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酒歌
释义
1 中国风俗歌

中国民歌体裁风俗歌的一种。主要流传于全国各民族中,演唱于传统节庆、婚丧、祭祀等礼仪活动的宴饮时刻。故亦称“酒礼歌”、“酒曲”等。酒歌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实用性,通过互唱酒歌来交流感情和增进友谊。

酒歌内容

酒歌内容包括4个方面:①猜拳行令、见物唱物(对象以酒具、酒菜为主);②表示祝贺、颂赞、欢迎、感谢;③歌颂祖先功德、民族历史;④介绍习俗族规、生产知识。前两项内容最具酒歌特色。第 3项内容已属史歌范畴,亦可列入古歌类或叙事歌类。

酒歌歌词

酒歌的歌词,多以5字4句或7字4句为1段。亦有少数8句为1段的和自由的长篇韵文体。演唱酒歌,一般都结合酒会的礼仪程序进行,如广西三江侗族酒会,要依次演唱下述酒歌:“盘客歌”(酒会开始前唱)、“摆菜歌”(进入宴席时唱)、“敬酒歌”、“抢鸡歌”(酒会高潮时唱)、“致谢歌”(酒会结束时唱)。上述酒歌表现出内容连贯、自成系统的套歌结构特点。

酒歌曲调

酒歌的曲调,一部分只在酒会上演唱,这是酒歌的主体部分。如汉族酒歌中的猜拳歌、酒令歌等。另一部分则采用其他歌种的曲调。如苗族即有采用飞歌曲调套唱的酒歌。某些汉族地区亦常有将当地流传的小调当作酒曲来演唱的情况。

酒歌类型

专用于酒会的酒歌曲调,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

说唱性酒歌

①说唱性酒歌。亦称朗诵酒歌、叙事酒歌。此类酒歌的曲体,多由一个基本腔调(单句或上下句结构)反复叙唱构成。音域狭窄,节奏、节拍自由,音调口语化。

山歌性酒歌

②山歌性酒歌。此类酒歌多为上下句结构或 4句结构的山歌体。音域较宽,音调悠扬开朗。如回族的酒曲、彝族的酒礼歌、苗族的恰酒等。

小调性或舞曲性酒歌

③小调性或舞曲性酒歌。此类酒歌的曲体多为4句方正型结构,节奏、节拍比较规整,曲调优美、雅致,不少是典型的分节歌。汉族酒歌中的大部分曲目属于此类。舞曲型酒歌,多伴随简单舞蹈动作歌唱,如四川甘孜藏族的献礼酒歌。

演唱形式

酒歌的演唱形式常见的有独唱、对唱、双人齐唱、众人齐唱和一领众和等。

2 布依族酒歌

布依族人民在社交中很讲究礼仪,其特点是诚恳相待,注重精神文明。佳节与喜庆,亲友们互相走访,主人必先捧酒招待宾客,客人也尊敬主人,显得彬彬有礼。吃饭时还要用酒歌来表达宾主之间的相互询问与祝福。主人在歌中对宾客的来临表示热烈欢迎;客人也以歌相答,对主人的热情款待表示衷心感谢。歌词内容包含着团结互助,友好往来的精神,还带有一种农家淳厚、简朴、恬适的古风。较常唱的歌如《酒歌》、《吃酒歌》、《敬酒歌》、《谢酒歌》、《问酒歌》、《祝贺》、《要筷子歌》、《敬老人歌》、《客人来要请坐》、《赞歌》、《问姓歌》等。

例如在宴席迎客时,主人首先唱《酒礼歌》:“贵客到我家,如凤落荒坡,如龙游浅水,实在简慢多。”客人对主人家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便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唱道:“喝酒唱酒歌,你唱我来和,祝愿老年人,寿比南山坡。祝福后生伙,下地勤做活。祝福姑娘家,织布勤丢梭。祝福主人家,年年丰收乐。”宴罢,客人还要唱歌,感谢主人全家用劳动获得的果实殷勤招待亲朋。客人告辞时,主人也唱起送客歌,再次为招待不周表示歉意,并祝客人一路平安,心情愉快,希望下次来。

由于布依族是一个喜饮酒、喜唱歌的民族,因此产生了劝酒歌、定亲歌、送亲歌、接亲歌、起房歌、老人歌等酒歌,这些酒歌,朴实大方,讲礼好客,以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生动而有力地反映了布依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他们勤劳俭朴的高尚品德和美好的心灵。

伴酒歌敬酒,明确地唱出敬酒为加深情谊,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酒礼酒俗的一大特色。如:“这杯酒来清又清,美酒首先敬客人。世间贫富本是有,不讲贫富讲交情”(苗族);“举起杯来好朋友,喝干这杯白米酒,别客气呀别拘束,干杯情谊多交流”(布依族):

“你左我右手,各端一杯酒,我俩手拉手,喝下这杯酒,今后日长久,永记此时候,情意胜浓酒”(侗族)。水族宴宾敬酒时唱:“酒不醇怪酿酒药,酒不香不敢多斟,敬一杯谨表心意,亲友啊请你畅饮,若不会也应接杯,不负我对你尊敬。”客举杯应对,度答酒歌:“主人家待客殷勤,酒席上意重情深,你双手把酒劝敬,喝杯酒,祝你风云”。或推让地唱:“端起这杯香米酒,我的心里好害羞,非怕醉后红我脸,如何把情来领受?”经主人再唱劝,客便唱酒歌谢饮:“这是主家粮食蒸的酒,叫人闻到就心甜,叫人喝了就心醉。”饮后,用酒歌夸赞主人:“这杯酒来黄又黄,主人修得好幢房,金色柱头银色梁。”“米酒酿满缸,九排七间房。”“酒杯斟酒酒杯青,笑在眉头喜在心,茅棚换成砖瓦屋,沙发靠椅样样新。酒杯斟酒酒杯杯黄,电灯下面缝衣裳,节日佩戴银装饰,平时穿的花的凉。”(苗族)主人得赞而举杯回敬:“尽讲礼忘了喝酒,再饮酒请莫推让,酒醉了有茶漱口,酒菜差请你原谅,喝了酒情深意长。”一些民族村寨有文化的姑娘也以主人身份伴歌敬酒:“大叔高龄见识广,敬你一杯表心肠;酒敬青年得对象,酒敬老人寿命长。”客人饮时答唱:“虚度光阴几十年,从不出村见识浅,多谢姑娘敬我酒,祝你满意结良缘。”宾主碰杯而干。酒礼也有由亲友唱酒歌代主敬客,这时,宾客在饮前唱问缘:“主家酒花亮铮铮,请让我来问一声,你是长辈是同庚?你为谁来把酒斟。”主人代表唱述后,客唱谢酒歌:“一杯酒固是情份,半杯酒也是看承,接过酒来领了情,多谢老表和主人。”唱罢会意尽饮。

用精致酒器盛酒宴宾和客赞主人酒器以谢盛情,是饮酒礼俗中的重要内容。播州安抚使杨文以宋王朝赏赐的“凤樽”、“金盏”饮宴为荣。民族村寨殷实之家酒宴多使用美观的酒具,宾客完好饮时赞唱:“马头酒壶亮锃锃,桂花米酒香喷喷”,或“酒壶像蝴蝶,顺着酒杯游”。“牛角盛酒敬客忙,牛角斟酒九两半,请君喝干别推让。”在这种热烈隆重的盛宴场合受敬牛角酒的客人,不会立即接酒来饮,而是以谦逊的酒歌相答:“一只牛角一尺长,斟满美酒喷喷香,姑娘情义千钧重,我是蚂蚁怎敢当?”再敬而饮。寓酒礼于敬献、谦让与赞誉之中,佳酿、美器、酒歌、盛情相互揉合,“酒歌多醉了山坡,宾主情深溢出酒窝。”宾主饮醉之后,客人示意将返,主人用再劝酒方式以表留客之意:“好酒九十九,才喝了九壶,还有九十壶,客人请别走。”客临行,主以歌相别并敬最后一杯送客酒:“这杯酒来黄又黄,来得忙来去得忙,再敬贵客一杯酒,路上口渴得润肠。”或赠一瓶礼酒并唱:“请你收下这瓶酒,把酒放到今秋后,五谷丰登禾满仓,那是欢庆的时候,待到再次奉举杯时,节令佳期再饮酒。”

3 苗族酒歌

苗族“古歌”、“酒歌”是苗族人民生活中常见的民歌体裁。时逢佳节或婚姻喜庆饮酒,人们常用酒歌来祝福酬谢;席间酒后,老人们往往用酒歌曲调来传唱历史、歌颂民族英雄和祖宗的业绩。酒歌曲调旋律起伏不大,庄重严肃,带朗诵风格,常常是一个章句的无限反复,仅因歌词调值不同而稍有变化。

苗族民歌从调式上看,多数属有大调色彩的微调式,以“5”音为主;其次是小调性的羽调式,以“6”间为主;再次才是“2”音上的“商”调和“1”音上的宫调。以“3”音为主的角调式,“5”音征调和“2”音商调式交换或转调的歌曲也有,但较少。苗族用音简炼,多数为四或五个音组成。在旋律上,四度、五度、八度跳跃在“飞歌”中很突出,级进不大,小三度的跳进在“古歌”、“游方歌”中较少。苗族声乐的特点,酒歌、古歌、大歌主要是平行乐句和模进乐句,第三、五句是第一句的重现,第四、六句是第二句的反复,只是在乐句中加进一些装饰音。

主人接客花歌一首

(苗族)

1

今日郎家小元会

惊动虎来惊动人

惊动虎来翻山岭

惊动龙来抬丁头

惊动贵亲到寒屋

坐处不为接慢人

炮火冲天进郎屋

报郎若样堵(都)得情

4 藏族酒歌

伦布噶瓦这首加查酒歌,包含有很丰富的历史和民俗内涵,抓住了藏酒文化的核心内容,遣词造句深刻而又准确。酒歌里的两个人物都跟酒有缘。唐太宗的宗室女文成公主,出嫁松赞干布进藏时,据说就带有酿酒技术和工匠以及龙纹瓷碗,她是西藏最早的酿酒户吧。但酒的出现可能早于文成公主。西藏最早的藏文史书《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就记载有:墀松赞与韦氏等地方首领约定在冲木地方进宴会盟,韦氏“以半克青稞煮酒,敬献饮宴”。

唐太宗征高丽时,松赞干布也专门敬献金鹅酒器。中原汉族地区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已有“鬯”字,据学者们考证,这字的读音为“畅”,指“用以祭祀祖神的香酒”,而藏族至今称青稞酒为“羌”;汉藏对酒的这类语音相合,就可能有互相借鉴、交流的关系,酒很可能是汉藏间第一批文化交流的名词。伦布噶瓦,就是迎娶文成公主的使臣禄东赞。据说松赞干布曾让其编定基本律,他编制不出来,听说彭域有个小孩很聪明,就派了4个大臣去找这个小孩请教。大臣们在彭域遇见一个孤单的小孩,就问他:“你的阿爸阿妈干什么去了?”小孩回答说:“阿爸去找语言,阿妈去找眼睛哩。”大臣们听不懂。过了一会,孩子的阿爸提着一壶酒,阿妈拿着一盏灯回来了。大臣们这才明白:酒是语言的源泉,灯是黑夜的眼睛。他们当然把聪明的孩子带回去了。

这种隐语是藏族对酒的一种独特理解和认识,为藏酒文化的发展指出走向,理出线索,至今酒歌成为一束艳丽的鲜花,就是从语言演化为歌曲的吧。酿造青稞酒的办法,跟中原汉族地区制糯米酒相近而又不全相同;先把青稞洗净煮熟,再拌上酒曲,装入容器使之发酵出酒。史诗《格萨尔王传》对珠牡酿酒有生动形象的描绘:“做酒的青稞好像野鸟成群飞”,“煮酒的蒸气好像香烟蓬蓬起”,“撒上一块曲,好像紫雕腾空飞”。待酒浆盈盈取饮时,初次兑水出的酒叫头酒,再兑水就依序叫二道、三道……著名诗人、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云:“头酒、不曾醉,二酒不曾醉,情人敬一杯,马上薰薰醉。”头酒醇香,浓郁芳烈,二三道酒次之,饮用适合,四道酒味淡而度低。有的人还把头酒装进瓦罐或酒坛,放入冰糖严加密封,藏入地窑或埋在地下,几个月或几年后取饮,醇香味美有如冰冻的蜜酒。开启时可要十分仔细,否则酒浆会像喷泉般喷飞出坛。“山羊见柳,藏民见酒。”这句藏族谚语道了一种风俗,但并不很准确。应该说爱豪饮的大多是藏族男子,有的男子把豪饮当做慓悍、豪迈、血性的标志,但妇女特别是年轻的姑娘,多数并不嗜酒,她们说:“女人喝酒不如狗。”但开酒店或摆酒摊大多是女店主,当男子豪饮时,妇女们就唱酒歌劝饮,真不知是习惯还是分工。某些地区,当妇女怀孕到一定时间就经常喝青稞酒;生育后,酒中加入红糖、酥油等加热后饮用,是为补养品的一种。日喀则等地区,母亲出门干活,为了不让孩子哭闹,就喂孩子几口酒、使之睡去;搬家或出远门时也用这种办法。在节日里、聚会活动时更是“无酒不成筵席”。结婚庆典的日子更要喝他个昏天黑地,出入门、迎宾送客、上下马、对歌跳舞时,都要敬酒或接受敬酒。在一般社会交往场合,往往要喝酒,即使有了纠纷也要请酒当“和事佬”,如理亏认错,给对方送一坛酒以赔礼道歉。大年初一,睁眼醒来就要喝热“滚典”——青稞酒内加红糖、酥油、奶渣和磨碎的青稞;吊唁死者更要携酒前往。

其实,酒已不再是酒,而是礼仪的载体。如迎宾送客时,全家都排列门前,向来客献哈达和酒,这是最尊贵的礼节。客人双手接过酒后,首先要用无名指蘸点酒往空中抛弹三下,以敬天祭神,然后三口一杯喝干,接下来主人会边跳舞边唱酒歌,热情相劝。但这类迎送场合,不过是小型的酒场和酒歌演唱。

在欢庆节日,亲朋聚会或集体劳动之余,喝酒喝得起兴,就随时随地可摆酒场,在场的人围成舞圈,在圈中央放一罐酒和18只龙纹大碗,人们跳一阵舞就停下喝一阵酒,也有的在舞圈设下酒卡——由某位老老人斟满酒守候着,跳舞的人每经过这里,必得满饮三杯才能放行。酒场轮流劝酒,绝不轻易放人过关,所谓“酒场如战场”、“酒场无兄妹”即指这类规矩而言。酒歌也不仅为劝酒而唱,而是喝酒就要唱歌,认为“如果酒没有歌,那就像清水般没有味道”。酒和歌已结成亲密的孪生姊妹。这两者间有紧密的配合和有力地互相推动。“好酒你来喝,酒歌我来唱,酒和酒歌,都没有停下的时候。”从某些史料来看,吐蕃时代就有酒歌,《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赞普传记》里,凡赞普接见大臣、外国使者,以及大臣们宴会时,已有齐声唱歌或由善歌者唱歌的习惯。但这酒会上的歌不是劝酒或赞酒的歌,而是为渲染和加强宴会的氛围,夸威示富,斗智取谐,密切交往等等,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是种历史歌谣,还不是纯粹的酒歌。在史诗《格萨尔王传》里,珠牡送格萨尔出征或迎接将领们凯旋归来时,在献茶敬酒的同时,边舞边唱酒歌,既欢庆也叙述酒的美好,这可说是纯粹的酒歌,在流传过程中,群众在喝酒时,又即兴编唱,共同汇聚成系列性酒歌。

总之,歌助着酒,酒乘着歌,渗入到西藏世俗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可喇嘛教把戒酒作为基本戒律之一,有些信教的赞普,也把佛教的五戒纳入民法,但仍然是戒而不止,禁而不绝,世俗群众仍然爱喝酒。究其原因,有人为地区高寒缺氧,酒能抗寒抗缺氧,但对不会喝酒的人,喝了酒更喘不过气来;有人说,这是由于佛教提倡“苦”和推行苦行主义,反而使群众认为,有酒喝,有肉吃就是人间天堂;也有人认为,由于高原交通闭塞,文化生活贫乏,而用饮酒取乐。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我认为还是群众自己的说法为好,藏谚“山羊见柳,藏民见酒。”也就是说,藏族爱喝酒是出于天性。藏族是个乐观勇敢的民族,他们为欢乐而生,为欢乐而死,执着地追求幸福和欢乐。这是任何宗教压抑不了,清规约束不住的。这也就极大地丰富了西藏的文化,既有宗教文化,又有世俗文化,而且双峰并秀并茂。青稞酒比之酥油茶等其它饮料,又是极方便的。离家长途跋涉的人们,总是承担着紧迫而繁重的任务,离家越远越是想家,在途中熬茶的时间也不够,而走路喝酒不觉累,口渴喝酒能解渴,骑马赶路时,用干净的羊肚子装一壶酒,渴了累了,端起就喝,喝够了就放回马背,的确方便之极。总之,酒是高原上珍贵而又方便的饮料,藏族尚勇,常以“烈酒般的勇气”自豪。“美酒你来喝,酒歌我来唱……”

5 蒙古族酒歌

在草原上美酒和歌声总是密不可分的。中央民族大学的蒙古族音乐家乌兰杰教授将带我们走进茫茫的大草原,一起品味酒歌的味道。酒歌的发达和酒文化的发达说明了什么,它和今天蒙古人的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乌兰杰教授为您打开问号。 (一)蒙古族各部酒歌的全景展示 茫茫草原,东西纵横千里,孕育了不同的蒙古族部落,流传在这些神秘部落的酒歌,难道我们都耳熟能详吗?乌兰杰老师带您聆听不为人所知的各部酒歌:鄂尔多斯酒歌《浓烈的白酒》;锡林郭勒南部察哈尔短调酒歌《阿素如》;锡林郭勒乌珠穆沁酒歌《思情曲》;科尔沁酒歌《西杭盖》;呼伦贝尔布里亚特酒歌《明亮的太阳》;阿拉善酒歌《八只狮子》。 (二)蒙古族酒歌和酒文化 酒歌的发达和酒文化的发达说明了什么,蒙古族称酒歌、宴歌为“阿拉黑因·道”、“乃林·道”。宴会是酒歌的载体,酒歌则是宴会的灵魂。蒙古族宴会至少可以划分为三种:日常宴会、庆典宴会(官方庆典宴会、民间庆典宴会)、婚礼宴会。日常宴会歌曲《西泉水》;官方庆典宴会仪式非常严格,首先一定要唱三首礼仪歌曲,颂歌或赞歌歌曲。官方庆典宴会歌曲有《圣祖成吉思汗》等;民间庆典宴会,那达慕上也要唱三首礼仪歌曲,各个盟乃至各个旗,都有自己的三首礼仪歌曲。科尔沁地区礼仪三首歌是《哈布图·哈萨尔颂》、《至高无上的宗教》、《金色圣山》;鄂尔多斯地区婚礼宴会歌曲《送亲歌》。 (三)酒歌的类型 蒙古族的酒歌基本上分为优美型、健美型和壮美型。优美型的酒歌节奏舒缓,抒发人们美好的情感,如《天上的风》;健美型的酒歌,刚健舞蹈性的,如《长尾红马》、《布谷鸟》、《再跳》;壮美型的酒歌在庆典仪式上,如电影《巴音布鲁克》中的《酒歌》。蒙古族酒歌的主题:歌唱草原,感谢父母之恩,增进友谊,主张团结,赞美宗教,如《六十个美》、《四海》。

6 彝族酒歌

那坡县彝族聚众饮酒唱的歌。在酒席间大都以歌代言。有“开腔”、“表情”和“展望”31个调。“开腔”调用于开头部分,叙唱当餐酒席性质、起因,主人家谱等,以“哈喂”为主要衬词。“表情”调用于中间阶段,宾主双方互相敬贺,表达相依相助之情,以“呐吧”(感谢)为主要衬词。“展望”调用于结尾部分,宾主双方颂扬现实美好生活,憧憬未来前程,包含依依辞别的话语。开头声调平缓,如数家珍,一人领唱,众人附和。中间声调激昂,气氛热烈,伴之敬酒,时而重唱、对唱、轮唱或合唱。最后以轻快、柔和的唱调宣告酒宴结束。

7 胡松华演唱的歌曲

简介

西藏民歌,又名《高唱酒歌》、《吉祥酒歌》,胡松华曾于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演唱过。

歌词

作词:胡松华

编曲:胡松华

我高唱酒歌

富裕的强巴歌儿多

歌儿多

若问我喝过千杯酒人不醉歌不落

强巴本是那种粮的人

理应尽情把美酒喝

酒量赛过长江黄河

呵 呀拉嗦

我高唱酒歌

快乐的强巴朋友多

朋友多

吉祥如意的金杯斟满振兴的美酒

祝福勇敢正直的男子汉

祝福多才美丽的女强者

祝福祖国富强康乐

呀拉嗦

干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4: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