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韭菜黑斑病
释义

中文学名:韭菜黑斑病

分布区域:中国局部种植区有发生。

病原类别:真菌

病原:葱链格孢

危害对象:韭菜

危害部位:主要为害叶片、花梗或鳞茎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花梗或鳞茎。叶片、花梗染病初生浅褐色、卵圆形至纺锤形条斑,后变为黑褐色,有轮纹,湿度大时表面密生黑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斑融合致全叶干枯;花梗染病易倒折;鳞茎染病多变黑腐烂,种子不易成熟。

病原形态特征

桂竹香链格孢(Alternaria cheiranthi(Lib.)Wiltsh.),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4~12根束生,灰褐色,不分枝,局部膨大,具隔膜2~15个,大小32~96×4~7微米;分生孢子单生或串生,椭圆形或近椭圆形至不规则形,暗黄褐色,嘴喙很短或无,表面光滑,具横隔膜1~5个,纵隔膜1~11个,隔膜处稍缢缩,大小21~97×13~32微米。此外有报道菠菜链格孢(Alternaria spinaciae Allescher et Noack),也是该病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天附着在种子上的分生孢子或潜伏在种皮内的菌丝形成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在适宜条件下经气孔或伤口侵入,也可直接穿透表皮侵入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多雨年份或田间湿度高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或结合翻地进行深埋,以减少菌源。

(2)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合理密植,适量浇水降低田问湿度以减少发病。

(3)有条件的尽量采用滴灌或膜下灌溉,避免大水漫灌。

(4)发病初期喷洒70%代森锰锌干悬粉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视病情防治1次或2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6:4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