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胶磁互转技术 |
释义 | 磁转胶技术是将录像磁带转换为胶片图像技术的简称,其内容包括: (1)利用磁带录像机将录像磁迹转换为视频电信号; (2)利用胶片图像记录器将视频电信号转换为光(或其他能使胶片感光的射线)信号并使胶片感光。 定义1、胶磁互转技术是胶转磁技术与磁转胶技术的总称。 2、用原有磁性材料融入软性胶体的制作技术,使磁性材料具有一定的柔软性,以适应使用环境的需要。 简介胶转磁技术胶转磁技术是将胶片图像转换为录像磁带技术的简称,其内容包括: (1)利用电视电影机将胶片图像转换成视频电子信号; (2)利用磁带录像机将视频电子信号记录于录像磁带上。 在磁带录像机问世(1956年)之前,影片是记录与传播活动影像信息的惟一载体。随着录像技术的迅速发展,虽然出现了影片、录像磁带及光盘多种载体并存的局面,但影片在电视广播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1)电影已有百年历史,其节目资源十分丰富; (2)电影片图像质量(如清晰度、曝光宽容度等)优于电视; (3)影片图像的保存性优于现有的录像磁带; (4)影片节目不受电视制式限制,便于国际交流。 目前,在电视中播送电影节目时,为了简化操作,提高工作可靠性,大都采用先将影片转录成录像磁带,然后再播出的方法。此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磁带录像机向家庭的普及,将影片转为录像带供家庭使用也已成为电影业的一种发行方式。 电视电影机基本上可分为三类:(1)放映机——摄像机组型。(2)飞点扫描型。(3)电荷耦合器件(CCD)扫描型。 磁转胶技术最早的电视——电影图像转换是用16毫米电影摄影机直接拍摄电视监视器屏幕。磁带录像机问世后,磁转胶技术得到更迅速的发展。这是因为将录像带节目转成电影片,可在电影放映网中传播,从而发挥更大作用;此外,由于电影片具有全世界统一的标准,避免了由于电视制式或录像格式给节目交换带来的困难。 胶片图像记录器一般包括影像显示生成、摄影曝光、输片和视频信号处理等几个基本部分。其中影像显示生成部分是胶片图像记录器中最重要的部分,视频图像在此形成,曝光的能量由此产生,转换后胶片图像的清晰度、影调与色调等主要质量指标与这部分的关系也最为密切。按照影像显示生成方式的不同,胶片图像记录器可分为屏幕录像型、电子束录像型和激光录像型三类。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用数字技术处理电影图像的制片技术正在蓬勃发展。电影图像数字处理系统,从功能上讲都由三大部分构成:胶片扫描器、数字工作站和胶片记录器。上述胶片扫描器就是将胶片图像转换成数字视频信号的“胶转磁”设备,而上述胶片记录器则是将数字视频信号转换为胶片图像的“磁转胶”设备。由此可见,胶磁互转技术的进步必将对未来电影技术的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