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NMD |
释义 | 1 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National Missile Defence ),即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由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提出。其工作模式为: 预警雷达首先发现目标,即“敌方”的进攻洲际导弹;预警雷达将报警信号传送到军事卫星; 军事卫星将报警信号传送到指挥部; 指挥部发出命令发射反导弹导弹; 反导弹导弹利用红外跟踪原理搜寻敌方进攻导弹, 识别真假弹头, 然后在地球大气层外拦截敌方进攻导弹, 并用激光武器将其摧毁 ◎ 建立原因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取得对苏联的军事优势,于1983年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又称"星球大战"计划)。 1993年,克林顿宣布"星球大战"时代结束,取而代之的是"NMD"(National Missile Defence, 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和 "TMD"(Theater Missile Defence,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 组成结构NMD全部组成是:2处发射阵地、3个指挥中心、5个通信中继站、15部雷达、30颗卫星、250个地下发射井和250枚拦截导弹系统。 具体地说,NMD是由5大部分组成的,即预警卫星、改进的预警雷达、地基雷达、地基拦截弹和作战管理指挥控制通信系统。 预警卫星用于探测敌方导弹的发射,提供预警和敌方弹道导弹发射点和落点的信息。这些卫星都属于天基红外系统,也就是说靠敌方发射导弹时喷射的烟火的红外辐射信号来探测导弹。 改迸的预警雷达,它们是NMD系统的"眼睛",能预警到4000-4800千米远的目标。美国除要改进现有部署在阿拉斯加的地地弹预警雷达以及部署在加州与马萨诸塞州的"铺路爪"雷达外,还要在亚洲地区新建一个早期预警雷达。 地基雷达是一种X波段、宽频带、大孔径相控阵雷达,将地基拦截弹导引到作战空域。 地基拦截弹是NMD的核心,由助推火箭和拦截器(弹头)组成,前者将拦截器送到目标邻近,后者能自动调整方向和高度,在寻找和锁定目标后与之相撞,将它击落在太空上。 作战管理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把上述系统联系起来。 这些系统部署后,24颗整天围绕地球不断旋转的低轨道预警卫星和6颗高轨道卫星,一旦探测到敌方发射导弹,立刻跟踪其红外辐射信号。通过作战管理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卫星除将导弹的飞行弹道"告诉"指挥中心外,还要为预警雷达和地基雷达指示目标。预警雷达发现目标后,将导弹的跟踪和评估数据转告地基雷达。一旦收到美国航天司令部的发射命令后,拦截弹就腾空而起。拦截器靠携带的红外探测器盯上来袭导弹后,竭尽全力(靠动能)与它相撞,与对方同归于尽。 ◎ 发展动向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由80年代的"战略防御计划"和90年代初的"对付有限打击全球防护系统"演变而来的。 美国发展NMD和TMD将打破全球的战略平衡与稳定,阻碍核裁军的进程,破坏国际防扩散的努力,并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所以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TMD的研制是由低向高发展的。用于拦截飞行高度在40公里以下导弹的爱国者导弹,已取得较大进展。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爱国者PAC-2 型导弹命中率为60%,此后美国不遗余力地提高这种导弹的性能。今年3月15日,美国宣布改进型的爱国者PAC-3型导弹拦截试验获得成功。据悉,美国还要进行16次拦截不同目标的试验,使这种导弹进一步完善。目前爱国者导弹是TMD中唯一有效的拦截武器,也就是说,TMD 尚处于低空防御阶段。 NMD是用来保护美国本土免受弹道导弹攻击的防御系统。从这一点看,它是里根“星球大战”计划的翻版或继承者。所不同的是,“星球大战”计划所依赖的是空中防御系统,而NMD是以陆空结合、陆地防御系统为主。根据美国国防部提供的材料,NMD包含六大部分:地基拦截导弹、地基雷达、天基传感器、改进型早期预警雷达,以及作战管理、指挥、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按照设想,美国可以通过这一系统,从敌方导弹一发射,就对它进行侦察、跟踪、定位、锁定,在它进入美国领空前将其摧毁。这项计划尚处于论证阶段,到底搞成什么样子,至今谁也说不清楚。据说,如果把外来的导弹比作雨点,这一系统就像一把伞,把美国罩得严严实实,不受一点损害。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一位议员在国会辩论时,就曾当场撑起一把只有伞架的漏雨伞,以此形容NMD的防御能力。 ◎ 全球概况◎ 美国概况在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 NMD的任务改为防止美国遭受流氓国家的核武敲诈和核弹恐怖主义。但是该系统的有效性和一些目标前提假设是被受争论的. 在克林顿执政时期陆续进行了一些测试但是并没有增加预算. 克林顿曾于2000/9/5公开支持本系统. 他说“该系统如果完美运作,可以让我们在复杂的全球维和行动中有额外的战略空间。” 目前的NMD 主要由陆基拦截器和阿拉斯加的雷达站组成,目标是在大气层外拦截来袭导弹. 少数的拦截器在2006年上线运作(10具左右) . 中程计划中后续将有更多SM-4型导弹拦截器在海军船舰上配备;还有上升段先发制人的拦截器机载雷射也将在不久后上线加入系统.美国NMD 分三阶段部署 第一阶段将达成能力1(C1)等级,可以拦截任何方向来袭美国的五枚传统无反制弹头. 近日更升级成100个拦截器可以拦截十个弹头。雷达也升级完成以早期侦测来自北朝鲜的导弹,拦截器和雷达都部署在阿拉斯加。 第二阶段将达成C2能力可以拦下有反制能力的弹头.部署更多雷达和拦截器, 和专属追踪导弹的人造卫星。 第三C3阶段能力可以拦下复合反制的弹头.再加上更多更多雷达和拦截器, 还要建造第二拦截基地,总计超过200枚拦截器. 虽然目前只计划到C3阶段, 但是系统设计允许C3之后还能继续升级提升. 五角大厦计划中未来NMD还能整合超过百枚的海军舰上海基拦截导弹(多数部署于神盾舰上)纳入NMD大系统之下. ◎ 日本概况2007年3月30日,日本航空自卫队防空导弹部队开始在埼玉县狭山市的入间基地部署爱国者3型导弹,意味着日本开始正式部署本国导弹防御系统。 ◎ 拦截试验2002/10/14,一枚陆基拦截导弹从Ronald Reagan防御基地发射到太平洋上空225 km处摧毁一枚练习弹头,测试目标包含三个诱饵弹。 2002/12/16 布什总统签署国家安全纲领23号大致上订定了2004年要启用一个可运作的防御系统. 几天后美国提出要求英国和丹麦所使用位于英国 Fylingdales 和格陵兰Thule 两处的设施加入NMD专案. 这个从2004到2009的专案预算$530亿美金, 是五角大厦最高额的单一预算。 2002之后, 美国开始和波兰及其他欧洲国家商量建立泛欧洲的导弹拦截系统之可能性. 建立一座类似美国阿拉斯加的防御拦截基地可以保护美国和欧洲不受中东、北非的流氓国家攻击. 波兰内阁首长Kazimierz Marcinkiewicz在2005十一月 发表谈话他愿意公开讨论将该基地射在波兰的可行性。 2002,现有NMD改名为陆基中途防御系统(GMD)专案,以分辨它和其他导弹防御计划的不同处, 例如太空卫星拦截,海基拦截, 上升段拦截、重返段拦截等诸多方案。 2004/7/22, 第一具陆基拦截系统部署于阿拉斯加 Ft. Greely, (北纬63.954度,西经145.735度表达式错误:未预料的/操作符;-表达式错误:未预料的/操作符). 2004年底为止已经部署六枚还有两枚于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 在Ft. Greely于2005又加装了两枚. 本系统已经可以提供基础防御能力. 2004/12/15, 马绍尔群岛举行的拦截测试失败,因为阿拉斯加科迪亚克岛的拦截器发射后16分钟出现异常运动。 2005/01/13五角大厦发言人Larry DiRita于记者会上说“我不认为宣告系统可以运作就是目标达成. 我只是说初步运作能力的目标已经在2004年底达成。”总之,最大的问题是资金“有一些部分已经可以运作但是有一些部分还不行, 如果国会更关注和给更多资金于本专案, 它将会相对上更快运作。” 2005/1/18, 美国战略指挥部指挥官督导设立“整体导弹防御联合机制指挥部.JFCC IMD”, 一但该机构启动,将推动发展科技和能力进行全球导弹防卫和支援.2005/2/14, 其他测试失败的拦截发射都是因为瓜加林环礁的地面支援设施故障导致.不是拦截器导弹本身原因。 2005/2/24,导弹防卫处测试神盾系统海基拦截效能, 成功拦截靶弹. 这是首次标准三型导弹 (SM-3)拦截器成功运作也是第五次神盾系统实测成功. 2005/11/10 USS Lake Erie (CG-70)号军舰侦测追踪并拦截到一枚两节式靶弹,于该弹发射后两分钟。 2006/9/1, 陆基中途防御系统测试成功.一枚拦截器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拦截从阿拉斯加发射的靶弹, 地面支援人员都在科罗拉多泉进行操作. 本测试后导弹防卫处指导官Trey Obering将军说 “我们已经可以进行长程导弹防御系统的全程测试.本次目标弹没有任何诱饵或是反制装备。” 海基X频雷达系统已经开始部署于若干船舰。 2007/2/24, 经济学人杂志报告美国驻北约代表Victoria Nuland,已经开始在北约中商量许多欧洲防御基地的可能地点.。她也确认此点“美国已经和英国商量未来关于此系统参与。” 2007二月份 美国开始接触波兰和捷克商量设立陆基中程导弹防御基地于这些国家的可,根据捷克官方报告(将近67%捷克民众不同意) 建立导弹防御雷达以支援将要建在波兰的导弹防御基地。 该基地主要是为了欧洲防御来自伊朗的长程导弹。 2008/2/23, 美国成功击落一枚卫星(演习) Ustka-Wicko波兰陆军基地可能提供给美国设立拦截设施,作为欧洲防御计划一环,这和俄罗斯宣布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有关。 ◎ 技术批评有许多关于技术上的可行性批评一直存在, 特别是该系统到底有没有用这一根本问题。2000四月一场科学家和安全事务室联合研讨会,在麻塞诸塞州科技学会议场下了结论 “任何有能力制造弹道导弹的国家都有相对应的能力轻易反制NMD系统使其无效。” 反克手段包括使用生化武器, 铝质气球诱标伪装成大量假弹头,和冷却弹头温度使击杀载具在最后阶段侦测不到。 2004四月,整体会计办公室提出报告“导弹防御局MDA 提不出针对一些批评的有效解释—尤其是在敌对目标使用诱标反制时如何应对.”并建议“美国国防部应该要全面测试每一个拦截阶段的细节” 但是国防部回答 “在生产全尺寸产品前并没有必要一定采行全操作测试。” 支持论者表示没必要花心力去关注分辨气球诱标和假弹头问题, 因为许多批评者所谓的“简单”反制措施事实上要实现改装于现有导弹上还是很难, 而且防御科技一直进步很快就能防御它们.导弹防御局 (MDA) 说诱饵辨别科技可以分类并找出移动方式最像真弹头的物体;而且终端拦截能力可以使所有中程施放的诱饵都失去意义.2002夏季 MDA 停止对外界提供防御细节并拒绝回答一切关于诱饵的技术问题。 2003七月的一场美国物理学会研讨会(APS) 专注探讨于上升阶段拦截导弹, 这是依然是目前NMD系统并不考虑的部分. 研讨会发现也许可能建造一种小系统引爆洲际导弹的液体燃料槽于上升阶段,甚至可以打掉一些伊朗发射的固体燃料导弹, 但是不能防御北朝鲜的固体燃料导弹, 因为受限于地理距离因素。不论如何,这还是透露了固体燃料导弹很难在上升阶段拦截。 如使用卫星轨道武器 拦截上升段的北朝鲜和伊朗固体燃料导弹至少要1,600个卫星拦截器才能构成防御网。拦截液体燃料导弹也要700个拦截器.,如果考虑到命中率问题,至少用两个拦截器拦一个导弹,则需要更多卫星。 目前美国唯一在近未来会使用的上升段拦截系统只有机载雷射 (ABL) 或是其他动能拦截器. 研究发现ABL 有能力在300 km 射程拦截固体燃料导弹和600 km 射程拦截液体燃料导弹。 美联社报道中不看好目前的中程NMD系统,它将在美国日后上升段拦截系统研发完成后被停用,因为它有许多重大科技问题无法解决.此外也有许多反弹道导弹文章在讨论关于类似NMD这类系统的可行性。 ◎ 中国立场外交部军控司司长沙祖康2001年3月15日强调,中国不想就反导问题与美国发生对抗,也无意与美搞什么军备竞赛。他重申,中国反对美国搞NMD,并希望中美之间业已存在的相互威摄的战略关系能够得以维持。 沙祖康是在接受中外记者的联合采访时作上述表示的。他说,中国反对美国搞NMD已不是什么新闻。 中国之所以采取这一立场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首先,中国认为NMD不利于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大局;其次,NMD将损害中国的安全。沙祖康认为,中国反对NMD,并不是因为想用手里这点核武器去威胁美国的安全。他说,众所周知,中国的核武库在五核国中是最小、最落后的,但中国却是五国中第一个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国家。当然,中国不会允许自己的合法自卫手段遭到任何形式的削弱或被剥夺。这是中国国家安全的最重要方面之一。 沙祖康随后分析了美国实施NMD计划对国际安全环境产生的一系列深远的消极影响:首先,美国实施NMD计划将严重破坏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损害大国间的互信与合作。其次,美国研发NMD将严重阻碍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甚至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已经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核和常规武库,并奉行着以首先使用核武器为核心的核威慑政策。在这种情况下,NMD将成为美国战略进攻力量的倍增器,而NMD计划实际上是美单方面的核扩军计划。美国此举显然孕育著引发更高水平上军备竞赛的危险。具体而言,一是可能将军备竞赛引入外空,二是可能将军备竞赛从进攻性武器扩大到防御性武器。第三,美国NMD计划将严重损害国际防扩散机制和努力,刺激导弹的进一步扩散。第四,美国实施NMD计划将使国际关系中的军事因素上升,不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本该用于经济发展的大量财力和物力将不得不用于发展军备。在这种情况下,哪一个国家能有真正的安全感,世界又怎能稳定呢?第五,NMD不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美国还打算在亚太地区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如果这种TMD用作NMD的组成部分,那么,它对亚太地区安全与稳定造成的冲击就不亚于NMD。 2 网络用语NMD也为网络用语,是“你妈的”的拼音缩写,比较隐晦的骂人说法。也有只是用于表示语言的粗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