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剑山 |
释义 | 省级森林公园金剑山,是璧山县又一处风景名胜区。它北接巴县青木关,南至璧山水乡来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引人入胜,为渝西胜地。 简介省级森林公园金剑山,是璧山县又一处风景名胜区。它北接巴县青木关,南至璧山水乡来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引人入胜,为渝西胜地。 景点介绍金剑山海拔400至715米,中心景区面积10平方公里,含神女洞、天湖、状元峰、璧温泉、虎峰山——老关口五大片。旧《重庆府志》、《璧山县志》载,景区“田肥美,民饶裕,洵巴渝名”。古代诗人赞曰:“秀峰遥落青天外,雾锁烟笼璧水滨”,自古以来是踏青游览的胜地。宋代支助岳飞抗金的爱国状元冯时行居山中咏有“去年种桃李,今年花离离”诗句;明代状元杨升阉题“金剑山头寒雨歇……奇树花滋看已遍。” 考古溯源,两万年前金剑山中已有古人类居住,从事采集和狩猎生活,留下丰富的文化遗迹,出土了古人类、古生物化石和石刮削、砍砸、尖状器,对研究我国南方旧石器时代人类历史和巴蜀地区远古文化的起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景区遗存有汉唐以来的古墓。寺观、寨堡、摩崖造像、诗词碑刻和其它名胜古迹景点数百处。这些胜迹各具特色,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全景区集山、水、泉、林、瀑与古文化浑然一体的奇异景观。古今名人留下了不少题咏墨迹或遗闻铁事。 从璧山县城至金剑山天池有盘山公路4公里,或徒步沿始凿于汉唐代“一径环山万其级”的青石道行3公里,便到抗战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书题“金剑雄关”的古凉亭关,旧时系璧山、铜梁等县到重庆的交通要隘,为古渝州西部屏障。古关四周可览传说女娲娘娘遗落的彩石,清人诗题“怪石不随鞭海去,灵根端有补天来”的“群羊石”和“金山神道碑”。关前夹道的“蒙哥岩”、“蒙哥棺”、“龙床”、“龙泉岩”、“金剑砍龙头”等胜迹与元代蒙哥大汗有关联。史载700年前,纵横欧亚的“上帝之鞭”蒙哥率铁骑进攻合州钓鱼城“为炮风听震,因成疾,班师至愁军山,病甚……次过金剑山温汤峡而崩”。 出凉亭关过“才子泉”,沿公路北行2公里达“清凉世界”——天池,碧绿的湖水令人心醉,郭沫若游览题书“金山黛湖”,吸引无数游人前往荡舟。天池一度为放生之地,刘湘、蓝文斌立有碑。湖周岗阜蟠结,环秀峰10余座。鹭鸶峰、牛心寨一带,秋冬季常见数百只鹭鸶鸟绕峰涧飞翔,是重庆地区罕见的自然奇观。湖北端桶林中有龙妃坟,亦名“娘娘坟”,据碑文载,是明代初建文帝与其叔父争战,兵败避隐山中所纳龙氏女之墓。明清人立碑书名“娘娘坟”、“前明龙妃香凤墓”。 天池两岸牛心山下,有龙桂寺,寺庙上殿、侧殿主建筑基本完好。抗战间林森、佛学大师熊十力等曾到此礼佛。 由凉亭关往南行抵双状元峰,此峰系南宋人纪念璧山蒲国宝、冯时行大魁天下而命名。峰上下有冯、蒲状元墓。状元峰植物繁茂,奇花异草比比皆是,茂密的森林为各种飞禽走兽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林中常见金丝雀、相思鸟、红尾野鸡、白头绿、尾竹鸡、穿山甲、山羊,为游客增添了乐趣。 状元峰至天池一带溶岩众多,神女、神鱼、巴蛇、青龙、鹭鸶、豹子、古佛等30余个大小溶洞离奇虚幻,洞中有山、桥、泉、瀑、河、石笋、石花密布,多姿多彩。洞中的矿泉水富含多种对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当地人长期饮用,多延年益寿。状元峰下的温冷双泉,抗战期间国民党将领白崇福题名“璧泉”;温泉水热38℃,属碳酸盐混合型泉水,出水丰富,泉温宜人。1942年建有游泳池和跳水台,蒋介石、刘峙、杨森等军政要员和大批文人墨客常到此洗浴。白崇福、钱大钧等30余名将领在附近有公馆,修建有俄国军事顾问招待所。 景区山麓还有由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题额的国立音乐学院、书画名家陈之佛题额的国立艺专和吕凤子题额的正则之术专科学校及重庆卫戍司令部第3分区司令部等陪都文化、军政遗址。冯玉祥、蒋经国、陈果夫、徐悲鸿、叶圣陶等许多近代各人曾在此工作、生活。 金剑山像一颗硕大的翡翠,镶嵌在美丽富饶的璧山东面,闪耀着昨日和今日的异彩,“金山麓湖”馈予四方游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