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词典解释

痉 拼音:jìng

部首:疒,部外笔画:5,总笔画:10

五笔86&98:UCAD 仓颉:KNOM

笔顺编号:4134154121 四角号码:001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5C9

基本字义

jìngㄐㄧㄥˋ 形声。字从疒从巠,巠亦声。“巠”义为“绷直”、“笔直”、“僵直”。“疒”与“巠”联合起来表示“肌肉组织绷紧僵化”。本义:肌肉组织绷紧僵化。

〔~挛〕肌肉收缩,手脚抽搐的现象。俗称“抽筋”。

(痉)

English

convulsions, fits

痉 #jìng

【释义】[痉挛](#jìngluán)肌肉紧张,不自主地抽搐。如胃痉挛等。

拓展信息

痉 <名>

风强病。也称“痉挛”

痉,彊急也。――《说文》

又如:痉风(痉挛,风病);痉病(风强病,痉挛)

痉挛

痉笑

痉(痉)jìng痉挛,俗称"抽筋"。肌肉不自主的收缩运动:膈~挛(呃逆)。肠~挛(肠绞痛)。手足~挛。

常用词组

痉挛 jìngluán

1. [jerk] 由于反射作用而引起的无意识的抽搐性肌肉运动;指外界刺激产生的痉挛

2. 痉笑 jìngxiào

[risus sardonicus] 由于面肌痉挛而引起的以扬眉、咧嘴为特征的一种面部表情;指破伤风的痉笑

病名

痉。

出《灵枢·经筋》。又称痓。以项背强急,口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为主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痉病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风、寒、湿、痰、火邪壅滞经络而成。虚证多因过汗失血,素体虚弱,气虚血少,津液不足,筋失濡养,虚风内动所致。《金匮要略心典》卷上:“盖病有太阳风寒不解,重感寒湿而成痉者,亦有亡血竭气,损伤阴阳,而病变成痉者。”实证以祛邪为主,可兼扶正。虚证以益气养血为主,兼予熄风。有刚痉、柔痉、阳痉、阴痉、三阳痉、三阴痉、风痉、风寒痉、风痰痉、痰火痉、湿热痉、热甚发痉、血虚发痉、虚痉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