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释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主管)是指1999年以来教育部在全国66所高校相继设立的151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按照“一流”和“唯一”基地建设标准,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构建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和开创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新局面,超过50%的基地成为后来启动“985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的核心和支撑。

重点基地-隶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指1999年以来教育部在全国66所高校相继设立的151所人文社科类重点研究基地(科研院所)。

重点基地-沿革

新中国60年,文科研究机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时期,由于周边国际环境的恶化,中央为加强国际问题研究,在全国布点设立了若干实体性研究机构,高校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在“文革”中毁之殆尽。

第二阶段,从改革开放开始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根据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高校相继恢复重建了一批研究所(室),积极展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据1991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统计,这一时期由学校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研究所达521个,其中设在国务院各部属高校的研究所234个,设在地方省属高校的研究所287个。

第三阶段:就是以1999年重点研究基地启动建设为标志延续至今。教育部在全国66所高校相继设立重点研究基地151所,各地建立省级重点研究基地400多所,各校建立校级研究基地上千所。从发展上来讲,不同阶段的科研机构或明或暗地有着学术上的接续,至少30%的重点研究基地与前两个阶段的科研机构存在“学脉”关系。

第三阶段:在前两个发展阶段基础上的突变,这一变化,显著地表现为对原来具有明显计划经济特征科研体制的改革,即引入了竞争性机制,彻底扭转了原先科研机构靠等课题吃饭、人员固化、人浮于事的状况。从这个角度来说,前两个阶段又为第三阶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重点基地-名单

序号 所属学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名称 现任主任

1 法 学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 姜明安

2 法 学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戴玉忠

3 法 学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杨立新

4 法 学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 王树义

5 法 学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黄 进

6 法 学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张文显

7 法 学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卞建林

8 法 学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中心 朱 勇

9 法 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吴汉东

10 港澳台问题研究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陈广汉

11 港澳台问题研究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 林仁川

12 管 理 学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邓大松

13 管 理 学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 李维安

14 管 理 学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马 骏

15 管 理 学 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 曲晓辉

16 管 理 学 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 陈 剑

17 管 理 学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吴贵生

18 管 理 学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 陈信元

19 国际问题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 张小劲

20 国际问题研究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沈丁立

21 国际问题研究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王胜今

22 国际问题研究 南开大学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研究中心 宫占奎

23 国际问题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 冯绍雷

24 国际问题研究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庄国土

25 国际问题研究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李 涛

26 国际问题研究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 崔 丕

27 国际问题研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院 朱威烈

28 教 育 学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 闵维方

29 教 育 学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项贤明

30 教 育 学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钟秉林

31 教 育 学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钟启泉

32 教 育 学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杨小微

33 教 育 学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刘海峰

34 教 育 学 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张再兴

35 教 育 学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王晋新

36 教 育 学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金生鈜

37 教 育 学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莫 雷

38 教 育 学 郑州大学中国公民教育研究中心 王东虓

39 经 济 学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林毅夫

40 经 济 学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林 岗

41 经 济 学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张 杰

42 经 济 学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张 军

43 经 济 学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 华 民

44 经 济 学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郭熙保

45 经 济 学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徐传谌

46 经 济 学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赵振全

47 经 济 学 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 冼国明

48 经 济 学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逄锦聚

49 经 济 学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李文溥

50 经 济 学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洪银兴

51 经 济 学 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黄祖辉

52 经 济 学 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 史晋川

53 经 济 学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与新疆大学共建) 杨建新

54 经 济 学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 于 立

55 经 济 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 张汉林

56 经 济 学 辽宁大学比较经济体制研究中心 李 平

57 经 济 学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侯甬坚

58 经 济 学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任宗哲

59 经 济 学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刘锡良

60 经 济 学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 李晓林

61 经 济 学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研究中心 韩增林

62 经 济 学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周绍森

63 经 济 学 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 张仁寿

64 经 济 学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王崇举

65 考 古 学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徐天进

66 考 古 学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朱 泓

67 历 史 学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安平秋

68 历 史 学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阎步克

69 历 史 学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成崇德

70 历 史 学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满志敏

71 历 史 学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瞿林东

72 历 史 学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常健华

73 历 史 学 南开大学世界近代史研究中心 杨栋梁

74 历 史 学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陈春声

75 历 史 学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张宪文

76 历 史 学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朱 英

77 历 史 学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 于 伟

78 历 史 学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姜锡东

79 马克思主义 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赵存生

80 马克思主义 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程天权

81 马克思主义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王建民

82 马克思主义 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 彭国甫

83 民 族 学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与西藏大学共建) 霍 巍

84 民 族 学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 齐木德道尔吉

85 民 族 学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何 明

86 民 族 学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祁庆富

87 社 会 学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邱泽奇

88 社 会 学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郑杭生

89 社 会 学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翟振武

90 社 会 学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张异宾

91 统 计 学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 金勇进

92 图书情报文献学 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马费成

93 外国文学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王邦维

94 心 理 学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申继亮

95 心 理 学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沈德立

96 新闻学与传播学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张金海

97 新闻学与传播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郑保卫

98 新闻学与传播学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黄 旦

99 新闻学与传播学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 胡正荣

100 语 言 学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 王洪君

101 语 言 学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臧克和

102 语 言 学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方一新

103 语 言 学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邢福义

104 语 言 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文秋芳

105 语 言 学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张 博

106 语 言 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王初明

107 语 言 学 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张家骅

108 哲 学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 尚新建

109 哲 学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叶 朗

110 哲 学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 吴潜涛

111 哲 学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俞吾金

112 哲 学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韩 震

113 哲 学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孙正聿

114 哲 学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徐俊忠

115 哲 学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 鞠实儿

116 哲 学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刘大钧

117 哲 学 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傅有德

118 哲 学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唐凯麟

119 哲 学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郭贵春

120 政 治 学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 谢庆奎

121 中国文学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黄 霖

122 中国文学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童庆炳

123 中国文学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董 健

124 中国文学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曾繁仁

125 中国文学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郑炳林

126 中国文学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丁 放

127 中国文学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赵敏俐

128 宗 教 学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方立天

129 宗 教 学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李 刚

130 综 合 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 姜义华

131 综 合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王 宁

132 综 合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冯天瑜

133 综 合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康保成

134 综 合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杨国荣

135 综 合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宁越敏

136 综 合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项 楚

137 综 合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徐 勇

138 综 合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苗长虹

139 综 合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杨剑龙

140 综 合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任平

141 综 合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万明钢

142 综 合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张诗亚

143 综 合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卞利

144 综 合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 王曙光

145 综 合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 戴嘉枋

146 综 合 三 延边大学中汉朝日研究中心 金柄珉

147 综合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文化研究中心 林卿

148 综合研究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 杜建录

149 综合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 王志民

150 综合研究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钟坚

151 综合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段渝

重点基地-现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按照“一流”和“唯一”的标准进行建设。所谓“一流”,就是要求建立的重点研究基地在确定的研究领域应该在全国是一流的,或者至少在全国高校同一研究领域是一流的,并经过若干年的建设有望在全国同一研究领域达到一流。所谓“唯一”,就是说在同一领域、同一研究方向上只设一个重点研究基地,要求建立的重点研究基地切实成为该研究领域的中心,在繁荣和发展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中明显地居于领先地位。经过这10年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肯定地说,2/3以上的基地已经实现这样的建设目标,堪称本领域的学术高峰、人才洼地、交流窗口。

1、在科学研究方面。重点研究基地科研成果不仅数量蔚为壮观,而且代表了本领域的最高水平。据粗略统计,10年来,重点研究基地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 2885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 8230多部;在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3300多篇,论文被SSCI和A&HCI收录1030多篇,其中相当多的标志性成果获部、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重点研究基地还对学科发展和研究方向产生了重要引领作用。如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改变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状况。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中心以其雄厚的研究力量支撑国家清史编纂工程,推进了学科深入发展。

2、在人才培养方面。重点研究基地以课题研究为平台,培养博士研究生23000多名,其中有多篇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开发新课程1000多门,其中上百门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一批中青年教师在基地中成长为业务精湛的学术骨干,若干特色鲜明的创新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团队在基地中锤炼造就,人文学科领域“长江学者”和跨世纪、新世纪人才的主体部分在这里贡献才智。重点研究基地还以开放的人才培养方式,招收培养外国留学生900多人,为社会各界近50 万人提供以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的短期培训1200多期,如商务部多次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等为基地,为非洲国家政府官员提供培训,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3、在社会服务方面。重点研究基地直接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有的产生明显经济效益,有的转化为国家政策法规,有的成为政府决策参考,切实发挥了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如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院等与商务部、外交部、全国人大法工委的有关部门建立了密切联系,其出色工作多次得到高度赞扬。《瞭望》周刊在2009年第4期刊登了以“中国智库”为专题的系列文章,评选出“中国主要决策咨询研究机构”43家,其中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等7家重点研究基地位列其中。

4、在学术交流方面。重点研究基地每年举办国内学术会议,每两年至少举办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其中有重大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累计达上千场,许多学科领域的国际一流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学术委员会成员或兼职研究人员频频亮相。基地与国外520多所高校建立起了良好合作关系,通过互派访问学者、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展开了高水平实质性合作。如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在布鲁塞尔设立分支研究机构,使中国学术研究真正走向了世界。基地创办了各种学术交流刊物,成为繁荣学术的重要园地。以基地为中心形成的这一“伞状”学术交流格局,极大地拓展了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这一空前活跃的学术交流盛况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是难以想象的。

5、在基础条件建设方面。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使文科的科研条件大为改善,可谓一年超过二十年。最为重要的是,基地建立了本领域最为齐全、最为权威的图书资料库、专题数据库和方便快捷的学术信息网站,90%以上的基地开通外文网站(页),这既为重点研究基地驻所研究提供了条件保障,又为下一步内涵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的“中国民商法律网”与各级法院、著名律师所、法学院校和研究机构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收录相关文章、民商事审判案例、法律法规等十余万篇(条),日访问量平均超过2万人次,总访问量达数千万,在国内法律学术类网站中排名第一,成为最具规模和优势地位的民商法研究学术平台。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重点基地-影响

重点研究基地不仅自身建设成绩显著,而且还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对改变文科地位产生重大影响。重点研究基地以不足4亿元的财政投入和不到全国高校文科3%的研究力量,取得了占全国高校文科近1/3的研究成果,争取各类经费达16亿元,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较大地改变了长期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在高校中的弱势地位,提升了人文社会科学在社会公众中的地位和形象。

第二,对学科建设产生重大影响。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打破了一系列体制性障碍,打破了学科界限和院系壁垒,促进了人才的融合、学科的融合,促进了重点学科建设,催生了一批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在历次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重点研究基地为所依托的学科进一步形成优势和特色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对科研方式产生重大影响。重点研究基地将个体的、分散的科研力量集合为团队的、综合的力量,推动了高校科研组织形式由分散走向整合、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固定走向流动,促进了文科研究从传统组织形式向现代组织形式的转变。

第四,对科研体制产生重大影响。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模式,不仅对地方和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发挥了引领作用,而且50%的重点研究基地成为后来启动的“985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的核心和支撑,逐步形成了从国家到地方再到高校的“金字塔型”平台体系,改变了高校长期以来以院—系—教研室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为释放科研生产力提供了体制保证。

重点基地-会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作会议2007年8日至9日在京召开。

参会对象:全国高校151个重点研究基地的基地主任以及部分省市教育厅和高校负责人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迎接党的十七大以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高潮。

会议内容: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作总结讲话。袁贵仁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统揽全局,把握了时代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动员,对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袁贵仁强调,总书记要求我们要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问题意识、前瞻意识,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以高涨的热情积极参与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为构建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李卫红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教育战线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精神,在全面准确、把握实质上下功夫,紧密联系当前高校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任务和使命,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要切实加大对讲话精神的研究和宣传力度,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在引导舆论、营造氛围上下功夫。李卫红指出,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大会以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将呈现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局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从思想、组织、制度、作风上作好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准备,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与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各项任务结合起来,努力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局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8: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