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解析金融
释义

《解析金融》共分7篇36章,每篇围绕金融学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系统地、有重点地分析了金融领域里的重要问题。各篇内容间具有内在逻辑性,内容涉及货币金融概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和金融监管等,每篇后面附有复习思考题,供学习时关注。书后还附有现行利率表、金融重要法规等,以供读者参阅。

图书信息

书 名: 解析金融

作 者:王正国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1

ISBN: 9787010087481

开本: 16开

定价: 26.00元

作者简介

王正国,男,1960年8月生,安徽省委党校教育长、教授,长期从事国民经济、金融证券、财政税务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撰写过《金融理论与实践》《财政与金融》《社会主义财政与信贷》等多种专著和教材。近年来,在《财政研究》《经济世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理论建设》《经济导报》(香港)《中华企业》(香港)等刊物上发表各类论文数十篇,承担和主持过国家级、省级以及部分金融机构课题研究(如国家开发银行市场发展专项规划、合肥兴泰控股公司战略规划等)。

目录

第一篇 货币、金融概论

第一章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

第二节 货币的发展

第三节 货币的量化管理

第二章 金融的概念和地位

第一节 金融的概念

第二节 金融的地位

第二篇 中央银行

第三章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地位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地位

第四章 中央银行的类型

第一节 单一央行制

第二节 复合央行制

第三节 准央行制

第四节 跨国央行制

第五章 中央银行的业务

第一节 负债业务

第二节 资产业务

第三节 中间业务

第六章 中央银行货币调控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第二节 中央银行货币调控手段

第七章 基础货币与派生存款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

第二节 派生存款与派生倍数

第八章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第一节 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的意义

第二节 各国央行独立性的三种情况

第三节 我国央行独立性的表现

第三篇 商业银行

第九章 商业银行组织制度

第一节 单一银行制度

第二节 总分行制度

第三节 代理行制度

第四节 银行控股公司制度

第五节 连锁银行制度

第十章 商业银行经营原则

第一节 盈利性

第二节 安全性

第三节 流动性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业务

第一节 负债业务

第二节 资产业务

第三节 表外业务

第十二章 我国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

第一节 盈利性与政策性矛盾

第二节 各级政府的行政干预

第三节 我国经济改革的顺序

第十三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贷款五级分类法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第二节 贷款五级分类法

第十四章 深化我国商业银行改革

第一节 我国银行业的人世承诺

第二节 深化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举措

第十五章 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第一节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背景

第二节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方法

第三节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转型

第四篇 金融市场

第十六章 金融市场分类

第一节 按金融业务分类

第二节 按交割期限分类

第十七章 黄金市场

第一节 建立黄金市场的意义

第二节 国际主要黄金市场

第三节 我国黄金市场的发展历程

第十八章 外汇市场

第一节 我国外汇市场改革历程

第二节 1994年后我国外汇市场的构成

第三节 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调节

第四节 汇率变动对一国外贸和利用外资的影响

第十九章 债券市场

第一节 发行债券的意义

第二节 债券发行方式

第三节 债券付息方式

第四节 债券的信用评级

第五节 我国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第二十章 基金市场

第一节 投资基金及其分类

第二节 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意义

第三节 投资基金的投资要领

第二十一章 股票市场

第一节 股票市场分类

第二节 我国股市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我国股市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

第四节 股票投资方法

第二十二章 金融市场改革的目标

第一节 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金融市场体系

第二节 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

第五篇 全球金融危机

第二十三章 1929年美国金融大危机

第一节 危机爆发的原因

第二节 危机的启迪

第二十四章 1989年日本金融大危机

第一节 危机爆发的原因

第二节 危机的启迪

第二十五章 1997年亚太金融大危机

第一节 危机爆发的特点

第二节 危机爆发的原因

第三节 国际投机者打击亚太国家金融市场的方法和过程

第四节 我国在亚太金融危机中汇率政策分析

第二十六章 2007年美国金融大危机——次贷危机

第一节 次贷危机爆发的背景

第二节 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

第三节 次贷危机对美国金融业的打击

……

第十七章 全球历次金融大危机的共同点

第六篇 国际金融知识

第二十八章 国际货币的制度(或体系)

第二十九章 国际金融组织

第三十章 国际收支

第三十一章 外江及汇率

第七篇 金融学其他几个问题

第三十二章 信用形式

第三十三章 利率及决定因素

第三十四章 倾向供给的层次划分

第三十五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第三十六章 金融监管

附录

附录一 人民币行利率表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

附录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银行管理条例

附录五 商业银行酱充足率管理办法

主要参考文献

……

文摘

货币材料的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始时,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是形态各异的实物,如贝壳、刀具、布匹等。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实物货币是贝壳,时间段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至春秋战国时期。用实物作为货币,有诸多不便之处,如体积大、价值低、不宜分割、携带不便等。经过社会长期的发展和选择,金属最终成为公认的理想币材,因为金属(特别是金银)能够弥补上述实物货币的不足。金属具有各部分同质、均匀,质地坚固,不易磨损,便于分割、融合和携带等特点。特别是金银,优越性更大,还具有价值量大的特点。

金属货币虽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它仍然有不足之处,如铸造成本比较高、重量比较大等。因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银行(或钱庄)的出现,金属货币便逐渐被可兑换金属货币的银行券(或银票)所代替。银行券(或银票)实质上就是纸币,只不过它可以兑换成金银货币。可兑换的银行券(或银票)代替金属货币既解决了铸造成本高、重量较大的弊端,也更加便于携带,同时由于银行券(或银票)可随时兑换为金属(金银)货币,这避免了遭受贬值的可能,所以大受人们欢迎。但是,随着货币信用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银行券的需求越来越大,银行券发行得越来越多,而金银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银行券便渐渐发展为不能兑换金银货币的纯信用货币——纸币了。

纯信用纸币的产生不仅是货币历史发展的结果,更是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纸币流通的最大优点是成本低廉、携带方便,最大弊端是容易造成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而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性是很大的,一旦政府对纸币管理或控制不力,就会破坏经济的正常运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9:4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