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聚贤庄 |
释义 | 来源金庸名著《天龙八部》小说中的一处地名,位于云南与四川交界处,现名为苋城。庄主为“游氏双雄”游骥和游驹两兄弟。兄弟二人各使一面百炼钢盾,攻守兼备,二人联手威力更是大增。游氏兄弟为人好客大方,过往的江湖中人无不倾力结交,凡有所求皆尽心尽力,极有孟尝之风,所以二人虽不算武艺绝顶,但聚贤庄在武林之中却是极有声望。聚贤庄一役中,游氏兄弟的双盾为乔峰所破,二人遵循师父“盾在人在,盾亡人亡”之命而自尽。游骥有一子游坦之,即日后之庄聚贤。 名人谈聚贤庄乔峰曾经发誓,说终我一生,绝不杀一个汉人。可是结果他迫不得已,杀了很多汉人。聚贤庄那一场恶战,他杀了多少汉人?他打死了很多自己昔日的兄弟,这是《天龙八部》的第一主人公。——孔庆东《看金庸小说中的侠义》 世人只知北乔峰南慕容,却未曾了解他们究竟多强,而血战聚贤庄,便使乔峰的名头更加深刻的印在人们心中。人们谈起乔峰的神勇,都会想到聚贤庄一战,殊不知这一战正是乔峰平生一大悔事,仅次于自己亲手杀死阿朱。他犯下的大错竟被人津津乐道,赞不绝口,可想而知他有多尴尬。 聚贤庄武侠社社团简介聚贤庄——杭州外国语学校唯一武侠社,自2004年创社以来,本着“以武会友,以侠聚贤”的口号,以“共享武侠之趣”为宗旨,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全校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拥有较强的影响力。聚贤庄多次被评为优秀社团,现已成为校重点社团。全盛时期拥有社员400余人(相当于每7个杭外人中就有一个聚贤庄社员)。 社团现状聚贤庄社团现在拥有社员103人。 社长:谢忆琛 副社长: 张鼎愉 屠乐天 许青 策划部长:张鼎愉 编辑部长:许青 宣传部长:谢忆琛 活动部长:屠乐天 特别鸣谢:李景贤(撒花~~~)陈林燕(撒花~~~)赵越奇(撒花~~~) (以上信息截至2012年1月17日18时50分,本社仍在不断变化中——院长~) 社团口号以武会友,以侠聚贤。 社团章程为了使聚贤庄社团管理更加完善,活动更加条理,工作更加明确,社团制定了以下管理条例,望各社员及社团骨干严格履行并遵守! 社团原则让每个合格社员享有同样的权力,让每个合格社员都有机会担任社团管理人员和社团骨干,让每个合格社员都参与到社团的活动与组织当中来,让每个社员都能提高自身能力。 入社流程1、有意入社的同学向社团有关负责人报名,以社团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后即可成为正式社员。 2、社团周时举行集体招新。 骨干选拔骨干社员必须是入社1年以上且表现优异者,如表现尤其突出者,经社团管理人员商议考核后,可接受特殊待遇。 全体社员义务社员须热爱社团,积极参加社团组织的活动,并主动对社团提出客观的意见,以社团的利益为重。 社团骨干义务(社员骨干:社长、副社长、部长、干事)社团骨干须发挥领导作用,以身作则,加强社团的凝聚力,带领社员进行社团各项工作的运行,组织同学参加社团活动。 1、 部长工作内容: (1)部长需有较好的领导能力和责任感,需对本部进行全面了解,清楚本部的工作内容,领导组织本部社员为社团尽心心力地工作。 (2)和干事合作,管理好直属部门,使该部门管理清晰民主,工作出色。 (3)整理记录,与各社员保持联系,定期向管理层汇报工作情况。 (4)参加社团内部骨干会议(注:本部举行任何活动,都须向社团管理层(社长或副社长)递交书面或口头申请,经管理层批准后方可实行。如不遵守,将在社团内部予以批评和一定惩罚。 另:各项经费支出均由社团提供,各部长可凭发票领取) 2、 干事工作内容:干事须积极配合部长工作,和部长共同协作,领导本部社员积极为社团工作,并为本部出谋划策,参加社团内部骨干会议。 各部门工作内容1、 策划部:综合各部意见,策划各类活动并制订具体活动方案;协调各部工作,负责人员安排。 2、 组织部:具体活动的实施工作 3、 编辑部:杂志编辑排版(包括文字编缉,美编,杂志校对)文章创作,征集、筛选、审核各类文稿 4、 销售部:组织杂志销售 5、 宣传部:各类活动宣传,海报、展版制作,照片拍摄 奖惩情况: 1、社员表现突出者,可被评上优秀社员。 2、社团骨干表现严重不佳或严重违反社团规定者,经社团管理人员及其 他骨干社员商讨后,将按情节轻重予以一定警告或撤职。 3、表现极其优异者,经社团骨干商议后,有机会成为社团骨干。 历届社长徐雨橙 2004 杨柳青 2005 斯露婕 2006 王舒梦 2007 陈思羽 2009 李景贤 2010 谢忆琛 2011(现任) 唐僧老家聚贤庄唐僧家世、云台山与陆上丝绸之路是在西汉时期(建元二年),即公元前139年始,由张骞奉武帝之命开辟的。当时,张骞曾率使团两通西域,不仅包括我国敦煌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中亚、西亚和南亚、北非以及地中海沿岸部分地区。从此,汉代与西域间的经济、技术、文化社会交往日趋密切,当时的大宛(今苏联境内),安息(今伊朗)以西都不懂养蚕和丝织技术,是张骞的使团带去了丝织品,才使这些地方有了视为珍品的丝绸,所以这条通往亚欧非三大洲的通道,也就被称为丝绸之路了。随之,天竺(今印度)佛教也由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所谓唐僧西天取经,说的是发生在唐代初年的一件真实的并载入典籍的轶事,俗姓陈,名萼,法名玄奘,是长安弘福寺的和尚。贞观3年,他私自西行去天竺求法,往返费时17载,历百余国,备尝艰险,于贞观19年返回长字,并带回天竺佛教大小乘经律论657部,受到唐太宗的礼遇。贞观20年,他奉太宗诏口述求法途中所见,由其门徒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这本书广泛记述了西域诸国的山川物产、风土人情,实际上是一部内容翔实的地理著作,它不仅为唐王朝的开发提供了不少宝贵资料,也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特别是它所描绘的异国风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可以这样说,唐僧西行求法,客观上起到了全面开拓陆上丝绸之路的作用。当然,也作为中国佛教史最著名的西行求法者,四大译经家之一,他西天取经的故事,自然就被越传越离奇。这在他的门徒慧立等根据他西行的经历所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一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离奇的神话传说虽然游离于整个求法活动之外,但却作了神话西天取经的先声,这在宗教迷信盛行的时代,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所以,根据唐僧取取以这一真实的历史故事,从唐到明的近1000年间,出现了许多关于唐僧西天取经的神话传说、诗话、杂剧、话本和戏剧等。如《大唐三藏取以诗话》、《大唐三藏法师取以记》、《唐三藏》、《唐三藏西天取以》杂剧、《西游记杂剧》和《西游记平话》等等。 到了明代,号称"淮海浪土"的吴承恩,将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来的诗话、杂剧、平话等艺术形式进行了再创造、再加工,并以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同时逐渐融化、吸引了一些有益的外来因素,当然更重要的是吴承恩长期生活在淮安、海州之间的这片土地上所给予他的营养丰富的文学创作土壤,再直接说就是根植于当时中国的社会生活的沃土,才造就了吴承恩和他的不朽名著《西游记》。 那么,唐僧家世和海州的云台山会有什么联系呢?请翻开《西游记》的第八回后的附录《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中说道:陕西大国长安城,乃历代帝王建都之地。彼时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贞观,已登极十三年,天下太平,八方进贡,西海称臣。忽一日,太宗登位聚集文武众官,朝拜礼毕,有魏片丞相出班奏道:"方今天下太平,八方宁静,应衣古法,开立选场,诏取贤士,擢用人材,以资化理。"太宗道:"贤卿所奏有理。"就传招贤文榜,颁布天下:各府州县,不论军民人等,但有读书儒流,文义明畅,三场精通者,前赴长安应试。此榜行至海州地方,有一人,姓陈名萼,表字光蕊,他告别母亲到了长安赴举。考毕,中选。及廷试三策,唐王御笔赐状元,跨马游街三日。等等。在《古游记》的第十一回《还受唐王遵果,度孤魂萧正空门》中也说到陈玄奘父是海州陈状元。在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中又说得更明白:"三藏道:我俗家也姓陈,乃是唐朝海州弘农郡聚贤庄人氏,只困我大唐为姓,故名唐僧也。"虽然以上叙述与史实有所出入,但我认为这至少可以说明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历史上长安到海州交通线已很通畅,所以朝廷的招贤文榜能很快传到海州,这也说明长安以东的陆上丝绸之路早已形成;二是吴承恩创传的唐僧与海州的云台山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除了受到《西游杂剧》等早期西游故事中有关陈光蕊家世一说的影响外,更重要的还是取村于云台山中关于"三元大帝为东海人,父萼,字光蕊……"等民间传说。 在云台山中,有关唐僧家世的材料、碑文、足迹很多。例如:《黄申瑾云台山二十四景》中写道:"影团圆:云台山有前顶、后顶,此为前顶,登山之始,有团圆宫,内有三元大帝、三藏师像,盖其昆仲四人也,并肖帝父母像,祖墓其侧。"在云台山两处的团圆宫均供有唐僧一家,即陈光蕊,殷小姐,唐僧和他的兄弟三元的肖像,亦取团圆之说。《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中也记载:"殷开山祖居小村,召陈光蕊为婿,妻以女生三子为三元。"和吴承恩同一时期的张朝瑞在《东海云台山三元庙碑记》中则记道:"三元大帝为东海人,父萼,字光蕊,一字子春,唐现观已已及第,玄相殷开山到以女生三子,天官、地官、水官、因尊为三元三品。" 从云台山的历史遗迹中可以看出,云台山的小村为唐宰相殷开山的故里,殷的状元女婿就是陈光蕊,陈与殷小姐生子即为三元兄弟,而且与"三藏师"、"盖其昆仲四人。"这在云台山是"盖世俗相传之说也",这个传说早在晋代的《干宝搜神记》中说有,而且那时已在云台山地区口碑相传,这有海州人张朝瑞写的碑记为证。所以说,是吴承恩根据云台山和早期西游故事的传说,将河南的唐玄奘史实与云台山的陈光蕊家世巧妙在结合在一起,并成功地塑造了《西游记》中唐僧出世的来路渊源。同时这也说明了一条出长安、经中原、达海州的陆上东丝绸之路的通畅繁盛状况,否则的话,在古代交通、通信不发达的情况下,唐太宗、河南的唐玄奘和云台山的陈光蕊家世是不可能联系在一起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