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界画
释义

界画,中国绘画很特色的一个门类。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而故名。起源很早,晋代已有。《历代各画记》中评展之虔的界画说:“触物留情,备皆妙绝,尤垂生阁”;评董伯仁的界画,赞他“楼生人物,旷绝古今”。宋初有郭忠恕。元代有王振鹏,李容槿,明代有仇英,清代有袁江,袁耀等。现存的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道西壁的《阙楼图》是目前中国最早一幅大型界画,宋代的著名界画有《黄鹤楼》、《滕王阁图》等。

界画定义

界画 jièhuà:即“界划”。“画”读入声。中国画技法名。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名:界画。中国绘画很特色的一个门类。指用界笔直尺划线的绘画方法。。明代陶宗仪《辍耕录》所载“画家十三科”中有“界画楼台”一科。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赢走兽、人间动物、界画楼台、一切旁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中有界画楼台一科。指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而用界笔直尺画线的绘画也叫“宫室”或“屋木”。鱼类可称为游鱼,蝉、蝶、蜻蜓称为草虫,各种雀鸟称为翎毛。动物可以归到花鸟画。 从画的形式或颜色上可分为:水墨、青绿、金碧、浅绛等。 历来崇扬文人画者,鄙视界画楼台一科,《芥子园画传》却提出:“画中之有楼阁,犹字中之有九成宫,麻姑坛之精楷也。夫界画犹禅门之戒律也,界画洵画家之玉律,学者之入门。”

界画是中国绘画很特色的一个门类。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名:界画。将一片长度约为一枝笔的三分之二的竹片,一头削成半圆磨光,另一头按笔杆粗细刻一个凹槽,作为辅助工具作画时把界尺放在所需部位,将竹片凹槽抵住笔管,手握画笔与竹片,使竹片紧贴尺沿,按界尺方向运笔,能画出均匀笔直的线条。界画适于画建筑物,其它景物用工笔技法配合。通称为“工笔界画”。

界画渊源

界画起源很早,晋代已有。顾恺之有“台榭一足器耳,难成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的话。到了隋代,界画已经画得相当好。《历代各画记》中评展子虔的界画说:“触物留情,备皆妙绝,尤垂生阁”;评董伯仁的界画,赞他“楼生人物,旷绝古今”。李思训的《九成宫纨扇图》、《宫苑图》等,也是很高成就的,到晚唐出了尹继昭,五代有卫贤赵德义,赵忠义等人,宋初有郭忠恕。元代有王振鹏,李容槿,明代有仇英,清代有袁江,袁耀等。现存的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道西壁的《阙楼图》是目前我国最早一幅大型界画,宋代的著名界画有《黄鹤楼》、《滕王阁图》等。

画与建筑

中国建筑的历史非常久远,它所展示的建筑美曾使无数的人为之倾倒。诗人们赞美它“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象一只振翅欲飞的雉鸟,充满了生命与激情;哲人们感叹它“美轮美奂”,想象与理性达到了和谐的统一;而画家则用最为直观的艺术语言--界画,表现了它严谨工丽、端庄雍容的魅力。

在东晋顾恺之的《论画》中,就第一次出现了“台榭”的说法。隋唐时又被称为“台阁”、“屋木”“宫观”, 到了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便有了“界画”一词。

界画一词也见于北宋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自宋代起,它既是指中国画的一种技法,也成为了中国画的一个独立门类。作为中国画技法,界指界尺,是建筑绘图时专供毛笔画直线的工具,界画是套用了建筑中界划的意思。而作为中国画画种,界画是指绘画中采用这种界笔直尺、用界划的方法所绘的画。界画与其他画种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要求准确、细致地再现所画对象,分毫不得逾越。虽然界画难工,却往往不为文人所重。其实界画形象、科学地记录下古代建筑以及桥梁、舟车等交通工具,较多地保留了当时的生活原貌,其意义已突破了审美的范畴。中国建筑以木构为主,可惜木质易损,沧海桑田,一些传说中的琼楼玉宇我们已无缘亲见,幸好建筑也是中国画,尤其是界画的重要题材,我们可以自界画的画卷间稍窥其风采。早期的界画,专指以亭台楼阁为主要表现对象,用界尺引笔画线的表现方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界画的内涵都有了一些变化。界画的表现对象,从广义上来说它包括宫室、器物、车船等;从狭义上讲,它则专指亭台楼阁。界画的表现形式,从广义上来说应包括用界尺画线和不用界尺画线,但又相对工整的两种方法,而界画则仅指以界尺引笔画线的方法。

根据史料记载,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驰骋中原,命工匠将被灭六国的那些巍峨精美的建筑,一一描摹下来,可以想象汉代画工张开绢素,沉思案前,准备创作《甘泉宫图》、《汉麟阁图》的情景。界画艺术便诞生于地位并不显赫的工匠与画工之手。《洛阳伽蓝记》曾记录了北魏时期洛阳地区盛极一时的宗教建筑。“雕梁粉壁,青缫绮疏,难得尽言。”数万间佛寺便是数万个创作粉本,顾恺之、姚昙度、张善果、陆探微等一批画家浏览其中,得到的自然是创作的冲动。一批批以宗教建筑为题材的作品如《白马寺台样》、《灵嘉寺塔样》等陆续问世。今天尚能见到的顾恺之《洛神赋图卷》中,用界画方法绘制的舆车与龙舟,就足以让我们感叹其技巧之高超。

界画传承

界画起源很早,晋代已有。顾恺之有“台榭一足器耳,难成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的话。到了隋代,界画已经画得相当好。《历代各画记》中评展之虔的界画说:“触物留情,备皆妙绝,尤垂生阁”;评董伯仁的界画,赞他“楼生人物,旷绝古今”。李思训的《九成宫纨扇图》、《宫苑图》等,也是很高成就的,到晚唐出了尹继昭,五代有卫贤赵德义、赵忠义等人,宋初有郭忠恕。元代有王振鹏李容槿,明代有仇英,清代有袁江袁耀等。现存的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道西壁的《阙楼图》是目前我国最早一幅大型界画,宋代的著名界画有《黄鹤楼》、《滕王阁图》等。

唐代张彦远认为,界画的真正独立归功于隋代的两位画家,“杨(契丹)、展(子虔)精美宫观,渐变所附。界画的早期形式还不同程度地依附于人物画和山水画的创作,以及建筑的设计。然而,独立后的界画立刻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众多的画家以工谨绚丽的画笔,孜孜不倦地描绘着唐朝宫苑的华丽和帝王的奢移。其中最优秀的当推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李思训是唐宗室,因做过左武卫大将军,世称大李将军,其子昭道亦称小李将军。他们父子继承了隋代展子虔的画风,并有较大的发展。界画技巧更为成熟,建筑的形式更富于变化,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几件李派风格的作品,其中《宫苑图》中的亭台楼阁,宫殿堂馆,连绵环回于山间溪畔,或山楼重叠,或阁道相连,雕梁画栋,彩纹绮幔,情景此起彼伏,令人目不暇接,且描画工细,设色浓丽,金碧辉煌,洋溢着唐王朝欣欣向荣的时代精神。《湖亭游骑图》是李昭道的代表作。作品生动地描绘了达官贵人闲适的生活。亭台妙巧、色彩细秀是李派界画的一件重要作品。

而隐居于陕南辋川别墅的田园诗人兼画家王维,茶余饭后,时而呤诗着文,时而泼墨挥毫。在他的遗墨中竟有一幅描绘其居住的《辋川图》。作品青绿敷色,建筑依山傍水,层见叠出。王维的辋川别墅究竟是何种规模,已经难以考证,但这幅作品让我们了解了界画在唐代的另一种风格样式。值得一提的还有远在西域的民间画工和近在京城的民间画工,在敦煌莫高窟和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室壁画中,也显露出惊人的艺术才华。他们对界画技巧的把握并不亚于那些专业画家。

五代是我国古代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宋代郭若虚《国画见闻志》曾记载这一时期画家91人。其中画佛道人物者最多,界画家与山水画家(包括兼善者)各11人,可见那时界画已成为人们所喜爱的绘画门类。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画家有尹继昭、卫贤等,而最为显著的特点是画家具有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和卓绝的绘画技巧。据记载,有一天蜀后主命画院画家赵忠义画《关将军起玉泉寺图》,赵忠义植柱构梁,叠拱下昂,落笔似有神助。画完后蜀后主命工匠校验画中的建筑结构是否准确,工匠经过反复检验,答道:“画中建筑如同真的一般,毫厘不差。”

宋代是我国古代绘画的鼎盛时期,也是界画发展的高峰期。这首先得力于统治阶级的喜好与参与。宋太祖时皇家画院就有相当的规模。宋徽宗《瑞鹤图》中的屋顶就画得神采奕奕。在画院中界画家的地位不低,有时甚至还高于其它画家。《宣和画谱》列界画“屋木”为诸画种中第三位。《宋史·选举志》明确规定,界画家能迁升“待诏”的职位。在宋代的几百年里,画院的多数画家都能熟练掌握界画技法。 故南宋邓椿说:“画院界作最工,专以新意相尚。”绝非虚言。宋代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界画家,如郭忠恕王士元吕拙李嵩赵伯驹等。而其中最为优秀的当推郭忠恕。他的《唐明皇避暑宫图》、《雪霁江行图》工而不板,繁而不乱,清俊秀逸。他以“俊伟奇物之笔,以博文强学之资,游规矩准绳中而不为所窘”的方法画界画楼阁,令人流连忘返。南宋的界画和山水画发展同步,作者不断探索新的构图形式,注重对客观景物作更为细致的描写。

元代的界画继承宋代的传统,但在精细工巧方面又有自己的特色。其中王振鹏的《金明池夺标图》将元代界画的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画中锦旗插曳,金鼓喧天,楼阁一字排开,角连拱接,乘除相宜,毫厘之间清晰可辨,只是现存有六、七幅构图近似的作品,令人不解。王振鹏的学生李容瑾,界画也很出色,有《汉苑图》传世。夏永、孙君泽是元代存世作品较多的界画家,他们的作品大都以风景名胜为题材,像《岳阳楼图》、《莲塘避暑图》等,表现了文人士大夫欢悦闲散的兴致,以及高阔雄奇,水天一览的气势。元代是文人画迅速发展的时期,画家抱着不仕元的气节,隐迹山林,寄情书画,追求“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创作原则。以工笔严谨、造型准确为创作宗旨的界画遭到排斥,画家急剧减少,出现了衰败迹象。

明画录》中列到界画家仅二人:一为石锐,一为杜堇。其原因是“有明以来,以此擅长者益少,近人喜尚元笔,目界画都鄙为匠气,此派日就澌灭者。”这时,人们对界画的偏见已十分明显。“明四家”之一的仇英是明代最有成就的界画家。他的界画创作大都散见于山水人物画中,独立的倒不多见。他画的宫殿楼台,严谨细秀,发翠毫金,丝丹缕素,独树一帜。这时期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画家,史无传载但水平不低,像安正文的《黄鹤楼图》、《岳阳楼图》,绣窗雕栏,精细入微,是古代界画中的佳作。在各地博物馆,还存有许多明代界画珍品,但却不知道作者是谁,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越王宫殿图》,上海刘海粟美术馆藏的《游春图》等。

清代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界画发展史上的绝响。清代界画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以袁江、袁耀为代表的聚集在江南一带的界画家,他们或师承,或朋友,勇于探索,创作活跃,是清代中前期界画创作的主流;另一部分画家居住京城,大都为清代如意馆画师,条件优越但作品内容多是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技法上也过于板刻。袁江、袁耀为叔侄,画史所载极为简略。只知道袁江初学仇英,中年又得无名氏画稿学习,使画技大有提高,也曾在清如意馆服务过,并被山西盐商邀请到太原作画。袁耀师学袁江,也有与袁江相类似的经历。从他们现存的作品来看,宋代阎次平的界画风格,影响了袁江、袁耀的创作。二袁的界画楼阁描画工整,雍容端庄,建筑样式较以前有更多的变化,而且能绘巨幅大作,传世作品也很多,对后来的界画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清宫的如意馆虽不像宋代画院那样兴盛,但也有一些画风为统治者喜爱的画家像焦秉贞徐扬冷枚、等。他们既长于山水,又兼善楼阁,创作题材大都以清廷园林建筑,皇帝出巡的宏大场景为主。作品严谨细密,但缺乏个性。画史中有记载的界画家,清代并不少,像高其佩这样的文人画家也能兼善界画,北京故宫博物院存有其《仙山楼阁图》。可见界画艺术仍为画家和群众所喜爱,只是缺少像袁江、袁耀那样富有创造性的画家。

近现代擅长界画者更少,十多年前江西的画家黄秋园先生才被人们发现,对此潘絜兹先生曾评价道:“秋园先生潜研六法,山水之外,兼及它科,界画尤为精绝,并世莫俦”。他的界画远宗唐宋,雍容典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现在从事中国画创作的人,以百万计,但研究和创作界画的作者,则寥若晨星,十分少见。

界画沉浮

公元6世纪-14世纪,界画是一座巍峨宏伟的艺术宫殿,但在过去600年里却几乎变成了废墟。难道它真的没有价值吗?与其它类型的中国画不同,中国传统界画的表现对象主要是建筑,所以一般需要用界尺引笔以使所画之线横平竖直。这也是界画之所以被称为“界画”的原因。

喜好为自己歌功颂德和粉饰天下太平的宋徽宗赵佶画过一幅《瑞鹤图》:在京城汴梁的朗朗青天下,彩云缭绕的宣德门上方翱翔盘旋着20只姿态各异的白鹤,看起来空中仿佛真地回荡着悦耳动听的仙鹤齐鸣的声音。这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画皇帝在这幅画中不仅把白鹤画得栩栩如生,也运用界画技巧将庄严巍峨的宣德门描绘得细致入微,几乎可以使人看清殿脊上整齐排列的块块灰瓦、飞檐上只只瑞兽的造型和檐下木质斗拱的紧凑结构。在一向重视写生的赵佶眼里,能够准确描摹艺术对象的界画是如此重要,以至在他执政期间,界画不但是宫廷画院的考试科目,而且界画家的地位甚至还高于其他画家并是可以成为画院内的最高职位———待诏的6种人之一。这已是800多年前的事了

今天,在中国美术界以外恐怕仍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界画,例如,即便是在1990年代初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也找不到有关界画的辞条。这也难怪,因为自从18世纪初以来的约300年间,中国画坛上仅仅出现过3位有建树的界画家:清代的袁江、袁耀叔侄和1979年去世的江西画家黄秋园。也就是说,在18世纪下半叶、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将近200年时间里,界画艺术领域是一片荒凉的废墟。

拍卖价位

规格为69厘米×137厘米的《汉宫春晓》2000年7月终于在中国嘉德广州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拍场上以8.8万元人民币(约合1.1万美元)成交了。而在此之前的1998年5月,位于北京的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还拍出了黄秋园的另一件界画作品《汉宫图》,成交价为9.02万元人民币,相当于预估价的3倍。

从那时到现在,随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不断繁荣,黄秋园界画作品的交易价格已经涨了差不多10倍,而今年以来则涨了两倍。上个月初,他的《蓬莱仙境》在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秋季拍卖会上以90.2万元人民币成交。另外,在今年9月的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的拍卖会上,他的只有44厘米×40厘米的《烟云宫阙图》的成交价更高达每平方尺16.5万元。

由于遗留下来的作品数量不多,所以黄秋园的界画经常反复出现在拍卖市场上。根据拍卖数据库雅昌艺术网的统计,从1995年至今,黄秋园的界画作品一共被拍卖过32件次,其中至少有5件不止一次被收藏者送上拍场。例如,除了《汉宫春晓》,《蓬莱仙境》和《烟云宫阙图》都是第二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上。所不同的是,《烟云宫阙图》2004年12月在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时的名称为《宫闱烟云》。

在再度走上拍场时,《蓬莱仙境》和《烟云宫阙图》都升值了,成交价分别比原来高7.7万和8.8万元,涨幅为9%和50%。《烟云宫阙图》描绘的是牛郎、织女七夕在汉宫相会的古代传说故事。画面上,氤氲瑞霭中的汉宫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而岩峦、树木则被刻画得精细缜密。描绘中国古代传说中一座海上仙山的《蓬莱仙境》的画面也一样。它上一次是今年5月在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的春季拍卖会上易手的。

正像《蓬莱仙境》和《烟云宫阙图》一样,界画的创作宗旨就是工整写实、造型准确。有一个例子是,在公元10世纪的五代时期,后汉画院画家赵忠义受命画《关将军起玉泉寺图》。画完后,皇帝责成工匠校验画中的建筑结构是否准确。经过反复检验,工匠复命说:“画中的建筑如同真的一样,毫厘不差。”“工匠说的未必是真话,”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兼作家协会主席陈世旭说,“但却可以使后人看出传统界画的美学时尚。”

历代界画赏析

界画是我国古代以描绘建筑、车船等器具为主的绘画种类。因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而得名。东晋顾恺之的《论画》中有我国关于界画的最早记载:“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南朝王微在《叙画》中说:“宫观舟车,器以类聚;犬马禽鱼,物以状分。”说明六朝时建筑舟车已成为绘画中的一大种类。到了隋代,界画已发展得相当完备,当时的画坛名匠展子虔和董伯仁都擅长界画,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董则台阁为胜,展则车马为胜。”唐窦蒙在《画拾遗》中评董伯仁:“楼台人物,旷绝今古。”可想当时界画之水准。董展之界画作品已无传世,通过展子虔的《游春图》中所绘之屋宇桥梁,方可略窥其貌。

唐朝有专攻山水的李思训,其界画也很精湛,流传下来的有这一时期无名氏的《宫苑图》代表其风格。另有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中壁画《阙楼图》,被考证为我国所存的最早的界画作品,代表当时画工的界画水准。到了晚唐有尹继昭,五代有赵德义、赵忠义、卫贤长于界画,卫贤有《高士图》传世,画中的房屋画法比《宫苑图》更加成熟。北宋刘道醇评卫贤:“长于楼观殿宇、盘车水磨”,将他列为屋木门神品。宋代有《木经》、《营造法式》等建筑专著发行,为界画提供了理论支持。从两宋画坛的整体来看,不论是院体画家还是隐士画家,无不有着谨严求真的精神,这也是宋代界画兴盛的一个原因。从李成、燕文贵、李唐、刘松年、马远的山水作品中皆可看见结构精确的宫观楼宇、舟车桥梁,可见界画法在宋代画家中的普及程度。宋代专攻界画之出类拔萃者有郭忠恕、张择端两位大家。史料记载将郭忠恕所作之屋宇按比例放大之后,与真屋大小不差分毫;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包罗北宋京城生活之万象,现代人以此图为范本,可复原宋代街道,这两人在界画领域可谓登峰造极。界画经过了宋代的辉煌,在元代呈下降趋势,有王振鹏、李容瑾二人精于此艺,所绘楼阁精细入微,不亚前贤。明代有吴门四家之仇英将界画融于青绿山水,风格突出,清代袁江、袁耀师法仇英,上追宋元,创造出将界画楼阁与山水完美结合的画风。

自元代文人画家变宋之严谨画风为“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之后,主流文人画家斥精细工巧的风格为画匠之末流,使界画地位逐渐降低。此论在明清成为画坛风气,画人唯恐被称为匠气,使界画无人问津,日渐衰微,及至近代竟成绝响,此为绘画史上的一大遗憾。

隋 展子虔 游春图 绢本设色 纵43厘米 横80.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展子虔(约550-604),渤海(今山东阳信)人。历北齐、北周、隋三朝。人物、山水、楼阁无不精湛,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大家。

此图描写士人们春季外出踏青的情景,人物或在岸边漫步,或泛舟畅游。山石以单线勾勒,青绿染出山石结构,山上丛树用墨绿罩染,近树双勾填色,白粉点出梨花。隐约可见的朱红色山门与身穿红衣人物在画面青赭色的色调中格外醒目,起到了点晴的妙用。整个画面华而不艳,古朴典雅,让观者如沐春风之中。画家在此图中着力描绘山水风光,人物只作点缀,是我国山水画走向独立画科的开端。

唐李重润太子墓壁画 阙楼图

1971年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 高280厘米 宽280厘米。

墓道的东、西侧各有一幅,以母阙为构图主体,各以一座母阙,二座子阙排成“三出阙”形式,母阙最高。台基由砖筑成梯形,阙楼为庑殿顶,顶置鸱屋.屋身的面阔、进深各为三间,四周回廊环绕。阙后背景衬以林木、山峦。此图为了解唐代阙楼建筑艺术提供了极好的例证。(引自山西历史博物馆网站)

阙的原始含义是“阙然为道”,是一种没有门扇的大门,门旁两个类似箭楼的建筑物,上有射箭孔。后来儒家给它加上封建礼制的含义,造出“思其所阙”一类的说法。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上:“阙者,观也。古每门树两观于其前,所以摽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故谓之观。人臣将朝,至此则思其所阙,故谓之阙。

(引自《唐李重润墓壁画》陕西省博物馆 文物出版社1974年12月1日版)

佚名 宫苑图 绢本设色 纵23.9厘米 横77.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大型皇家宫苑,建筑群落规模宏大,参差坐落于山峦之间,其间河流蜿蜒,桥梁密布,游人如织,楼阁之中灯火交映,宛如人间仙境。画面设色浓艳,富丽堂皇。建筑的细节刻画不够精细,建筑或显得向右倾斜,或结构稍有扭曲,体现出当时界画技术的局限性。

五代

卫贤 高士图 绢本淡设色 纵134.5厘米 横52.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卫贤,五代南唐画家,长安人。精界画、人物、山水,界画师尹继昭。此图描绘《后汉书梁鸿传》中“举案齐眉”的历史典故。简陋的瓦舍中,隐士梁鸿端坐榻上,妻子孟光双膝跪地,饮食盘盏高举齐眉。作者以深山、丛树、溪流、竹篱为背景,衬托出隐士高洁的品格。宋郭若虚在《五代名画补遗》中列卫贤为屋木门神品第一,图中屋舍描绘准确,篇幅不多,可略见作者界画技巧。

郭忠恕 雪霁江行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74.1厘米 横69.2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郭忠恕(?—977),字恕先,河南洛阳人,五代宋初画家。工山水、尤擅界画,宋郭若虚在《圣朝名画评》中将他列为屋木门神品。《雪霁江行图》用白描法绘冬季江面上大船两只,船只比例恰当,透视准确,用线精准,船上物品交待有序。作者通过线、墨的浓淡轻重将画面分出主次,画面物品繁多却层次分明,一目了然。

郭忠恕 明皇避暑宫图 立轴 绢本墨笔 纵161.5厘米 横105.6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建筑规模宏伟壮观,楼阁结构精密严谨,通过左侧江水和远处群山映衬,使画面疏密得当,辽阔深远。郭忠恕所作屋木楼观皆用木工法则,建筑比例十分精确。《圣朝名画评》评郭忠恕画:“为屋木楼观,一时之绝也。上折下算,一斜百绝。”《德隅斋画品》说他所画建筑:“增而倍之,以作大宇,皆中规度,曾无小差。”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长卷 绢本设色 纵24.8厘米 横528.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画家,工界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东京汴梁清明时节的景象,画面用散点透视法,从郊外一直描绘到城中,场面浩大,气垫恢弘,包罗当时社会之万象。图中人物有仕、农、商、医、卜、僧、道、妇女、船夫等,情节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建筑有大街小巷、百肆杂陈、桥梁舟辑、宫府宅第、茅蓬村舍,生动准确地展现了当时的城市规模和社会生活。作者将如此繁杂的细节有条不紊地安排于一幅画中,显示出其高超的绘画功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

刘松年 四景山水图 绢本设色 四段 每段均纵41.3厘米 横69.3厘米

刘松年,钱塘人,南宋四家之一,工山水、人物、界画。师法李唐,风格典雅。《四景山水图》分绘四季景色,每卷都由山水、屋舍、人物组成,作者在图中将建筑也赋予了季节特征。春景杨柳初发,桃李争妍,远山空蒙,两人踏青方归,以弯曲的围墙搭配春季的舒缓;夏景丛树成阴,人物坐于湖边台榭中,水榭表示夏季之清凉;秋景树叶枯黄,肃穆沉静,人物坐于室中静养,以方整的建筑配合秋季肃杀之气;冬景银妆素裹,松竹傲立于冰雪之中,主人骑驴过桥,出门沽酒,使人联想到诸葛亮《梁父吟》中名句“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王振鹏 龙舟图 长卷 绢本 白描 纵32.9厘米 横17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龙舟图》是一白描长卷,描绘皇家宫苑中龙舟竞渡的场面。用线精细准确,所绘建筑皆合尺度,龙舟呈不同角度排列于江中,其他数只龙舟陆续赶来,为画面增添了动感气氛。

王振鹏(1275—1328)字朋梅,浙江永嘉人,界画为元代第一,亦善人物。元仁宗爱其画艺,命其为秘书监典簿。《道园学古录》评:“振鹏之学,妙在界画。运笔和墨,毫分缕析,左右高下,俯爷曲折,方圆平直,曲尽其体,而神所飞动,不为法拘。尝为大明宫图以献,世称为绝。”

李容瑾 汉苑图 绢本水墨 纵156.6厘米 横108.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李容瑾,字公琰,生卒年不详,工界画,师王振鹏。此幅《汉苑图》与宋代郭忠恕《明皇避暑宫图》极为相似,疑为画家临习之作。

安正文 黄鹤楼图 绢本 设色

安正文,明代宫廷画家,善山水、人物,尤长界画。作者以雪景衬托出黄鹤楼肃穆典雅的建筑风格,建筑描绘细致工整,画风取法宋人。

仇英 莲溪渔隐图 绢本设色 纵126.5厘米 横66.3厘米

仇英(1493—1560)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移居苏州,为吴门四家之一。人物、花鸟、山水、界画无不精通,以精细秀丽的院体画风著称。此图取平均布局表现清新的江南山水,近处有水田屋舍,人物临江远眺,对岸群山起伏,云雾缭绕,江水平缓。画法精细工整,用笔谨严有序,淡青绿着色,艳丽而不失典雅,可谓兼院体画之工整与文人画之意境两者之长。

袁江 观潮图(袁江袁耀各有一幅观潮图) 绢本设色 纵97厘米 横13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袁江,清代画家,生卒年不详,字文涛,江苏扬州人。工山水、界画,他的山水初学仇英,后学宋人,界画学郭忠恕。此图描绘气势磅礴的涨潮景色,山崖上用鬼面皴、卷云皴写出,见宋人风范,树叶用双勾填色,工整细致,与崖上城墙楼阁十分谐调。画面右侧潮水奔腾,江上船只往来,远处群山忽隐忽现,使人感觉到水气空蒙。在清代,界画被视为画之末流,袁江独不受时风左右,坚持自己的艺术道路,显得难能可贵,被推为清代界画第一。

袁江 梁园飞雪图 绢本设色 纵202.8厘米 横118.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梁园,又名梁苑、兔园。为西汉梁孝王刘武所修建的私家园林。梁孝王在此广交天下文人,一时名士云集,梁园成为“文雅”之象征。此图描绘雪中的梁园一角,水边台榭中宾客围坐赏雪,饮酒赋诗,热闹非凡,屋外世界银妆素裹,漫天飞雪,虚写远景表现出空间感。图中建筑的描绘精细入微,楼台亭榭在雪色之中显得整洁淡雅,表现出“文雅”的主题。

袁耀 阿房宫图 绢本设色 纵128厘米 横67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袁耀,清代画家,生卒年不详,字昭道,江苏扬州人。袁江之侄,工山水、界画,画风与袁江相似。此图作者自题“拟阿房宫意”,而所绘建筑皆为唐宋风格。宫殿、楼台、桥梁依地形而建,蜿蜒曲折地坐落于江边,远近呼应,颇见气势。

袁耀 邗江胜览图 横轴 绢本设色 纵165厘米 横26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作者在此图中描绘了家乡扬州的景色,村落为江水环绕,屋宇参差错落,江上船只往来,路上行人车马,展现出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图景。作者通过虚实对比,将建筑、树木、山石、江水和谐统一于画中,使画面显得景物丰富而不杂,画面施以淡彩,显得清新整洁。

丹青界画 高贺琪

当代画家,生于赤峰,出身于中医世家,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现为宝通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宝通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委员会特邀画家、客座教授,被授予“中华百佳艺术家”称号。

高贺琪艺术价值及艺术活动

1994年个人被载入文史书籍《红山文志》;

静悟二十余载,2002年创立“中国传统绘画新思维素描画论教育体系”,美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的来华学术团体对该理论进行学习和研究;2005年为中国气象局(国家领导人会议场所),主持设计地毯图案作品《吉祥如意图》 ; 长期以来,作品在澳大利亚、新加坡、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土耳其、香港等地展出、交流。2009年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尽在山川日月中”个人水墨画展;《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鉴宝》、《精品购物指南》杂志、CCTV等主流媒体进行专访、报道、录制; 其画作参加“2010年保利春季拍卖会当代书画专场”;作品多被海外友人收藏。 先后与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土耳其、美国、韩国等国家进行文化艺术学术交流,被授予“中华百佳艺术家”称号;

其作品多被国家领导人收藏或赠与国际友人收藏。

高贺琪艺术造诣

从艺20余年,早期画风追踪宋元之风,专意摹古临古、尚北宗,以后参西洋技法,兼以写生,不泥成法,粉图黄纸,能出新意,笔墨精致,所画精严,枯润合度。作品皆臆写古贤名笔、水墨晕章、气韵生动、渲染入微。其代表作《天问》、《路遥始伊图》、《涉世三思》、《永乐宫三清》、《海上明月》、《达摩悟道》、《高阁雅士》、《孔雀》、《吉祥如意图》等。作品《天问》多次在国家级美术馆展出,该作品佐证了封建社会中国传统观念男权主义与现代社会女性解放的历史进程 。

作为当代艺术家,高贺琪的画路很广,山水、界画(楼台殿阁)、造像(佛像)、人物、侍女、花鸟走兽等尽可表现的栩栩如生,可谓难得的奇才。

在高贺琪的画作中,无论是写意画还是工笔画,往往都会带有一种使人感觉清澈幽雅、身临其境的自然之美。

新派画派

张应平,字平心,号平道人,斋号江英堂,1971年4月生于甘肃靖远。现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国画院高级画师。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画家重视生活,才能创造出绘画最高境界,张应平精研绘画十余年,游遍名山大川,开拓视野。有诗曰:“搜尽奇峰打草稿”,他正是基于这点写生创作了不少精品力作。近年来专心研究工笔重彩山水和界画。《志在凌云》入选“全国小幅工笔重彩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五泉晨曦》入选“'中华情’全国美术书法作品巡展”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主办。

“第二届 '黎昌杯’全国青年国画年展”《一线天》获银奖。

《荷梦清韵》入选“第三届中国岩彩画展”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主办。

《盛世和平》入选中国美协和人民日报主办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

《陇山清秋》获“大河春天-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大展”创新奖。

《国色清韵》获“第三届当代中国文人书画邀请展”优秀奖。

1998年“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黄鹂玉兰》获优秀奖。

《春韵》入选“甘肃省第二届新人新作展”。

1992年《月夜》获“国际'天马杯’书画大赛”优秀奖。高福海,1961年生于北京,中国当代山水画家,界画家。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化产业办公室顾问,世界华人华侨社团联合总会艺术委员会理事,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中国东方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北京知秋苑书画院院长。

师从北京画院著名画家古一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黄均。所作界画取传统之精华、融现代彩墨于一体,形成自己凝重而又清新灵秀的画风。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欧洲时报》等一百二十家主流媒体制作专题、发表文章进行评介。

1992年,创作新派界画八米长卷《颐和园全景图》。1994年创作《滕王阁图》,启功、白雪石、黄均赋诗题画赞贺。1995年出版《高福海画集》。建国五十周年之际,为天安门城楼绘制《颐和园图》。2001年创作界画《松鹤楼阁图》入选《联合国世界和平大展》。曾在北京等十余个城市举办个展。2002年随靳尚谊、沈鹏、娄师白等艺术家一同出访港澳地区、越南、泰国、日本等国举办书画联展和美术交流活动。2005年 9月中国集邮总公司出版《中国当代美术家高福海》专题邮票一套16枚。2008年5月、2009年2月两次应邀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办个人书画展,并为中国驻欧盟使团大宴会厅绘制春、夏、秋、冬四季山水画。2009年10月创作2米×8米巨制界画山水《武当山图》。

蓬莱仙境 高福海 作 娄师白 题

高福海,中国新派界画的拓荒者。

他对国画艺术苦心忘我的追求,被当时北京画院著名画家、北京中国研究会会长的古一舟所赏识。这位画风苍劲、笔墨纵横的名家不厌其烦地对高福海孜孜施教,小到一笔一色的细微,大到艺术前途的远景构想。高福海的画艺在名师的指导下精进如斯,他梅兰竹菊、花鸟山水无不涉猎。等山水、花鸟均已达到一定高度时,古一舟让高福海专攻界画,其它画种放在次要位置。

界画是中国传统画中的特殊画派,是以界尺精绘古时的亭台楼阁,在辅以山水花鸟人物的画种。界画分为重彩、浅绛、水墨三类。界画山水的最大特点是采用散点透视,无论何种风格的建筑,每一间、每一层的栏杆和窗棂与人物活动都令人一目了然,从而得到极佳的艺术享受。自元代以来写意画风靡,界画这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令多少画家望而却步,仅一幅四尺的楼阁山水最快也要耗尽画家二十多天的辛劳。尤其近半个世纪,界画虽不乏画者,成大家者却寥寥无几。除何海霞、黄均之外,可举何人?

古一舟为高福海指点出一条独特、艰辛却又充满挑战的道路,高福海义无反顾地与楼阁界画结缘。为了写生采风,他背起画夹拿起笔,遍访祖国的名山大川。有时竟数月间漂流在外,几天吃不上一顿可口饭。一次他登临太行山,一连数日他巡访在青峰赫岩之上,壮美雄浑的山峦和奇颖绚目的霞彩给了他无限的灵感和激情,他体味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却忘记了下山的归路。当他千寻百探终于看到了一条下山的通途,却只能先冒险跳下近四米高的石崖。否则就得在山里冻上一夜。饥肠辘辘的高福海用舌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平生第一次选择了冒险。他先将背包与画夹扔到了不足一平米的方石上,然后纵身跃下,幸运之神没有为难他,他奇迹般平稳落下。是的,为了中国的界画艺术得以传承,他可谓费尽心力。

如今让高福海回忆他巡访了多少名山峻岭,受过多少挫折,勾勒多少画稿他无法讲清。正是他不懈的努力与求索,1992年,高福海创作的八米长卷《颐和园图》脱颖而出。黄胄、沈鹏、白雪石、黄均、田世光等大师先后为此画题诗盛赞。后溥杰观赏到这幅作品时当场吟诗,但因留白已满,无法赋上,实为憾事。《颐和园图》构涉了这座“万园之园”的全景,以散点透视为表现手法,立万寿山佛香阁为中心,向左右延伸,东起文昌阁,西至石舫,连接西堤玉带渐虚。整个画面气骨典雅,神韵秀逸,走笔无痕。这幅巨制在技艺上用墨出彩,布局精变,设色高华。而那些亭台楼阁绘制得更是奇颖灵动,玲珑多姿。《颐和园图》奠定了高福海在中国画坛的地位,也展示了他过人的才华和功力。三十多家主流媒体相继报导和发表署名文章对此进行评介。

葛维钧,字衡之,祖籍山东平度。

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师承孙天牧先生。曾任哈尔滨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黑龙江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黑龙江北天书画院画家,葛维钧先后在北京、哈尔滨等地举办“葛维钧界画展”、“葛维钧师生书画展”,多次参加全国与省市美术作品展览及在国外的大型美术作品展出。

《葛维钧界画艺术》、《葛维钧和他的界画山水》等专题电视艺术片在全国播出,以及广播专题节目在全国电台多次播放。

一般界画是指用界尺来作画,但是葛维钧作界画的特点多为不用界尺的来画,而且还能在不用界尺的情况下,把界画画得惟妙惟肖。其作品多以古典建筑与园林艺术为主体,透视合理,笔墨生动、韵味隽永、格调高雅,在继承传统院体画工整严谨画风的同时又注入了文人画的抒情潇洒的意境,所创作的界画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喜爱和收藏。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女士在看了葛维钧界画展后,激动地说:“如今作界画的人少之又少,你能坚持下来,持之以恒,十分可贵,值得钦佩和弘扬。”廖静文女士还两次为葛维钧题词:“继承民族艺术”和“艺林之光”。

葛维钧先后出版了《葛维钧新古典主义界画选》、《葛维钧画集》、《当代书画名家———葛维钧》、《中国当代名家书画扇集》、《新世纪书画作品集》、《平度古今书画集》、《城市山水作品集》、《日本圣云书画集》、《韩国碑林园书画集》等专集与合集10余本。其业绩生平被收入《当代中国美术家人名录》、《当代中国美术家名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龙江春秋》等。创办的“葛维钧画室”为培养美术后备力量与艺术人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如今,葛维钧不甘寂寞,带着20多名学生刻苦钻研界画技艺,成立了黑龙江省北天书画院界画研究会和哈尔滨市美协界画研究会,创作反映哈尔滨城市风光的系列界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1: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