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金陵四家
释义

金陵四家: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中国传统绘画人文积淀最为丰厚的江苏大地上,崛起了以傅抱石、钱松嵒为首,亚明、宋文治、魏紫熙为中坚的新金陵画派。以他们五人为主体的“江苏国画工作团”在60年代初,创造了跨越六省的二万三千里写生的壮举,既实现了以中国画这一古老画种反映新时代现实生活的命题,又实现了中国画笔墨语言与时俱进的丰富发展,他们冲破保守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双重干扰,走上了传统艺术与现实生活相契合的创作道路。

简介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中国传统绘画人文积淀最为丰厚的江苏大地上,崛起了以钱松嵒为首,亚明、宋文治、张文俊、魏紫熙为中坚的新金陵画派。以他们五人为主体的“江苏国画工作团”在60年代初,创造了跨越六省的二万三千里写生的壮举,既实现了以中国画这一古老画种反映新时代现实生活的命题,又实现了中国画笔墨语言与时俱进的丰富发展,他们冲破保守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双重干扰,走上了传统艺术与现实生活相契合的创作道路。注重在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并力求用变化了的笔墨形式予以传达和表现,产生了一大批既具民族特色,又富时代气息和个人风格的作品,给江苏的国画创造了辉煌,与长安画派携手称雄于当今中国画坛。由于江苏画派和其他地域性画派的活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画艺术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

“新金陵画派”的整体风格是文人画艺术传统与现实生活相契合,清新的生活气息与灵性的笔墨相交融,以秀美、柔美为主调,而秀中有雄、柔中带刚,以传统笔墨为根基,同时不拒绝吸收外来技法,如西画的色彩、构图法等,而且能不露痕迹,十分自然地融入到中国民族绘画传写性、倾泻性、书写性三者辩证统一的“写画”美术体系中。

傅抱石

(1904-1965年)祖籍江西新余,是20世纪著名中国画家、篆刻家、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1959年与关山月合作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为他带来很高的声誉。傅抱石于60年代开创了“新金陵画派”,享誉中国画坛。他一生创作了近3000件绘画作品,由他独创散峰笔法的“抱石皴”,在绘画语言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画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一个典范。其代表作有《万竿烟雨》、《丽人行》、《西陵峡》、《天池飞瀑》等。

钱松嵒

(1899--1985年),号芑庐主人,江苏宜兴人。他和傅抱石一起为创建“新金陵画派”立下了汗马功劳,为继傅抱石后第二任江苏国画院院长。与张文俊等人为人民大会堂合作国画《太湖新貌》,与傅抱石先生赴京举办江苏国画展。作品以山水著称,喜游历,注重外师造化,并在传统画法的基础上致力创新,形成了浓郁清新的艺术风格。其创作抓住三要素:整体气势、地方特征、时代精神,作品中饱藏了画家炽烈的爱国热情,笔下的岩石、古树、流水、舟桥都成了“人”的化身,焕发出生命活力。著述有《砚边点滴》、《田头隅语》等。出版专集、选集、画辑15余种,代表作有“红岩”、“常熟田”等。个性面貌明显,用墨丰富,用线凝重,富于变化,苍劲浑厚而不失清秀,题材政治色彩浓重。

张文俊

(1919--2008年),山东临沂人。1947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江苏省国画院创始人之一,90岁的张老是金陵画派第一代中依然健在的最后一位大师。为新金陵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58年创作国画《梅山水库》入选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被著名艺术评论家王朝闻先生誉为"中国画的新声",与钱松岩等人为人民大会堂合作国画《太湖新貌》,与傅抱石先生赴京举办江苏国画展。全苏美协主席谢格拉西莫夫撰文评价中国画家作品有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蒋兆和、李可染、张文俊等六人。同时受到国内外的好评,作品收入《十年中国绘画选集》,原作由中国美术馆收藏。《积肥》收入庆祝建国十周年《中国画选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58年任江苏省国画院办公室主任。五十年代与钱松岩合作,为人民大会堂作国画《太湖新貌》。1977年秋调人南京艺术学院任教,1979年任该院美术系副主任。同年创作《钟山雄姿》参加江苏省庆祝建国二十年美展,并收人《当代中国画》大型画集。《山高水长》参加建党六十周年全国美展,并由江苏省美术馆收藏。1980年5月应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之邀,赴北京作画,创作国画《海上升明月》,参加了中国画研究画展,同时收人《中国画研究院作品选》。1984年作品《江山旭日》参加全国六届美展,并获优秀奖,由中国美术馆收藏。1988年出席第五届文代会。1991年为中南海创作国画《海上升明月》、《峡江秋光》。1992年作品《山高水长》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作品《东海扬波》被选为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材。数年来,张文俊先生的部分作品,分别被吉林省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四军纪念馆、西藏布达拉宫、梅园新村纪念馆、潘天寿纪念馆及海内外人士收藏。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张文俊先生曾先后在南京、徐州、南宁、苏州等地办个人画展,并参加了在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的《江苏国画名家展》和国家组织的国外展出,《美术杂志》、《中国书画》,香港《收藏天地》、《燎望杂志》、日本名古屋电视台、江苏省电视台对其都有专题介绍。中国美协会员,曾历任江苏文联常委,历任南京文工团美术组长,江苏省美术工厂厂长,江苏美术工作室副主任,江苏省美术馆艺术顾问,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文德山水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副主席

宋文治

1917年生于江苏省太仓市,曾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协理事、江苏省美协副主席、江苏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江苏省文史馆副馆长,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他广泛师承,博采众长,创作了《江南春潮》、《庐山飞瀑》、《黄山云》等许多作品,作品隽秀清新,传统技法和现实写生得到了高度的艺术提炼、完美的艺术融合,丰富并发展了传统绘画的表现题材和表现手法,用传统笔墨表现了新社会、新生活、新人物。同傅抱石、张文俊先生作为“新金陵画派”的主要代表而享誉海内外。早在1963年钱松嵒为宋文治画集撰写的序言中,就评价他的作品“清新隽秀而不纤佻,隽秀中又有苍沉,用笔、用墨、着色、构图等多见巧思”。这一评价应该代表了那一时期美术界对宋文治的看法。进入晚年的宋文治又不断吸收新的营养,泼墨、泼彩和勾勒、皴擦非常自然地融为一体,画面氤氲弥漫,色彩斑斓,作品在保持清新笔调的基础上,更表现了宋文治独特的艺术构思以及对色彩的大胆运用,使“宋家山水”的面貌进一步得以确定。魏紫熙,1915年生,河南遂平人。著名山水、人物画家。1957参与江苏国画院的筹备,为新金陵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任中国美协理事、江苏美协常务理事等职。

亚明

(1924-2002年),合肥人。1945年毕业于淮南艺术专科学校。“新金陵画派”的中坚、推动者和组织者。早年曾任美术记者、编辑、主编及画报总编,长期担任江苏省美协主席、省国画院党组书记兼副院长等职,曾隐居太湖“近水山庄”,深居简出,苦心研艺。亚明主张“中国画有规律无定法”。他提出国画去向应是立足继承民族文化传统,面向生活,融汇外国美术之精华,以促进其艺术的不断拓展。亚明艺术之作既是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延续,又溢满着新的时代风采。亚明大量作品曾先后赴近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展出,为国内外许多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多次应邀赴东南亚、美洲、欧洲、澳洲等地进行友好访问和开展文化交流工作。出版《亚明作品集》、《亚明世界风情录》、《亚明黄山集》等画集近十种。

作品风格

“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的作品,傅抱石飘逸、钱松嵒浑厚沉着、张文俊有时代特征的祖国山河、亚明空灵巧拔、宋文治清新柔美、魏紫熙坚凝刚健,各有所成,他们的艺术成就显示了那个时代的辉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