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 |
释义 | 津浦路东联防部队伴随着路东根据地建立而诞生。1940年4月18日,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成立,司令杨梅生,政委陈庆先。 路东联防部队共有4个正规独立团,独立第一团以第五支队第十五团三营为基础组成,团长漆德庆,政委朱云谦,该团活动于来安地区;独立第二团以第十五团一、二营为基础组成,团长刘树刚(后饶守坤),政委刘景胜,该团活动在天长、仪征、扬州地区(以上两个团仍属五支队指挥);独立第三团以第五支队特务营为基础组成,团长由杨梅生兼任(后漆德庆、李世安、朱国华),政委阮贤榜,该团在盱眙、嘉山地区活动;独立第四团以江北指挥部特务营一个连为骨干,与天长县地方武装合并组成,副团长程启文(代团长,后罗占云),政委侯政(后王义勋),该团在天长、六合地区活动。联防司令部还组建了一个特务营。津浦路东各县成立军事科或县总队,领导一个独立营(亦称模范营或县总队)。在根据地边沿地区,普遍建立区中队、乡分队,组织了人民自卫军,区乡还组建了半脱产与不脱产的基干队——模范队、青年队(民兵)。这样,在路东根据地就形成了有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自卫军(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共同担负保卫根据地的任务。 1940年8月,撤销了路东联防司令部,所属部队归江北指挥部直接指挥。皖南事变后,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武装斗争的需要,路东联防司令部于1941年春重建,独一团和独二团合编为第十五团,归建主力部队,联防司令部保留独三团和独四团,作为发展地方武装的骨干力量。为加强各县的地方武装,由独三团调两个连分别编入嘉山、盱眙独立营,独四团调一个连到来安独立营,联防司令部独立营调一个连编入淮宝独立团,并将高邮、天长、六合、盱眙独立营编成县独立团。8月,路东各县军事科统一改为县总队部。路东地方武装1941年发展很快,到年底达2.8万余人(包括独立团,区乡武装和民兵,其中脱产的4000人),有步枪1.17万余支,轻机枪20余挺。 1942年1月,路东联防司令部改称淮南苏皖边区军区。组建了独立第五团,团长黄仁庭,政委汪登科。经过精简整编,加强训练,路东地方部队战斗力逐步提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