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胶高一体化 |
释义 | 1999年形成胶高一体化概念,2005年形成《胶高一体化,建设胶州湾西海岸的大型城市》。2007年潍坊提出了青潍一体化。经过多年的网上宣传高密、胶州目前知道胶高一体化概念的人很多。高密是潍坊的东大门又是潍坊地区第一个主动对接青岛的县市、胶州是青岛的西大门,两地相邻,城市相距只有25公里,具有一体化发展的首要条件。在山东半岛一体化的背景下,尤其在青潍一体化的带动下,胶高一体化更加迫在眉睫。 胶,指胶州;高,指高密。胶高一体化,是建设胶州湾西海岸大型城市的工程。 胶州、高密是远亲与近邻的关系。北宋时,今天的胶州城是高密县的板桥镇;明清时,胶州辖高密、即墨二县。建国初期,胶州专区辖高密县。胶州火车站与高密火车站相距仅25公里,只有约15分钟车程,而青岛、潍坊相隔170公里,中间缺少大城市,在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中被称为"城市塌陷区"。胶高两地存在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和优势。 一、 何为胶高一体化(一) 历史渊源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26年),胶州置县,始称黔陬县。公元605年(隋大业元年),撤黔陬县并入胶西县。黔陬县从设到撤,共历时827年。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设置胶西县,治所今高密市李家营镇的南朱家庄,史称隋胶西城。公元613年(隋大业九年),胶西城毁于战火。公元623年(唐武德六年)撤胶西县,其地并入高密县,又在高密县东部置板桥镇(今胶州城)公元1087年(北宋元祐二年)设胶西县。自623年至1087年,胶高地区同属一县长达464年。1369年(明洪武二年)撤胶西县,改名胶州,辖高密、即墨二县。清朝同明朝建制。1904年,胶州升为直隶州,辖高密、即墨二县。自1369年至1912年,胶高两地同属于一个政区长达543年。胶州建国初期为胶州专区驻地,辖高密县。建国初期,胶县、高密的北部地区曾经设立一个胶高县,后来撤销。1987年,由胶县改为胶州市。 高密境内最早的地名是夷维,春秋齐国名相晏婴就是莱之夷维人。战国时,已有高密之名。最早见诸于《史记》中。大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据传高密为古大禹所封国也。高密置县于秦代,始称高密县,县治位于今井沟镇田庄潍河东岸,楚汉相争时,曾发生过著名的潍水大捷。唐武德六年,高密县治迁到古夷安城(也就是今天的高密城)。高密是山东为数不多的几个秦朝立县并且县名一直未变的县之一。今天,高密的版图主要包括古夷安县和古高密县的辖地。 胶州之名来源于胶河。胶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胶河发源于胶南市铁橛山(原属于胶州),沿途经过胶州市铺集镇、高密市李家营镇、柏城镇、姚哥庄镇、河崖镇、胶州市胶莱镇,进入南胶莱河,又汇入大沽河,从胶州湾入海。如今的胶河大部分河道在高密境内,是高密最重要的一条河流。上游的王吴水库位于胶州、高密边境,为两地共有,是高密城区的重要水源地。胶河纵贯高密南北后,又进入胶州境内,从胶州入海。目前,胶州在墨水河下游修建官路水库。如果能将胶河也引入官路水库,让官路水库承接墨水河、胶河两条河的客水,则更有利。 (二) 民俗文化 胶州、高密在相互交融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非常接近的民俗文化。胶州大秧歌驰名中外,两地都喜欢茂腔,有专业的茂腔剧团,群众基础雄厚。高密三绝--剪纸、泥塑、扑灰年画也是民间艺术的奇葩。剪纸在胶州也颇盛行。胶州在市中心建设了秧歌城,高密在姜庄镇建设了高密民间艺术博物馆。都为发展民间艺术做了大量的工作。两地的婚庆、节日的习俗、方言土语都接近。 (三) 地理位置 胶州、高密是两地与相邻诸县中,彼此距离最近的。两地直线距离--胶州火车站至高密火车站只有25公里。而两地城市外环之间相距不足20公里。高密、胶州新的东二环(潍胶路的一部分)、西二环(即将建成)建成后,两二环之间相隔约4公里。胶州西部边界线呈西南、东北方向,胶高边界线长约100公里。胶高之间有数条公路相通,两地往来密切。胶州境内有济青、环胶州湾、同三以及正在建设的济青南线四条高速公路,有胶济、胶黄、胶新三条铁路干线。高密境内有济青高速公路,无南北向高速公路,有胶济、胶新两条铁路。由于高密境内无南北向高速公路,高密车辆去南方走高速公路需要去胶州上同三高速公路。 胶济铁路电气化工程,修建了即墨--高密新客运专线铁路。胶州站不在新线上。2005年9月1日,胶济线提速后,青岛始发的大部分列车都不再经过胶州站,而是走即墨--高密新客运专线,并且在高密站停车。尤其青岛--广州的特快列车也停靠高密火车站。目前,胶州人民乘火车远行,经常需要从高密站乘车。2005年7月1日,青岛--泰州的列车开通。青岛有了第一辆通过胶新铁路南下的列车。青岛至徐州,通过胶新铁路比通过京沪铁路近220公里;青岛至兖州,通过胶新铁路比通过京沪铁路近74公里。未来,也许一部分青岛南下列车会通过胶州南下走胶新铁路。当然,从芝兰庄修建至胶新铁路的联络线后,潍坊经高密南下的火车就可以不在胶州站换车头。 高密、胶州之间的交通存在联系紧密、相互依赖的关系。 二、 如何胶高一体化(一) 政府之间首先要相互沟通、统一规划,建立一个协调机制。 (二) 城建规划上 (三) 交通建设上,加快修建潍胶公路、沂胶公路东延、以及胶高直达公路 (四) 教育上,实行高中互相招生的制度 (五) 开通城市之间的公交 (六) 城市资源共享,公交车乘车证、图书馆等互相开放 (七) 互相转播两地的有线电视节目 (八) 产业规划,合理规划,避免产业雷同恶性竞争 三、 胶高一体化存在的障碍(一) 首先要克服保守的地域观念,要建立一种在联合中竞争,共同发展的观念 (二) 分属不同的地区 (三) 两地边界道路不畅通,"断头路"太多 二、三部分,只写了一个提纲,希望大家一起来完善。 最后以一首小诗《胶高情》描绘胶高一体化的前景—— 胶高自古不分明, 远亲近邻兄弟城。 墨水长河连两市, 一体前景更恢弘。 注:一体指胶高一体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