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巨鹿县
释义

巨鹿县历史悠久,五千年前唐尧禅位虞舜即于此,是秦始皇当年册封36郡之一。汉置县,晋时为国,张角、魏征、张遂都为巨鹿的文明史增添了光辉。 同时, 巨鹿还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楚汉“巨鹿之战”即发生于此,西汉末王莽与刘秀之争,东汉末黄巾起义,明王朱棣的“靖难之役”、明末的明清兵“贾庄大战”,清末的景廷宝夏头寺起义等,都给这片沃土留下了历史的一页。

中文名称:巨鹿县

所属地区:中国 河北省 邢台市

下辖地区:巨鹿镇、王虎寨镇、小吕寨镇

政府驻地:巨鹿镇

电话区号:0319

邮政区码:055250

面积:623平方千米

人口:36万人(2004年)

名人 :魏征、张遂

特产:棉花、小麦、谷子

地理位置

巨鹿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古黄河、漳河冲积平原上。东与南宫、广宗两县相连,西与隆尧、任县交界,南与平乡县接壤,北与宁晋、新河县毗邻。面积648.1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城关,距省会石家庄105公里。

行政区划

巨鹿县辖6个镇、4个乡:巨鹿镇、王虎寨镇、西郭城镇、官亭镇、阎疃镇、小吕寨镇、堤村乡、张王疃乡、观寨乡、苏家营乡。其中巨鹿镇、小吕寨镇和官厅镇为全县三大重镇。

巨鹿镇

镇政府驻北街村。面积86.6平方千米,人口5.10万。辖52个村委会:北街、西街、南街、路街、阎庄、柳林、菜园、司庄、屈庄、湾子、付庄、上疃、大屯头一、大屯头二、大屯头三、大屯头四、西下疃一、西下疃二、西下疃三、草迷杨庄、东徐庄、西徐庄、东张庄、西张庄、老马庄、一里庄、木匠庄、柴尚庄、东刘庄、庙王庄、西辛庄、东辛庄、后辛庄、东杨庄、小官庄、大官庄、高邓庄、东郭庄、西韩庄、东韩庄、西王杨、东王庄、东马庄、小马庄、贾家庄、夏旧城、东下疃、小屯头。

西郭城镇

镇政府驻西郭城村。面积37.7平方千米,人口1.26万。辖12个村委会:西郭城、东郭城、北盐池、南盐池、进虎寨、小韩寨、马家营、河北庄、大张庄、小张庄、吕家庄、柳洼。

官亭镇

镇政府驻官亭村。面积69.5平方千米,人口3.30万。辖33个村委会:官亭、常营、台头、商店、樊家、鱼营、北马庄、高家庄、北官亭、凌石屯、前董营、后董营、张起营、北贾庄、张长路、大潘庄、小潘庄、董家庄、赵家庄、袁长路、韩长路、公长路、段升营、周于庄、北刘庄、韩家营、安家庄、陈者营、普盛营、进头营、李吾营、魏家庄、解田庄。

阎疃镇

镇政府驻阎疃村。面积63.7平方千米,人口3.20万。辖20个村委会:阎疃、苑街、林庄、柴城、赵庄、寨里、寨外、于庄、郝鲁、范街、李街、新建庄、黄马庄、王家庄、宋家庄、孟家庄、阎家庄、孙河镇、樊家堂。

小吕寨镇

镇政府驻小吕寨村。面积40.5平方千米,人口2.20万。辖15个村委会:小吕寨、北大韩、西大韩、南大韩、胡林寨、刘家寨、白家寨、西孟庄、瓜刘庄、前大吕、中大吕、后大吕、张威、油房、屯里。

王虎寨镇

镇政府驻王虎寨村。面积41.8平方千米,人口2.50万。辖23个村委会:王虎寨、前路寨、后路寨、南原庄、北坚台、董坚台、西坚台、袁坚台、西宋庄、张家庄、杨家寨、西郗寨、东郗寨、铁刘庄、王义寨、寻虎、大寨、辛庄、枣园、纸房、田寨、后塔寺口、前塔寺口。

张王疃乡

乡政府驻张王疃村。面积38.6平方千米,人口3.90万。辖34个村委会:东张王疃、西张王疃、中张王疃、曹辛庄、高马庄、大孟庄、小留庄、大留庄、后柳行、前柳行、南花窝、杨武乡、阎家口、二郎庙、任李乡、琉璃寺、北陈庄、王举庄、大前屯、洪水口、八里庄、郭家庄、张毛庄、苏家口、王六、辛集、厦头、苏屯、梁庄、武窑、阎桥、吉屯、武庄、苗庄。

苏家营乡

乡政府驻苏家营村。面积73.9平方千米,人口2.21万。辖29个村委会:苏家营一、苏家营二、苏家营三、东旧城一、东旧城二、东旧城三、东旧城四、东旧城五、西旧城、楼张镇、北郭庄、北张庄、左石鹿、岳石鹿、苏石鹿、齐石鹿、吉陈庄、北仁庄、前无尘、后无尘、神堂坡、贾家街、里神仙、外神仙、孙家屯、团城、南孟、西孟、大陆。

堤村乡

乡政府驻堤村集村。面积73.2平方千米,人口4.40万。辖46个村委会:堤村集、法市庄、卢家庄、姜家庄、白佛一、白佛二、白佛三、白佛四、东佛寨、西佛寨、东甄庄、西甄庄、锞王庄、大王路、小王路、纪家寨、金玉庄、西柏社、王柏社、刘家庄、南赵庄、刘酒务、后安子、前安子、南张庄、南乔庄、午时、安庄、张庄、前屯、张村、任庄、陈庄、贾庄、李庄、赵庄、野场、孔寨、薄庄、王堤、野井、前堤、楼里、塔堤、杨堤、田庄。

观寨乡

乡政府驻观寨村。面积58.6平方千米,人口3.30万。辖27个村委会:观寨、小寨、刘庄、柳茂、沙井、刘营、路庄、肖庄、何寨、崔寨、大王庄、小王庄、马旺营、南哈口、张文言、乔家庄、西乔庄、乍补寨、大马房、小马房、石佛店、二河道、三河道、大河道、西冯寨、西铜马、东铜马。

历史沿革

建置沿革

巨鹿原作钜鹿,近代巨、钜混用,到1980年地名普查后,才统一为巨鹿。今巨鹿县自汉至隋为南亦县,直至隋代大业初才改名钜鹿县,据《太平寰宇记》载:“遥取汉县钜鹿以名也。”而汉代钜鹿却在今平乡县境,故址在平乡县城西南的平乡村,钜鹿之语源有两种说法;一谓钜鹿因大陆泽为名,《后汉书·郡国志》载:“钜鹿故大鹿,有大陆泽。”大陆泽又名广阿泽,《太平寰宇记》释云:“广阿泽一名大陆,一名钜鹿,一名大麓,一名沃川……,郑康成注云大陆泽在钜鹿北……,尔雅曰晋有大陆,吕氏春秋曰晋之大陆,赵之钜鹿是以,十三州志云赵有钜鹿,今其地即广阿泽也。”可见,大陆泽确又名钜鹿,县以此名之,《钜鹿县志》亦云:“许氏说文钜大也,古者鹿陆通用,则钜鹿大陆一也。”二说其他古代多林木因以为名,即《汉书·地理志》注;“应邵曰‘鹿,林之大者也’。臣瓒日‘山足曰鹿’。师古曰‘应说是’。”

巨鹿县境,在春秋初为邢地,后为卫地,末期并入晋地。战国时为赵辖区。秦属钜鹿郡(郡治不在今巨鹿县内,而在今平乡县境)。西汉始于此置南亦县(故城在今县城北),属钜鹿郡。后汉因之。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钜鹿郡封为钜鹿国,仍辖南亦县,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复为钜鹿郡,南亦县仍属之。晋代南亦县省入任县,后赵时复置,仍属钜鹿国。北魏初,南亦县属钜鹿郡,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南亦县省入柏人县,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复析置南亦县,改隶南赵郡。北齐时,南亦县复省入任县。隋代,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复置南亦县,属赵州,十六年更隶邢州,大业初南亦县始改称钜鹿县,三年属襄国都。唐代,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析钜鹿县增置白起县(故城在县西南),两县皆属同年置之起州,钜鹿且为州治,四年白起县省入钜鹿县,同年废起州,钜鹿县改隶赵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更属邢州,嗣圣垂拱间钜鹿城因漳水为患,徙治于县东东府亭城(今地不详),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罢州,钜鹿县改隶钜鹿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罢郡复为邢州,仍辖钜鹿县。五代时钜鹿县仍属邢州。宋代,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平乡县省入钜鹿县,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复析置平乡县,钜鹿县仍属邢州,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升邢州为信德府,仍辖钜鹿县。金代,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降信德府复为邢州,钜鹿县仍属之。元初,钜鹿县仍属邢州,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升邢州为顺德府,仍辖钜鹿县,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顺德府改名顺德路,钜鹿县仍属之。明初,钜鹿县属顺德府,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广宗县省入钜鹿及平乡县,十三年复析置广宗县。清代,钜鹿县属直隶省顺德府。民国二年(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三年冀南道改名大名道,仍辖钜鹿县,十七年(1928年)废道,钜鹿县始直属河北省,二十六年(1937年)属河北省第十三督察区。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建立了钜鹿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冀南区。1941年8月,钜鹿县属晋冀鲁豫边区冀南区十一专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钜鹿县属冀南区四专区。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钜鹿县遂同华北行政区冀南区四专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钜鹿县遂属河北省邢台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巨鹿县仍属河北省邢台专区。1958年4月28日,撤销邢台专区,巨鹿县划归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南和、广宗、平乡、任县四县,并入巨鹿县。1960年5月3日,撤销邯郸专区,巨鹿县改属邯郸市(同时升为省辖市)。1961年5月23日,巨鹿县改属同时复置之邢台专区,同年7月9日,析巨鹿县复置广宗(含原平乡县地)、任县(含原南和县地)两县,巨鹿县复为原建制。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仍辖巨鹿县。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称邢台市管辖。

巨鹿县名称的来历

这是个古老的名字。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多少朝代都曾以"巨鹿"之名赐给功臣宿将作为封爵谥号,而现在也还有不少城市保留着"巨鹿路"、巨鹿道"等街巷名称,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巨鹿"原本为"大麓",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尚书》。它记载:"尧试舜百揆纳于大麓",说五千年前唐尧禅位给虞舜,就是在这地方。古时候,大巨二字相通,麓鹿二字意近。战国末年,吕不韦编写《吕氏春秋》,把"大麓"写作"巨鹿",这就是巨鹿名字的来历。

历史渊源及典故

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时,巨鹿是邢国的属地。公元前六三五年,卫文公攻灭邢侯,巨鹿成为卫国的属地。战国时期,巨鹿为赵国属邑。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设置巨鹿郡。巨鹿从此开始成为郡的首府。

巨鹿自古为军家争战之地。公元前二O八年,霸王项羽在巨鹿大败秦将章邯,摧毁秦军主力,促使了秦朝的迅速灭亡。秦亡以后,楚汉相争,结果刘邦成为胜利者,做了汉朝皇帝,于公元前二O四年,在巨鹿郡治东北边,建了一个南变县,隶属巨鹿郡。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巨鹿人张角以"太平清领道"为掩护,发动农民大起义,巨鹿成为黄巾起义的策源地。此后,晋朝曾把南变县并入任县。石勒建立了后赵王朝,又把南变恢复起来。到了公元三****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改南变旧地为巨鹿县,归赵郡管辖。从此巨鹿郡与巨鹿县,成为异地而同名的两级地方行政区。

公元五八六年,隋朝政府调整行政区划,将巨鹿县扩大范围,改归邢州统领。唐朝初期,曾一度在巨鹿设置一个起州,但终因隶属不便,又废州复县。

宋、元两朝,巨鹿县先属信德府,后属顺德路。清代巨鹿县名未变,民国为顺德府九县之一。

历史上的巨鹿

巨鹿,古称矩鹿,作为地名至迟在战国时期就已产生。(吕氏春秋》上讲:“地有九泽.越之具区,楚之云梦,赵之巨鹿。”巨鹿泽即大陆泽,亦名广阿泽。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修筑有巨鹿邑.派兵守卫。秦灭六国,废分封而置郡县,巨鹿自此成为天下名郡之一。两汉、曹魏、石赵等政权亦设巨鹿郡,(新唐书?地理志》、(宋史?地理志》分别有“邢州,巨鹿郡”和 “信德府,次府,巨鹿郡”的记载。元、明、清三代则仅设巨鹿县而不复有巨鹿郡之称。秦朝在巨鹿郡下同时设有巨鹿县,其辖地大致相当于今河北省平乡县。北魏景明年间,移巨鹿县城于旧城之东三十里,改属平乡县管辖,而弃巨鹿县之制。隋朝大业初年,改南架县为巨鹿县。复置后的巨鹿县为以后历代政权所沿袭。

历史上,由于河流改道及行政区划变革等原因,巨鹿郡辖地范围有过较大变化,巨鹿县辖地甚至有过根本的变动。但无论巨鹿郡还是巨鹿县,其境域主要位于今河北省中南部是没有疑问的。古巨鹿境内见诸史册的地点有二,一是沙丘平台,二是巨鹿邑。在上述两地,均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沙丘平台可能早在商代就已产生,并成为商封王淫乐之所。战国时期,赵国在巨鹿邑附近筑有沙丘宫。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出游沙丘,其长子章作乱失败,避入沙丘宫中。公子成与李兑以兵围之,公子章被杀,赵武灵王则困饿而死。史称“沙丘之乱”。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得病,不久死于沙丘平台。在这里,宦官赵高策划了废长立幼的沙丘之谋,迫令扶苏自杀,而立胡亥为二世皇帝。使秦朝统治陷入了无可挽救的危机之中,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巨鹿邑则与巨鹿之战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秦代,巨鹿是一郡的治所,在政治上、军事上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秦末qiyi爆发后,巨鹿则成为赵国故地义军反秦的重要据点。定陶之战中,项梁兵败被杀,义军被迫全面撤退。章邯乘胜率军北击赵地义军.大破之。赵王歇与张耳被迫退入巨鹿邑困守,形势岌岌可危。这种情况下,楚怀王分兵两路,一路以宋义为上将军,同项羽、范增率主力救赵,一路以刘邦为统帅.西进攻略咸阳。宋义遗巡不前,欲收渔翁之利,被主战的项羽所杀。项羽率楚军渡河,在破釜沉舟的战斗精神激励下,楚兵经过九次激战,大败秦军,俘虏秦将王离,遂解巨鹿之围。章邯率军驻守棘南,连遭失败,又受到秦二世的猜忌,走投无路之下,被迫率军投降。自此,秦军主力丧失殆尽.再也无力顽抗,只能坐以待毙了。巨鹿之战是秦军与反秦军之间具有决定意义的较量.义军欢庆胜利的呼声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巨鹿亦不例外,名臣硕儒接踵而至,英雄豪杰代不乏人。东汉耿纯、刘植战功勋著,均跻身于云台二十八将之列;张角、张梁、张宝兄弟则因发动黄巾起义而名垂后世;魏征是一代名相,其犯颜直谏无人可与比肩;其他如路温舒、张遂、魏收、竺道生等人亦是青史留名。其中应重点介绍的是张角和魏征。张角,巨鹿人。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经济调弊.广大民众流离失所,饱受颠簸之苦。其间又瘟疫肆虐.仅汉灵帝即位后的十余年间.就有四次大规模的疫病流行。天灾人祸不断,贫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张角遂创立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开始利用治病之机宣扬教义。他认为疾病是罪恶之果,因此只要“跪拜首过”,再以“符水咒说”相治,便可恢复健康。通过治病,张角在民众心中享有了很高的威望.他同时派遣弟子到各地活动,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其信徒发展到数十万人,遍布在青、徐、幽、冀、荆、扬、充、豫等八州之地。张角遂置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帅以统属。他利用贫苦百姓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情绪,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利用改朝换代来唤起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憧憬,进一步加强了号召力。甲子年即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张角本来计划各地同时起义.不料其弟子唐周上书告发,东汉政府立即采取行动****.张角弟子大方渠帅马元义及洛阳徒众千余人被捕遇害。张角等人得知起义计划败漏的消息后,星夜派人驰告诸方,

各地义军纷纷而起。因为义军人人头戴黄巾,所以被称作黄巾军。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梁、张宝则分称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qiyi军英勇奋战,初期也取得过一些胜利,但由于起义力量缺乏训练,指挥分散.最终被东汉政权下去。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张角同样因其发动和组织起义的业绩而永载史册,为后世所景仰。

魏征字玄成,巨鹿曲城人。魏征最早追随李密,降唐后又参加东宫一派,支持李建成争夺帝位。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杀,魏征方为李世民所用。初为谏议大夫,授巨鹿县男封号,后官至侍中。魏征为人机智,见识远大而又有胆识,经常犯颜进谏。正是因为认识到他的忠诚与卓识,唐太宗才特别赏识魏征的胆略,能够从谏如流。

魏征曾连续四次上书,劝谏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行仁政,戒奢侈,而以德礼、诚信治天下。太宗十分欣赏,下手诏嘉奖他,并择优而纳。魏征又有良臣、忠臣之论。他讲,“良臣,援、契、咎陶是也。忠臣,龙逢、比干是也。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其立论之妙确有高意,但良臣能否成为良臣,还要依赖明君的存在。援、契之辈若遇到莱、封之君,恐怕也难逃杀戮之祸。即使魏征本人也承认这一点,他曾对太宗讲:“陛下导之使言,臣所以敢谏,若陛下不受臣谏,岂敢数犯龙鳞!”对于魏征的功绩,唐太宗曾有过这样的评价:“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呐忠说,安国利民,犯颜正谏,匡联之违者,唯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事实上,虽然魏征不曾象李劫、长孙无忌等人那样建立殊世功勋,但其勇于进谏之行和兴利除弊之谏正是贞观之治得以实现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魏征死后.唐太宗亲临坳哭,废朝五日,赠司空、相州都督,溢为文贞,并允其陪葬昭陵。唐太宗曾对人讲:“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联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姐逝,遂亡一镜矣。”由此可见魏征在唐太宗心中的地位。魏征并非完美无缺,他曾自录其前后谏挣言辞,拿给当时负责编史的起居郎褚遂良看,以博取雅名,甚至还因荐举杜正伦和侯君集而有阿党之嫌。但无论如何,称其为千古第一谏净之臣似乎并不过分。魏征在民间同样享有很高的声望,巨鹿人民曾修筑魏承相祠,引以为豪并加以怀念。

巨鹿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自然无法与北京、西安、洛阳等地相提并论,但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显赫一时的地位也是别具风姿,引人入胜。

经济发展

巨鹿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产品物产丰富,林果业得天独厚。盛产棉花、小麦、谷子、花生、大豆、红薯、银花、枸杞等,而且是久负盛名的“杏杞”之乡、银花之乡。现有串枝红杏、枸杞各5万亩,银花12万亩。串枝红杏以其面积大、品质好,

曾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全国杏良种示范推广基地县”、“串枝红杏商品基地县”和“串枝红杏出口基地县”;巨鹿枸杞被中国医药研究所命名为“01”血杞。巨林牌银花为优质中药材,其规模、产量居全国之首。丰富的杏、杞、银花资源及其系列产品闻名华夏,享誉国内外。还有5万亩鸭梨、苹果、桃及5万亩蔬菜可供加工。

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已基本形成,纺织、食品饮料、机械、橡胶、皮革、建材、制衣等主要行业初具规模。现有工业企业2665个,其中,县办工业企业38家。

建登纺织有限公司、橡胶有限总公司、塑料厂、纺织机械厂、天帅食品集团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蒸蒸日上。天王牌三角带、宇字牌泠水嘴、优质棉纱、棉布、槽筒机、轧辊、机垫等一批名优产品畅销全国。特别是食品饮料行业独具优势,被省政府确定为“食品重点县”,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已成为巨鹿经济的重要支柱。全县已形成机件制造、橡塑制品、绵纺织和废品回收五大行业,全县乡镇企业摊点已发展到3万家。市场建设初具规模,有枸杞、金银花、槐米、皮革、机垫、木材、果品等集贸市场14个。古郡中心市场被命名为“全国文明集贸市场”。

基础设施

巨鹿县投资环境良好,交通便捷,国家二级公路南郝线、邢德线横穿东西,定魏线纵贯南北。西邻京广、京深,东靠京九,西接107国道,东临青银高速、106国道,南依邢清高速。县境内外,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电力供应充足。目前,内有110kv变电站两座,35kv变电站四座。供水设施完备,地下水储量丰富,地下水储量丰富,水质优良,

素有“天然矿泉水”之称。

邮电通讯发展迅速,境内铺设光缆40公里,6000门程控电话开通,可提供国内、国际电话、传真和邮政服务。县城环境优雅、文明整洁、秩序良好,服务设施方便齐全。

地方特产

串枝红杏

是经自然杂交产生的优良品种,1957年,国家著名果树专家在巨鹿县的孔寨村,发现了这种杏,他根据这种杏短枝多、颜色鲜红、果实成串等特点,将其命名为串枝红。枝红杏属于鲜食和加工俱佳的品种。鲜食:串枝红杏口感属甜酸型,营养丰富,果实个大,平均单果重52.5克,果肉细密、汁多、味美,酸甜适口。加工:经轻工部鉴定,其加工性能良好。果肉离核,金黄色,可加工制成杏脯、杏酱、杏丹皮、杏汁、杏罐头等各种食品。其杏仁饱满,杏仁率高。杏仁可以入药,有止咳、定喘、润肠通便之功效。杏仁油质量好,可以做优质食用油和高级润滑油,还可加工成杏仁霜、杏仁粉、杏仁茶、奶油杏仁、五香杏仁等各种高级营养滋补品。

巨鹿先后被农业部、林业部、国家计委、国家出口基地办公室确定为“全国杏良种示范推广基地”、“串枝红生产基地”和“串枝红出口基地”。近年来,在杏基地建设上,重点抓了品种结构布局的调整和低产园改造,在保留串枝红这一优势品种的同时,新引进推广了10多个早熟鲜食品种,目前,杏面积已达6.6万亩,年产量4000万公斤,是全国最大的红杏基地,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河北杏之乡”。

巨鹿枸杞

巨鹿:河北枸杞之乡,产量大

巨鹿: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河北枸杞之乡

巨鹿县地处黑龙港流域,是河北省生产枸杞的重点县,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所产枸杞畅销于泰国、马来西亚、日本、美国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巨鹿县栽植枸杞已有50余年历史,目前,枸杞种植面积达6.5万亩,年产枸杞干果1500万公斤,有5000余人常年从事枸杞运销,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1/4,巨鹿县是全国枸杞的集散中心。

200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巨鹿为“河北枸杞之乡”。

巨鹿枸杞主要销往全国各省市和东南亚各国和地区被外商誉为“中华01血杞”。

金银花

河北巨鹿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很适合优质银花生长,已有30多年的栽培历史。多年来,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栽培、提纯、复壮,巨鹿银花因其独有的经济和药用价值自成一派,被命名为“巨花一号”,具有叶片大、叶毛多而长、色浓绿、徒长枝少、植株直立、花枝粗壮、花蕾紧凑、现蕾早且时间长、干花产量高、抗病力强、药用成分含量高(氯氨酸含量达4.27%,超过国家规定的3.87%标准)等特点。巨鹿银花种植集中、产量高。现已发展到1万亩,亩产干花200公斤以上,多者达300公斤。[1]

巨鹿银花与巨鹿金银花为同一产品,不同之处是银花在巨鹿花农中叫的更多一些,而在中药材商贩及中药典内都称之为金银花。

要想了解巨鹿金银花就得先了解巨鹿金银花之父解凤岭,巨鹿县种植金银花的农户,没有人不知道解凤岭,就是因为他才让巨鹿金银花有了今日的辉煌。

解凤岭,巨鹿县城南纪家寨人,巨鹿金银花“巨花一号”培育创始人、巨鹿县药材种植专家,现任河北省金银花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中药材协会会员、巨鹿县政协委员、巨鹿县枸杞研究会秘书长、巨鹿县高级农艺师等职。巨鹿金银花栽培有30多年的历史,1973年,巨鹿县纪家寨村村民解凤岭开始试种金银花,虽然种植面积不大,但生长表现较好,也就是这样小范围的试种,却把金银花真正留在了巨鹿。

刚开始种植金银花时,对金银花品种、习性还不太了解,当时的金银花价格低、产量相对小,综合经济效益还不如巨鹿枸杞,因此金银花在巨鹿的发展并不顺利。上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金银花的认识提高,价格也有了一定的上涨,巨鹿县政府对金银花的种植支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金银花和枸杞才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并得到较长足发展。进入九十年代,经过解凤岭老师多年不懈的栽培、研究,培育出适合巨鹿县土质的优质品种“巨花一号”,其叶大,叶毛多而长、色浓绿、产量高、品质好、耐盐碱、抗旱和抗病能力强。

丰产期“巨花一号”品种,在河北巨鹿年产四茬花,平均亩产干花150公斤,最高达到250公斤,按近现在市场销售价格超过100元/公斤,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巨鹿金银花绿原酸含量超过4%,木犀草苷含量达0.1%,与道地产区相比无差异。解凤岭老师培育的巨鹿金银花新品种“巨花二号”和“巨花三号”正在试验阶段,其性状有望超过“巨花一号”。

解凤岭老师凭借自己多年对金银花的研究、栽培,参与编撰《金银花栽培管理技术》、《金银花生产技术》、《金银花简易栽培技术》、《金银花生产技术地方标准规程》等书,先后荣获“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农村优秀人才”、“邢台市劳动模范”、“邢台市十大新闻人物”、邢台市“八七扶贫攻坚先进个人”、“邢台市枸杞状元”、巨鹿县“县管拔尖人才”、巨鹿县“农业产业化标兵”等30多个荣誉称号。

目前巨鹿金银花种植面积6.7万亩,总产量5000多吨,按目前市场价估算,年产值达数亿元,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金银花产地,巨鹿金银花之父解凤岭,这个称谓一点也不夸张。

巨鹿县现在金银花、枸杞大型批发市场年交易额在亿元以上,引进培育了灏华科技、鑫苑中药材、天棋中药格、路路通中药材等一批大型加工龙头企业,中药材产业正在茁壮成长,特色农业产业链逐步拉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