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九龙祭
释义

九龙祭

1.概况

九龙漈位于鲤鱼溪下游,距县城13公里。相传古时有九条蛟龙聚游于此而得名。瀑布群共由九级瀑布组成,源于圣银楼山麓的龙溪水,在长仅一公里多的流程中,落差却达300多米,形成奇绝的飞瀑深潭。何少川诗句“浩浩溪水排空降,皑皑积雪动地来”,生动地描述了九龙漈的壮丽景观。该景区于1987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以第一级九龙漈大瀑布最为壮观,瀑高46.7米,宽75米,盛水期可达83米,势如千军万马,声如虎啸龙吟,是全国最大瀑布之一。以下第二至九级分别名为:龙蛙瀑、龙鳄瀑、龙牙瀑、卧龙瀑、龙井瀑、葫芦瀑、龙角瀑、龙口瀑,其中龙牙瀑之秀、龙井瀑之险及“四叠瀑”犹如银河落九天的奇景更为游客所赞赏。

九龙漈四周群峰竞秀,绿林密布,晴岚暮霭,润碧湿翠。每当雨后初晴,丽日当空,山谷水气蒸腾,山顶岚光萦绕,宛如人间仙镜。而景区内丰富多彩的植被景观,有花香色异的深山含笑、杜鹃、福建山樱、山茶、桅子花等,有色彩艳丽悦目的杨梅、野柿、山荔枝、猕猴桃等果实,有赤楠、红楠、枫叶、猴欢喜以及许许多多奇花异草和猕猴、白鹇等珍稀动物,九龙漈四周群山树木苍翠,峰峦秀丽。如金鱼峰、骆驼峰、鸽子峰、腾龙峰、鲤鱼峰等,峰如其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二、景点介绍

九龙漈大瀑布

九龙漈瀑群中,这一级最为壮观,瀑高46.7米,斜瀑长度52米,宽76米,盛水期可达83米,是全国最大瀑布之一。省领导何少川同志在其舒情散文《雨中观瀑》中写道:“浩浩溪水排空降,皑皑积雪动地来。”生动地描绘了第一级大瀑布的博大雄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九龙漈,势若千军万马,声如虎啸龙吟,回荡山谷天际。瀑流冲击,潭面飞卷浪花,似雾似雨,如云如烟,当旭日斜阳映照之时,幻成道道彩虹,蔚为奇观。瀑右上方还有一个直径14米、深12米的深潭镶嵌在瀑间,人称“龙眼”。巨瀑顶部的水潭,其形状酷似我国版图,而“龙眼”正如海南岛座落在“版图”的右下方。边上又有一株虬曲的龙松,人称“迎客松”,依偎在古铜色的石崖上,平添无限神奇。

龙蛙瀑

瀑高8.4,宽70米,俗称“龙潭瀑”。

龙鳄瀑

二级瀑布之后,溪流由急转缓,连续跌落成两级高11.5米,宽51米的瀑布。此瀑形似一条巨大的鳄鱼,循石滩而上,似乎其修练而欲化为龙,吞云吐雾、扬波激浪,因而得名。

龙牙瀑

第四级瀑布高22.5米,宽26米,瀑中有一形龙牙般的巨石落出将瀑流扯成两半,因而得名。

卧龙瀑

山峰回转,水流缓缓而下,流入一个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潭中,瀑布斜面13米,宽48米,似乎巨龙至此略感疲倦,一改其奔腾不羁的本性而落出温文尔雅的神态,静卧从容,从而命名。

龙井瀑

此处为瀑布群最为险峻之处,四周如刀劈斧削般陡峭悬崖和着隆隆的瀑声,令人强烈地感到大自然造化万物鬼斧神工的威力。瀑高14.7米,宽22.4米,瀑下的一个深潭中有三处象是有水从潭底冒上来。

葫芦瀑

第七级瀑布高14.4米,宽24米,瀑间山崖欲坠,危岩压顶,断壁凌空,脚下惊涛涌涌,瀑雾缭绕。此处悬崖下有一瓮口形的石窟,深不可测,传说此处为龙王出没之所,每当瀑下深潭有一股雾气升出时,必将降雨。

龙角瀑

金鱼峰和鲤鱼峰之间的深谷间,有一巨岩形似“龙角”,其下即为“龙角瀑”,瀑高22.4米、宽62米。

龙口瀑

“龙角”之下就是最后的第九级瀑布,瀑布高17.7米,宽69米,瀑下有一水帘洞,似“九龙张口”,瀑水喷口而出,激浪飞珠,冲成宽69米,高37米的银幕,把“龙口”遮得严严实实,龙口下还有一圆石,形似九龙戏珠,故人称龙珠。六至九级瀑布滔滔滚滚连成一条二、三百米长的漫瀑,让人“疑是银河落九天”了。

腾龙峰亭

分别为茅草亭、树皮亭、竹子亭,亭子风格迥异,位与“龙尾”、“龙脊”及“龙首”之上。

三、中国龙的文化

1、龙的文化的起源

中国龙文化,上下8000年,源远而流长,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多彩多姿。龙常常被作为我们民族的象征,出现在人们目力所及的地方,建筑物上刻它塑它,工艺品上镂它绘它,影视戏曲里演它唱它;衣食往行,吃喝玩乐;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三千六百个门类,九万九千九百座名胜;时时处处都能见到它那或嬉笑,或和悦,或盘旋,或腾跃,或怒怖的容颜,或奋飞的身影。

中国龙起源于距今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出于对大自然的崇拜与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在心中构造了一种拥有马头、鹿角、蛇身、鱼鳞、鹰爪、鱼尾等特征的神兽,并赋予它翻云覆雨,兴风作浪的神力,这就是龙。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频繁出现,它成为了开天辟地的神,帮助黄帝统一了中国,又力保大禹治水,为千千万万人民造福。在封建时代,龙象征着皇权、神权,是不可侵犯的威严,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龙成为了一种吉祥物,飞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人们舞龙、赛龙舟、提龙灯等,龙成为了不朽的主题。

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国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

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龙,集日月之精华,汇天地之灵气,具百兽之形,兼包容四海、吐纳百川之胸襟。在这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它将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还将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为新世纪的中华魂。

2、为什么说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人类是由女蜗捏黄土造出来的。女蜗创造了人类,那么女蜗她自己又是谁创造的呢?按普遍的说法,女蜗最早应该是奉蛇为图腾的民族创造出来的。

什么是图腾呢?图腾(totem)是原始社会氏族的一种标志。图腾信仰是一种非常原始的信仰。而蛇图腾的色彩在女蜗、伏羲等的形象上能明显地看出。蛇图腾分布很广,现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在几千年的不断迁徙中,各民族的文化互相交融,蛇图腾传遍了长江南北,在台湾的高山族、海南的黎族中都有蛇图腾的遗迹或习俗。在奉蛇为图腾的地区,人们一般认为“蛇”是“龙”的原形,“龙”是“蛇”的神性显示。所以在江苏、浙江、安徽一带称家蛇为“苍龙”、“天龙”、“家龙”等等,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有些民族自称“龙神”、“龙人”、“龙户”并建蛇庙,祭蛇神。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而且有深厚的历史渊源。龙是中国人的象征,中华民族骄傲地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

相传,轩辕黄帝经过五十三战,打败了蚩尤,平息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七十二个小部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他将各个部落的图腾结合起来,参照他们的特点,制定了这样的一个图腾:蛇的身,鱼的鳞,马的头,狮的鼻,虎的眼,牛的舌,鹿的角,象的牙,羊的须,鹰的爪,狗的尾。给它取名为‘龙’!既能腾云驾雾,又能翻江倒海。”从此以后,龙就成为中华民族吉祥权威的象征物。谁也不能侵害它,就连黄帝也带头崇敬它。这就是‘龙’的来历。

轩辕黄帝逝世后,先民们一致认为黄帝功大无边,应该乘龙升天。尽管黄帝尸体埋葬在陕西黄陵县桥山之巅,人们都习惯认为桥山只埋着黄帝的衣冠。不忍心把黄帝说成埋的地下。因此,“古老中国一条龙,龙的祖先在黄陵”,就成为世代歌颂的民谣。

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而且有深厚的历史渊源。龙是中国人的象征,中华民族骄傲地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

3、龙是中华民族审美的一个重要表征

在文学中,龙是一种神圣、巨大而意义隽永、激情飞扬的艺术意象。在被称为中国“准诗歌”之渊的《易经》中,所谓“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这何等的豪迈与富于想象!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伟大人格的写照,是充满了阳刚之气的人格之美;“天行健”者,龙也。所谓“水就湿,火就燥。云从龙,凤从虎。圣人作而万物靓”。这是以龙喻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之美。所谓“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这是讲蓄势待发、有实德真才而不张狂招摇的人格谦卑之美。所谓“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这是生命原朴之美的歌唱!

在《楚辞》中,龙被想象成为神人驾车的神兽,“驾飞龙兮北征”,“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湘君》),以及“乘龙兮辚辚”(《河伯》)等等诗句,使我们同享《易经》关于“时乘六龙以御天”似的巨大快感。在历代《龙赋》中,虽然大量堆砌了为帝王颂的陈词滥调,但也有写得精彩的。唐代白居易《黑龙饮渭水赋》“龙饮渭水”的雄姿,有“闻之者心骇而易色,睹之者目而改观。呼吸而声起风雷,宛转而势朝云汉”之句,令人读之难忘。

龙的宏伟雄浑、刚健有力、飞动无静,是中华民族阳刚之美的代表性意象。这种意象,往往出现在中国传统的宫殿、坛庙建筑上。北京天安门城楼的屋顶的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饯脊,其正脊两端与垂、饯脊端共有十个彩色玻璃龙头形饰件,即所谓“龙吻”,被称为“九脊封十龙”;天安门的栋梁枋柱上,满是“金龙和玺”彩画;金水河畔,又高耸经一对华美挺拔的汉白玉华表,那华表柱身雕刻以腾飞于朵朵云彩之际的龙象,盘旋曲折,十分富于美感。北京紫禁城里,到处可见的是龙像。太和殿有专供皇帝御坐的雕龙宝座,殿内有六根蟠龙金柱,高约三丈,其柱粗两人合抱。太和殿的金龙藻井可谓天下无双,殿内所有天花板上都绘有龙的图案。故宫三大殿尤其太和殿前的雕龙石阶无比精美。九龙壁名闻天下,它由二百七十块彩色琉璃拼凑而成,由九龙、云气、海水与山石造型所构成,其主体龙纹强烈起伏,大有震壁欲腾飞之势。在天坛祈年殿、十三陵之长陵棱恩殿的建筑上,也有众多艺术尤佳的龙的造型。北海有九龙壁与五龙亭,西山有龙王堂,颐和园有龙王庙,就连雍和宫的佛龛上也雕着龙。至于在曲阜孔庙,还有别具一格的石雕蟠龙柱。中国传统建筑上的龙的艺术,首先是政治、伦理与政权的象征,然而作为艺术形象,它也挣脱一般政治伦理的观念域限,走向审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