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近代物理实验
释义

作者:姜东光主编

ISBN:10位[703019618X]13位[9787030196187]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1

定价:¥24.00元

内容提要

本书是在大连理工大学1995年出版的《近代物理实验》教材的基础上,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并增加了实验室近年来引进的一些新实验,对原教材进行筛选增补和修订而成的。全书包含原子物理、核探测技术、微波技术、磁共振技术、激光与光学、光通信技术、真空与低温技术、热导率的测量技术、电路与物量测量等内容,共27个实验题目,详细阐述了每个实验的原理、背景知识和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介绍了每个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本书可作为理工科大学物理专业或物理相近专业近代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用书,可供非物理专业理工科大学生和研究生参考,也可作为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单元原子物理

1-1塞曼效应

1-2黑体辐射

1-3原子光谱

第二单元核探测技术

2-1盖革一米勒计数器及核衰变的统计规律

2-2验证快速电子的相对论效应

2-3物质对β射线的吸收

2-4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

第三单元微波实验

3-1微波系统中电压驻波比的测量

3-2微波光学

第四单元磁共振

4-0磁共振基础知识

4-1核磁共振

4-2微波电子顺磁共振

4-3微波铁磁共振

4-4光泵磁共振

第五单元激光与光学

5-1氦氖激光器的模式分析

5-2晶体的电光效应与电光调制

5-3椭偏法测量介质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

5-4单光子计数

5-5迈克耳孙干涉法测量气体折射率

5-6空间单点光学相干层析技术

第六单元光通信技术

6-1音频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

6-2数字信号编码及在光纤中的传输

第七单元真空与低温

7-1真空的获得及其测量

7-2高温超导体的零电阻现象

第八单元固体材料参数测试

8-1热波法(动态法)测热导率

8-2闪光法测热导率

第九单元电路与物理测量

9-1非线性电路混沌

9-2锁相放大器

附录常用物理基本常数表

清华大学出版社图书

图书信息

书名:大学物理实验

ISBN:9787302277460

作者:郭悦韶、廖坤山

定价:26元

出版日期:2012-2-3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图书简介

本书是在清华大学“近代物理实验”系列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的。内容涉及原子分子物理、激光技术、磁共振、微波、超导、真空与薄膜、超声、X光、核探测技术、半导体等领域共18个实验。本书着重阐述了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详细介绍了实验装置和主要实验内容与要求。书中许多章节中都特意介绍了有关实验技术当前发展和研究的现状,以进一步启发学生自主研究的兴趣。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近代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为有关学科实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前言

当今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高新技术层出不穷,而物理学是技术的基础。没有20世纪以来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作为理论基础的近代物理学的巨大发展,就没有今天的微型计算机、激光和光通信、核能、纳米科学和技术等各种各样的高新技术。《近代物理实验》不仅使学生生动直观地观察学习在近代物理学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的著名实验,领会著名物理学家的物理思想和实验设计思想,进一步巩固理解以前学到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掌握科学实验中一些不可缺少的现代实验技术。通过这些实验的训练,学生可了解近代物理的基本原理,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科学仪器的使用和典型的现代实验技术,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本书的前身是张孔时和丁慎训同志主编的物理实验教程(近代物理实验部分)一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那是一本物理思想阐述清楚,内容丰富,文字严谨的教科书,包含34个实验,其中绝大部分都曾在清华大学的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中用过。近年来,为了适应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需要,近代物理实验课程学时和内容都有所精简;同时由于实验技术本身在飞速发展,仪器设备需要改造更新。为此,我们精选了18个实验作为近代物理实验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在创建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对这些实验中的绝大部分仪器进行了技术改造和更新,使之更能适应当前科研和教学的需要。本书就是为配合当前课程教学而编写的教科书,它更多地体现和吸收了当前科学研究的成果,使近代物理实验这门课程更加现代化。

本书是近年来清华大学近代物理实验室和近代物理实验课程建设的总结,它既集中了当前实验室工作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更是继承和包含了曾在这个实验室工作过的前辈教职工辛勤劳动的成果。对各章节的实验做出过贡献的人员名字难于一一记述,这里只列出参加最后编写工作的作者的名单。实验1:马兴坤;实验2:徐友平、马兴坤等;实验3:王文鉴、侯清润等;实验4:李功平、余加莉、刘梦林、张慧云;实验5:茅卫红、马兴坤、陈默轩;实验6:马兴坤、刘鑫森等;实验7:陈宜保、马兴坤、李功平;实验8:陈宜保、王合英、刘耀忠;实验9:王合英、侯清润、张仲华等;实验10:张慧云、黄贺生、茅卫红;实验11:陈宏;实验12:陈宏、何元金;实验13:何元金、陈宏;实验14:何元金、张校、陈宏等;实验15:张慧云;实验16:张慧云、万家光等;实验17:陈宜保、张慧云、余加莉、丁慎训;实验18:王荣耀、陈默轩、刘梦林。

在此,我们谨对所有对本书做出过贡献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诚恳欢迎读者对本书不足之处予以指正。

2002年11月

目录

实验1用电荷耦合器件(CCD)测量氦灯光谱1

1.1引言1

1.2实验目的2

1.3实验装置和实验原理2

1.4实验内容4

1.5实验注意事项4

1.6思考题4

附录1.1自准直平面光栅光谱仪5

附录1.2电荷耦合器件简介9

实验2塞曼效应15

2.1引言15

2.2实验目的15

2.3实验原理16

2.4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18

2.5实验内容和要求21

2.6实验注意事项22

2.7思考题22

实验3光泵磁共振实验23

3.1引言23

3.2实验目的24

3.3实验原理24

3.4实验装置28

3.5实验任务和步骤30

附录3.1原子钟33

实验4通过共振线的吸收测量激发态的寿命36

4.1引言36

4.2实验目的36

4.3实验原理37

4.4实验装置41

4.5实验步骤42

4.6实验内容42

4.7思考题42

附录4.1激发态寿命和吸收线强度的关系43

附录4.2吸收系数的自然展宽和多普勒展宽46

附录4.3系数Aα48

实验5激光干涉测速实验49

5.1引言49

5.2实验目的49

5.3实验原理49

5.4实验装置简介50

5.5实验内容与操作53

附录5.1激光干涉在激光干涉微振动测量中的应用55

实验6傅里叶变换全息存储56

6.1引言56

6.2实验原理57

6.3实验光路61

6.4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62

6.5思考题62

附录6.1傅里叶变换64

附录6.2平面波场的复振幅分布的空间频率表示65

附录6.3全息图的最小光斑尺寸66

附录6.4全息防伪和包装装潢技术简介67

实验7真空的获得和测量71

7.1引言71

7.2实验目的71

7.3实验装置和原理72

7.4实验设备77

7.5实验内容78

7.6注意事项79

7.7思考题80

附录7.1常用真空获取与测量设备的工作原理与使用81

附录7.2真空科学在21世纪的发展87

实验8四极滤质器和残余气体分析89

8.1引言89

8.2实验目的89

8.3实验原理90

8.4实验装置95

8.5实验内容97

8.6实验注意事项98

8.7思考题98

实验9真空镀膜99

9.1引言99

9.2实验目的99

9.3实验原理99

9.4实验装置106

9.5实验任务和内容108

9.6设计性实验: 磁性多层膜的制备109

附录9.1真空镀膜实验操作步骤112

附录9.2其他真空镀膜方法简介115

实验10高温超导材料临界参数的测定119

10.1引言119

10.2实验目的119

10.3实验原理119

10.4实验方法124

10.5实验装置127

10.6实验内容129

10.7安全注意事项129

10.8思考题129

附录10.1实用高温超导体的磁悬浮演示实验131

附录10.2超导带材的应用136

实验11多晶X射线衍射实验138

11.1引言138

11.2实验目的138

11.3实验原理138

11.4实验设备149

11.5X射线衍射仪操作规程155

11.6X射线防护155

11.7X射线衍射仪操作步骤156

11.8实验内容157

实验12γ能谱的测量158

12.1引言158

12.2实验目的159

12.3实验原理159

12.4实验设备163

12.5实验内容和要求169

12.6放射源的安全操作与防护170

12.7思考与讨论170

实验13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测量171

13.1引言171

13.2实验原理173

13.3实验装置178

13.4实验方法181

13.5实验任务183

13.6实验注意事项184

实验14穆斯堡尔效应185

14.1引言185

14.2实验原理185

14.3穆斯堡尔谱分析188

14.4实验装置193

14.5实验任务和数据处理195

14.6思考题196

实验15超声实验198

15.1引言198

15.2实验目的198

15.3实验原理199

15.4实验装置205

15.5实验内容206

15.6思考题206

附录15.1压电晶片的参数208

附录15.2一些材料的声速和密度210

附录15.3功率超声的应用211

附录15.4超声在医学中的应用213

实验16微波实验215

16.1引言215

16.2实验目的216

16.3微波基本知识216

16.4常用微波元件及设备简介218

实验16.1微波基本测量系统的使用及驻波比的测量221

实验16.2用谐振腔微扰法测量微波介质特性226

实验16.3电子自旋共振229

实验16.4铁磁共振233

附录16.1波导中电磁波传播的物理描述237

附录16.2微波固态源239

附录16.3气象卫星遥感241

实验17锁相放大器的原理及应用——P\\|N结杂质浓度分布的测量243

17.1引言243

17.2实验目的244

17.3实验原理244

17.4实验仪器253

17.5实验任务和步骤255

17.6思考题258

实验18斯特恩\\|革拉赫实验260

18.1引言260

18.2实验目的260

18.3实验原理260

18.4实验装置262

18.5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265

18.6实验任务265

附录18.1原子的速度分布与相应的偏移分布266

附表基本物理常数1986年推荐值268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