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荆州 |
释义 | 1 湖北省城市荆州历史上曾为楚国故都,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省五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长江中游重要港口、鄂中南地区中心城市、华中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长江经济带钢腰”。市中心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万(2011年)。从荆州发转的物资在24小时内可运达中国东中部地区任何城市,物流产业和水陆交通发达。是湖北省除武汉外第二大人才密集地,拥有7所高等院校,在校生13万多人,重点实验室27个,居湖北地市之首。 中文名称:荆州市 外文名称:Jingzhou City 别名:江陵,郢都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华中 下辖地区:松滋/洪湖/石首/江陵/公安/监利 政府驻地:沙市区/荆州区 电话区号:0716 邮政区码:434000 地理位置: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 面积:14104平方千米 人口:645.73万(2010年) 方言:西南官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荆州古城、熊家冢、关公庙、章华寺、洪湖等 机场:荆州沙市机场、天河机场航站楼 火车站:荆州火车站、松滋火车站 车牌代码:鄂D 著名历史人物:伍子胥、陈友谅、岑参、张居正等 市委书记:李新华 市长:李建明 ◎ 荆州概况荆州市,古称江陵,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湖北省中南部,长江流经荆州地域470公里,接近全省长江干线长度一半,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腹地,地理位置为东经111°15'~114°05',北纬29°26'~31°37'。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荆门、襄阳。是连东西、跨南北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是川湘鄂经济纽带和重要港口城市,国家轻纺工业基地、粮棉油生产基地和淡水渔业基地,素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称誉。物流产业和水(一类口岸荆州港盐卡港,荆州长江大桥,荆岳长江大桥,规划荆岳铁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陆(汉宜高铁,蒙西至华中北煤南运铁路大通道并在江陵进行铁水联运,G50沪瑜高速,G55二广高速,荆监一级公路,在建江南高速,洪监高速等,318国道与207国道交汇)空(天河机场航站楼等)交通发达。拥有长江大学,荆州理工等7所高等院校,在校生13万多人,重点实验室27个;市内科研院所300多家,科技人才19.8万人,工程师2.3万人;拥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5个,居湖北地市之首。荆州市辖沙市、荆州两个市辖区,公安、江陵、监利3个县,代管洪湖、松滋、石首3个县级市,总面积约1.41万平方千米,市区面积1558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645.73万。 ◎ 历史沿革荆州以三国时期的荆州城而得名。1949年7月成立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治江陵县荆州镇。同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属省辖市。1955年,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管辖。1979年,沙市市复为省辖市。1983年划出荆门县改荆门市,为省辖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合并设立荆沙市,潜江、仙桃、天门三市划出为省直管市。1996年更名为荆州市,将京山县、钟祥县划出归荆门市管辖。 荆州专区、荆州地区 1949年设荆州专区,专署驻江陵县(荆州)。京山、钟祥、公安、松滋、江陵等8县。 1951年原沔阳专区所属沔阳(驻仙桃镇)、监利、石首3县划入荆州专区。辖11县。 1952年由沔阳县析置洪湖县,驻洪湖。荆州专区辖12县。1953年由公安、松滋、石首3县析置荆江县,驻斗湖堤。荆州专区辖13县。 1955年撤销荆江县,并入公安县。公安县迁驻原荆江县址陡湖堤,原公安县城关改名为南平镇。荆州专区辖12县。 1958年原由省直辖的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领导,洪湖县迁驻新堤镇。 1960年以江陵县的沙洋镇设立沙洋市,由荆州专署领导。辖2市、12县。 1961年撤销沙洋市,改设为沙洋镇,划归荆门县领导。荆州专区辖1市、12县。 1970年荆州专区改称荆州地区,地区驻江陵县。辖沙市市及江陵、荆门、钟祥、京山、监利、石首(驻绣林镇)、天门、潜江、沔阳(驻仙桃镇)、洪湖(驻新堤镇)、公安(驻陡市镇,即原陡湖堤镇)、松滋(驻新江口镇)等12县。 1979年由荆门县的城关镇及附近地区设立荆门市,由荆州地区领导。荆州地区辖1市、12县。沙市市改由省直辖。 沙市区(原沙市市) 本江陵县沙市镇,1949年设沙市市,由省直辖。1958年沙市市交由荆州专署领导。1979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辖。合并后为荆州市沙市区。 沔阳专区 1949年设沔阳专区,专署驻沔阳县。辖沔阳(驻仙桃镇)、汉川、汉阳(驻蔡甸镇)、嘉鱼、蒲圻、监利、石首等7县及新堤办事处。 1950年撤销新堤办事处,改设新堤镇,归沔阳县领导。 1951年沔阳专署驻沔阳县新堤镇。同年,撤销沔阳专区,将沔阳、监利、石首3县划归荆州专区;汉川、汉阳2县划归孝感专区;嘉鱼、蒲圻2县划归大冶专区。(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史为乐编) 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首县,设立石首市(县级)。 1987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130号)撤销洪湖县,设立洪湖市(县级),以原洪湖县的行政区域为洪湖市的行政区域。 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99号):(1)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江陵县,设立荆沙市(地级),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沙市区北京路。(2)荆沙市新设沙市区、荆州区和江陵区。沙市区辖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胜利路、朝阳路5个街道办事处和立新、关沮、联合、罗场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北京路;荆州区辖原江陵县的荆州、川店、马山、李埠、弥市5个镇和纪南、八岭山2个,区人民政府驻荆州镇;江陵区辖原江陵县的郝穴、观音垱、岑河、资市、滩桥、熊河、白马寺、沙岗、普济9个镇和马家寨、秦市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郝穴镇。(3)荆沙市辖原荆州地区的松滋县、公安县、监利县、京山县和新设的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区。原荆州地区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由省直管。钟祥市、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 1995年12月29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5]86号)撤销松滋县,设立松滋市。 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99号)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 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11号)将荆州市管辖的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和将荆州市代管的钟祥市划归荆门市代管。 1998年7月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市江陵区,设立江陵县。县人民政府驻郝穴镇。 ◎ 地区位置荆州市位于东经111°150—114°050,北纬29°260—31°370。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市,全长483公里。荆州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荆门、襄阳(原名襄樊)。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原湖区占78.7%,丘陵低山区占21.1%。 ◎ 行政区划截至2011年12月1日,荆州市辖2个市辖区、1个经济开发区、3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 荆州区 荆州区位于湖北省中南部。东经111°54′—112°19′,北纬30°6′—30°39′。面积1046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572052人。辖3个街道、7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湖北荆州城南经济开发区)。共有36个居委会、119个村委会。区人民政府驻荆州市荆州中路80号。邮编:434020。行政区划代码:421003。 · 沙市区沙市区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面积469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550633人。辖6个街道、4个镇、1个乡。共有87个居委会、91个村委会。区人民政府驻荆州市文化宫路。邮编:434000。行政区划代码:421002。 · 江陵县 江陵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荆江河段北岸。全县版图呈马鞍形,东西距53.5千米,南北距36.2千米。面积1032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373027人。辖7个镇、2个乡。共有13个居委会、203个村委会。省管江北监狱、三湖、六合垸农场在辖区之内。县人民政府驻郝穴镇。邮编:434101。行政区划代码:421024。 · 松滋市 松滋市位于湖北省南部,长江南岸。南邻湖南省石门县和澧县。面积2235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869327人。辖14个镇、2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湖北松滋经济开发区)。共有31个居委会、243个村委会。市人民政府驻新江口镇。邮编:434200。行政区划代码:421087。 · 公安县 公安县位于湖北中南部,长江南岸。东经111°48′—112°25′,北纬29°37′—30°19′。南邻湖南省安乡县和澧县。南北长75千米,东西长51千米。面积2257.5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1026895人。辖14个镇、2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湖北公安经济开发区)。共有60个居委会、326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斗湖堤镇。邮编:434300。行政区划代码:421022。 · 石首市 石首市位于湖北省南部。东经112°13′—112°48′,北纬29°30′—29°57′。南邻湖南南县、安乡、华容、北抵江陵、东靠监利、西接公安。面积1427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614106人。辖2个街道、11个镇、1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湖北石首经济开发区)。共有29个居委会、274个村委会。市人民政府驻绣林街道办事处。邮编:434400。行政区划代码:421081。 · 监利县 监利县位于湖北省南部,长江北岸,隔江与湖南省岳阳、华容县相邻。面积3118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1378957人。辖18个镇、3个乡、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湖北监利经济开发区、监利朱河经济开发区、监利新沟福娃食品深加工产业园(开发区))。共有65个居委会、767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容城镇。邮编:433300。行政区划代码:421023。 · 洪湖市 洪湖市位于湖北省南部,长江与东荆河之间,西南隔长江与湖南省临湘县相邻。东经113°07′—114°05′,北纬29°39′—30°02′。面积2519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897186人。辖2个街道、14个镇、1个乡、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湖北洪湖经济开发区、洪湖府场经济开发区)。共有40个居委会、448个村委会。市人民政府驻新堤街道办事处。邮编:433200。行政区划代码:421083。 · 荆州经济开发区 荆州经济开发区、荆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荆州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区域人口10万余人,辖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荆州开发区是湖北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区内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机电、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纺织印染、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群。荆州开发区是荆州市开放开发的主平台、工业兴市的主战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201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人口概况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省人口最稠密的地市之一,截至2010年12月,全市总人口达645.73万人,人口密度456人/平方千米,占湖北省总人口的10.7%。全市城镇人口超过250万人,占总人口的33.0%。荆州城区人口约121万。 ◎ 民族构成荆州市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分散杂居城市。全市有31个少数民族,3.34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0.35%。其中中心城区少数民族人口1.12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32.01%。全市有2个民族乡,即洪湖老湾回族自治乡和松滋卸甲坪土家族自治乡。少数民族人口达百人以上的村、街、场、厂有36个。少数民族中万人以上的民族2个,即回族、土家族;万人以下千人以上的民族1个,即满族;千人以下百人以上的民族4个,即蒙古族、苗族、侗族、壮族。回族主要分布在洪湖老湾回族乡及沙市、荆州、公安等地;满族、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沙市、荆州一带;苗族主要分布于沙市、荆州两地;侗族、壮族主要分布于洪湖、沙市等地。全市正式挂牌的民族中学有2所,即洪湖老湾回族乡民族中学和松滋卸甲坪土家族乡初级中学;有民族小学5所,其中洪湖老湾回族乡2所、松滋卸甲坪土家族乡1所、石首市和荆州区各有回族小学1所,共有学生14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600余人,约占45%。 ◎ 科技教育*长江大学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荆州教育学院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荆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湖北航空运动学校 ◎ 历史文化荆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荆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战国时期,20代楚王定都荆州,长达411年。楚先民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荆州出土的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无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辉。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一鸣惊人”的政治家楚庄王、楚国名相孙叔敖、吴国名将伍子胥、楚国名士申包胥、元末起义首领陈友谅、唐代著名诗人岑参、明朝第一相张居正、著名文学家“三袁(明代后期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的并称)”等。 ◎ 社会发展荆州是鄂中南中心城市。 中国纵横最长的二条国道207国道\\318国道在荆州市境内交汇,也有G50沪渝(原汉宜)高速公路\\G55二广(原襄荆)高速公路 呈十字状交汇,有荆州长江大桥、荆岳长江公路大桥、荆岳长江公路铁路大桥,还有14条省级公路以及多条县乡公路。荆州市的公路交通网络总通车里程近一万公里,城区内客运站主要有沙市区的长途车站、红门路沙市汽车客运站、江津路车站、燎原车站和荆州区楚都车站(江陵等车站合并),由于地处江汉平原腹地,荆州市的公路交通十分发达,已在全省率先实现交通现代化。 全国国土开发一级轴线(长江)与二级轴线(京广、焦柳铁路)在此交汇,长江483公里黄金水道穿越内,207国道纵贯南北,318国道和宜黄高速公路横跨东西,横贯荆州城区的汉宜高速铁路作为国家的“四横四纵骨架客运专线”之一的沪汉蓉快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经全面开工建设,汉宜铁路开通时间表已经排定。按最新计划,汉宜铁路将让货车和客车先后开行,其中货车将于明年2月底开行,客车将于明年5月前开行。另外荆(州)——岳(阳)的铁路定于2009年底开工。沙市港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是目前国家交通部拟定建设的对外开放的内河一类口岸。沙市机场(已拆除)为国家二级机场,构成了荆州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方式相衔接的现代交通网络;已建成的襄(阳)--荆(州)、荆(州)--东(东岳庙)高速公路,特别是2002年10月1日竣工通车的荆州长江公路大桥,使荆州承东接西、连南纳北的地域和交通优势更为明显。荆州是湖北省第二大信息枢纽节点和信息传输中心,通信技术装备、通讯能力、用户规模、业务总量等四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二位。国家规划的八纵八横“信息高速公路”光缆干线有一纵一横两条骨干光缆从荆州通过,全市信息、通信业已具相当规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98抗洪胜利后,国家投入55亿多元巨资,实施荆江大堤和长江干堤加固工程,现在,雄伟壮观的千里江堤已成为荆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长江三峡的截流,荆州防洪保安和抗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昔日受洪水威胁之地即将成为一片充满希望的投资热土。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市本地电话总数106.6万部,增长6.5%;移动电话157.9万部,增长27.8%。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使全市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小学、普通中学招生人数分别为5.9万人、15.5万人,在校学生分别达到38.0万人和47.8万人。教育资源结构和学校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普通中专招生数、在校学生分别为42921人、86076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7.1%和55.9%;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全市有高校9所,招生数3.28万人,在校学生11.7万人。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市年末共有医疗机构539个,卫生事业人数2193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901人。全市拥有各类病床11705张。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医疗机构服务收费标准总体下降10.2%。 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全市共争取国家科技项目15项,争取省级科技项目95项,实施市级科技项目13项;共争取无偿资金2871万元。全市有29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一等奖19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2个。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1家。全市申请国家专利280项。 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7.58平方米, 比上年提高了2.15平方米,住宅装饰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有所增加,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2.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平方米,住房结构质量不断提高,其中楼房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占比重分别为60.6%和50.5%。农村自来水、电力供应条件不断改善,电话普及率大幅提高。 ◎ 经济发展荆州是一座充满商机的城市。自古以来,荆州就是商贾云集之地。早在汉代,荆州就是全国十大商业都会之一;近代,荆州又是中国最早对外通商的内河港口城市,荆州沙市早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就与重庆、杭州、苏州一起被定为通商口岸。今天的荆州市,地处中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区位优势独特。为全国“四大增长极”十字轴线的交叉区域,距北京、香港、上海、重庆均为1000公里左右。荆州市是国家重要的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和轻纺、化工基地,是一座充满商机和活力与希望的城市。经过多年的建设,荆州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荆州工业特色鲜明,形成了机械、轻工、燃化、纺织、电子等五大门类,涌现出沙隆达、天发、车桥、凯乐、洪城、神电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共有7家公司实现上市融资,其中沙隆达集团在全国农药行业排名第一,凯乐科技是全国塑管排头兵,洪城公司是中国低压大口径智能阀门企业的龙头;全市农业产值约占湖北省的13%,粮食、棉花、油料、水产品总产量均居湖北省第一位,建成了天荣、银欣、吉象等6家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荆州开放开发势头良好,全市现有三资企业474家,先后成功引进了荷兰飞利浦、美国德尔福、法国法雷奥、德国美洁时等一批大型跨国公司落户荆州;荆州商贸流通繁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一直稳居湖北省第二位。国家级商品市场蓝星商贸城是湖北省最大的建筑装饰材料批发市场,两湖平原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物资集散地,洪城商港是湖北省重要的工业品市场,连锁经营、物流配送、量贩店、电子商务等新型生态不断涌现,荆州已成为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的重要商品流通中心。同时,荆州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全市高新技术涉及精细化工、电子、新材料等领域,拥有除武汉市以外全省最丰富的教育资源,建有高校9所,在校硕士研究生、本专科生达10万余人,可为荆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随着各工业园的满园,中国国电、华电两大电力巨头的投资建厂,汉宜、荆岳铁路的开工,荆州将迎来跨越式发展! 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 707.81 亿元.同比增长13%以上,位列湖北省第四位。完成全口径地方财政总收入50.25亿元。 ◎ 旅游荆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荆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蔚为大观。2001年,实观旅游总收入28亿元,接待海内外游客504万人次。全市旅游景点呈现“一城三片”的格局。“一城”即闻名遐迩的荆州古城,其中纪南城、关公庙、章华寺、乌林古城场、华容道等人文景观经久不衰,荆州博物馆被评为国家首批“4A”博物馆,位居全国地市级博物馆之首,馆藏文物达12万余件,其中,西汉古尸等国家一级文物近300件(套)。中心城区的古城公园、九龙渊公园、凤凰广场、沙隆达广场、凯乐大剧院和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三片”即近年来新建开发的松滋洈水风景区、洪湖渔家度假区和石首天鹅洲麋鹿自然保护区。荆州境内山育水秀,湖泊纵横,是典型的水乡园林城市,自然生态景观令人流连忘返。“一曲洪湖水,唱遍天下知”,洪湖的瞿家湾、周老咀等湘鄂革命根据地旧址已被列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绿、美”的水乡园林城市风光、“高、大、特”的现代建筑群与历史文化名城风韵交相辉映,使古城荆州焕发出新的光彩。 ◎ 荆州古城又称江陵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历史上“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都发生在这里。荆州古城地处连东西贯南北的交通要塞,历来均为兵家必争之地,荆州城屡毁屡建,现在的荆州古城最后一次修建是在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依原址而建,保存至今,是“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壁”。荆州古城总面积4.6平方公里,分为三层,最外层为水城、中间是砖城,里面是土城,水城(护城河)全长10500米,宽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与古运河相连;城墙四周原有东门(迎宾门)、小东门(公安门、水门)、北门(拱极门)、小北门(远安门)、西门(安澜门)、南门(南纪门)6座城门,除小东门外,其它五座城门都由两道门组成,有瓮城,建国后,又新开3座城门,分别是新东门、新南门、新北门,均无瓮城,原来6座城门上都有城门楼,分别是宾阳楼、望江楼、九阳楼、曲江楼、朝宗楼、景龙楼等,其中以曲江楼和景龙楼最为出名。 ◎ 地势地貌荆州市以平原地区为主体,海拔20—50米,相对高度在20米以下。丘陵主要分布于松滋市的老城、王家桥、斯家场和荆州区的川店、八岭、石首市桃花山等地,海拔100——500米,相对50— —100米,低山主要分布于松滋市西南部,海拔500米左右。 河流交错、湖泊密布。全市有大小河流近百条,均属长江水系,主要有长江干流及其支流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等。荆州湖泊众多,全市有千亩以上湖泊30多个.总面积8万公顷,其中洪湖为湖北省第一大湖,总面积3.5万公顷,长湖次之,总面积1.2万公顷。 ◎ 土地资源荆州市土地总面积折合140.93万公顷,属人多地少的地区。据第一次在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全市已利用的农业用地为72.7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51.6%,在已利用的农业用地中,耕地占 82.3%,人均占有1.41亩.养殖水面8.0%,林地占8.1%,园地占1.6%。全市土场由近代河流冲积物和新生代第四纪粘土沉积物形成,以水稻土、潮土、黄棕壤为主体,土层深厚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近年来,全市依法加强了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制止乱占滥用耕地,确定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实现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全市水域面积大,以洲滩、湖泊为主的湿地资源独具地域特色。历史上水产生产以天然捕捞为主,1952年养殖水面只有0.1万公顷,随后水面开发利用逐年增大,1998年全市养殖水面7.29万公顷,其中池塘占48%,湖泊占37.7 %、水库占5.4%。 ◎ 矿产资源全市已发现矿产35种,其中探明有一定工业储量的13种,已开采利用的20种。主要能源矿产有石油、煤炭;化学矿产有岩盐、囱水、芒硝、硫铁矿、重晶石;建材矿种有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粘土、河道砂、卵石;冶金辅助材料有白云岩、优质硅石、耐火粘土;新型矿种有膨润土。此外还有砂金、脉金等。荆州地质构造单一,矿床赋有条件好,围岩性质稳定,除石油、煤炭外,非金属矿产绝大部分裸露地表,便于露天开采。矿产分布集中,全市大多矿产资源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散布在城镇周边,交通便利,矿产开发外部条件优越。 ◎ 生物资源全市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南北兼备的特点。全市栽培作物品种千余种,还有不少地方良种,浮游生物、维管束植物和鱼类资源是全市的一大优势。中国4大家渔种质资源库设在监利县老江河。 ◎ 气候特征荆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全市太阳年辐射总量为 104—11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 1800一2000小时,年平均气温15.9—16.6℃,年无霜期242—263天,多数年份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间。有足够的气候资源供农作物生长。4-10月份降水量占全年80%,太阳辐射量占全年75%,≥10℃的积温为全年80%,水热同步与农业生产季一致的气候条件,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 ◎ 荆州名人唐良智 男,汉族,1960年6月出生,湖北荆州洪湖人,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华中科技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现任中共武汉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副省级)。 楚庄王熊侣 楚庄王熊侣,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3年—公元前591年居于王位。楚庄王熊侣在前人的基础上,领导楚国当上了春秋五霸之一的霸主。楚庄王的名言是:“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庄王执政第八个年头,带兵到洛阳,“观兵于周郊”、“问鼎小大轻重”。他执政的第十六个年头,创造“县”这一地方政制,是后来秦的郡县制之胚模。庄王在内政上起用贤臣孙叔敖等,并着力发展经济,提倡勤俭,改革兵制,使国力兵力日盛。楚两次伐宋,晋国不敢出兵,宋遂臣服于楚。鲁、郑、陈相继俯首。庄王终于完成霸业。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因病逝世,归葬纪南城郊八岭山。 楚威王熊商 楚威王(前339年至前329年在位),芈姓,原名熊商,楚宣王之子。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打败越王无疆,尽取吴地,在长江边在石头山(今清凉山)上建立金陵邑(南京城)。宋代有所谓威王埋金的故事,楚威王觉得南京“有王气”,吩咐在龙湾(今狮子山以北的江边)埋金。楚威王七年(前333年)大军伐齐,与齐将申缚战於泗水,进围徐州,大败申缚。威王十年而卒,子楚怀王继位。 屈原 屈原(前339~前277)世界文化名人,战国时楚国诗人。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郢都屈姓贵族家庭。父亲伯庸曾任楚国大夫,为楚武王子瑕之后裔。屈原博闻强记,熟悉政治情况,善于外交辞令,楚怀王时任左徒很得信任,但为佞臣所不容。上官大夫向怀王进谗,诬屈原贪怀王之功以为己有,怀王由此而疏远了屈原,乃至免其左徒之职。秦大破楚于丹阳、蓝田之后,屈原受命使齐以修好。回郢都后,一再进谏,始则劝怀王杀了张仪,继而劝怀王不入秦。怀王俱不从,遂被秦国掳去囚死。顷襄王即位后,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掌公族子弟的教育。不久又受谗见斥,放逐于江南。他深恶楚国政治之腐败,痛感国家之沦亡,悲愤难禁,于公元前277年在湖南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屈原学识渊博,志洁行廉,抗“溷浊”之世,违“工巧”之俗。他政治上不得志,遂将其理想、遭遇、忧愤、抱负形诸笔端,铸成宏伟诗篇。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的诗篇在博采民歌精华、广泛吸收民间文学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创造出"骚体"这一崭新诗歌形式,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融入神话传说,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巨大。鲁迅赞道:“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相传屈原死后,才有了端午节,以示纪念。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纪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为其一。 伍子胥 伍子胥(前559~前484)。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音云,yun第二声),字子胥。春秋末期楚国大夫伍奢之次子,先祖原姓乾,名荒,因有功于周,被赐封为伍哲功,其子孙遂以伍为姓。春秋时楚国人。属今监利县人,县城大车站外有其雕像。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员的哥哥叫伍尚。伍子胥本为楚国人。性刚强,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为楚平王所杀,被迫出逃楚国,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入吴后,知公子光有大志,乃助其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得进用为“行人”(掌朝觐聘问之官),与谋国政。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以任贤能,奖农商以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又举荐深通兵学的孙武为将,选练兵士,整军经武,使吴成为东南地区一强国。后遭太宰伯嚭诬陷,被逼自杀。春秋末期吴国兴亡,伍子胥举足轻重。其治国用兵,以务实为旨,远见卓识,谋略不凡。《汉书·艺文志》著录兵书《伍子胥》十篇、图一卷,虽已亡失,当证伍子胥生前有其军事著作。 申包胥 申氏,名包胥,又称王孙包胥,生卒年待考。荆州监利人。春秋时楚国大夫。原与伍子胥友善。楚平王七年(前522),伍子胥因父亲冤案逃离楚国,途遇申包胥道“我必覆楚”。申包胥答曰:“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楚昭王十年(前506),吴王用伍子胥计破楚入郢。申包胥随昭王撤出辗转随国。后自请赴秦,求秦哀公出兵救楚。初未获允,乃七日不食,日夜哭于秦廷。哀公为之感动,终于答应发兵车五百乘前往救援。在秦、楚军队的反击下,楚人驱走吴国军队,收复了郢都。申包胥归郢后,昭王对他欲予奖赏,他声称请救兵是为了楚国人民,拒受赏赐。随即隐居山中,以度余年。 岑参 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荆州人。岑羲之侄。少年孤贫,刻苦读书。天宝三年(744)进士,始任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年(749)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中掌书记。天宝十三年(754),随封常清赴北庭,任节度判官,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八年边塞生活期间,其诗歌创作呈现高峰。肃宗时返京,历任右补阙、起居舍人、虢州长史。大历初年(766~768),任嘉州刺史,故称岑嘉州。后欲返故里,因蜀中战乱,终未成行,卒于成都。岑参早年写山水诗,意境新奇,后几度出塞,久佐戎幕,诗境大为开阔,着力描绘军旅生活及边塞风光,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皆为唐代边塞诗代表作。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等名句脍炙人口。陆游称誉其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传世作品有后人所辑《岑嘉州诗集》8卷。 戎昱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人。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桂州刺史李昌?幕僚,颇受信用。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他是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友》较有名。存诗125首,明人辑有《戎昱诗集》。 陈友谅 陈友谅(1320~1363)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沔阳黄蓬山(今洪湖)人,祖籍排湖谢家湾,后迁居沔城南门玄妙观。本姓谢,其祖父入赘陈氏,因从其姓。出身渔家,饱尝生活艰辛。自幼崇尚武艺,至元六年(1340)五月,到玉沙县城(今仙桃市西南沔城镇)考试武科,虽"神力"过人,但名落孙山,只被任为录事。至正十年(1350)八月在洪湖率渔民千余人起义,到至正十三年已有二万余人。后投靠徐寿辉,被封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兼都元帅。至正十八年至十九年,利用元军主力在北方与红巾军作战之机,加紧扩充地盘,使其领导的南方红巾军已拥有湘、鄂、赣以及皖、浙、闽部分地区。至正二十年陈友谅派人在江中沉杀了徐寿辉,于江州(九江)称帝,国号汉,年号大义。 张居正张居正于嘉靖四年(1525)出生在荆州城东门外的草市,明朝宰相,字叔大,号太岳,少名白圭。参加郡试时,大司徒李士翔替他更名为居正。张居正自幼好学,5岁启蒙,7岁即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6岁中为举人,被称为“江陵神童”,驰名湖广。他幼年读书的地方,位于荆州城东门外的古柏堂。张居正23岁经会试、殿试取中进士。三年后由庶吉士(见习官)升授翰林院编修。他43岁进入内阁,当上了大学士。48岁成为内阁首辅(宰相)。前后主政10年。其时国家危机四伏,为维持明王朝的统治,他厉行改革,于万历元年(1573)提出“考成法”,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之外,朝下而夕行”。万历六年提出丈量天下土地,使大地主豪强隐瞒的土地被清查出来,改变“小民税存而产去,大户有田而无粮”的现象。万历九年又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及各项杂税合并,按亩折纳,征收银两,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他任用名将戚继光等练兵,加强防御鞑靼贵族的攻击掠夺,使明王朝北部边关数十年无烽火之惊;任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成效卓著。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改变了嘉、隆以来政治混乱,财政匮乏的窘境,国势出现中兴景象,受到上至皇帝、下至僚佐的敬重,李贽赞他为“宰相之杰”。万历十年病卒于北京,谥“文忠”。 袁宗道 袁宗道(1560~160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宏道、中道并称"三袁"。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荆州公安人。万历十四年(1586)礼部会试第一,次年任翰林院编修,授庶吉士。万历二十五年八月,以翰林院修撰充东宫讲官,“鸡鸣而入,寒暑不辍”。万历二十八年秋,在北京“竟以惫极而卒”。终年41岁。光宗继位,赠礼部右侍郎。在文学上既反对模拟复古,又注重学习前人“古文贵达”的精神,先后发表《论文》上下两篇,在中国文学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至今仍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两篇论文批驳前后“七子”违反文学发展规律,倡导剽窃蹈袭、复古倒退的谬论,主张作家应“从学生理,从理生文”。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袁宗道二弟。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人。生性直爽,喜游山水。万历十六年(1588)乡试中举。翌年考进士落第,回乡与因公归里的胞兄宗道朝夕切磋学问。万历二十年中进士。万历二十三年出任吴县县令,不到两年,“一县大治”,“吴民大悦”。但他厌恶官场陋习,曾七次上书辞职。宰相申时行赞叹“二百年来,无此令矣!”获准离任后,遍游东南名胜,写下《虎丘记》、《晚游六桥待月记》等名篇。万历二十六年(1598),再次入京,先后任京兆校官、礼部仪制司主事。又作《满井游记》、《徐文长传》等名篇。胞兄袁宗道辞世,他悲痛不已,告假归里建"柳浪馆",栽花种柳、吟诗著文、参禅悟道、闲游山水达6年之久。传世的有诗歌1700多首,游记、书札、序跋、碑记、传状、日记、杂文等近600篇。成就最大的是山水游记,清新秀俊,自成一家。后人将其全部诗文编为《袁中郎全集》行世,近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袁宏道集笺校》本。 袁中道 袁中道(1570~1626)明代文学家,“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字小修。荆州公安人。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至万历三十一年(1603)34岁时才考中举人。万历四十八年升南京吏部主事。天启四年(1624)升南京吏部郎中。两年后病逝于南京,终年57岁。他的文学主张基本与两胞兄相同,反对模拟剽窃,崇尚个性。著作有《珂雪斋集》、《游居柿录》等。 张风波- 享誉国际的经济学大师。 1957年生于荆州。中国首位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博士,数十年如一日,专心钻研国际最新成果,首当其冲地驾驭国际重大事件,致力于经济、尤其是金融的现代化管理。在国内外出版十多部著作。国际著名出版发行公司Books LLC于2010年5月编辑出版了经济学家人物传记《经济学家指南》。这部1166页的巨著汇编了享誉国际的全球著名经济学家的学术成就。张风波及6位欧美经济学大师名列书名。 乔娅 1979年生,湖北沙市人,女子体操运动员,国际级运动健将。乔娅4岁进入沙市业余体校练习体操,1990年选入湖北女子体操队。1993年9月,参加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取得女子个人全能第八名及自由体操第一名。 吉新鹏 籍贯:湖北荆州市沙市区 生日:1977.12.30 身高:183cm 血型:AB 体重:79kg 星座:魔羯座 学历:北京体育大学在读研究生 运动项目:羽毛球 运动生涯:1986年至2002.10 加盟国家队时间:1996年2月 目前身份:国家羽毛球男单一队主教练 迄今为止:第一个中国羽毛球奥运会男子男单打冠军 第一个沙市奥运会冠军 国家教练组第一个奥运会冠军 以往战绩:1996年全国锦标赛,男单第五名; 1999年中国公开赛,男单第五名; 1999年荷兰公开赛,男单亚军; 2000年3月瑞士公开赛,男单亚军; 2000年3月全英公开赛,男单季军; 2000年4月日本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0年9月悉尼奥运会男单冠军; 2001年苏迪曼杯冠军 袁泉 籍贯:荆州沙市。民 族:汉 (母亲为回族) 出生日期:1977年10月16日 脸如混血儿的女演员袁泉,有一种极具雕塑感的古典美而出演了一些旧时代的女孩儿。其实,袁泉的性格并不像是一个人们传统概念中的演员。她羞涩安静,与生人相处时可能会一天不说话,就像是人们常说的那种邻家女孩。在星光灿烂的领奖台上,她干净清爽,反而与众不同。她说自己是典型的双面性格,在安静斯文的外表下也有热情甚至狂野的一面,只有在相熟的朋友面前才会放得开。湖北沙市女孩袁泉11岁时,便已离开亲人独自远涉千里学习进修。在学校的时候,性格内向的袁泉同样出类拔萃。1996年袁泉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与章子怡、梅婷、刘烨成为同班同学。还在上中戏时,袁泉就与第五、六代导演滕文翼、霍建起等合作了《春天狂想曲》、《蓝色爱情》、《上海纪事》等影片,其中《春天狂想曲》获得了当年金鸡奖的最佳女配角奖,《上海纪事》获当年金鸡奖的最佳女主角提名,《蓝色爱情》获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同时获得当年金鸡奖的最佳女演员提名。到2002年,电影《美丽的大脚》让这位只有25岁的女孩再次夺走了“金鸡奖最佳女配角”的桂冠。秀丽中带有些许欧化的外表与清纯中不失要强的气质,具备偶像派资本的袁泉踏踏实实地走在演技派的路上。 曾黎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曾黎话不多,很安静,不喜欢说些或做些矫情虚伪的事情,可是却让人从她的实际行动中深深感受到她的修养和善良,曾黎高贵却不高傲,自尊自强却不虚荣。曾黎是个好演员,认真,本分,敬业乐群,看的出她人缘很好,周围的工作人员都蛮喜欢她,爱围着她转,其实本人越是无欲无求,就越容易让身边的人垂怜,她的为人和她的容貌一样干净,趋于完美。 周莉 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天下第一楼》中,湖北荆州女孩周莉饰演的名厨玉雏儿让观众眼前一亮。周莉199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上学期间曾在新加坡电视剧《真命小和尚》中饰演侠女冷小凤。1999年,她在新加坡电视剧《乌丫传说》中塑造了具有叛逆性格的乌丫,一举成为新加坡家喻户晓的人物。2002年,周莉因在电影《声震长空》中饰演新中国第一位女播音员殷佳茹获得了华表奖最佳新人奖。2003年,周莉凭借电影《风雨十二年》中“宋庆龄”一角获得了第九届中国电影表演学会“金凤凰奖”。电视连续剧《九九归一》中的郑奉仪,也是周莉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此次出演玉雏儿,周莉说:“这是一个八面玲珑、风尘但不风骚的人物。我给她加入了现代女性的元素。以往的女性是靠柔弱赢得同情,玉雏儿却是该柔弱时柔弱,该刚强时就刚强,每一个方面都要恰到好处。”可塑性极强的周莉出道以来饰演过不少重要角色,但却始终没能大红大紫。 王伊锋 湖北荆州江陵人。内地80后优秀文化经纪人、企宣、音乐制作人,俗称娱乐圈幕后操盘手。16岁时即被经纪人发现,18岁进入模特界从事模特经纪人,20岁开始从事唱片行业。2010年1月7日-8日,王伊锋首次对各大媒体公开表示,将发行个人首张EP,担当首张个人EP的音乐制作人。 刘绍荣 目前,石首籍留美奥克拉荷马大学教授、生物科学家刘绍荣来到石首市档案局,将自已在异国他乡获得的国际奖品和证书等相关资料捐赠给石首市档案局。 欧阳山 欧阳山(1908一2000),现代作家。原名杨凤岐,笔名凡鸟、罗西等。1908年12月出生在湖北荆州一个城市贫民家里。因家境贫寒,几个月时被卖给姓杨的人家。从小便随养父四处奔波,在外流浪,接触过很多下层社会的穷苦人。16岁第一篇短篇小说《那一夜》在上海《学生杂志》上发表,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著有作品《玫瑰花残了》、《英雄三生》、《前程似锦》、《一代风流》、《三家巷》等。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文艺界的领导工作,历任中国作协广东分会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 谭友林 谭友林,湖北江陵人,1916年11月出生。1929年春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荣誉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的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陈达夫 思想家,大富思想创始人。70年代生于中国内地农村,荆州人。陈达夫的世俗职业分类主要以管理学家、企业管理顾问、企业家、高级职业经理人、投资专家为主,活跃于中国企业与商界;同时,他历经中国社会变迁,目睹各地普通民众生活,长期深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与社会发展问题。2009年前,就大富思想体系所论及的重构社会文明问题,主要思考与写作了《资本时期的出路:和与私》、《论不平等社会的主要形态与表现》、《论大富社会》、《重构社会文明需要面对三大问题》、《物化社会的原罪与魅影》、《物化社会最终不能实现化物为福》以及《中国人的精神与行为本原》等等论文和专著。受约稿已在国内外报刊主要发表经济管理类论文与评论文章100多篇(不计网站及一般报刊物发表与转载)作品。 ◎ 城市建设全市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37万,其中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58.66平方公里,截止2009年常住人口达100万。荆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建城历史长达2600多年,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建都于郢(现荆州区纪南城),历20个楚王,定都长达411年,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三国时期,荆州为群雄逐鹿之地,境内三国文化遗存遍布。在近代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四大内河港口城市之一。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长江中游重要口岸和鄂中南部中心城市。 近年来,荆州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个以荆州市中心城市为核心,连结6个中等骨干城市,依托84个小城镇的梯级城市框架体系已经构成。市域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促进了城镇之间的有序发展,交通、信息、资源等优势互补性日益增强;一个以荆州市为中心,立足鄂中南面向湘北腹地的水、公、铁、空综合发展的区域交通中枢已经形成,随着荆州长江公路大桥、荆沙铁路下河线、盐卡工业港码头、荆襄高等级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建成,荆州作为长江中游重要口岸的作用日益凸现。中心城区通过多年的规划用地调整,已经形成武德、玉桥、古城等六大功能分区。按照“退二进三”、退城进郊的原则,一批污染比较重的工业企业相继从旧城迁出,向荆州工业新区聚集,工业空间换商业空间的战略举措取得初步成效,洪城商港、蓝星建材城、大田化工基地等一大批新型工业和商业项目陆续建成,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荆州先后荣获“全国十佳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湖北省园林城市”等称号,现正着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把荆州中心城市建成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山水园林城市。 荆州中心城区现有主次干道79条,立交桥4座,道路总长770公里;城市排水管网总长370公里;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3座,其中,红光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达10万吨。拥有自来水厂5座,供水管网总长695.33公里,日供水能力72万吨;城市公园20个,街头小游园49个,绿化覆盖面积1967.4公顷,公共绿地面积479.5公顷,绿化覆盖率38.12%,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7.9平方米;日道路保洁面积360万平方米,日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350吨;己建成城市公厕236座;城市公交车总数556辆,开通营运线路48条,总长569公里;城市天然气年供应量5000万立方米,铺设主干管网120公里,天然气用户5万户,城市气化率达到87%。 荆州古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墙体保持完整,形制完备,在中国七大古城墙中排名第二,被专家们誉为“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几年来,围绕古城墙大举建设,实施了三大工程:一是建设环城公园。环城公园总面积2.5平方公里,围绕古城垣,内建行车道,外铺步行道,串连8大景区和36大景观,实现了“城墙上走人,内环道行车,外环道跑马”的建设目标。二是建设九龙渊龙舟赛场。九龙渊龙舟赛场位于九龙桥以南,总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水面16.8万平方米,包括仲宣楼、金龙轩、屈原祠等8大景区。三是建设凤凰广场。凤凰广场位于九龙桥以北,总面积19万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12万平方米,包括双凤朝阳广场、伴凤池、百凤画壁等9大景区,是一座以弘扬荆楚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大型文化广场。这三大环绕古城墙工程的建设,强化了对古城的保护,盘活了历史文化资产,改变了城市北大门形象,对形成荆州城市的独有景观风貌发挥了巨大作用。 目前,《荆州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正在修编之中,荆州城市建设正向着结构合理、产业发达、布局完善、环境良好、风貌独特的宜居城市目标奋力迈进。规划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71.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75万;202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00万。 ◎ 荆州三宝通常有荆州八大名肴之说,其中最有名气的即是“荆州三宝”。名列第一的是鱼糕,其次是千张扣肉,最后是八宝饭。 鱼糕是荆州一带特有的风味,以吃鱼不见鱼,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被人称道。 作为荆州的八大名肴其历史源远流长,相传为舜帝妃子女英所创。传说舜帝携女英、娥皇二妃南巡,经过荆州时,因路途劳累,娥皇染疾喉咙肿痛,唯欲吃鱼而厌其刺,于是善良的女英结合当地一渔民的指导,融入自己的厨艺,用鱼、肉、莲子粉等蒸成鱼糕,娥皇吃后,病情迅速好转,舜帝闻之,对鱼糕大加赞赏。鱼糕因此在荆楚一带广为流传,春秋战国时开始成为楚宫庭头道菜,直到清朝,仍是一道宫廷菜,据说乾隆尝过荆州花糕后脱口而咏:食鱼不见鱼,可人百合糕。后来鱼糕越做越精美,人们用鱼和肥膘肉做糕,再用猪肉、山药等制成肉丸。肉丸垫底,鱼糕放在上面,最后以肚片、腰片烹炒盖帽,多菜共碗,俗称“花糕”、 “杂烩丸子”,至今都是荆州一带的红白喜事宴席上的头道菜。由此可见,荆州鱼糕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饮食习惯而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据有关报道“荆州鱼糕等上榜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千张扣肉:千张扣肉以肥瘦兼有的五花猪肉为原料,经煮炸,上红糖色,切成薄片,以碗扣住蒸熟,由于肉片薄如纸,形如梭,片数多,故名千张扣肉,又名梳子肉。相传此菜为唐宰相段文昌回江陵省亲时,在传统的梳子肉制法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并将其带回长安供朋友品尝,自此,此菜名扬八方。 八宝饭:相传为清末慈禧太后御厨萧代所创制。萧代流落荆州城,被“聚珍园”老板留用传授技艺,从此,八宝饭便成为荆州的名肴而名播四方。八宝饭主要原料是糯米、红枣、莲子、苡仁米、桂圆肉、蜜冬瓜条、蜜樱桃、桂花糖等。先蒸制成坯,再加白糖、猪油散烩而成。色泽光亮,油而不腻,甜而不厌,素有“浅盏小勺细品尝,离席数时回味长”的美誉。 龙凤配:它以黄鳝、仔鸡为原料,经过煮、卤、炸、溜等多种烹饪方法烹制而成,是荆州地区的传统名菜传说三国时期,刘备招亲以假成真,他偕夫人自东吴返回荆州,诸葛亮为他们摆席接风,席上摆出的第一道菜就是荆州厨师特制的“龙凤配”。只见一条大黄鳝被做成龙形,蜿蜒于盘中,鳞甲片片,脚踏祥云,昂首张口,翘角垂须呈飞腾之状;鸡形如凤立于龙旁,引颈展翅,羽毛绚丽,头冠殷红似翩翩起舞。刘备一见,心中大喜,赞不绝口,从此“龙凤配”一菜也就声名远扬。 荆州其他名菜 荆沙甲鱼:咸鲜浓醇、滑嫩爽口 营养价值:野生鳖肉中,含有多种特殊长寿因子和活性免疫物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滋阴壮阳等食疗功效,被人们称为大补元气的滋补营养佳品。 纸面锅块:它源于明、清时期,味道酥香,且有嚼劲。如今,这种小吃虽然在荆州市其他县内仍可常见 但总体趋于绝迹。 欢喜团:又名麻元宵、麻鸡蛋,是一种以糯米为原料,加水磨粉,干,以红糖和适量的面粉,外层裹麻,油炸的食品。据传江陵城内一陶姓人家经战乱失散,历尽艰辛团圆后,找出埋藏地下的糯米、红糖等,作成汤圆油炸食之,取团圆快乐,合家欢喜之意。 无铅松花皮蛋:江陵有一百多年生产皮蛋的历史,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草市邱虎成蛋庄的松花皮蛋已闻名省内外。江陵无铅松花皮蛋是在湖北商检局、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的配合下,于1983年3月江陵郝穴蛋厂着手研制无铅松花皮蛋,用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代替了传统加工用的一氧化铅。一年多来,经过130多次试验和50多批次的筛选,终于研制成无铅松花皮蛋。1984年6月经国家级鉴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达到了国家规定和出口标准。色、香、昧俱佳,并优胜于传统方法加工的有铅皮蛋。经过26°C恒温80多天,和37°C恒温50多天的考验,该产品均未发现变质现象。1984年初,第一批销往香港的无铅松花皮蛋,经香港蛋品企业有限公司送香港卫生当局进行检验,含铅量仅为百万分之零点零一,大大低于国际规定(百万分之六)标准,并认为"品质甚好,嚼后美味清香,喉咙甘凉,为佳上乘"。 皮条鳝鱼:在荆州地区已经食用数百年。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监利人朱方哲任台湾宜兰县令,当地发生鳝鱼打洞拱垮田界纠纷,他使叫随去的荆帮厨师特备以缮鱼为原料的筵席,请原被告一起品尝,提倡大家捕食缮鱼,从根本上解决纠纷,从而把食缮的习俗传入台湾,成为佳话。鳝鱼味美,且有药用价值。《名医别录》说它有补五脏、疗虚损的功效。皮条鳝鱼以老骨后切成长条,制熟后犹如皮条而得名。又以形如竹节,也叫竹节鳝鱼。制法是用二道不同温度的油余炸至皮酥,再挂上糖醋黄汁,色泽金黄,外酥内嫩。 ◎ 荆州习俗关帝庙会 每年正月和农历 5月l3,关帝庙都要举行大型庙会,届时,湖北荆州人在这里玩龙灯,划采莲船,骑马射箭,吹喇叭套轿子,把关帝庙内外闹腾得红红火火。荆州人敬仰关公,已成了千年不变的习俗。当年关羽出兵伐吴获胜归来,荆州军民就在大北门外敲锣打鼓放鞭炮,夹道欢迎祝捷,而今,此街仍名为“得胜街”。逢年过节,荆州人玩龙灯,耍龙的小伙子们都要先到关帝庙内拜拜!关公,再沿古城街巷舞龙。荆州城生产的旅游纪念品,也有以关公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如绣有关羽像的丝织手绢,印有关公的精致背包,还有关公画片、小塑像等等。荆州城内的宾馆、商店和许多民宅,多喜欢在大堂供奉关公像,有的还一日一拜。荆州的大人小孩,差不多每人都能讲上几段关羽镇守荆州的故事。关公的忠义精神,已深深根植于荆楚大地。随着台湾海峡两岸的交流日渐频繁,随着中国和海外的交往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台港澳和外国朋友来荆州朝拜关公,进香还愿。荆州人、湖北人、山西人、河南人、福建人、新加坡人、美国人、日本人、欧洲人,世界各地的人,经常在荆州关帝庙聚在一起,用不同的语言赞颂关公的忠义精神。荆州关帝庙管委会负责人自豪地说,“为了传承关公的忠义仁勇文化道德精神,全世界不同肤色的人都聚集在我们这里。这小小的关帝庙,有时候就象一个小小的联合国。” ◎ 荆州与奥运路线:金凤广场—〉东门—〉荆南路—〉屈原路—〉荆中路—〉郢都路—〉南环路—〉九龙渊公园,终点:沙隆达广场。 时间:2008年6月2号8点至12点30分。 图片:奥运圣火传递 2008年6月2日圣火在荆州进行传递。火炬在荆州市境内的传递距离为41.3公里。具体线路为:金凤广场(起跑仪式)→荆州古城(东门)→荆南路→屈原路→荆中路→郢都路南环路(大学城)→九龙渊公园→江津路→塔桥路→北京路→三岔路→荆江大堤→大湾沿江大道→沙隆达广场。 参加荆州市火炬传递的火炬手为208人,护跑手为45人,其中在荆州产生的火炬手120名左右,由荆州奥运火炬传递工作组委会直接选拔的火炬手为58名。 ◎ 民风民俗荆州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是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称花鼓子、沔阳花鼓戏、天沔花鼓戏。 ◎ 友好城市国际 外方城市 国别 结好时间 序号 会津若松市 日本 1991年6月15日 1 白采尔科维市 乌克兰 1996年7月1日 2 韦斯特切斯特郡 美国 1998年6月12日 3 江陵市 韩国 2004年10月19日 4 门罗市 美国 2007年5月15日 5国内 江西省九江市 浙江省绍兴市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2 中国古代地名◎ 历史沿革荆州是古“九州”之一,在荆山﹑衡山之间。《禹贡》以荆及衡阳维荆州。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衡山在今衡阳市。荆州包括今湖北、湖南两省,由荆山之下直到衡山之南。 荆州,汉朝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于湘鄂二省及豫桂黔粤一部分;汉末以后辖境渐小。东晋定治江陵(现属湖北),为当时及南朝长江中游重镇。 ◎ 夏朝荆州简介荆州东与扬州分界,南越衡山至五岭为止,北至荆山。今湖南全境、湖北东南部、四川南部、贵州东部、广西北部均为古荆州境地,面积约有八十五万平方公里。 荆州“厥上惟涂泥,厥田为下中,厥赋为上下”。这是指出荆州土壤大致类似扬州,惟土壤肥力为下中,比扬州高一级,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第八级,田赋属第三级。 ◎ 东汉荆州刺史部介绍东汉时的荆州,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今湖北襄阳市。建安十四年,刘备领荆州牧,移治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借荆州”后,移治江陵。辖境相当于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部分。 东汉荆州原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 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这就是后世称“荆襄九郡”的来历。赤壁之战后,曹、刘、孙 三家分荆州:曹操占据南阳、襄阳、南郡三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 、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败曹仁,夺南郡,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后,孙权纳鲁肃之议,把自己所据部分“借”给刘备,于是刘备占有荆州绝大部分地盘。 3 北魏时期州名商洛在北魏时期曾被魏太武帝置“荆州”。 据《隋书·地理志》载,商洛之名源于商山洛水。历史上曾有上洛、商州等称谓。商洛在夏商时期,为豫、梁州地。 西周和春秋属晋,战国为秦,秦孝公因商鞅功绩卓越,曾将此地分封于商鞅,商鞅本姓“卫”,因封于商(亦称“商於”,即今天的商洛),故称“商鞅”。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北部和南部分别属关中郡内史区和汉中郡。 西汉时分属弘农郡和汉中郡。东汉时分属京兆尹和汉中郡。 《魏书·地形志》“洛州”条下曾载:“太延五年置荆州,太和十一年改,治上洛城。”即,北朝魏太武帝太延五年(公元439)在此设置荆州;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公元487)才改荆州为洛州,其治所在上洛城(今商州城)。(至于到了北周宣政元年,即公元578年,又改洛州为商州,则是后话)。可见,北魏时期曾有48年时间,商洛这块地方名叫荆州。到明代和清初属西安府管辖,雍正三年(1725年)置直隶州。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府存县道,分属关中道、汉中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