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居高临下 |
释义 | 基本信息【词 目】 居高临下 【读 音】 jū gāo lín xià 【解 释】 居:站在,处于;临:面对;面临。 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亦形容摆出高高在上的架势。 【出 处】 1,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 2,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高宗绍兴十一年》:“ 敌居高临下,我战地不利,宜少就平旷以致其师,宜可胜。” 3,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一回:“虽土多硗薄,无著各部落,然高原绵亘,有居高临下之势。” 4,郭沫若《南京印象·谒陵》:“步出陵堂,居高临下,眼前一望的晴明,大自然正在浓绿季中。” 5,鲁迅《两地书¨一二五》:“绍平的信,吞吞吐吐,初看颇难解,仔细一看,就知道那意思是想将他的译稿,由我为之设法出售,或给‘北新’,或登《奔流》,而又要居高临下,不肯自己开口,于是就写成了那样子。” 6,朱自清《民众文学的讨论》:“‘为民众’底‘为’字,只是‘为朋友帮忙’一类意义,并非慈善家居高临下,慨施乐助的口吻。” 7,北齐·魏收《魏书·财安王》:“缴山立栅,分为数处,居高临下,隔水为营。” 成语辨析【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地势非常有利。 【示 例】 敌居高临下,我战地不利。(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高宗绍兴十一年》) 【近义词】 高高在上、高屋建瓴 【反义词】 降贵纡尊 【歇后语】 飞机打坦克 --居高临下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使用程度】 常用成语 【成语正音】 居,不能读作“jù“。 【成语辨形】 临,不能写作“监”。 【成语辨析】 居高临下和“高屋建瓴”;都含有“居于高处;俯向低处”的意思。但居高临下多指处于可控制全局的有利地位;“高屋建瓴”多指不可阻挡的形势。 【英语翻译】 Commanding height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