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警察作证制度研究 |
释义 | 作 者: 王超 I S B N: 7811093251 开 本: 32开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2-1 内容简介 在中国警察作证既是一个十分丰富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践课题。本书在反思中国刑事司法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一方面对警察作证制度的一些基本理论范畴进行了系弘阐述,如警察作证的含义、性质、价值、理论基础、作证范围以及警察在作证过程中的身分界定等,另一方面对警察作证制度与证人作证制度之间的关系、程序性裁判中的警察作证、警察作证与刑事庭审功能的完善、警察作证与刑事司法体制的变革、警察作证与警察制度的改革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本书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导论 一、警察作证的含义 二、警察作证的性质 三、警察作证的意义 四、我国是否存在警察作证制度 五、我国警察作证的现状 第二章 警察作证的理论基础 一、公正审判与警察作证 二、传闻证据排除规则与警察作证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警察作证 四、警检关系与警察作证 五、结语 第三章 警察在作证过程中的身份界定 一、警察在作证过程中的身份问题 二、域外的理论与实践 三、我国刑事证人的反思与警察证人的确立 四、警察证人与普通证人之比较 第四章 警察作证的主要情形 一、目击情况、受案情况或者抓获情况 二、勘验、检查、鉴定情况 三、讯问、询问情况 四、搜查、扣押情况 五、秘密侦查情况 六、警察作证的限制与例外 第五章 程序性裁判中的警察作证 一、程序性的原告 二、程序性的被告 三、法官的角色 第六章 警察作证与刑事庭审功能的完善 一、我国刑事庭审功能的缺陷及其对警察作证的影响 二、完善我国刑事庭审功能的思路 第七章 警察作证与刑事司法体制的变革 一、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概述 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对警察出庭作证的消极影响 三、在警察作证制度之外看刑事司法体制 四、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及其渐进性 第八章 警察作证与警察制度的改革 一、阻碍警察出庭作证的思想因素 二、建立警察作证制度所面临的挑战 三、我国警察制度的改革 附录一:关于我国警察作证的调查分析 附录二:警察作证调查统计结果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