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接官亭 |
释义 | 1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葛仙山接官亭出娘殿登石阶盘山而上,经荷树脑、箬皮坞,越绣花亭,过下马石全程约6华里,再上水泥石阶59级,即到接官亭。 史载接官亭于1995年9月16日奠基,翌年11月22日竣工。该亭由上饶市园林管理处设计。仿梁、宋石雕双牌式,钢筋水泥结构。长条花岗岩石瓦。三级石栏,青石浮雕梅、兰、菊、竹、虫 鱼、神话故事、飞龙翔凤......无不玲珑剔透。亭内八根水泥大圆柱,莲花形柱础。亭高9.98米,宽14.54米,深4.00米,建筑面积为248.27平方米。亭外围墙,白粉黄瓦。亭上方正面镌刻知名人士陈立夫先生手书“葛仙山”三个大字,背面镌刻中国书协组联部主任、当代书法家邹德忠先生所书“接官亭”三字。亭侧古松下,有一石砌龙井,泉水清洌,从龙口中流出,饮之沁人肺腑,颐颊留寒。亭之全貌富丽古朴,堂皇高雅。 接官亭 2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临城镇接官亭上杭接官亭,古时是尊师重教的圣地,如今是人才辈出的校园。虽说已无亭,但还一直以接官亭为名,当地群众乐于把接官亭的传闻轶事奉为佳话。 相传清朝末年,新任两广水师提督吴某自汀州府出发,走马上任,春风得意,八面威风。其仪仗队伍浩浩荡荡,前呼后应,士卒鸣锣开道,沿途百姓望而畏之,敬而远之。然而,当官府人马即将临近上杭接官亭时,突然偃旗息鼓,停止前进,且吴提督下马跪拜,良久不起。盖因接官亭东侧立有一长者,于道旁观看热闹。此长者正是吴提督当年的启蒙老师。尊师在上,学生安敢自便,吴提督跪拜恩师,待其师还礼之后,方悄然经过接官亭,以表歉意。这真是:尊师为贵,官贵尊师。 事过境迁,一九八二年二月,接官亭因其位于上杭城西门近郊,临城镇的中心地带,被县、镇两级政府确定为新创办的城郊中学校址。 历经二十一个春秋,上杭县城郊中学已跻身于县实施素质教育的先进学校、福建省农村中学教育改革先进单位,中考成绩各项评比连续八年居县前茅。 目前,全校师生的奋斗目标是:要让接官亭校园里的莘莘学子,都成为新世纪的人才。 3 福建省惠安县白崎回族乡接官亭百崎接官亭又称送嫁亭,位于惠安县白崎回族乡的白崎渡口,俯瞰后渚港。 接官亭系白崎回民始祖郭仲远于明·洪武年间捐资建造,原为凉亭,备过江候客赖以小憩。历三百余载,其间风雨剥蚀、地震摇撼,致使后部六根石柱摧折,亭盖坍塌。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草草修葺,有《重修桥尾亭塔碑记》,现竖立在东侧后面,后部改用砌石支撑亭盖,即成今日形状。光绪二十年(1894)再度重修,西侧后面竖碑记载。石亭坐北朝南,是一座纯花岗岩结构的古老四角凉亭,正面长7米,前后宽6.7米,总体高5米,占地将近50平方米。伞形的亭盖向四方倾斜,各方均由长短不一的十来条石板拼凑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平面,四条隆起的亭脊及葫芦形的亭顶均为粗雕的花岗岩石,整个亭盖由20根石梁及16根方形石柱支撑。四边石柱共12根,其础位组成一个大“口”;中央石柱4根,其础位也组成了一个小“口”;大“口”套着小“口”,恰恰成了一个“回”字。这种结构的亭子是非常罕见的。 接官亭相传明永乐十五年(1417),三宝太监郑和总兵奉旨第五次下西洋,途中到泉州港候风。出生于云南回民家庭的郑和亲自专程到灵山圣墓行香,每逢星期五主麻日又到清净寺礼拜,在这里他结识同样前来礼拜的郭仲远,获知后渚港对岸聚居有这支百崎郭氏回民。出自回民之间的族谊,郑和不惜纡尊降贵,过江探访。郭仲远家族一时苦无迎宾驿馆,遂假于渡口这座凉亭摆设香案,携众儿孙在此恭贺钦差太监。此后,白崎回民为纪念郑和来访,将此亭称为接官亭。 据说初时设置的石桌石椅都非常粗糙,石椅是圆柱形的础石,石桌面正中还阴雕一副棋盘的格局,当年郑和与郭仲远曾在这里多次对弈。 明永乐二十年(1422),郑和第六次下西洋返回,途经泉州作短暂的逗留。回想当年过访白崎回民深蒙盛情款待,与郭仲远酣然对弈、促膝谈心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遂再度造访。郑和与郭仲远不禁技痒,取出棋盘再次对弈。本来棋艺精湛的郭仲远竟步步失手、盘盘皆输。郑和诧之以询。 原来郭仲远之五子郭仕昭奉例造列军伍,在玄钟郑指挥麾下当贴身护卫,久之,遂与其千金郑馥互生情愫,私订终身。被发觉后,郭仕昭逃回家乡,郑指挥即令手下追拿问罪,不日将达白崎,是以郭仲远神情恍惚、惶惶不安。郑和悉其隐衷,毅然为老友解忧,施计促成郑指挥答应这门亲事并送来丰厚妆奁。郑和亲自主婚,在接官亭为郭仕昭与郑馥举行隆重婚礼。因此,接官亭又称为送嫁亭。 栖霞接官亭 4 山东省栖霞市牙山接官亭栖霞牙山之前,公路边上有一个村庄名叫接官亭,这是后改的村名,改名的原因,牵涉到历史上一次壮烈的农民起义。 这村子旁边自古有一条官道,人说是下四川的大路,古时以亭计里程,这里为一亭之所在。既然是一条通向远方的大路,就不比山乡小径只有本乡本土的行人,官商缙绅,肩夫贩夫,各样的人都从这里过往。不同的行人,驻足的地方也各不相同。普通百姓住的是路边小店,官吏公差自有官办的住处,一般称之为“馆”。这地方就有一个官办的馆舍,当地人见有官员在这里歇息,便叫它是“歇馆”,有了村子以后,以“亭”以“馆”为名,叫做“歇馆亭”,或者也叫“歇官亭”,取的是有官在此歇息的意思,两个名的含义差不多,发音又是相同的,也没有人去认真地计较“歇馆”还是“歇官”。 接官亭 清朝初年,民不聊生,“荒郊白骨乱如麻”,栖霞唐家泊村人于七在顺治七年(1650年)率众起义抗清,建立了以牙山为中心的5个重要据点,一度攻占了宁海州(今牟平城),包围了福山城,声势极大。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派兵部侍郎图喇、靖东将军济什哈、山东总督祈泽溥等“三大帅”对起义军进行血腥镇压。康熙元年(1662年)于七率部上牙山据险抵抗,终因寡不敌众,于当年二月失败。 相传于七在牙山上据大牙撅子石,杀退清兵多次进攻。起义失败后,清兵在山上见人就杀,尸横遍野,就数牙山脚下的歇馆亭村损失惨重。当年大雨以后,山上洪水流经村前,河水尽为血染,怵目惊心。深受兵灾之苦的村民,认为“歇官”与“歇馆”都与“血灌”同音,于是改“歇官”为“接官”以图逢凶化吉,从此村名便叫“接官亭”. 5 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村接官亭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村接官厅虽然占地不大,但是用材最多,做工最考究。接官厅比其他厅堂显得豪华、庄重。其上梁整个形状像一顶“官帽”,由三层做成,寓意在此接待的官客能够“连升三级”。最下面一层木梁呈“井”字形,寓意“井田制”,代表人们对土地的追求;第二层木梁呈“~”(即木枕形),寓意官运享通,高枕无忧;第三层是“*”型,像古代官帽上的“帽翅”标记,寓意高官在位,在四角还雕有四个鳌鱼头,是“独占鳌头”的意思;在正梁中间还雕有一个大铜钱,表示财富。 6 合肥市古德胜门外接官亭◎ 地理位置在今天合肥市芜湖路与金寨路交口稻香楼附近,过去有一座凉亭,是迎接来肥官员的所在,坊间俗称接官亭。庐州城自古就有“出威武,进德胜”的传统。 远征的将士或是离家远行的游子,一般选择从威武门出去;而得胜归来的将士以及远道而来的客人,大都选择从德胜门进城。 ◎ 官本位色彩谓接官亭,就是专门迎接来往官员的固定地点,过去全国各地都有。都说我国是礼仪之邦,迎来送往本是人之常情。 本体现了中国人好客秉性的迎送,一旦被移植到封建官场上,就变了味,呈现出扭曲的官本位色彩。 有人说,合肥的接官亭,见证了上千年封建官场的礼仪,诠释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文化,那是有一定道理的。官场上流行的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尤其是朝廷的命官或钦差大臣,对下面的官吏有生杀予夺和向皇帝进言的特权,地方官吏岂能得罪。当一品大员路过这里的时候,全城的官吏和富绅自然要倾巢出动,恨不能迎接得越远越好。 ◎ 建亭由来去合肥市以德胜门为界,北边为城内,南边为城外。大大小小的官员到庐州来,地方官员当然要出城迎接。那距离也是随着官职的大小而有变化,官越大,迎接的距离越远,有的甚至要到两地交接的地界。 不过,早些时候,合肥也没有所谓的接官亭,大家都是按照来肥官员的官阶,决定迎接距离的远近。接官亭的修建还要感谢退休在家的老宰相李天馥。 当 时,官至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的李天馥,晚年回到老家合肥颐养天年。这位“学行俱佳”的一品大员,不仅没有给当地政府和百姓找麻烦,反而做了许多有益于地方的好事。清朝的时候有个规定,比当地官员职位大的如巡抚或王公大臣等莅临合肥,庐州知府与合肥知县都要迎接到城外十里之处。有一次一位朝廷命官到合肥视察,庐州知府与合肥知县恭请李天馥陪同出城迎接,李天馥觉得这个繁文缛节太劳民伤财了,就叫庐州知府与合肥知县出德胜门在稻香楼前面迎接即可。朝廷命官为此大发脾气,李天馥却冷冷地说,当今皇上见了我都礼让三分,难道还要老夫惧你不成。那位朝廷命官赶忙赔着笑脸。 其实,地方官员也是屡屡为此所累,有了李天馥这个由头,正好就汤下面。他们打着老宰相的旗号,在德胜门外盖了个接官亭,不管官大官小都在这里迎接。老百姓交口称赞,都说李天馥扭转了官场上一个陋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