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蒋介石王牌悍将:张灵甫传 |
释义 | 《蒋介石王牌军悍将张灵甫传》是一本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以史家客观理性的视角,通过翔实谨严的史料考证,描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张灵甫——一个曾经卷入大革命洪流的热血书生;一个为确立国民党统治而奋力效命的黄埔军人;一个舍身忘死抵御外侮的抗日功臣;一个为蒋介石冲锋陷阵而兵败身亡的内战先锋。 一、基本信息该书现在为 第1版 (2008年1月1日) 平装: 416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16 ISBN: 7802143489, 9787802143487。 二、图书描述1、编辑推荐张灵甫,原国民党王牌军整编第74师师长,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呢?《蒋介石王牌悍将:张灵甫传》告诉你这个国民党王牌将军是非功罪的一生。 2、目录第一章 从书生到军人 第一节 东大村北门的张家 第二节 小才子遇上大师 第三节 北大生辍学从戎 第四节 黄埔四期生 第五节 初露锋芒 第六节 陌生的对手 第七节 川西北的缠斗 第八节 杀妻疑云 第九节 张灵甫与王耀武 第二章 抗日骁将“猛张飞” 第一节 苦战淞沪 第二节 血溅南京 第三节 重返豫东 第四节 张古山血染红 第五节 瘸腿将军 第六节 飞虎旗飘扬在上高 第七节 遭遇滑铁卢——二战长沙 第八节 浙赣风雨鄂西路 第九节 常德的“辉煌军” 第十节 转战长衡 第十一节 陆大中将班里的少将 第三章 苏北,谁主沉浮 第一节 班师回朝 第二节 不恋秦淮温柔乡 第三节 剑拔弩张 第四节 淮阴,昙花一现 第五节 棋逢对手——一战涟水 第六节 声东击西——二战涟水 第四章 日落盂良崮 第一节 鲁南警钟 第二节 “常胜将军”变“懒牛” 第三节 临蒙公路之战 第四节 谁在冒进 第五节 目标坦埠 第六节 上山 第七节 中心开花 第八节 弹尽援绝 第九节 张灵甫之死的“罗生门” 第十节 栏杆拍遍亦枉然 尾声 尘归尘,土归土 本书参考资料 后记 3、后记与许多人一样,对本书传主的最初了解,来自于少时所看过的革命战争小说和影片,印象中的张灵甫骄矜冷峻、狡诈死硬而又风度翩翩,是一个被小说和影视作品角色化了的“国民党反动将领”形象。由于张灵甫所率领的整编第74师在国民党军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在内战中震撼性的突然陨灭,他的兵败身亡,在海峡两岸的史书中有着截然不同的盖棺论定,一边是死不改悔的内战罪人,一边是忠勇壮烈的军人楷模,评价黑白分明。而当我们翻检历史,试图透过斑驳迷离的时空,去探究、去揭开一个历史人物的面纱,却往往发现,面纱下面的面目本不是非白即黑的。当不同营垒的人们对国家命运的抉择必须以内战来定夺,无疑是一场民族的不幸,而消逝在这场内战中的国民党军将领,因其所在的阵营黯然退出大陆的历史舞台,而成了历史的悲剧人物。在国民党军黄埔系将领中,张灵甫是一类典型,一个曾经卷入大革命洪流的热血书生,一个为确立国民党蒋介石的统治而奋力效命的黄埔军人,一个舍身忘死抵御外侮的抗日功臣,一个为蒋介石冲锋陷阵而兵败身亡的内战先锋,这个当年风靡全国的战争大片《红日》和《南征北战》中家喻户晓的反面形象,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呢?随着对他传奇经历的了解,我忽发奇想:何不试着写一本关于张灵甫的传记?当把这一想法告诉一位律师朋友,引起友人的惊诧:“你可真能不务正业啊!”他说得没错,我不是学历史的,职业与历史人物风马牛不相及,我是他的同行,写这本书纯属票友自涂花脸登场献丑了。 法律工作讲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句话略作变化套在历史研究上也很合适,那就是以史实为依据,以史料为准绳。一旦开始搜集史料,发现自己真有点无知者无畏。在大陆,张灵甫的形象似乎深深地定格在孟良崮上,关于他过去的种种,几乎被高耸的孟良崮所掩没,单凭一些出版物中人云亦云速写漫画式的吉光片羽,实在难以凑起一幅贴近人物真实面貌的完整历史拼图。 正当为寻找稀缺的史料而有些气馁的时候,2003年某日,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得知了张道宇先生的信息。很冒昧地给当时身在台北的张先生去函,求解其父亲的生平资料,等待期间惴惴不安,毕竟与张先生是素昧平生。回复却令我喜出望外,张先生告诉我,他的母亲正在大陆,他可为我安排见面采访。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当年冬天,趁年末假期飞抵上海,我对张灵甫将军的夫人王玉龄女士进行了采访,数度的促膝长谈,大量的一手资料和照片,张灵甫、王耀武、俞济时、邱维达、李天霞……这些历史书上干巴巴的人名,在我的眼前渐渐鲜活起来,仿佛跟随历史老人穿越时光隧道,与我笔下将触及的人物面面相对。此后,我又与张灵甫的长子张居礼先生、侄子张居正先生、旧部胡立文先生和钟世炎先生等先后取得了联系。与这些历史亲历者的访谈,使我有机会对传主的生平进行更为贴近的直观考察和了解,他们的回忆大大丰富了本书的内容,虽然我采访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并非都是愉快的记忆。在此,我要特别对王玉龄女士和前述诸位长者对我这个无名小辈的理解、坦诚、耐心和帮助,表示深深的感谢。 通过对当事人的采访,我对史料的收集和脉络梳理有了较为明确的方向。除了继续阅读大量的文史档案、回忆资料和军战史之外,为深度挖掘更多的宝贵一手资料,我还特地抽时间亲往台湾,泡在台北的档案馆和图书馆里翻印、抄录相关的图书资料,并专门查阅了曾被视为国民政府最高机密至今尚未公开出版的蒋介石档案的相关原始文电,以对初稿进行进一步的充实和修订。这一写作过程说起来只是寥寥数语,而当初每每花整天的时间查证史料,只是为了考证落实写下的某一句话、一个数据或一个说法的依据,其中漫长的付出和甘苦,一言难尽。最终给出版社寄出拙作的修订全稿时,离开卷动笔,竟是三年有余了。 在此我得感谢团结出版社常务副社长梁光玉先生,没有他一直以来的热情鼓励和督促,我可能在忙于繁杂的“正业”之余难以持之以恒写作下去,这本书也许早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中自我了断了。在写作过程中,我还得到了许多民国军史同好的支持,尤其是上海的万乐刚先生,有求必应,无私地提供了不少解放军军史资料;台湾的霍安治先生在我写作初期也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作了有益的交流;另外,与网上诸多民国军史爱好者的互动和讨论,也对我的写作启发良多,恕不一一具名,在此一并鸣谢。 还有一位先生,三年多来我每每深夜伴着清灯孤影阅读写作,这位先生则不时在旁喋喋不休,抱怨老婆移情别恋故纸堆使他倍感冷落,不过一旦我这电脑小白网上遇到技术难题,他总是随叫随到尽力提供技术支持,虽然有时是处于夜半梦中睡眼惺忪的恼怒状态。更令我感动的是,当我决定去台湾查档,这位电脑专家居然丢开手头繁忙的工作,自告奋勇也请了假陪同前往,还一同动手帮忙抄录对他而言实在是枯燥无趣的电文档案,一边则继续喋喋感叹自己作为一名“不务正业”太太的丈夫是多么的辛苦和伟大。为表示鼓励,值此拙作即将付梓之际,特对我先生包益三年多来心甘情愿及不甘不愿的大力支持给予书面表扬.而我能够撇开琐务,把业余精力完全投入本书的写作,更离不开我母亲的照顾和操劳,为我解除后顾之忧,非常感谢老母亲在背后的默默付出与支持。 最后言归正传,对我这个民国军史的业余爱好者而言,写这样一本书自感有些不自量力,虽然在朋友们的鼓励和帮助下摸索着勉力完成,毕竟水平有限,其中疏漏错讹之处在所难免,出版后若能得到方家的批评和指教,我将不胜荣幸。 4、文摘第一节 东大村北门的张家 一 俗话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关中自古埋皇上。” 关中,泛指大西北以陕西西安为中心的大片平原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周围山峦起伏,函谷、萧关、大散、武关、潼关、金锁等险关,扼守着这一地区的进出要道,因位居雄关之中,关中因此而得名。 一提起大西北,人们的印象中多半是满目黄土漫卷西风的苍凉,亦或是夕阳残照汉家陵阙的萧瑟。其实,关中平原素来有西北粮仓的美名,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撰写《史记—货殖列传》时就称:“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块沃野千里”,“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觽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古时候关中地区的富庶可见一斑。这里南依秦岭为障,东面隔着黄河与中原遥遥相对,外有雄关漫道,易守难攻,内有一马平川,丰衣足食,特殊的地势具有如此的战略优势,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古代有众多王朝皆选择在此定都,从而有了“秦中自古帝王都”之说。从三千多年前周文王迁都沣京之后,现今西安一带及周边地区,就成了周、秦、汉、唐等十二个王朝的京畿圣地。自此,关中可是实足冒了上千年的龙烟紫气。 光绪末年间,西安市尚未单立,西安城区分属两个县,西城属长安县,东城属咸宁县,当时的长安县府就设在西安的西大街。说起长安的历史,用“源远流长”一词来形容再恰当不过。长安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素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著称,长安县境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至今还留有仓颉造字台、沣镐遗址、西周车马坑、昆明池等遗址,就连乡民们的平常家居乃至随便砌垒的鸡窝猪圈,都还可能不时发掘出些秦砖汉瓦来,为当地的悠久历史凭添佐证。 然而,星转斗移,沧海桑田,千百年的岁月流逝过后,古今多少事都成了浓缩在书架里的抽象文字,一本一本厚厚地叠了起来,被后人称作为历史,而在这历史长河的潮起潮落之中,昔日的帝王京畿宝地终于盛极而衰了。到了近代,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司马迁笔下的“膏块沃野千里”早已被无情的岁月冲刷得风光不在,当年为秦人们所鄙夷的南蛮东夷之地,却成了富甲一方的后起之秀,似乎在验证着老祖宗有关风水轮流转的神秘论说。目睹昔日蛮夷之地假工商业的发展在近代的迅速崛起,曾经傲视中原的秦人的后代们只有无奈地瞠乎其后,他们守着这块不再冒帝王紫气的闭塞的古老土地,默默地繁衍生息。 Z蒋介石王牌悍将hanglingfu张灵甫传 1900年,也就是光绪二十六年,陕西发生了大饥荒,在接下来的两年,光绪二十七和二十八年又都是荒年,所谓“熟年馑”。连续的荒年使得大部分乡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祸不单行,此时又适逢庚子之变,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逃出京城,紧接着又被一路追杀,最后躲到西安避难来了。虽然是落荒而逃的皇室人马,但皇家的排场总是撑着不能将就的。故都迎来了久违的皇家,犹如回光返照,再次成为国人瞩目的中心,但是这一切对于当地人民来说却是祸不是福,他们非但享受不到皇上的雨露恩泽,相反还给摊上了沉重的负担。清皇室在陕西一年有余,一应繁杂支取多由陕西供给,贫瘠的陕西地方官府为了筹集银两,用以支付额外的皇家庞杂开销,除了加重各种捐税之外别无他法,这对正在荒年中挣扎的陕西农民来说,无疑又是雪上加霜。 在这天灾人祸不断的年头,要想在长安的农村里找出大户望族人家来,简直是凤毛麟角,若论日子还略过得去的小康之家,东大村北门的张家还可以算得上一户。 东大村位于西安南郊,离城里大约五十华里,在长安是个名副其实的大村庄,当时有村民近千户。村子的北头住着张氏两兄弟,老大张鸿儒是个秀才,老二张鸿恩在家种地务农,这是一个封建社会中国农村常见的耕读之家。张家兄弟祖上的家世,现在已经难以查考,据张家后代的回忆,他们的祖辈世代在当地务农本章关于张灵甫的家世及其早年的情况,如未特别注明,主要依据笔者对张灵甫夫人王玉龄女士、长子张居礼先生和侄子张居正先生的采访。。张氏在当地是个大姓望族,但是两兄弟的父亲这一支却并不兴旺,他们的父亲早年生活还相当清苦,因家世单薄人丁稀落,曾经遭受过族里有钱有势人家的欺负,田产传到两个儿子的手上并没有几亩地,可以说家境贫寒。到了张氏兄弟这一代,两人勤勉吃苦慢慢撑起了一份薄产,总算摆脱了贫困,后来虽然各自成了家,兄弟两人仍旧合住着一个院子,相处和睦。几年之后,两人才协商一致友好地分了家,按照当地的风俗,长子不离老家,老大张鸿儒仍居老屋,老二张鸿恩则分到了园子,人称“园子爷”。 论学问,张鸿恩比不上哥哥,或许是因为他的父亲财力有限,家里只够供老大一个人读书的缘故,张鸿恩没机会正经喝过几天墨水,他也不存什么读书考功名的奢望,只是用心在家侍弄庄稼。论种地,他可是乡里闻名的一把好手,张鸿恩自小与农田打交道,平时做事总爱琢磨个究竟,同样的种子到了他的手里就会打下更多的粮食来,乡里人也爱向他讨教经验,都称他是耕种状元。分家之后,张鸿恩靠着自己的勤劳和精明持家的能耐,把一份家业逐渐扩大。当地的穷人家养牛,富人家养骡子,张鸿恩虽算不上富人,却既养骡子又养牛,还在村里拥有了近三十亩良田。别看地不算多,因为是一年可以收成两次的水田,在陕西属于十分金贵的好地,比邻县贫瘠的黄土旱地肥沃多了,地也就特别值钱。能拥有这些田产牲畜,足以让一般的贫苦农家羡慕不已了。 张鸿恩为人诚实本分,但生性并不木讷,与一般老实巴交的西北农民相比,可以说他是个很有生意头脑的人。打下的粮食供家人温饱之余,总不能年复一年都囤积在谷仓里,于是他后来又寻思着做些买卖,多年之后,他和大儿子在西安开起了米铺,开始主要经营自家地里出产的粮食,由于生意不错,后来米铺越开越多,也兼收购别处的粮食。到了临近解放的时候,张鸿恩的家产除了城里的几家商铺之外,在村里也陆续又买下了一些良田,土地扩展到了一百二十多亩,家里还雇有好几个长工,在村子里属于相当殷实的人家了。他的晚年已经是一副老太爷的派头,常常端坐在太师椅上,在家对门的楼台上看风景。这点身家,按照后来土改时评判成分的标准,当然就属于地主阶级,他也的确被划为地主,此是后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