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金骏眉
释义

金骏眉,首创于2005年,由福建武夷山正山茶业首创研发,北京张先生、孙先生、武夷山的江元勋、梁骏德、江骏发、江骏生、胡结兴等团队共同制作而成。该茶青为野生茶芽尖,摘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200—1800米高山的原生态野茶树,6至8万颗芽尖方制成一斤金骏眉,结合正山小种传统工艺,由师傅全程手工制作,是可遇不可求之茶中珍品。其外形黑黄相间,乌黑之中透着金黄,显毫香高。

中文学名:金骏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山茶目

科:野生红茶科

属:红茶

分布区域:福建 武夷山

研制人:张先生,孙先生,江先生等

一、金骏眉简介

金骏眉红茶是武夷山正山茶业公司于2005年在正山小种红茶传统工艺基础上,采用创新工艺研发的高端红茶,它的诞生填补了国内

市场无高端红茶的空白,其名寓意:希冀金贵之茶犹如骏马奔腾般发展。金骏眉原料产自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方圆565平方公里的原生态茶山,手工采摘后由茶师精心制作,每500克金骏眉约需6~8万颗芽尖。

正宗金骏眉外形条索紧秀,略显绒毛,隽茂、重实;色泽为金、黄、黑相间,色润;开汤汤色为金黄色,清澈有金圈;其水、香、味似果、蜜、花、薯等综合香型;啜一口入喉,甘甜感顿生,滋味鲜活甘爽,高山韵显,喉韵悠长,沁人心脾,仿佛使人置身于森林幽谷之中;杯底冷、热、温,不同时嗅之,底香持久、变幻令人遐想,连泡12次,口感仍然饱满甘甜;叶底舒展后,芽尖鲜活,秀挺亮丽,叶色呈古铜色。总之,金骏眉实属可遇不可求之茶中珍品。

二、名字由来解析

金骏眉是武夷山正山小种的一个分支,目前是中国高端顶级红茶的代表。短短数年,金骏眉从无到有,从初问世的每斤3000多元到目前的上万元甚至数万元!然而很多人虽听其名却并不明其意,究竟什么是金骏眉?金骏眉的名称怎么来的?命名中包含了正山茶业公司对金骏眉茶品质的肯定及对其发展的期望。细细说来金骏眉的名称含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一、金

金者,贵重之物也,代表等级。(注意:金骏眉的金,并不是说茶干是金黄色的,市面上流传的金骏眉应该是金黄色,金黄色绒毛多的乃是误传,正宗的金骏眉应该是黑色居多,条索中略带金色黄色,色亮而润。)

二、骏

“骏”字主要有三层涵义:

(1)骏,同“峻”,其采于崇山峻岭之中;

(2)骏,其外形似马(海马状),而马则奔腾之快也;正山茶业公司试产此茶伊始希望此产品能像骏马奔腾一样快速推广;

(3)参与制作的老茶师中,如江骏生、江骏发、梁骏德皆是骏字辈排行;

综合考虑取“骏”而非“峻”字。

三、眉

形容外形。眉者,乃寿者长久之意,且茶类中好芽制成称眉者,如有寿眉、珍眉等,所以眉本意是指细小的高级茶尖、茶芽。

三、金骏眉特色

形状:绒毛少、条索紧细、隽茂、重实;

色泽:金、黄、黑相间,色润;

香气:复合型花果香、蜜香、高山韵香明显;

滋味:滋味醇厚、甘甜爽滑、高山韵味持久;

汤色:汤色金黄、浓郁、清澈、有金圈;

叶底:呈金针状、匀整、隽拔、叶色呈古铜色;

四、金骏眉冲泡要点:

1、冲泡金骏眉的器皿选择: 建议选用功夫茶白瓷杯组或者透明玻璃杯,这样在冲泡时既可享受金骏眉茶冲泡时清香飘逸的茶香,又可欣赏金骏眉芽尖在水中舒展的优美姿态与晶莹剔透的茶汤;

2.泡金骏眉的水温控制:泡红茶的水温,冲泡水温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适合的水温有利于金骏眉茶叶香气、滋味以及所富含的内含物的浸出。 红茶不能用滚烫100摄氏度的开水冲泡,特别是用茶叶嫩芽尖制作的金骏眉,需等开水凉到80-90摄氏度后才冲泡,放多少呢?放3-5克即可, 第一泡是洗茶快速出水洗杯闻香,第一泡至第十泡时长约为:15秒、25秒、35秒、45秒、1分钟、1分钟10秒、1分钟20秒、1分钟30秒、2分钟、2分钟30秒.

3、金骏眉冲泡的茶量:冲泡金骏眉需要放多少茶叶呢?根据个人口味浓淡掌握。金骏眉茶干建议放入3克即可连泡12次以上,太多了浪费;

4、金骏眉冲泡方法:预先放入3克金骏眉进行温润洗茶后,为保护细嫩的茶芽表面的绒毛及避免茶叶在杯中激烈的翻滚,应沿着白瓷盖碗或玻璃杯的杯壁细细的注入水,可保证茶汤的清澈亮丽;

5、金骏眉的出水时间品饮:第一次注沸水后,金骏眉(银骏眉)在杯中大约静置5秒,以后每泡顺延5秒即可。后期十多泡时可将水重新加热至沸腾;

6、金骏眉冲泡用水:选用优质矿泉水或井水,以软性水(低矿物质含量)为佳。

五、金骏眉的产地介绍

金骏眉的产地桐木关是武夷山脉断裂垭口,海拔高度1100米,闽赣古道贯穿其间,系古代交通与军事要地。武夷山桐木关是金骏眉红茶的产地,桐木关位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最核心的位置。在桐木关,我们能看到的是漫山的“野茶”园,路过的是一间接一间古意盎然的老式茶作坊,闻到的是浸润在空气中的茶香,入口的是一杯杯酵厚、火候各不相同的红茶。

桐木关乃以“茶”闻名,它是全世界红茶的发源地,即是曾经闻名于世(曾经有英国间谍、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两次探密桐木关并窃走正山小种红茶的制作秘密)、而今几乎被遗忘的正山小种红茶的产地。桐木关的再次瞩目耀眼不得不感谢近年火热的顶级红茶“金骏眉”,金骏眉的出现让桐木关恢复了昔日的生机勃勃。

六、金骏眉研发揭秘

生产顶级红茶是我国茶界前辈的夙愿,当代茶圣吴觉农曾说过:“中国不能没有世界顶级的红茶”;茶界泰斗张天福说:“中国要发展世界顶级红茶”。江元勋从创办茶厂起,就立志“要为世界制作最好的红茶”,以告慰九泉之下的吴觉农先生和江润梅先生。

(一)金骏眉研发经历

如何为世界生产制作最好红茶,是江元勋始终思索,从没放弃的愿望。2001年元勋企业摆脱困境后,“我要为世界生产最好红茶”被提上议事日程,2002年1月17日,江元勋主持召开由叶兴渭、祖耕荣、江素生、江素忠、龚雅玲等人参加的《关于如何生产制作最好红茶》的讨论会,会上大家各抒几见,有的认为要从质量入手,树立品牌;有的认为要从源头入手,抓基地;有的则认为要立足保护区独特的生态条件,改进工艺,从生产有机茶入手……等等,讨论会最后决定成立“顶级红茶”研发组,由江元勋任为组长、祖耕荣负责制定方案、叶兴渭负责技术指导。

同年4月15日,受江元勋委托,祖耕荣、江素忠带着叶兴渭的书信,前往安徽芜湖,向在那里参加第二国际茶业博览会的张天福先生和骆少君女士汇报研制生产顶级红茶的有关事宜,得到二位茶界前辈的肯定和支持。最后商议确定由江元勋、祖耕荣、吕毅、江素忠、龚雅玲等五人组成研发小组,立足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特的地理气候、茶树品种资源,从筛选适制品种,实施有机栽培、进行工艺改革、保证质量、树立品牌等环节入手,系统开展顶级红茶制作的探讨研究。这为后来正山茶业公司“元正”、“正山堂”品牌的树立,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体系的论证,金骏眉、银骏眉、妃子笑、水底香、百年老枞红茶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生产制作顶级红茶所要探讨研究的东西很多,一时难免顾此失彼,所以一直没有突破。

2005年7月15日,午饭后,江元勋与北京友人张先生、阎先生等人,在桐木正山茶业公司门前竹间草坪纳凉,见同自然村一茶妇,手持镰刀路经公司。北京友人张先生好奇地问元勋:“天这么热,此妇拿镰刀去干什么?”,江元勋予以答之。随后张先生又说:“这么辛苦,何不增加一些成本,用芽尖像生产绿茶一样做些高端红茶试试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先生不经意间的一句话,给江元勋带来了启发。元勋即电话与时任武夷山市茶场场长祖耕荣先生联系,咨询武夷山市茶场原用武夷名枞芽尖生产莲心绿茶、青茶莲心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点,并征求祖先生意见,能否一试。祖先生随即表示可以大胆尝试。之后,江元勋便让公司制茶人员温永胜,以每斤茶芽40元的价格,让该茶妇进行采摘。傍晚时刻,该茶妇共采摘茶芽头1.5斤。江元勋与温永胜、梁骏德等人随后即按红茶制作工艺进行萎调、搓捻、发酵、炭焙,得干茶三两。

该茶条形呈海马状,色泽黑黄相间,干茶香气独特,发酵过程即有蜜糖香。第二天,江元勋即让北京友人张先生等共同开泡品尝。当沸水冲入,顿觉香气满室,汤色金黄透亮,滋味甘甜爽口、润喉、回味悠久,集蜜香、薯香、花香于一体,有高山的韵味,这就是后来被命名的“金骏眉”。

这之后,江元勋、祖耕荣、吕毅、江素忠、龚雅玲等五人,又在张天福、骆少君、叶兴渭、叶启桐等茶界前辈的指导下,从品种选择、采摘时间、采摘标准、制作工艺,包括萎调、搓捻、发酵、炭焙的温度、湿度、时间的掌握上进行反复试验、分析、比较。2006年基本定型并有少量上市,主要供给北京、福州等地友人品鉴;2007年,又根据品鉴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开始批量生产上市。主要以订购为主;2008年正式投放市场并迅速走红,现成为正山茶业的拳头产品。

(二)金骏眉是众人智慧的结晶

“一个好汉三个邦”,“众人拾柴火焰高”。金骏眉的研发上市,离不开她有一班真心帮助的支持者、潜心探索的研发者、热心参与的制作者和用心宣传的推动者。金骏眉是集聚众人智慧的结晶。

1、真心帮助的支持者

金骏眉一路走来,无论是从2002年最初的“要生产世界顶级的红茶”即金骏眉研发的雏期开始,还是到2006年少量上市,2009年正式投放市场,自始自终都得到张天福、骆少君、穆祥桐,叶兴渭、江素生等茶界前辈在理念上、技术上,给予的真心帮助,真心指导和真心支持。“正山”茶人对此铭记在心,相信广大的消费者也不会忘记。

(1)张天福,现龄一百零三岁,他毕生事茶,因为茶而曾踌躇满志,也因为茶而含冤受屈,又因为茶而蜚声茶届。他是个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是老一代茶人跨世界的唯一健在者,是当代中国茶界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作为茶界一代宗师,张天福先生于1996年提出了“俭、清、和、静”的中国茶礼,他认为:茶尚俭,勤俭朴素;茶贵清,清正廉明;茶导和,和衷共济;茶致静,宁静致远。他为福建茶、中国茶、茶产业、茶文化、茶名牌作出了不朽贡献。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经》与《中国茶叶辞典》主编陈宗懋先生的话说:“张天福先生不仅是属于福建的,更是属于中国的,世界的。”

(2)骆少君,籍贯惠安,1942年2月生于福建永安。研究员、高级评茶师,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名誉院长。1965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1981—1983年国家公派留学日本静冈大学农学部。曾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特有工种(茶叶)职业技能鉴定站站长、《中国茶叶加工》杂志社主编、国家科技奖轻工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化学分会副主任。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近40篇,主要和参编了11本著作。长期从事茶叶生化、品质鉴定及加工的研究,主持研究的“闽75型花茶窨制联合机”、“闽76型花茶窨制联合机”、“花茶香气的研究”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主持完成的“茉莉花茶工艺改革”,1993年被国家科委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获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她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创建了我国茶香气化学实验室,填补了我国茶叶香气形成机理与品质等级相关性的化学研究及茶用花香化学研究的空白,使我国进入了世界风味化学研究的最新领域,先后应邀在日本等国家做过多次有关中国茶的专题报告,出访日本、美国、德国、韩国及我国的台湾省,受聘担任合作研究的导师,受到邓小平等多位中央领导的接见,是我国著名茶叶品质化学研究的专家。

(3) 叶兴渭,1938年生,福建闽侯县人。高级工程师、高级评茶师,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茶叶贸易客座教授,2003年起担任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茶叶),系闽北地区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可以考核高级评茶师的高级考评员。

叶先生早年毕业于福安农业专科学校茶叶专业。他长期从事闽北乌龙茶(武夷岩茶、闽北水仙乌龙)、小种红茶的生产栽培,初精制加工、质量审评鉴定的研究工作。历任福建省建瓯茶厂生产科、质检科、企管科技术员、副科长、科长,南平技术监督所茶叶质量监督站负责人。1976年武夷岩茶、小种红茶划归崇安茶场精制(80年代下归地方,现为武夷山市茶场),他受命前往技术指导。后来小种红茶又划归崇安桐木茶厂,他又辗转到桐木茶厂担任技术负责,指导小种红茶就地加工生产。为武夷岩茶、小种红茶精制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培养的弟子现已遍布闽北、闽西各茶业产区。他们多有建树,不少已成为茶界精英。

叶兴渭先生从事小种红茶初、精加工生产长达50多年,技术老到,评鉴精准,是目前闽北地区学术研究时间最长、最深、资历最老、最具权威的茶叶专家。如今活跃在闽北及周边地区小种红茶的技术人才皆师承于他,他参与了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评茶员》教程的编写,负责闽北乌龙(武夷岩茶、闽北水仙)及小种红茶部分,还担任《中华茶文化》丛书编委,有很多文章发表于各类报刊杂志。

(4)江素生 ,男,1942年6月生,武夷山桐树人,正山小种第二十三代传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与吴觉农过往甚密,长期从事茶叶栽培、加工、销售、及正山小种的基地管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曾任武夷山市茶场茶叶协会高级顾问,现为吴觉农茶学思研究会理事。

2、潜心探索的研发者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江元勋、祖耕荣、江素忠、吕毅、龚雅玲作为潜心探索金骏眉的研发者,他们有的来自茶叶世家,世代为茶;有的半路出家,转向事茶:有的来自高校,长期研究茶。虽然,生活环境,教育背景有所不同,但出于喜茶、爱茶之故,他们组合走到了一起。他们以茶产业的振兴发展为己任,潜心研究茶,立志要为世界生产顶级红茶。功夫不负有心人,金骏眉的问世,填补了中国没有顶级红茶的空白,为中国红茶的重新崛起做出了贡献。

(1)江元勋,这是一个富有内涵和寓义的名字。“元为本正,春为首;勋是鸿猷,学当先。”“元勋”是这两句话的首字。正山茶业“元正”品牌商标,是“元为本正”的缩写。江元勋是正山小种茶叶世家第二十四代传人,在金骏眉研发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他出生于1964年7月,中共党员,高级评茶师,现任福建省茶叶学会理事、武夷山市茶叶学会理事、张天福茶学思想研究会会员、中国国际商会武夷山商会副会长、南平市人大代表、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理、正山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是他让武夷红茶走出困境,风生水起,重放异彩。鉴于江元勋在红茶发展上的突出贡献,他获得了茶叶王国的桂冠“陆羽奖”、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奖”等殊荣,2010年海峡茶叶交流协会、福建农学会授予其“福建十大茶人物”;在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举办的以彰显“2010福建精神”为取向的2010福建年度人物评选中,他又获得了“2010福建年度人物”。

(2)祖耕荣,男,1964年11月生于福建浦城县,现为国家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9)委员、高级评茶师、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武夷山市青年研究会副会长、武夷山市茶场茶叶协会会长、武夷山市国际商会会长、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茶叶贸易客座教授。

祖耕荣先生长期从事基层农业工作,历任武夷山星村镇团委副书记、书记、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武夷山城东乡副乡长、党委副书记,武夷山市茶场第二十任场长、武夷山市对台办公室主任等职。

祖耕荣先生对茶情有独钟,嗜茶、种茶、制茶、研究茶,独立研发创出了中国名茶金针梅,成功策划组织了第一、二、三届“正岩杯”茶叶质量评比大赛,引起了轰动。曾代表武夷山市委下派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任民营企业助理、负责市场营销、产品开发,为武夷山正山茶业的发展和桐木正山小种红茶的振兴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作为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TC339)委员,参与了茶叶标准的草拟和审查工作。他是茶叶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星。

(3)江素忠,男,1961年生,中共党员。正山小种茶叶世家重要骨干。长期从事茶叶种植,生产加工,新品种开发,优惠政策制定,正山小种保护恢复、利用和发展工作。历任桐木村团支部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等职。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实施木材盈利切块扶持等具体方法,鼓励茶农发展正山小种生产,使桐木村正山小种走出低谷,面积由1994年的4300亩,发展到2003年的6000亩,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现为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理事。

(4)吕毅,女,1969年4月生,浙江大学茶学博士,高级评茶师,长期从事茶与健康的研究工作,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论文,著有并出版了《饮茶与健康》、《就是要这样喝茶才健康》等著作。现任中国四川成都茶与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

(5)龚雅玲,女,1950年出生于泉州石狮。现为武夷山中远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她长期从事茶叶栽培、生产、加工及研究工作。1986年作为特殊人才,被福州市茶叶公司聘为业务科长、南方茶厂厂长、经济师,负责茶叶出口和加工等项业务,是福建省为数不多的熟悉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等各种茶叶制作工艺的茶叶专家。2000年她辞职,进驻武夷山,先后在武夷山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内的建阳坳头、光泽干坑建立了三个面积达1000亩的生态有机茶基地。率先在武夷山茶企中进行有机茶课题试验与开发,探索总结出了一套栽培、制作有机茶的经验,成为武夷山有机茶生产制作的先驱人物。2002年龚雅玲女士与江元勋等人一道对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的制作工艺进行改良创新,为金骏眉的研发做出了贡献。

(6)叶启桐,男,农艺师,高级评茶师。1945年生,福建周宁人。长期从事武夷岩茶的生产、制作及研究。曾任武夷山市茶场场长、市岩茶总公司副总经理等职。是中国名茶丛书《名山灵芽,武夷岩茶》一书主编,参与了金骏眉研发前期方案的制定及后期加工生产的部分技术指导工作。

3、热心参与的制作者

自1997年江元勋创办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元勋茶厂以后,一批曾与元勋同在桐木村茶厂共事的茶人,先后受聘于元勋企业。较早进入元勋企业的是江骏发,2000年进入元勋企业,现任茶师、生产部经理;胡结兴,2001年进入元勋企业,现任车间主任、技术员;梁骏德,2001年4月被聘任为企业技术员;温永胜,2002年被聘任为企业业务员,2008年离职自己办厂;江骏生,2002年被聘任为企业物流仓储部经理。此外,还有伍建民等。他们为“元勋企业”的发展,“正山茶业”的腾飞付出了汗水,作出了贡献,每每谈及他们,元勋总是由衷发出真诚的感谢。

“正山茶业”一路走来,从小变大,由弱变强,他们既是企业发展的见证者,同时又是参与企业做大做强、见言献策的实践者。他们在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正山茶叶研究所所长江元勋的直接领导和具体指导下,按照“顶级红茶”研发课题组的要求、方法、标准和步骤,热心积极地参与了“顶级红茶”金骏眉的制作过程,并根据研发课题组收集调整的实施方案,反复进行制作比较,为“元正”正山小种新品金骏眉的研发问世做出了努力。

梁骏德与江骏发、江骏生三人是叔伯兄弟,同属“骏”字辈,骏德先生从母姓。2008年4月17日骏德先生离开“正山茶业”创办骏德茶厂,任厂长。

4、用心宣传的推动者

“酒香还怕巷子深”。新产品要变成商品,商品要走向名品,名品要转化成名牌,一般需要有一个较为漫长的宣传认知过程。金骏眉何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冲红茶界,引发中国红茶热,成为喜茶爱茶之人和成功人士心中的最爱?

一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优秀的制作工艺,造就了金骏眉卓越的品质,这是社会和茶界认可的关键与基础。二是骆少君、叶兴渭、赵玉香、吕毅、祖耕荣、修明等茶界权威人士、权威机构对金骏眉品质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鉴定意见,这是金骏眉能够从新产品走向名牌之路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

金骏眉在从新产品走向名品的过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的张先生、孙先生和阎先生,是他们将金骏眉带入北京,成为社会极为重视养生之道、成功人士圈内的“尤物”。由于这些极为重视养生之道、成功人士的大力推崇和口口相传,金骏眉旋风迅速从北京刮向全国。一时间金骏眉几乎成了红茶的代名词,能品上一杯金骏眉在社会上成为一种时尚。

“正山小种,海外卖”是过去武夷山的一大怪。无独有偶,“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金骏眉,被人称为现在武夷山的一大怪。为探密金骏眉,一睹雄姿,2007年以来,全国各地文人雅士、新闻媒体纷至踏来,昔日穷山僻壤的小山村,顿时热闹非繁、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有效扩大和提升了金骏眉在全国的知名度和消费者认同度,促进了当地茶业经济的大发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18: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