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仙公主 |
释义 | 金仙公主(689~732),讳无上道,为唐睿宗女,《新唐书》中排第九位,其墓志称其为唐玄宗八妹。初封西城县主。进封金仙公主。706年(神龙二年),十八岁的公主度为女道士。以道士史崇玄和叶法善为师。金仙公主卒于洛阳开元观,736年(开元二十四年)陪葬桥陵(在今陕西蒲城县)。 金仙公主华山道教中的金仙公主 金仙公主也叫华山女仙,唐睿宗李旦的第十女,明皇的妹妹.昭成窦后所生,封西城县主。唐景云元年(?10)为道士,在京师长安筑观修道,拜方士史崇之为师,后到华山白云峰构舍隐居,修道养真。道成后骑鹤升天。后人在白云峰建白云宫,在玉泉院东修仙姑观,又名仙宫观,以作纪念,现华山大上方白云峰尚有宫祠、竹园、药畦、看岳棚遗址和“唐金仙公主修行处”的石刻。 相关史料金仙公主,始封西城县主。景云初进封。太极元年,与玉真公主皆为道士,筑观京师,又方士史崇玄为师。崇玄本寒人,是太平公主,得出入禁中,拜鸿胪卿,声势光重。观始兴,诏崇玄护作,日万人。群浮屠疾之,以钱数十万赂狂人段谦冒入承天门,升太极殿,自称天子。有司执之,辞曰:“崇玄使我来。”诏流岭南,且敕浮屠、方士无两竞。太平败,崇玄伏诛。——《新唐书·诸帝公主》 金仙公主塔金仙公主塔位于房山云居寺石经山雷音洞上面。唐开元十八年(740)建。坐北朝南,通体高3.5米,全部采用汉白玉石精制而成。基座由块石砌垒。中间用4块厚板石组成方形佛龛,正面设券门。门两侧各有浮雕金刚力士一尊。自门向里,对面石壁上又呈现出一组浮雕,释迎牟尼端坐中间,两侧各有一弟子。其上是七层叠涩檐。塔上有铭文。 墓志铭大唐故金仙长公主志石铭并序玉贞公主书中大夫守大理少卿集贤院学士上柱国慈源县开国公臣徐峤奉敕撰 仰观景宿,河汉丽其天孙;缅阅虞篇,潇湘降於帝子。则仙岳遥启其碧镂,?车秀出於紫微。莫不秩比藩侯,礼同王后,矜荣教舞,恃宠求郎。未有糠秕膏腴,浮云骄贵,悟指马以齐物,归道德以全贞。简册之所未传,斯见於金仙长公主矣。公主讳无上道,太宗文武圣皇帝之曾孙,高宗天皇大帝之孙,睿宗大圣贞皇帝之女,今上之第八妹也。粤若帝唐沓庆重光,故以谋孙翼子,葳蕤典章者也。 公主派贞气於涡水,禀胎教於文姒。其仙姿也,明月吐於锦云;其淑问也,惠风拂於琼蕊。先帝昔居蕃邸时,封西城县主,及登极,进册金仙公主。年十八入道,廿三受法。若夫金印紫绶,县主之荣也;绲带青圭,公主之贵也。固将脱落容服,傲睨徽章,薄*卉而不顾,想琪林之可掇。皆公主之志也,节也。先帝亦许之,成之。於是曳月帔,震虹瑛,谐金阙,阶玉京,师大宗,位上清,荐环?,刻金名。侣九仙而高视,齐十圣而忘情。不亦休矣。暨主上嗣升大宝,仁先友爱,进封长公主,加实赋一千四百户焉。仍於京都双建道绾。馆台北阚,接笙歌於洛滨;珠阁西临,聆箫曲於秦野。虽宠光荐及而冲用块然。讽蕊书於紫空,披云篆於碧落,饵四明之氵勺,炼五气之牙。金华王妃,风游烟会。然则长生之药,析王母而未逢,掩心之镜,访秦宫而莫睹。遽夭三元之算,不尝四劫之爪。鲁馆长虚,平原徒在。姑山永а,游海莫追。以壬申之年建午之月十日辛巳薨於洛阳之开元观,春秋?有四。越以景子之年七月己卯朔四日壬午,启旧茔而自洛,即陪葬於桥陵,礼也。宗正假节,蔺台护驾,象物空陈,天倪永谢。十绝霞翻,五?云奔,鸿惊洛浦,鹤舞吴轩。指横桥於西镐,陪毕陌於北原。皇女台兮寿陵园,松声日暮兮何言。其铭曰: 士师典刑,政理以平,柱史作吏,道德垂嗣。克诞天孙,允怀仙志。白云紫,休应希微,星披婺彩,月皎娥晖。寿驻昌容,道高众爱,孰继仙籍,价先帝妹。 蔑彼钓缗,捐其绲带,首冠霄冕,腰鸣山?。鸾步瀛宫,凤迎芝盖,以今视古,秀出千载。火炎易灭,台高易倾,悟兹为诫,怡然解形。神辞洛浦,箫去秦京,文园陪葬,法侣伤情。惰伤涕泗兮徒滂沱,山陵相望兮郁嵯峨。□字生金兮岁月多,荒阡日暮兮将奈何。 开元廿四年太岁景子七月己卯朔四日壬午梁州都督府户曹参军直集贤院卫灵鹤奉教检校镌勒并题篆额(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三册)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