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经皮透析
释义

经皮透析,为中医传统经典用药方式,主要指外敷用药。即根据发病部位所代表的人体阴阳气象,结合奇经八脉、五脏六腑、三焦的中医整体理论,对应的寻找出疾病所相关的穴位,通过外敷,引经入药,上调气象,下制恶毒,达到治疗疾病,提高整体体质的作用。

目前应用最普遍的为肿瘤的治疗,比如“贴之消——蟾酥锭”组方含有蟾酥、雄黄、冰片、麝香等多种地道中草药,外敷于病灶、肿块、肿痛相应穴位,通过其辅助药物之强劲芳香渗透、走串通络作用,将具有解毒消肿、抑瘤止痛功效的药力迅速传布到病灶部位。此种疗法,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且治疗对患者日常活动不产生影响,亦不用忍受痛苦。

蟾酥锭

“蟾蜍锭”是中医采用经皮透析原理,经现代加工精提的一种高效、无副作用的抗癌、抗肿瘤中药。其具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其不仅对疗毒恶疮、痈疽发背、乳痈肿痛及其他中医外科肿痛疾患有显著疗效,而且对多种体内脏器组织的良性、恶性肿瘤也有良好的抑制其生长、消除其疼痛及肿胀等作用。

蟾酥锭之“蟾酥”功效考证

在中国古代医学发展史上,以“蟾蜍”为主要的外用方剂或成药并不鲜见。如南宋名医严用和的《济声方》、明代医家刘宗厚的《玉机微义》和陈实功的《外科正宗》等医著中,均载有“蟾蜍丹”,明代大医家虞搏所著的《医学正传》中载有“蟾蜍膏”。在综合参考上述医学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由广州天河顺康中医药研究所癌症研究室研制,西安顺康制药有限公司独家出品的“蟾蜍锭”外用药,堪称现代抗癌外用药之极品。“蟾蜍锭”由蟾蜍、雄黄、冰片、麝香等多种地道中草药组成,因其直接外敷于病灶、肿块、肿痛和相应的穴位上,并通过其辅助药物之强劲芳香渗透、走串通络作用,将具有解毒消肿、抑瘤止痛功效的药力迅速传布到病灶部位,从而达到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无毒副反应的理想效果。“蟾蜍锭”中的主药蟾蜍,在中医历代本草书中多有记述:《本草纲目》言其性味“甘辛、湿、有毒”,强调其可“治发背疗疮、一切恶肿”。

《本草纲目》指出:“蟾蜍,痛行十二经络、脏腑、膜原、溪谷、关节诸处”。“蟾蜍,疗疳积,消鼓胀、解疔毒之药也。能化解一切瘀郁壅滞诸积,如积毒、积块、积胀、内疔痛肿之症,有攻毒拔毒之功也。”古代医学所云“恶肿”、“鼓胀”、“积块”、“瘀郁壅滞”等,即包括今之临床部分良性或恶性肿瘤在内。

蟾酥之现代应用

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蟾蜍有抗肿瘤作用,曾有实验研究报告,蟾蜍皮提取物对受试小鼠及兔的肉瘤有治疗作用,能延长患有精原细胞瘤,腹水癌及肝癌的小鼠的皮成期,并能增强网状内皮细胞(对病原体,对防御作用的特殊细胞)的功能。试管中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另有临床报告,有2%蟾蜍香油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27例恶性肿瘤(均经病理检查及临床X线证实),其中有肺癌、肝癌、乳腺癌、贲门癌、淋巴肉瘤及五官科癌肿等十余种癌症,用药后有明显的止痛抑瘤、消肿利尿作用。

用蟾蜍注射液肌肉注射或作离子透入治疗,全身性毒副反应较大,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注射部位疼痛亦较明显。而“蟾蜍锭”为局部外敷药,经由相关部位疼痛亦较明显。而“蟾蜍锭”为局部外敷药,经由相关穴位可避免内服、注射所致的全身或局部毒副作用,而其消肿抑瘤、止痛解毒的治疗作用,则可通过麝香、冰片等强烈芳香渗透作用,迅速透过至病灶处,经经络传导直抵癌肿脏器或部位。“蟾蜍锭”外敷可谓是一种较理想的给药途径。

产品介绍

【产品名称】蟾酥锭

【主要成份】蟾酥、麝香、雄黄、朱砂、冰片等。

【性 状】本品为红色长椭圆形的锭,气香凉。

【功能主治】活血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疔毒恶疮,痈疽发背,初起红肿坚硬,麻木疼痛,乳痈肿痛,蝎蜇虫咬伤,欣热疼痛等症。

【适用范围】肺癌、肝癌、乳腺癌、胃癌、直肠癌等各种恶性肿瘤中晚期。

【用法用量】用醋研磨涂患处。(详见说明书)

【注意事项】外用药,切勿入口。忌食辛辣食物。

【规 格】3g/袋x2袋/盒x144盒/箱。

【包 装】药用复合膜包装。

【贮 藏】密封,防潮。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61020802

【疗程设计】每疗程1个月(每次使用7天,再更换新药使用),每3个疗程为1个阶段,每3个阶段为1个治疗周期。

作用机理

依据中医外治肿瘤理论,汇集多年临床经验和科学和科学研究之中医药结晶,将肿瘤的治疗与人体经络系统相结合,采用中药开窍剂经皮肤渗透打开人体经络系统,运用抗癌独特引经药,是具有杀灭癌细胞的药物之性能,偱经络的输送直达肿瘤病灶处,发挥中草药活血、解毒、消肿、止痛的药理功效,解其癌毒、气滞、淤积、湿热毒,使肿瘤细胞逐渐发生坏死,然后将杀灭的癌细胞经过大小便、汗液、经络之孙络排出体外,致使病灶缩小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疗肿瘤而不伤正气的显著疗效。

主要成分的抗肿瘤药理作用

蟾酥:辛主散热,寒主除热。故能使邪气散而不留。

麝香:辛、温。疗中恶,心腹暴痛,胀急痞满

蟾酥抗癌药理作用

体外实验,对JTC-26抑制率达90%以上。 对人体卵巢癌、肝癌细胞有作用。 用噬菌体法筛选,蟾酥有诱导噬菌体的作用,提示有抗癌活性。 体外能抑制人的巢腺癌、颧上下颌未分化癌、间皮癌、胃癌、脾肉瘤、肝癌等肿瘤细胞的呼吸。 对人体胃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对小鼠肉瘤-180、兔B.P瘤有效,并能延长患精原细胞瘤、腹水癌和肝癌小鼠的生存期。试管内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 对小鼠子宫颈癌-14和腹水型肝癌的生长有抑制活性的作用 抑制Hela细胞生长,抑制人肝癌和白血病细胞的呼吸。 蟾皮中的强心X和X元对Hela-S3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乌本X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蟾皮的胰蛋白酶水解液对小鼠实体瘤有抑制作用。

麝香抗癌药理作用

体内有淋巴细胞增生活跃,并能改善微循环,输通淋巴管。认为可能增强对肿瘤的免疫,破坏癌细胞外周防护因子,有利于捕捉残余癌细胞的作用。 对小鼠梭形细胞肉瘤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对Hela及腹水癌细胞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附1:【用法与用量】外用药品。

将“蟾酥锭药膏”用调和剂调和成膏状,放入“专用胶纸”圆圈内压平直接外贴敷病灶处、肿块处、疼痛处、穴位处,本品每天贴敷8-16小时,无皮肤过敏者,可连续贴敷24小时或连续使用7天。每袋(3克)“蟾酥锭”反复使用7日(每天更换一张专用胶布,药膏不换)。 病灶处、肿块处、疼痛处贴敷方法:根据肿块(病灶、疼痛)处范围大小,取本品(1-10盒)药膏,用量必须覆盖着肿块(病灶、疼痛)处,贴敷面积略大于肿块(病灶、疼痛)处一圈。 本品每日使用后取下放入原包装内,再使用时就应加入贴之消调和剂几滴(以加强“蟾酥锭”的药理渗透能力和增强药效)。 四种贴敷治疗方法:可任意选择一种方法贴敷,也可四种方法同时使用。(1)穴位贴敷方法:凡恶性肿瘤、多发性良性肿瘤,除贴敷病灶处,需配合神阙穴位贴敷(即肚脐孔),疗效更佳。(2)按解剖部位贴敷方法:即病灶处周围,如肺癌压迫支气管引起的气喘:贴支气管区;肝癌贴肝区;肾癌贴腰部左右肾区;颈项部肿瘤贴颈项产关节骨肉瘤贴肩关节区等等。(3)按阿是穴贴敷方法:阿是穴,即病灶处,疼痛处、患处、对于不同病症贴敷不同的阿是穴,如恶性肿瘤引起的下腹部疼痛,贴下腹部肚脐区;膝骨肉瘤或骨转移癌贴膝关节区,腰部肿瘤及疼痛贴腰部区等等。(4)按夹脊(脊椎)贴敷的定位方法:第一颈椎刺刺突至第五腰椎棘突两侧,督脉(脊椎)旁开0.5-1寸处。 主治:肺癌、肝癌、乳腺癌、胃癌、直肠癌等各种恶性肿瘤中晚期。

主治范围

上颈部夹脊:主治头面五官病症。

下颈部夹脊:主治项背及上肢病症。

上胸部夹脊:主治呼吸系及心血管病症。

下胸部夹脊:主治消化器官病症。

腰部夹脊:主治腰腹部及下肢病症。

注意事项

防火烤、防干燥、淋浴时将本品取下,浴后再敷,不影响疗效。 严禁将本品每袋(3克)分成3-7份,分别放入3-7张专用胶纸贴敷治疗,此方法直接影响疗效。 本品连续使用时间较长后,少数患者局部皮肤发红、发痒起小红点,应缩短贴敷时间,或另换穴位贴敷,或暂停使用。 本品贴敷病灶处、肿块处及穴位处,少数患者出现刺激性的疼痛,属药效强力刺激病灶处引起的正常现象,持续30分钟后自然消失,也可另换其他穴位贴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0: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