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京山铁路 |
释义 | 京山铁路,又称京榆铁路,是指中国一条由北京经丰台、廊坊、天津、唐山至河北省山海关的一段铁路的旧称,是老京哈铁路的一部分。老京哈铁路的京山段是我国1881年开始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简介京山铁路,又称京榆铁路,是指中国一条由北京经丰台、廊坊、天津、唐山至河北省山海关的一段铁路的旧称,起点北京站(正阳门东车站),终至山海关站,是老京哈铁路的三段之一,也是其最早修建的一段。 名称由来京山铁路途经的廊坊市正是以京山铁路作为地方划界[1]。而河北省唐山市下辖的路南区因为位於此铁路以南,因而得名。 变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京沈铁路与原南满铁路哈尔滨至渖阳段合并为京哈铁路。受唐山大地震、压煤改线以及京哈客运通道(即今京哈线)贯通里程的影响,京山铁路各段几经易名[2]。 变迁京山铁路是老京哈铁路的一部分,由北京经京沪线-南仓-津山线至山海关。老京哈铁路南起首都北京市,北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途径河北、天津、辽宁、吉林等三省一市。由京山、沈山、沈哈三段组成。老京哈铁路的京山段是我国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1881年始建唐山-胥各庄段,1887年唐胥段展修到芦台,继而于1888年展修至天津,1894年唐山-山海关段通车,1897年由天津通到北京城外马家堡,1901年延展至北京正阳门。后来北端延至沈阳,成为我国最早的关内外铁路。解放前,京哈铁路曾是日、俄等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工具;解放后,老京哈铁路回到人民手中,铁路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成为我国列车密度最大、通过能力最高的铁路干线之一。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经这条铁路对苏联进行了历史性访问,以这条铁路为主体的中长铁路公司为我国铁路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名称历史上由于唐山地区压煤改线的原因,京山铁路曾被更名,其中唐坊至滦县西(今滦县)区间更名为唐滦线(也叫七滦线),位于唐滦线上的唐山站则更名为唐山南站,由唐坊以北的七道桥至狼窝铺的联络线以及京坨线(北京至滦县西,坨子头、滦县西都是是滦线站的旧称)的狼窝铺至滦县西段被定义为京哈线,七道桥至狼窝铺的联络线上新建唐山站,京陀线北京至狼窝铺以及狼秦线被称作京秦线。此后,京秦线与京哈线对狼秦段进行了重新定义,二者对调:原京秦线狼秦段变成了京哈线狼秦段,原京哈线狼秦段变成了京秦线狼秦段。也正因此种混乱,一般对狼窝铺至秦皇岛段按京秦线南北道称之以示区分,南道即走马柳、滦县、北戴河,北道则经迁安、卢龙、抚宁。随着铁路第六次提速对京沪、京哈、沪昆三条线路重新命名并勘定里程,原属京哈线、京沪线共有的北京至南仓段改为京沪线北京至南仓段,原属京哈线的南仓至山海关段更名为津山线,原属京哈线的山海关至沈阳段更名为沈山线,原属京哈线的沈阳至沈阳北段划归到沈大线。京秦线(南道)、秦沈线以及老京哈的沈阳北至哈尔滨段被定义为新的京哈线;原属济南枢纽的桥党联络线(桥南至党家庄)变成京沪线,老京沪线天津至天津西段更名为天津西线,老京沪线桥南至党家庄段更名为济南线。 京山铁路里程表(2000年版)北 京 0 北京南 7 (今修改为9) 马家堡 12 丰 台 17 黄土坡 24 (今修改为27) 黄 村 33 魏善庄 42 安 定 51 万 庄 61 廊坊北 72 (今修改为74) 落 垡 87 豆张庄 97 (今修改为98) 杨 村 108 (今修改为109) 汉沟镇 116 北 仓 123 一二九公里 129 (今修改为128) 南 仓 130 天津北 133 天 津 137 张贵庄 149 军粮城 161 塘 沽 177 北 塘 188 茶 淀 202 汉 沽 210 芦 台 218 田 庄 230 唐 坊 240 七道桥 248 丰 南 254 唐 山 260 杨家口 278 唐山北 277 (今唐山东站) 狼窝铺 290 石郎庄 296 福山寺 303 马 柳 311 杨各庄 320 昝各庄 324 滦 县 332 滦县东 335 朱各庄 341 石 门 346 九龙山 358 后封台 364 昌 黎 373 张家庄 380 留守营 389 北戴河 401 南大寺 408 秦皇岛 423 龙家营 431 山海关 439 附:唐滦线里程表唐 坊 0 七道桥 8 胥各庄 13 唐山南 22 开 平 32 洼 里 38 古 冶 48 卑家店 53 雷 庄 61 滦 县 71 附:京山线狼秦段(北线)里程表狼窝铺 0 沙子河 12 马铺营 21 迁 安 38 包官营 49 卢 龙 65 双 望 75 曹东庄 86 抚 宁 95 榆 关 104 义卜寨 112 秦皇岛 127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