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金慈姑
释义

简介

种拉丁名:Typhonium roxburgii Schott

科中文名:天南星科

科拉丁名:Araceae

属中文名:犁头尖属

属拉丁名:Typhonium

国内分布:产云南西部腾冲,昆明植物园栽培。

国外分布:自斯里兰卡、马来半岛经印度尼西亚都有。

药用价值

【药 名】:金慈姑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天南星科植物金慈姑的块茎。

【功 效】:麻醉止痛、解毒消肿。

【主 治】:用于毒蛇咬伤、疮毒肿痛、外伤出血、跌打损伤、骨折、肠炎、胃溃疡诸证;用于外科局部麻醉。

【性味归经】:辛、麻,温,有毒。入肝、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一3克。外用:敷于伤口。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云南西部。

【拉丁名】:Typh onium roxburgii schott

植物形态

金慈姑,块茎近球形。叶3-4,丛生,叶柄长10-35cm ,下部具鞘叶片状3浅裂或3深裂,裂片陪合部分宽或狭,渐尖,中裂片卵形,长9-17cm,宽约 14 cm,侧裂片不等侧的卵形或不等侧的长圆状卵形,有时个侧下部扩展,长10cm,宽7-8cm,表面深绿色,背面黄绿色;中肋两面稍隆起,侧脉多由中肋基部及侧裂片主脉下部伸出,扇形展开,网脉明显,集合脉1条。花序柄长2-9cm,肉红色,有暗紫色斑纹;佛焰苞长17-19cm,管部卵圆形,长2-2.5cm,直径1.5cm,苍白色或淡绿色,具紫色条纹,檐部长13-15cm,卵状披针形,基部展开宽5cm,向上长渐尖,外面肉红色带土绿,具紫色纵条纹,内面褐紫色带肉红色条纹;肉穗花序;雌花序圆柱形或短圆锥形,长4-5mm,粗5mm;中性花序长1.5-2.2cm,下部密布中性花,反折,玉白色;雄花序长1cm,粗2-3mm;附属器淡蜡褐色,具长约2mm的淡紫红色的柄,基部粗3-4mm,长12-15cm,鼠尾状;雌花心皮2-3,子房卵形,柱头盘状,紫红色;雄花雄蕊2-3,土黄色,药室卵形,花粉红色。浆果卵圆形,淡绿色,有种子1颗。花、果期5-8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8: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