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晶面符号 |
释义 | 晶面符号(symbol of crystal face)是表示晶面在晶体上方向的符号。常用的为米氏符号(Miller symbol),它以晶面在3个结晶轴上的截距系数的倒数比来表示。晶面符号应以最简单的数字表示。如(220)应写成(110),(h00)应写成(100)。 设晶体的轴率为a∶b∶c,某一晶面在a轴、b轴、c轴上的截距之比为pa∶qb∶rc,取截距系数p、q、r的倒数比,则1p∶1q∶1r=h∶k∶l,式中:h∶k∶l应化为最简单的整数比,然后略去比例符号,用小括号括起来,写作(h k l)形式,即为晶面的米氏符号,其中h、k、l称为晶面指数。例如,某一晶面在3个结晶轴上的截距之比为2a∶3b∶6c,截距系数的倒数比为12∶13∶16=3∶2∶1,其晶面符号即为(3 2 1)。当晶面与某一结晶轴平行时,相应的该晶面指数即为0;晶面如截某一结晶轴于负端时,其负号写于相应的晶面指数的上方。例如(0 0 1)即代表截c轴于负端而与a轴、b轴均相平行的晶面。三方和六方晶系由于有4个结晶轴,相应地其晶面符号便由4个晶面指数组成,依次与a轴、b轴、d轴和c轴相对应,且前3个晶面指数之代数和永远为0,例如(1 0 1 0)、(6 1 5 1)等。应注意晶面符号与单形符号的区别。后者是用大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整个单形,如{3 2 1}、{6 1 5 1}等。米氏符号系由英国结晶学家米勒(William Hallowes Miller)于1839年所创的。除米氏符号外,尚有一种魏氏符号(Weiss notation),系由德国学者魏斯(C.S.Weiss)于1818年所创的,在早期曾有使用。它是直接以pa∶qb∶rc的形式来表示的。例如(3 2 1)晶面即记为:2a∶3b∶6c或a∶32b∶3c;(0 0 1)晶面则记为∞a∶∞b∶c。此外尚有诺曼符号(Numann symbol)等等,但都极少使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