刀具寺” 红土寺:修于清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年)。 觉囊派寺院的佛塔日索寺:修于光绪十六年(一八九零年)。 牙塘寺:修于清光绪二十六年(一九零零年)。 曲塘寺:修于清光绪元年(一八五年)。 夏炎寺:全称“夏炎扎西赞拉贡巴”,译作“夏炎吉祥历神寺”,多数僧人平时居家参加俗务产,但遇法事活动必须聚寺诵读。拱巴拉卡寺:法名“图登雪珠林”,意为“佛教之讲修州”,始建于清康二十四年(即一六八五年),地点在上壤塘县雪木达村。 察卡寺:亦名“察卡扎玛贡”,汉语为“察卡红岩寺”,原址为扎玛,一九五三年改宗觉囊派,一九五八拆毁后重建于扎玛岩前滩。 达柯寺:位于上区薄西乡,隶属藏哇寺管辖。 康山寺:也称“卓格基康山寺”,也译成“康沙寺”,由第一世却尔基活佛嘉哇桑布(一四一九——一四九三年)建于明成化年间,隶属于却尔基寺管辖。莫干木寺:该寺建寺年代不详,传为一世却尔基活佛嘉哇桑布所建造。 让古寺:全称是“让古贡绛曲曲宗”,译成“让古寺菩提法”。该寺原为僧人静修地,本世纪初才修成正规寺院。 巴朗寺:亦名“约和热拉则贡巴”,也是一世却尔基活佛所造。 颜木底寺:建于清代为却尔基寺之小寺。 扎西日岗寺:全称“巴丹扎西曰岗曲诺尔布林”,译作“吉祥扎西曰岗圣法宝。”该寺院以优美唐卡佛像闻名于世,其中三世活佛然拉潘措丹增讲有一外宾曾开价二百五十万美元收购一绿度母像未得。 斯拉尔底寺:建于清,隶属于却尔基寺管辖。扎贡寺:亦建于清,隶属于却尔基寺辖。 黑尔雅寺:全称“黑尔雅成就”,与阿坝县卓格寺关十分密切。 干木鸟寺:在干木鸟村,建寺年代不详。 赛寺:全称“赛贡巴图丹乔勒南杰林”,以前所述此处不再提及。 孜朗寺:译为“孜朗寺吉祥不变了义大乐”,位于上阿坝甲尔多乡东北离阿坝县二十公里处,建于清代,为卓格寺之子寺。 卓格寺:卓格寺亦名加夸尔寺,译义为“了义如意州”由夏尔措·南喀坚赞始建于公元一三九八年,后由卓格·衮噶巴桑于一六七九年建立六支加行禅院,现保存完好,是觉囊派重要的寺庙。现任住持卓格·云登嘉措一九九六年曾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学习。 阿华寺:也叫“蔡木达阿华寺”,意思是“阿华如意”,在阿华村初建年代不详,但是卓格活佛衮噶云丹嘉木措(一八一八——一八九五)曾整顿过寺,被算作清代寺院,隶属卓格寺。 塔木寺:建于清光绪二年(即一八七六年)原供有千手千眼十一面观菩萨,千尊释迦如来化像,千尊连花大师化及帐面护法等,后被毁。 阿什姜贾寺:伴于斑玛县江堂乡解放村。该村原名“阿什姜”。故此于明洪武十五年(一三八二年)属宁玛派,公元一七一五年阿旺丹增桑布重修。 尖姆寺:修于近代,全称“贾果昂果曲噶尔”。 隆什加寺:法名“牟居德钦林”,译为“不变大乐州”。 雅果寺:与雪珠达丹林等小寺已经消亡。 恰依隆寺:意思是“觉囊派的帐房寺”。因其以帐篷为房,初无定址,随牧民游在青珍草原,一九八七年是修建土房于恰依隆,故以地为名。 噶尔果日寺:位于青珍乡,建于一九八九年,是觉囊派寺院历史上最晚建成的小寺。 扎西曲杰寺:中壤塘藏哇下寺所管。 觉囊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拉孜县,后被毁。喇嘛意希于八十年代重建,现已完成“十万佛塔”一座。寺庙正在进一步修建之中。 以上为现在所存之觉囊派寺院。历史上,川青藏地界觉囊派寺院大小一百多座,其中不少已经消亡或改宗他派,有一部分毁于“文革”期间。 觉囊派法王云登桑布和僧众欢迎广大修士来藏哇寺考察或修行。到达这一地区需准备御寒的衣物(即使在夏天)和必要的食品,外国人进入还需向中国政府申请。 座主世系裕莫·木居多吉 生活于公元12世纪,82岁卒。是个瑜伽行者,出家更名迪巴杰布。 达麦夏若 裕莫的儿子。 南喀沃色 又名康萨巴。 色莫齐瓦 是达麦夏若的儿子,名南喀坚赞。 降萨·协饶沃色 自协饶以后,觉囊派的传授由隐秘逐渐弘传。 却古沃色 衮邦·吐吉尊追(1243-1313) 尊号衮觉囊巴钦布,主持修建觉囊寺,宏传他空教授,该派名声大张。 绛森·杰瓦耶协(1204-1283) 克准·云丹嘉措(1260-1327) 为吐吉尊追和杰瓦耶协共有之上首弟子。 笃补巴(1292-1361) 本名协饶坚赞 。 巧勒南杰(1306-1386) 本名晋美扎巴却季坚赞。 聂温衮噶白(1345-1439) 佐钦·衮噶罗哲 绛央·衮却桑布 南喀却龚 多罗那拔陀罗译师 衮噶卓却(1507-1569) 中兴觉囊派,宏扬他空教义 堪钦·隆日嘉措 多罗那他(1575-1635) 是衮噶卓却的转世,甚有学识。在多罗那他去蒙古传法时,格鲁派政权首领五世达赖没收觉囊派寺庙财产属民,封禁经籍印版,令觉囊寺庙改宗,从此卫藏地区觉囊一派几乎绝迹。现在该派传播有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