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旧街花朝会
释义

武汉市新洲区旧街镇花朝节,起源于南宋淳熙年间,迄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旧街镇花朝节产生于“庆福寺”庙会,此庙原名“东狱庙”,始建于南宋乾道至淳熙年间(1165-1189),宋时香火旺盛,远近知名,至元朝末年遭徐寿辉兵毁。到明末隆庆初至万历二年(1574年)由旧街所属地区五十三族祠堂出资共建,名曰“庆福禅寺”,亦名“东狱行祠”,俗称五三公庙。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修建戏楼一座。庆福禅寺自建成起于每年农历二月十五花神生日为期举办盛大的花朝庙会,虽庙一再遭损坏重建,但这一庙会习俗却一直延续至今。

基本介绍

文化遗产名称:旧街花朝会

所属地区: 湖北 · 武汉 · 新洲区

遗产编号:Ⅹ-12 遗产类别:民俗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武汉市 新洲区

遗产级别: 省

发展历程

随着花朝会的日趋昌盛,赶会的人也日渐增多。花朝节庙会期间,正是年节闲日已尽,春耕开始之际,乡民们大都不愿单纯地玩会,除烧香许愿和游玩外,还顺便带一些山货和春耕农用品进行商品交易。早先在旧街花朝节庙会上进行交易的多半是一些字画、绣屏和带民俗风格的花木编织,到了清朝,邻县的黄冈、麻城等地农民慕名前来,顺便带些山里竹、木器等土特产交易。

明末清初

到了明末清初,武汉、黄陂、安徽和河南等地的铜铁器皿也纷纷运来销售。民国期间,江苏的绸缎、湖南的湘绣、江西的木耳和香菇等都来赶会。会期搭台唱戏,玩打卖艺,盛况空前;商贩货客,讨价还价,自愿成交,生意极其活跃,使整个花朝节充满商贸色彩。

解放后

解放后,一九五零年人民政府将这一庙会改为“旧街物质交流大会”,会期从农历二月十五一天延长为二月十四至十六三天,这对活跃旧街市场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旧街花朝会逐步摒弃了封建迷信成分,使之成为广大群众进行游乐和物资交流盛会,成交物质以土特产品、木料、耕牛、手工制品、小型农具为主。

80年代后

80年代以后,交流规模不断扩大,武汉、黄石、鄂州等城市的有关商业部门,也驱车运货前来赴会交易。副食、匹头、五金、交电、农用机具等工业品、高档商品个大型生产资料,在交流市场上占的比重相继增加。

1985年,旧街交流会,集会达10万人众,附近三、五里,可闻会上喧闹之声,交易品种繁多,摊贩货架数以百计,三天成交额达35万元。

2003年

借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2003年新洲区政府在旧街正式举办了第一届花朝文化旅游节,并将会期顺延为五天。旧街花朝节朝着文化旅游的方向发展,增开了新洲特色农副产品交易物资交流项目:推出徐古蘑菇、双柳蔬菜、陶河炒鸭、汪集鸡汤、张店鱼面等30多种新洲特色农副产品大大增强了花朝市场的经济含量。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吸引力和辐射力更强,物资交流大规模提升。闽、粤、豫、皖、湘、赣等省的香客商人,如潮水涌至,日进出集镇多达十余万人之多。

内容特色

花朝节在旧街的兴盛离不开它独特的地理位置。 旧街,位于大别山南端与平原交会处,地处武汉市的东北,属丘陵地带,旱路,东可进入大别山腹地、西下武汉、北达豫皖、南至湘赣;水路,穿街而过的三庙河入举水直通长江。这种“山之尾,河之头”的地域为平原与山区之间的贸易提供了条件,素来是商贾云集,为鄂东地区一大集市(山货集散地),旧志载此地有“河头山尾,堡埠共生”之称,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旧街花朝节独特鲜明的地方民俗风韵。

农贸交易的繁荣

花朝节期间,旧街的街道至三庙河河滩及沿岸,帐篷、摊铺绵延数公里,突出“农”字特色,形成耕牛、农资、农机具、特色农副产品、农民生活用品等六大市场群落。花朝会期间,穿旧街而过的三庙河河滩,两岸延绵几公里,帐篷千顶,商摊互连,依俗自发分成木器、竹器、铁器、生资电器、日用布匹、耕牛畜禽等六大市场群落。改革开放前,传统的手工农用生产工具在整个庙会市场占有很大比重。如适合一人一牛耕作的木犁、木耙、耖子、宰辊等;传统排灌农具水车;田间管理用的薅扒、板锄、秧扒、抓钩、耳耙、铁锹等;收获工具沙镰、草镰、铁钩、锄头、扒锄、铁锹、连枷、石磙、扬叉、木齿耙、木锨、风簸、簸箕、筛子刮板等;还有些日常生活所需的木船、划子、囤盆、扁担、冲担、绳索、水桶、粪桶、竹制的箩筐、菀箕、笕篓在市场上占很大比重。80年代后,随着机械化的普及,传统农用生产工具减少了一些,如传统的水车和木犁已消失,但仍保留了一般耕作所需的农具,只是农产品的材质逐渐被铁器取代。目前花朝市场上售卖的手工产品,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用品,如竹扫把,竹簸箕,木质粗糙简单的桌椅板凳家具用品;耕牛市场也是旧街花朝节的一个特色,旧街每年于二月花朝节开展耕牛交易活动。附近村镇农民纷纷前来进行耕牛买卖;随着经济的发展,花果林木的交易也逐年兴盛,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识到农副产品的创收的重要性,积极购买花果林木,政府也自印讲授科学种植花树果木的小册免费分发。

娱乐功能的强化

早期庆福寺庙台戏是花朝节群众赶会的一个重要娱乐项目。近代因庙台的毁坏,当地的乡绅每年自己出钱将戏台搭在河滩,请乡间剧团来演出楚剧、黄梅戏。河堤边也有不少民间艺人赶会送来皮影戏、武术、杂耍,踩高跷等传统民间活动让赶会群众充满兴致。解放后,唱戏主要由政府和个单位出钱筹备,更加注重演员的正规,大多请的是省市的专业戏剧班,戏剧的表演曲目也大大增加。80年代后,不少外地的歌舞团、马戏团也来演出,吸引了不少当地及附近群众赶会。90年代后由政府出面组织增加开幕式舞台表演活动,邀请省内著名的表演艺人,现代歌舞纷纷登台,其中湖北大鼓及乡间小调十分受欢迎,清早人群便拥挤在舞台前等待观看。表演结束后,便上演一周的戏剧。由此可见,花朝节的娱乐活动在与时俱进的同时,更注意贴近赶会群众的生活和口味,让赶会群众欣赏到平日难得见到的高水准表演,一年的操劳得以放松,在津津有味回顾庙会所见所闻中期盼着来年的更精彩的表演。

花朝节期间,大大增加了妇女与人交流的机会。无论是本村还是邻近村庄的妇女都结伴前往,各色人等汇聚于庙会。在村里有些平时较少谋面的女性大都可在庙会上相见并结伴拜祭,年轻的女性互结金兰,年老的则围在一起拉家常,成了花朝节最常见的景象。还有些妇女借赶会之隙走亲串友,省亲看女,共叙离别之情。在这有限的几天内,女性终于有机会互诉衷肠,说东道西了。她们都将自己打扮一番出现在庙会上。这也让花朝节比平日见到更多美丽的妇女,许多年轻小伙更是乘机在人群穿梭,想结识异性。花朝节的举办,也为乡村年轻人的姻缘提供了许多机会。

当然,花朝期间最热闹的莫过于当地镇上的居民都纷纷设宴款待宾客。在花朝期间,家家杀鸡宰鸭,都以好菜好饭上桌,甚至许多人家将过年的节日食品特地留有一部分用作花朝节待客。当地居民以能请到客人为自己的荣耀,以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人缘交际的良好。自家的亲戚,朋友,临村的长辈甚至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凡是相熟的都会被邀请来家里作客。甚至有在街上买卖游玩时结识的人,都会热情请到家中作客。这来源于当地群众纯朴的思想,广结人缘,一年的操劳换得可以体面待客来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

传承意义

花朝节得以在八百年不间断的流传发展,是因为花朝市场成为当地村民及附近群众日常经济的重要补充,花朝节的存在,不仅满足当地群众民众的购买需要,也提供给民众难得的旅游休闲机会,更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由最初的花朝庙会发展到物质交流会至如今的旅游文化节,这得益于当地政府的积极宣传和引导,当地群众的积极配合,使它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演变,充满着生命力。花朝节的流传发展已不仅仅是庙会的市场,更在当地成为一种民俗习惯,成为一种节日的文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4 3: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