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交泰乡 |
释义 | 交泰乡地处四川省梓潼县最南端,交泰乡距离梓潼县城38公里,与梓潼、盐亭、三台、游仙区三县一区交界,东与盐亭剑河乡毗邻,南与三台县龙树镇接壤,西与游仙区玉河镇和梓潼县观义镇交界,北与玛瑙镇相连。交泰乡幅员面积4260公顷,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达123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9%,交泰乡拥有耕地资源10844亩。交泰乡下辖有梓盐、高垭、土垭、黄花、罗桥、船林、龙台、砚岩、后山9个行政村,46个村民小组,2006年交泰乡户籍人口6374人,其中农业人口6069人。 乡镇介绍交泰乡位于四川省梓潼县东南部,距县城39公里,交泰乡辖9个行政村,46个村民小组,1934户,5714人,耕地面积8869亩,是十年九旱的老旱区,严重的旱灾给交泰乡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直接制约了交泰乡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乡行政所在地在交泰乡场镇,位于高桠村境内,2006年场镇人口305人。乡场镇区域内设立有乡政府机关、小学、卫生院、供水站、信用分社、兽医站等机关单位及垃圾处理场等环卫设施,每逢单日赶场。 交泰乡属典型的农业丘陵地区,平均海拔高度400-600米之间。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暧、盛夏雨热四季,适于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14.7 ℃—17.3℃,年平均无霜期在253天-301天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929.7-1391.4小时,年均降雨量750.7—1019.4毫米,相对而言湿度在68%以上,其灾害特点是:冬干春旱接伏旱,秋雨绵绵。潼江河贯穿境内船林、龙台、砚岩、后山四个村外,梓盐、高垭、土垭、黄花、罗桥、五个村主要靠蓄提水灌溉,有大型水库1座(幸福水库),小型水库2座(竹林湾水库、何农庵水库)。正常年景,基本上能保证农户生活生产用水。交泰乡90%的村通电话,65%的村36%的农户通有线,100%的村通电、100%的村80%的社通公路。交泰乡共建立中国移动机站和联通机站各一处,2005年完成了县到乡有线电视信号光纤联网;1965年原九院在交泰高垭、土垭两村境内建立九院五所,建所后,由国家修建了一条从交泰至玛瑙的泥清路,1981年与玛瑙共同修建了从石墩沟至观义场镇的泥碎石路,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了县、乡、村道相结合的公路交通网,由二级水泥路面、柏油路面、四级泥结碎石路面三种路面组成,9个村全部通碎石路,80%的社实现了“机耕道户户通”。伴随着道路交通网建设高潮,交泰乡机动车辆拥有量连年攀升,特别是摩托车普及率以20%的年均增长速度飞速发展,2006年末交泰至梓潼的班车由98年的2班增至10班,交泰直达绵阳班车由98年1班增至5班,交通运输有了较大改观。2007年完成了“长交路”“交泰段”6公里的水泥路建设,总投资470万元,完成了“蛟龙大桥”建设任务,总投资220万元。 行政区划交泰乡属于梓潼县辖乡。1952年置交泰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并入玛瑙镇,1995年析复置交泰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0.7万。通公路。辖梓盐、高垭、土垭、黄花、罗桥、船林、龙台、砚岩、后山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地下资源有天然气、石油、盐卤。 乡镇优势1、交通优势:宝林镇位于成都北郊,地处梓潼县南大门,是城乡结合部。境内交通发达,青灌铁路贯穿全境,年货运量可达1000万吨,也是成彭高速的起点,成彭高速全长19.92公里,从宝林镇到成都用时只要10分钟。出境公路有成宝路(全长24公里)、成宝高速(19.2公里)、宝郫路(14公里)、汉宝路(30公里),并且实现了村村通水泥公路,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能源优势:宝林镇境内有丰富的水源水能,人民渠一、二、三、四、五、六、七号支渠贯穿全境,为辖区内工业用水、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江河绕境而过,水能优势强大。境内有两个大型水利发电站-太平电站(地处梓潼工 业区)、宝林镇电站(地处梓潼县工业开发区),装机总容量770千瓦,年发电量300万度。宝林镇境内有大小变电站2个,为工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天然气管道铺设到位,能保证企业发展用气。 3、政府保障优势:宝林镇政府大力为招商引资提供便利条件,配合企业快捷办理有关征地手续,同时按企业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搞好农户的拆迁安置。2005年,宝林镇将对拆迁农户实行公寓式安置,做到随时拆迁随时安置,充分满足企业能按时用地。2003年,联邦制药征地500亩,只用时1个月完成拆迁交付使用土地,创造了彭州市拆迁安置的最快记录。加强对企业的服务性工作,并承诺“只服务,不索取,只给予,不强求”,协调好企业与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全力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政治环境 乡镇建设建好“石河堰” 解决发展瓶颈 梓盐村七社是交泰乡较偏远的高山社,全社31户,98人。该社常年缺水。去年以来,该社不等不靠,动员和组织群众筹资投劳,新建了一座埂长33米,路面宽度4米,基底宽6米,高3米的石河堰,工程全部采用石料和钢筋混泥土建成,总造价50000元,群众自愿筹资达10000余元,人平筹资500元 。该石河堰的建成,既解决了全社有水无法蓄的问题,又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制约该社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当地群众亲切称新建的石河堰为“致富堰”。建好蓄水池 夯实发展基础 在高山村社新建石河堰同时,乡党委、政府还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户以户为单位和联户集中新建蓄水池,采取群众自建,村社督促指导,乡检查验收后拨付补助资金的方式,对农户新建蓄水池给予一次性补助,极大地调动了群众新建微型水利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2007年以来,交泰乡新建蓄水池8口,蓄水800余方,投资6万余元,群众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尝到了抵御自然灾害,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大甜头。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和办法,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新建水利工程项目,为农业增产、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楼房重建措施一是抓责任落实。明确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为各村农房建设第一责任人,全面协调和负责农房重建质量、进度和安全。二是抓质量监督。要求各包片领导、驻村乡干部和村社干部要深入到建房农户,随时查看建房质量及安全,确保农户在重建中合理选址、按图施工、保证质量安全,同时掌握好建房进度,每十天向乡政府汇报。 三是抓检查督促。乡农房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质量安全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对各村在建农房进行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责令其立即整改,千方百计确保建房质量安全。 四是抓目标考核。乡党委、政府与各村签订农房重建目标管理责任书,对重建工作进度、房屋质量、安全责任实行目标管理,要求年底前完成重建任务70%,并农房重建设工作完成情况纳入乡村干部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主导产业交泰乡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突出当地特色,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抓以优质水果杂柑产业和畜禽养殖为主的两大产业。一是在种植业内部,进一步调减质差低效的小麦等粮食生产面积,扩大效益相对较高的经济作物和饲草生产,推进种植业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交泰乡建设以杂柑为主的“优质水果杂柑专业技术协会”。二是加快发展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在稳定生猪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适销对路、效益较好的鸡、鸭、鹅、肉兔等小家禽产品。实现年均出栏商品猪9000头,出栏小家禽16万只,建设了“生猪养殖专业技术协会”。 招商引资2000年交泰乡政府利用原五所闲置资产引进了蜀丰肉牛养殖公司,2005年初交泰乡党委、政府又与“四川欣融担保公司”、“四川种都种业有限公司”和“四川天马罐头食品有限公司”达成联手开发利用蜀丰公司资产的意向,组建成“四川华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兴办“四川种都国际种养业新优产品技术推广培训中心”和“四川天马罐头食品加工分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