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经外奇穴
释义

是在十四经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作用的腧穴,简称奇穴。“奇”是相对于“常”而言的,即以十四经经穴为常,它是指既有定名,又有定位,临床用之有效,但尚未纳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黄帝内经》中已有零散记载,如《素问·刺症论》、“刺十指间”、“刺舌下两脉”等,后《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记载甚多,至《奇效良方》才列“奇穴”一门。经外奇穴分布比较分散,但与经络仍有密切联系,如印堂与督脉,太阳与三焦等。其中少数腧穴,后来又补充到十四经穴,如督脉的阳关、中枢、灵台,膀胱经的眉冲、膏肓俞、厥阴俞等。随着针灸学术的发展,现代的一些新穴,诸如阑尾穴、球后穴等,亦入经外奇穴之列。

常用奇穴

一、头颈部穴(Points of Head and Neck,EX-HN)

1、四神聪

定位: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一寸,共四穴。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等,目疾。

操作:平刺0.5~0.8寸。

2、鱼腰

定位: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正中。

主治:眼部病症。

操作:平刺0.3~0.5寸。

3、印堂

定位:在额部,两眉头的正中。

主治:痴呆、失眠健忘、头痛眩晕、鼻衄、鼻渊、小儿惊风、产后血晕、子痫。

操作:提捏局部皮肤,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4、其他穴位:如太阳、耳尖、球后、上迎香、内迎香、牵正、翳明等

二、胸腹穴位(EX-CA)

1、子宫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

操作:直刺0.8~1.2寸。

2、三角灸

定位:以患者口角之间的长度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将顶角置于患者脐心,底边呈水平线,两底角处是该穴。

主治:腹痛,疝气。

操作:艾柱灸3~7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1: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